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件复用是指在开发新的软件系统时,对已有软件的重新使用,该软件可能是已存在的软件,也可能是专门设计的可复用构件.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指利用已开发完成的商业构件(或可复用的构件),按应用需求组装形成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是实现软件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基础,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途径.在对软件构件及其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软件构件技术应用于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实践中,给出了该开发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科技》2009,36(2):69-69
该项目是为了改进财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财务教学系统是一个集财务管理和教学管理于一身的MIS软件。在财务教学系统软件开发上运用了基本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了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在内的许多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了软件生产率。同时,通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成果,避免了重新开发可能引入的错误和不当,从而提高了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软件复用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持,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而引入的一种解决方案.其充分利用过去应用系统开发中积累的己有开发成果、知识和经验,从而将已有构件进行组装,组成新的系统.通过这种软件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按照这种建模思想,研究了一种基于软件复用,建立在数据总线和模型系统通用平台基础上的构件管理系统,按需定购新的应用,组装成一个新系统,适应现代作战模拟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的途径.本文着重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分类、基于复用的软件开发过程、影响软件复用的因素、软件复用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浅析面向对象框架复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其出发点是开发应用系统不再采用一切“从零开始”的模式,而是以已有的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应用系统开发中积累的资源,如设计、代码、测试用例、度量、过程.开发知识和经验等,从而将开发的重点集中在完成系统的业务逻辑设计上面。在现代软件工程中,像代码复用这样低层次的复用已经不适合于特定领域大型软件生产的需求,工业化的软件复用已经从通用类库进化到了面向领域的应用框架。框架由于提供了大力度的重用而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面向对象技术。  相似文献   

6.
周超 《科技信息》2008,(2):47-48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软件构件技术被视为实现成功复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开发中的经验,对基于B/S模式新闻管理系统开发中的软件复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软件复用技术在基于B/S模式的新闻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软件构件技术被视为实现成功复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开发中的经验,对基于B/S模式新闻管理系统开发中的软件复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谈软件开发中的复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法。软件复用,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的途径。同时,随着面向对象技术出现,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使软件复用得以发展,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领域工程产生的大量可复用的软件构件资源是支持规模化软件复用的关键软件资产,基于可复用软件构件进行的构件化开发是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应对需求变化、实现快速交付的重要手段。利用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化、弹性计算、按需服务等优势建设面向领域的软件构件资源"云"平台,有助于提高领域构件资源利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陈涛 《科技信息》2009,(26):243-243,246
软件复用技术是提高软件测试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可行的途径,对降低软件测试开发成本及缩短测试开发周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软件复用的含义及现状,分析了复用的范围,研究了复用技术在软件测试开发中的过程实现,并探讨了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软件复用是提高软件生产力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充分利用已有的高质量软件产品和部件,快速搭建组装集成应用软件系统,能够改善软件生产的资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软件产品失败率高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本文介绍了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目前软件复用的特点和现状和面向对象方法中的软件复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软件复用作为解决软件危机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软件构件库是软件复用的重要依托,它的结构、成分和管理方式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软件复用的成功与否。主要介绍了军事装备保障领域软件构件库模型的设计,并借此探讨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在军事装备保障领域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软件复用技术的监控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软件复用技术和监控软件的内容及特点,重点讨论了复用技术在监控领域软件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软件复用思想,建立适用于监控软件设计开发的标准元件类库和适用于监控软件的程序框架设计方法。即:基于类库层次复用的标准类库的建立、基于设计层次复用的框架程序的设计、基于分析层次复用的设计方法的改进。在这一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监控软件的设计,并成功应用于高压水泵站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开发中。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URUP(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and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规范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随着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加剧,软件危机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软件复用。鉴于软件复用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小型项目的特点,本文在剪裁和改进RUP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SRUP模型。本文在首先介绍了一些UML和RUP相关的概念后,对RUP模型中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SRUP模型。最后,为了验证新模型的功效,在建筑行业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此模型来指导开发过程。实践表明,此软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构件化开发方法(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CBD)是软件复用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主张通过设计和复用能独立完成特定功能的构件来组装软件,从而提高软件复用度。本文在基于构件的开发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面向代码的构件开发方案,并在PLM系统的实际开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仇雷 《科技资讯》2010,(13):15-15
随着社会发展对软件依赖程度的提高,软件规模和复杂度在迅速膨胀,给软件开发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通常没有时间从头开发一个系统;而且,常常在新系统交付之前,用户的需求却发生了变化。如何复用已经存在的系统?如何能在尽可能保留我们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应对用户的需求变更?在中等规模的软件产品中,"模式"便显现出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可复用软件构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软件复用、软件构件技术和OO 技术的发展,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成为现实。实践证明,通过开发可复用软件的两个生命周期:开发可复用软件构件和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软件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简述了软件复用技术、软件构件技术、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以及构件对象模型(COM) 。  相似文献   

18.
数据仓库技术与可复用构件库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复用,目前是解决软件危机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以其对软件复用的有效支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开发组织所采用.其中,构件的查询、选取和有效管理是关键.如何被复用者查询、选取构件以及管理员管理构件提供有效地辅助决策支持,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数据仓库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对如何将数据仓库技术引入到构件库系统中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为复用者理解和选取构件,以及构件库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管理和改进构件库系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辅助决策支持,提高了复用的可能性和质量,为复用的成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信息系统组态平台及其构件复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软件构件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组态思想,提出了支持构件复用的信息系统组态平台及其组态开发模式.它面向需求动态变化的最终用户,以组态方式通过可复用构件的动态组合实现应用系统,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速度和效率及其可维护性、可重构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
可复用多媒体应用构件包括音频构件、视频和图像构件、多媒体复合文档构件以及集成构件,通过软件复用技术,在多媒体软件开发中使用这组构件,可简化多媒体软件的编程工作,提高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主要介绍了可复用多媒体应用构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