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先师陆宗达先生当年给我们上训诂课时曾说:“《周易》是运用语言训诂最灵活的,研究训诂必须要读它。”《周易》本来是古代的一本筮书,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坤两卦各有七爻,共三百八十六爻。卦下有卦辞,爻下有爻辞。从它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大概完成于西周初年。传的部分共七种: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和杂卦。彖、象、系辞各分上下两篇,因此易传共十篇,世称“十翼”,是解释经的。“十翼”都作于东周时代。  相似文献   

2.
现存《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关于其成书,自《史记》、《汉书》之后,传统的说法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认为伏羲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至孔丘,方有七种十篇的《易传》之文。此说虽属臆断,然却道出了其《经》与《传》分属不同时期而作的客观过程。事实上,早期的《周易》写本,《经》与《传》乃是明确分开,并未混在一起。只是到了  相似文献   

3.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从这句开始进入《系辞》上传的第三章。彖辞,说的是象,进而言之说的是卦,尤专指一个卦的卦象。彖辞是从象的角度对一个卦进行的总说明,即用文字的形式把一个卦的总体形象提纲挈领地描述出来,框定一卦的结构,阐明一卦的位置;爻辞,说的是爻变。爻是卦的组成基础,一个卦共分六爻,而卦与卦之间的不同即由爻的位置不同所致。一卦六爻之间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就喻示着爻与爻之间的千变万化。如果把一卦所指比拟为一个系统的话,那一爻则为其中一个子系统,爻辞就是说明这个子系统的变化情况的。  相似文献   

4.
小易 《科技智囊》2007,(3):69-69
从这句开始进入《系辞》上传的第三章。彖辞,说的是象,进而言之说的是卦,尤专指一个卦的卦象。彖辞是从象的角度对一个卦进行的总说明,即用文字的形式把一个卦的总体形象提纲挈领地描述出来,框定一卦的结构,阐明一卦的位置;爻辞,说的是爻变。爻是卦的组成基础,一个卦共分六爻,而卦与卦之间的不同即由爻的位置不同所致。一卦六爻之间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就喻示着爻与爻之间的千变万化。如果把一卦所指比拟为一个系统的话,那一爻则为其中一个子系统,爻辞就是说明这个子系统的变化情况的。  相似文献   

5.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和科研中,每当谈到这门学科的历史时,往往很少谈及我国古代的概率论成就。最近,由于偶然的原因,翻了一下《周易》,发觉其中有些概率问题,特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周易》是号称“言天下之至赜” (幽深难明的道理) 的古文献,分为经与传两部分,《易经》基本上是周朝的作品,《易传》是对《易经》的阐发和解释,共有十篇文字,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统称为“十翼”,大致是春秋战国或秦汉时期的作品。在《周易》中记载是伏羲或文王所作的八卦和六十四卦。八卦名称和后人所绘的八卦图如右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正>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首先,让我们先从这句的字面意思入手开始解读。先看"二篇之策",关于策,前文曾谈及,蓍草一根称为一策。"二篇"指的是《易经》的上下两篇,《易经》讲了六十四卦,分而为二,上下两篇各三十二卦。乾卦属于纯阳之卦,每一爻按照我们前面谈过的卜筮的方法都剩下36策,乾卦六阳爻共  相似文献   

7.
为了创新、发展、弘扬易经文化,推动现代易学发展进程,在坚持传统注解的同时系统探索易经经文新的阐释方式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本文依据作者提出的易经新释方法(祥见<伏羲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对易经之成卦进行了传统阐释与现代新释之比较研究,提出了咸卦新的阐释系统,同时利用现代手段模拟了咸卦的变化规律,系统破解了威卦的变化奥义,使该卦的卦辞、爻辞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化、符号化、图表化、语言化阐释,创设了成卦之卦、爻变数、变化趋势图、变化模拟表等,并用新的数、符、图、表、文等分别从变化模拟及变化趋势、应变法则、应变谋略等四个层次完成了战卦卦、爻的诠释,使成卦的象数及义理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新的系统发展,从而增强了咸卦的现代性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近年来,帛书《易经》的出土,提供了研究周易的新史料,开展了研究周易的新领域。刘大钧、周立升等学者先后都发表了有关的文章。帛书《易经》与今本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卦序各异。帛书《易经》六十四卦始于“乾”、“否”,终于“家人”“益”;周立升指出:(这种卦序)不仅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有其所以如此排列的依据。今本周易《序卦传》指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  相似文献   

9.
小易 《科技智囊》2010,(1):79-79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首先,让我们先从这句的字面意思入手开始解读。先看“二篇之策”,关于策,前文曾谈及,著草一根称为一策。“二篇”指的是《易经》的上下两篇,《易经》讲了六十四卦,分而为二,上下两篇各三十二卦。乾卦属于纯阳之卦,每一爻按照我们前面谈过的卜筮的方法都剩下36策,  相似文献   

10.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谈论教育问题、蕴涵教育思想、阐述教育理念、揭示教育规律的《易经》第四卦-蒙卦在《易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积极的作用.广大高校教师对《易经》及其蒙卦应有一个初步的科学认识与正确了解.蒙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饱含丰富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对当今的高校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易》之德的词句,在64卦卦辞中没有直接出现,仅见于4卦爻辞中5处,所涉及"德业"、"品德"、"恩德",都关乎周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德性,已经展示出周人"德"的观念的生成。《周易》之德词句在《系辞》、《卦·象曰》、"乾坤"《文言》和《爻·象曰》中增多的现象,体现了孔子"十翼"对《周易》研究的理论性发明。阅读《周易》之德论,笔者大致分为自强之德、宽厚之德、内省之德、谦下之德、节用之德、重民之德、执政之德等六大德目。  相似文献   

12.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这一句引用的是《易经》中的《大有卦》上九的爻辞。朱熹注释:《大有》上九爻义。然在此无所属,或恐是错简,宜在第八章之末。他的意思是怀疑这一句可能是后人搞错位置了,应该在第八章的结尾。到底这一句应该在哪里,现在还没有定论,所以我们还是先来看它的含义吧!  相似文献   

13.
哪怕明天就死,今天我也要玩《易经》里有个“豫卦”,豫,就是欢乐的意思。卦象是坤地在下,震雷在上。这一卦是讲玩乐之卦,快乐之卦,安逸之卦。《易传·象》说:“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荐殷之上帝,以配祖考。”雷声像鼓,鼓声如雷,好比迪斯科的鼓点,人人蠢蠢欲动,情不自禁,清跟我来。投入地跳一次,  相似文献   

14.
《周易》“中孚”卦二爻爻辞为:“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日:“靡,共也。”王弼注:“……故日我有好爵,与物散之。”孙星衍《周易集解》引干宝日:“靡,散也。”其中虞翻释“靡”为“共”,属随文注释之类,不可取,因为从“靡”的词义系统中无由引申出“共”  相似文献   

15.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列贵贱者存乎位”,《易经》中多次谈到时、位的问题,尤其是从卦的本体而言,爻“位”是影响卦异的主要因素,位在上还是位在下就有贵、贱之分。在研读《易经》的时候能够感知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更能体会到这一  相似文献   

16.
小易 《科技智囊》2012,(5):67-67
易日:“自天祜之,吉无不利。这一句引用的是《易经》中的《大有卦》上九的爻辞。朱熹注释:《大有》上九爻义。然在此无所属,或恐是错简,宜在第八章之末。他的意思是怀疑这一句可能是后人搞错位置了,应该在第八章的结尾。到底这一句应该在哪里,现在还没有定论,所以我们还是先来看它的含义吧!  相似文献   

17.
《易经》虽是卜筮资料的汇编,但包含有决策和管理思想的萌芽。《易传》撇开其巫术的成分,肯定了其认识和行为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高度来指导人们避凶趋吉,转祸为安。因此,《周易》成了群经之首,“治理备矣”,历代统治者无不以之作为“定天下之业”的理论指南,堪称我国古代管理学大全。《周易》一书,“贞”字迭拾俯摭,六十四卦中,除大有、大过等几卦外,余皆言及。贞、正、政相通,即管理国家事务的意思。《系辞传》指出:“乾、坤,易之蕴也”,“乾、坤其易  相似文献   

18.
河南汤阴的■里城曾经是纣王拘押文王姬昌的地方,号称中国第一国家监狱。文王姬昌在经历冤屈,丧子,拘押,无奈的诸多苦难之中,毅然发愤,利用院中生长的(?)草之茎,将伏羲八卦推演成为六十四卦的《周易》。他为此精心排列了六十四卦的顺序,精心编撰了各个卦辞、爻辞和彖辞,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文王之后,周公又对各个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进一步予以阐释其意,编撰了象辞。孔子经过长期的研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出来,系在各个卦辞、爻辞和象辞之下,故称之为系辞。这样,由文王、周公和孔子研究整理出来的《周易》就不仅仅是算卦之书,而成为精神文明,道德文化和睿智哲学的专著。任何人经过仔细研究,认真揣摩,悉心体悟都能从中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和智慧的人生启迪。孔子称之为:"仁者见之为仁,智者见之为智"的高明之作。  相似文献   

19.
"九三"解读     
《周易》是一部奇书,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对许多卦中的九三爻辞的解读,管中窥豹,揭示其中蕴含的辩证思想和人格精神。《周易》辩证法最突出的是对立统一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周易》的人格理论具有居安思危,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这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叶适是循义理的路数来解<易>的.具体说,就是根据<彖><象>解<易>.由于他将<彖><象>视为孔子的作品,所以根据<彖><象>的解释所理解<周易>的经义,在他看来,也就是"孔氏之本学",体现了圣人以道易天下的目的.在这种易学观的指引下,他之<周易>解释,在致思取向而上,彻底贯彻事功原则、功利原则,竭力消解<周易>解释上的神秘性、玄虚性,始终坚持"以卦象定入德之条目而略于爻,又以卦名通世故之义训而略于卦".这是将"通世故之义"作为理解<周易>的经义根本原则.这个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了叶适之解<易>彻底摆脱了象数路数的干扰,将<周易>解释成为一部彻底宣扬儒家的德性修养、道德理想、政治理念的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