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勇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99-100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相对独立的条件下,根据会计准则确定的会计利润和根据税法确定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也日趋扩大,而所得税会计正是研究如何处理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益时的口径和确认时间不同而导致的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本论述通过对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案例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以此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文芳 《科技信息》2009,(20):I0313-I0313
自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进程和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本文以财务报表项目为切入点,通过比较新旧体系下财务报表项目的变化,引申出利润总额计算的差异并采用例举的方法论述利润总额计算差异的原因。由于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有着紧密的联系,进而随之阐述会计利润变化对应税所得的影响。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讨论通过,应税所得的确认也发生重大调整。通过对比分析阐述新旧税法下应税所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探讨了所得税会计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衔接问题,用利润弥补亏损的纳税问题和借方递延税款不能如期转回的问题.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协调应通过日记账在日常工作中调节;用利润弥补亏损的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应一致,以避免不必要的永久性差异;借方递延税款不能如期转回时,应采用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或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青 《科技信息》2011,(2):79-80
本文主要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及所得税准则对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文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在阐明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分析,最后就减少差异调整工作量作了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财务管理在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调整中,寻求企业收益与税收负担的最佳配比, 以实现企业税后收益的最大化。由于现行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不同产品规定的应税扣除项目、折旧政策、减免税、退税和税率水平等存在着差异,由于外商投资、西部大开发等具有种种优惠鼓励政策,这就为企业选择自身的经营行为提供了税收筹划空间,企业经营者在不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可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6.
劳务报酬所得税务筹划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晓蓉 《科技资讯》2009,(27):166-166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第四大税种,与居民收入息息相关。本文从税务筹划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对个人应税劳务收入的获得和审报进行了合理规划,以期能达到少缴个人所得税,平衡合法纳税和可支配收益最大化二者之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深人进行,特别是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使我国的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分离越来越明显,因此,将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在财务会计系统外单独反映的税收会计便应运而生了。所谓税收会计是核算与监督税收资金运动的一门专业会计。目前分析研究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对于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接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相分离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其能够适应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会计核算,贯彻稳健性原则,能适应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的需要。对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形成以及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比较,有利于企业正确地申报纳税和税务部门准确审核。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的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分离越来越明显。因此,将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在财务会计系统外单独反映的税收会计便应运而生了。目前,分析研究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对于我国加入“世贸”后与世界经济接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税收会计鱼财务会计在目标方面的差异税收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税收业务信息,保证国家税收即使、足额上交入库和公平税负,从而在一定意义上防止和减少偷漏税款的行为,有利于保护国家税款的安全完整,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李喜梅 《科技资讯》2015,13(3):148+151
《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较大,其根本区别在于确认收益的实现时间和费用的可抵减性方面,财务会计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核算收益和费用,而所得税会计是按照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结合使用。所得税会计为了保障税收收入,便于征收管理,一般不允许估计收益及费用,要求贯彻税收强制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多,该文概括起来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栉风 《创新科技》2003,(8):52-54
新会计制度的制订是通过规范会计操作,达到真实、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目的。而税法本着课税的目的,在收益,成本费用及损失的确认,核算原则和计算方法等方面与会计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进一步从会计要素的角度来分析,便于人们透彻理解税法相关知识,分清两者差异,掌握差异处理的技巧,本刊记者特意采访了财税专家、神州财税网咨询部经理薛军。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实行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增强。因此,探究此差异也成为会计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从理论上通过对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原因、差异内容、差异协调三个方面分析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性,然后进一步谈了差异协调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3.
马杰 《科技信息》2007,(30):276-276,263
所得税会计最早出现于2O世纪初的美国。税法上的"收益"以收付实现为基础确定,会计上的"收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定。两者通常不一致,并形成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为了反映这些差异,所得税会计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应付税款法到现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些方法有自己的特点,相互之间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暂时性差异以外的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其他计税差异可统称为非暂时性差异。对于"三新"研发支出的加计扣除(或摊销)属于非暂时性差异,将其对纳税的影响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列入利润表即可;对于相关资产同时伴有因后续计量构成暂时性差异的,其对纳税的影响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并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相似文献   

15.
邢军 《科技资讯》2007,(5):199-199
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所征收的一个税种,它具有征收面广,能够调节社会收入级差等特点,并且对企业的收益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是一种比较优良的税种.作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如何在法律、法规容许的范围内,对自己的应纳税额进行合理筹划,已被纳税人越来越重视.本文就居民纳税人的纳税筹划技巧,浅谈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原准则相比变化较大,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改变了以前由于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与此同时,对于债务重组业务应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和相关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本文是就新准则与相关税法规定进行比较,对企业债务重组事项的会计、税法处理进行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的一项特殊资产项目,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从无形资产初始计量会计核算与税法差异,无形资产研发支出会计核算与税法差异和无形资产后续计量会计核算与税法差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与税法之间存在着差异,指出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将差异通过核算方法体现出来,以达到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8.
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着,并在不断扩大和增加。环境因素是导致二者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会计与税法的目的、基本前提、遵循原则不同是差异存在的直接原因。会计与税法之间出现差异是有其内在合理性与必然性的,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建立自上而下的协调机制,需要社会各层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会计与税法的适度协调。  相似文献   

19.
李箭 《科技资讯》2006,(33):138-138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原准则相比变化较大,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改变了以前由于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与此同时,对于债务重组业务应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和相关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本文是就新准则与相关税法规定进行比较,对企业债务重组事项的会计、税法处理进行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20.
税务筹划又称纳税筹划,一般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以收益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纳税节约。税务筹划的显著特点是筹划性,即事先谋划、设计、安排,而税务筹划与会计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与多寡,直接影响到净利润的多少,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所得税筹划是税收筹划的重点。运用税收政策、会计政策进行企业所得税筹划,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