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改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史观,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是教学重要原则,因此需要教师优化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学生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仍然是讲授法.由于其存在着“重教轻学”的弊端,笔者以中药类专业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以“启发讲授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相辅”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的步骤,内容等方面对数学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与分析,指出传统教学设计是以教师的“教”而展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的“学”而展开,创设情境,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坚决反对被动的学习观和机械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是21世纪教学设计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该门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比较零散,需要记忆的公式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填鸭”灌输,轻启发引导;重教师教,轻学生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分析化学课堂教学做了几个方面改革尝试.1采用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讨论式教学就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有启发、有控制、有指导地进行讨论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课堂讨论的基本模式是:布置题目——组织讨论——总结评价.讨论题目是讨论课成败的关键.恰当…  相似文献   

5.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当今课堂教学仍是我国理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但是仅仅有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无学生的能动性、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津津有味”学生昏昏欲睡的局面。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分必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们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别是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我授课的对象是选矿专业高年级学生。他们在这一阶段里起主导作用的动机是准备毕业、未来就业的动机。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将这种潜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指导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目的学习等多种学习理论引入各科教学之中,使长期以封闭型著称的言语讲解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化学教学亦不例外.为建立最优化的化学学习机制,本文对化学中的发现学习谈一些浅显的看法.1化学中发现学习的概念发现学习最早起源于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JS)的认知──发现说.布鲁纳认为:人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S──R)模式,而是极富于主动性的.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这种学习观点十分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7.
白秋林 《河南科技》2004,(10):44-44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为  相似文献   

8.
心理与精神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针对性、操作性和职业应用性较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高职护理专业特点,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几方面阐述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首因效应”是指人们通过相互观察对方的相貌、衣着、姿态、表情、言行、气质风度而形成的第一印象。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态,认为老师是否为理想的教师,而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教态的第一印象保持得很久,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介绍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既要遵循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原则,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化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段庆祥 《松辽学刊》2004,25(4):67-69
我国高师化学教法课程的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严重偏差,致使学科内容体系支离破碎、机械移植的教育学和教学论条,其间既缺乏相应的化学个性,又鲜有学科独具的理论.鉴此,本文从课程设置宗旨出发,将化学教法课程定位于一般教学论与化学教学实践之间,由此构建了具有严密逻辑性的“三层(原理层、模式层和技能层)教法课程体系”,并提出“试讲指导课型”“绿色试题”等关键性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着“教”和“学”的主体角色,他们应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论述了“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成绩测评三个方面对“化学教学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设想和措施,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改革的设想和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诗词教育是对传统诗教的新的超越。历代诗词吸纳、熔铸汉语言学的精华,是学习汉语和培养语能力乃至不断提高语修养的最好的教材。造就现代化人,建设语生态明正是诗词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作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和认真思考,提出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评价标准,以及围绕这一标准应采取的措施和建立。  相似文献   

16.
师专学生对“两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态度,对“两课”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认为学习“两课”是否“有用”的状况是“两课”教学应该摸清的问题。本文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提出加强和改善“两课”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化学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确定分子空间构型的理论,主要的有“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价键理论”、“Walsh法”、“最可几构型理论”等。本文将详细讨论前三种理论,分析其成功之处、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弥补不足之处的方法。其目的是依据这些理论能较容易地正确判断、预测并说明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18.
全面改革教学环节,增强“两课”教学效果,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们抓住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改革,采取学习原理与阅读原、校内教育与“基地”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教师言传与以身作则相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两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魏晋玄学着眼于“人伦”关系,向往建立符合“自然”的“名教”社会,在现实中虚构着美妙的人生理想;佛教禅学则着眼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强调自性自度,并努力调和佛法与各教的关系,将虚幻的人生理想融入现实之中。玄禅在社会人生观上的差异都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20.
程蓉  胡琳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129-131
本首先探讨了工程制图“教”与“学”两方面的特点,明确利用CAI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在分析现有工程制图CAI课件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助学”和“助教”相结合的工程制图CAI练习系统,并描述了本系统的实现和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