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稀土离子Eu3+结合EW-Cu NCs设计双发射荧光探针,由于四环素(Tc)与EW-Cu NCs之间的内滤效应,EW-Cu NCs的荧光被猝灭,同时Tc与Eu3+之间的天线效应(AEE)使得Eu3+的荧光得到增强,基于此,通过探针的荧光双响应模式对Tc进行定量检测,在0.25~72.5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Tc的响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 nmol/L.同时根据检测过程中溶液荧光颜色的变化(由绿到红),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比色法分析,颜色信号比值R/B与Tc浓度在2.5~45.0μ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成功用于实际样品牛奶中Tc的检测,并获得满意的回收率,表明EW-Cu NCs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纳米纤维膜,其较大的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率能够满足超灵敏度传感要求.荧光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金属离子及小分子,但部分荧光探针受到溶剂影响及较差的灵敏度,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将静电纺丝技术与荧光探针结合开发的传感器可以明显提高传感灵敏度,从而拓宽了荧光探针的应用范围.总结了负载荧光探针的纳米纤维传感器对常见阳离子Zn2+、Ni2+、Al3+、Cu2+、Hg2+、Fe3+等进行荧光识别和检测,为荧光探针在环境、生物、食品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铜纳米簇(hPEI-Cu NCs),并利用其构建“turn on”荧光纳米传感器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进行定量快速检测.hPEI-Cu NCs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85 nm,在510 nm处有强发射,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态呈现良好的分散性,粒径为(1.3±0.3)nm.在加入Cu2+后,hPEI-Cu NCs的荧光被Cu2+淬灭; 但当存在DEHP时,Cu2+不能淬灭hPEI-Cu NCs的荧光,且使其荧光强度比不加DEHP时有所上升.随着DEHP质量浓度的增加,hPEI-Cu NCs的荧光逐渐增强,从而达到检测DEHP的目的.荧光强度变化率((I-I0)/I0)与DEHP的质量分数在1.0~7.0 mg·kg-1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当信噪比为3 时计算出DEHP的最低检出限约为0.4 mg·kg-1.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微流控法制备了基于海藻酸钠水溶胶的Janus微球,得到Janus微球(JMPs)一侧为银纳米粒子(Ag NPs),另一侧为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Fe3O4NPs)。AgNPs将Hg2+还原为Hg并沉积在其表面,导致银汞齐的产生,进而改变了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用于Hg2+的可视化及定量检测,而后Fe3O4NPs通过外加磁场对样品中微球进行富集回收。该JMPs对Hg2+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测定Hg2+的线性范围为0.025μmol/L~60μmol/L,检出限为3.8 nmol/L。进一步对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其回收率95.2%~104.3%。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包裹溶菌酶作配体的金纳米颗粒(Lys-AuNPs)的ZIF-8(Lys-AuNPs@ZIF-8)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水溶液中Hg2+的检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粉末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纳米复合材料粒径大小为300~500 nm,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分散性及荧光稳定性.加入Hg2+后,AuNPs在640 nm处的荧光发射峰荧光强度减弱,而Lys在4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次氯酸根(ClO-)检测的螺二芴类双光子荧光探针.加入50μmol·L-1ClO-后,可以裸眼观察到探针溶液颜色从黄色变为无色,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荧光明显增强(10倍).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20μmol·L-1范围内,荧光强度(Y)与ClO-物质的量浓度(X)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拟合方程为:Y=7.142 41X+65.675 57.根据3σ/k准则,计算出检测限为2μmol·L-1,表明探针对ClO-有很好的灵敏性.该探针对ClO-的荧光响应不受其他干扰物存在的影响,对ClO-有很好的选择性.探针的荧光响应在广泛的pH范围内表现稳定,适宜在pH值为6~9对ClO-的检测.用Z-扫描技术,测得探针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为300 GM.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对环境和生物中ClO-的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T-Hg2+-T结构,在纳米金修饰电极(AuNPs/Au)表面构建了一种灵敏检测Hg2+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首先,在金(Au)表面电沉积AuNPs作为基底,增加ssDNA的引入量,50℃下硫堇(Th)依靠T和Hg2+的特异性结合迅速嵌入ssDNA双螺旋内部,基于插入的电化学信号测定Hg2+.在最佳条件下,传感器对Hg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0 nmol·L-1,检出限低至7.4 nmol·L-1.传感器展现出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构建一种基于BT5T5-Ag NCs检测ATP荧光增强的探针. BT5T5-Ag NCs的荧光随着ATP的加入逐渐增强,这是由于ATP与ATP适配体作用使得适配体的构象发生改变,导致5′和3′端荧光较弱的Ag NCs互相靠近.在6~21 m M线性范围,ATP的检测限为16μM.该荧光探针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另外该探针成功地应用到检测胎牛血清中的ATP.  相似文献   

9.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探讨了对氰基苯-马来腈希夫碱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识别性能。系统的光学性质研究得知:在乙腈水溶液中,对氰基苯-马来腈希夫碱与Ba2+以1∶1的化学计量比络合后,其在435 nm位置最大荧光发射强度增加了1.92倍,并伴随19 nm红移到454 nm,表明该化合物对Ba2+具有明显的荧光检测信号响应,最低检测限为4.2μM;金属离子及酸性环境干扰实验显示对氰基苯-马来腈希夫碱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结果表明,对氰基苯-马来腈希夫碱可灵敏检测中性和酸性环境中Ba2+的潜能。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表明,对氰基苯-马来腈希夫碱能有效地检测实际水样中的Ba2+。  相似文献   

10.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铜的摄入会扰乱细胞的内稳态,引起不同类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铜通过各种途径泄漏到环境中,成为大量的饮用水污染物.因此,开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铜离子探测探针是十分必要和具有挑战性的.本文采用成本低、操作简单的MRI增强量子点-CuInS2/ZnS/GdS材料作为选择性铜(Cu2+)离子探针,对离子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当加入不同浓度的Cu2+时,CuInS2/ZnS/GdS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降低,而加入其他金属离子(如Al3+、Sn2+、Zn2+、Fe2+、Mn2+、Ca2+、Na+和Gd3+)时,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不变.计算得到的Cu2+检出限可低至0.5ppb.该方法的感应机制可能是Cu2+诱导CuInS2/ZnS/GdS量子点聚集和沉淀而导致的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11.
黄姜中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黄姜中黄色素的初步提取、 提纯方法, 以及光、热、金属离子、pH 值对黄姜色素的影响. 发现该色素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峰,对自然光及热稳定性好, 适合于中性环境, Fe3+, Cu2+,Hg2+对该色素具有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二氰基异佛尔酮为母体,经Knoevenagel缩合、Duff反应、再与水杨醛腙发生席夫碱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近红外发射的荧光探针W1,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表征确定了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该探针拥有大的Stokes位移(252 nm)和近红外荧光发射(668 nm),检测限低至2.9×10-8 mol/L,且对铜离子选择性高、响应时间快(120 s),在铜离子浓度0~6×10-6 mol/L内表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4.91x+367.49,R2=0.992 1),能够在DMF溶液中对Cu2+进行可视化检测,并将其成功制备成滤纸条用于Cu2+的快速可视化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对多巴胺(dopamine,DA)的高精度检测,使用了具有5-巯基-2-硝基苯甲酸(5-mercapto-2-nitrobenzoic acid,MNBA)配体的Ag44(SR)30银纳米团簇(silver nanoclusters,Ag NCs)来制备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g NCs的PEC传感器表现出了良好的光电性能和对DA的传感性能,可以实现对DA的传感检测.为了进一步提高对DA的传感性能,将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Au NRs)引入到Ag NCs中组成异质纳米材料,构建了基于Ag NCs/Au NRs的PEC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Au NRs的引入显著提高了Ag NCs的光电性能和传感性能,在0.84-6μmol/L DA浓度的线性范围内实现了2.94 n A/μmol·L-1的灵敏度和0.28μmol/L的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从而实现对DA的高精度检测.  相似文献   

14.
荧光分子探针凭借其高灵敏度、精确性、高效性和实时监测等特点成为分子识别研究领域的重要途径.以吲哚-3-丙酸(HIPA)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光谱对其进行溶剂、阴离子、阳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溶剂识别表明,吲哚-3-丙酸探针溶液的发射峰位随着溶剂极性的减小而发生红移,说明溶剂对该探针的荧光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离子识别表明,在吲哚-3-丙酸乙醇溶液中,Cu2+、Fe3+、Cr2O72- 对于探针具有良好的猝灭行为,说明该探针对Cu2+、Fe3+、Cr2O72-能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5.
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为碳源,丙烯酸异辛酯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绿色荧光发射的氮硫共掺杂碳点(G-CDs)。所制备的碳点在水中分散性良好,尺寸为(5.17±0.23)nm。在398 nm的激发波长下,其发射波长为517 nm,荧光量子产率为13.2%,且具有激发独立性。因为Fe3+与G-CDs之间存在特异性内滤效应和电子转移,可以有效淬灭G-CDs的荧光。基于此类性能,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Fe3+荧光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80μmol/L,检测限为8.16μmol/L。在实际样品检测中,G-CDs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在荧光探针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由水杨醛衍生物和二氨基马来腈合成了一种荧光探针L.探针L在V(DMF)∶V(H2O)=3∶7,pH=6.71的溶液中通过荧光信号“开启”,表现出对ClO-的高选择性.此外,探针L对ClO-的响应快速(200 s),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检测限为1.03μmol/L,pH适用范围为6~10,可成功应用于水样品中ClO-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以硝基取代苯肼和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苯肼类硫化氢荧光分子探针.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实验测定了探针与生物重要阴离子(HS-,H2PO■, AcO-, F-, Cl-, Br-, I-)及硫醇(Cys, GSH, Hcy)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主客体可能的作用机制,筛选出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荧光探针.结果表明,荧光探针1+Cu2+对HS-的结合能力最强,且显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此外,该探针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较小,可为肝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水热法合成了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框架物C28H32Cd3N2O23.通过X线单晶衍射、X线粉末衍射、TG-DTA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ccn,a=1.847 4(14) nm,b=1.220 7(9) nm, c=1.615 4(9) nm,热稳定性较好.此外,对其进行荧光分析,发现加入Fe3+,Zn2+,K+,Co2+时,只有Fe3+对该化合物的荧光猝灭效果最好.利用这一特性,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Fe3+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对苯二胺、磷酸、乙二胺分别为碳源、磷和氮源,用微波法快速合成氮、磷共掺杂绿色荧光碳点(N,P co-doped carbon dots,N,P-CDs)。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ic Spectroscopy,XPS)、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Ultraviolet Visible,UV-Vis)吸收光谱等对该N,P-CD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N,P-CD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13 nm和513 nm,且该N,P-CDs具有激发波长独立性。基于Al3+有效猝灭所制备N,P-CDs的荧光,建立了检测Al3+的新荧光方法,其线性范围为73.0μmol/L~120.0μmol/L,检测限为21.03μmol/L (S/N=3)。用于实际水样中Al3+的检测,其回收率为95.0%~102.5%。同时考察了不同pH值下该N,P-CDs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此探针还可用...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苯并噻唑衍生物荧光探针BDT,在中性水体系中,探针BDT与HSO3-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破坏了探针分子的π-共轭体系,阻断了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过程,引起溶液颜色及荧光发射波长的显著改变,从而可实现在水体系中比色/比率检测HSO3-。探针BDT对HSO3-表现出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出限为2.86×10-7mol·L-1。实验结果表明,探针BDT能够用于白糖和白酒中一定浓度范围内HSO3-的检测及对HeLa细胞中外源及内源性HSO3-的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