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建立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甜高粱生产技术体系,以解决甜高粱收获期短的问题,根据甜高粱的生物学特性、力学特征、收获茎秆的切割强度以及收获加工的工艺流程,研制出了甜高粱收获、加工的系列机械,从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甜高粱机械化收获技术,可为区位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运动参数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割台是玉米收获机械的主要工作部件,通过输送带前进,将夹持在支架上的玉米秸秆,喂入自行设计的玉米割台来模拟机车前进.首先做了拨禾链对偏距及车速的适应试验,然后又进行了校正实验及链速对摘辊转速的适应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各参数对指标的影响规律,为玉米割台的制作提供了运动参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综述了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四种机型:牵引式、悬挂式(背负式)、自走式、玉米专用割台的特点。结合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并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130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是一种适合我国南方水稻地区的新型收获机械.其动力采用单缸18匹柴油机,通过传动箱、分动箱实现对割、送、脱部件的传动和分离.系采用橡胶履带,保证在较软的田块上作业,同时不会破坏土壤层.液压割台升降平衡,运行自如,使用可靠,维修方便.该机己通过省级鉴定.该机体积小、结构紧凑、使用可靠、维修保养方便,同时还具有售价低、功效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的费用低40%左右,有效地降低了农业成本,故在南方推广使用潜力很大.主要技术指标:割幅1.3m.生产率1334m~2/h~2334m~2/h,喂入量1.2kg/s,总损  相似文献   

5.
秸秆切割装置夹持与切割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装置中的玉米秸秆进行运动分析,找出了影响往复切割的因素.通过调节割台倾角、拨禾链角度以及往复割刀到夹持链轮中心的距离,实现了边夹持边切割,从而为提高收获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摘脱割台是一种摘脱滚筒可变速 ,并能改善驾驶员操作环境的装置 ,其获专利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联合收割机的收获工艺问题 ,近年来割前脱粒收获工艺成为收获机械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现有的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上所使用的摘脱割台如“江南 - 1 50”等 ,摘脱滚筒的转速是不变的 ,难于适应不同作物的需要 ,且排风主要是通过割台输送搅龙上方的网格进行 ,虽然也可排风 ,但易堵 ,而且驾驶员工作环境恶劣 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摘脱割台上的变速箱改变摘脱滚筒的转速 ,使摘脱滚筒转速在 450~ 950r/min的范围变化 ,其调节装置可对摘脱割台喂入…  相似文献   

7.
甩掉图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图,不仅使设计人员从复杂的绘图劳动中解脱出来,进一步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检验零部件之间是否干涉,并能对某一动态结构进行运动状态分析。 中小型全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在收获株高超过120cm的水稻时,割茬太高不利农民进行二次耕作,一般都安装二次切割装置,对割台主切割刀切割过的稻茬再进行一次切割。二次切割装置安装在割台总成下面,割台总成在最低位置时割台底板与二次切割装置的销轴及螺母易发生干涉;割台总成的升降是靠割台升降油缸来完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控制算法在收获机割台高度控制系统中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割台高度模糊PID控制系统,以实现割台高度的仿形自适应调控功能.将遗传算法与模糊PID控制相融合,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规则,克服依靠专家经验整定PID控制参数的局限性,实现割台高度的最优控制策略.最后,运用MATLAB对系统控制性能进行仿真对比和分析,并在田间进行试验运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是可行和有效的,割台高度控制误差小于1.3 cm,系统响应速度高于0.26 m/s,割台调控时间较现有玉米收获机提升约11%.割台高度仿形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和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完全满足玉米收获机田间作业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以其低功耗、高效率、清选干净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科研人员和农民所关注摘脱割台是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效果和谷物损失本文通过对割前脱联合收割机割台部分摘脱滚筒的梳脱过程以及其它部件的分析,导出了摘脱割台功耗计算公式,分析了割台功耗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功耗分析了摘脱滚筒角速度的设置得出的功耗计算公式与作物的分布密度、籽粒柄的抗拉强度、摘脱滚筒的作用半径和旋转角速度以及机器的前进速度等9个因素有关,较好地反映了功率与各因素的联系得出的结论对割前脱联合收割机割台的设计、动力的设置及功率的分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割台功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以其低功耗、高效率、清选干净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科研人员和农民所关注,摘脱割台是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效果和谷物损失,本文通过对收割前脱联合收割机台部分摘脱滚筒的梳脱过程以及其它部件的分析,导出了摘脱割台功耗计算公式,分析了割台功耗的影响因素,并在珩功耗分析了摘脱滚筒角速度的设置,得出的功耗计算公式与作物的分布密度、籽粒柄的抗拉强度、摘脱滚筒的作用半  相似文献   

11.
针对鲜食玉米收获时玉米茎秆收聚率低、茎秆切断不流畅和切断率低等问题,通过提取天牛上颚切割齿部位齿廓曲线,对鲜食玉米摘穗台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设计了天牛上颚式往复仿生切割器;分析了分禾器与鲜食玉米植株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分禾器工作时的受力,设计了四棱式分禾器;以茎秆漏割率和茎秆未收聚率为目标值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机前进速度为2.1 m·s-1,仿生往复式切割器动刀片切割速度为1.6 m·s-1时,茎秆漏割率和植被未收获率均为2.5%,大大降低了切割阻力,提升了切割效果,未收聚率明显低于普通分禾器,能够满足鲜食玉米机械化摘穗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摘脱式联合收割机割台损失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 ,给出了部分因素对割台损失的影响曲线 基于因次分析 ,得出了割台损失与机器前进速度、摘脱滚筒旋转角速度和作物穗幅差相关的损失模型 ,并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系数进行了拟合 ,同时对由该模型得出的损失曲线进行了分析 对实际摘脱割台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7050B保持系(抗病)、TX622B保持系(感病)杂交的F2抗性个体和甜高粱丝黑穗病8113(抗病)、甜高粱丝黑穗病8101(感病)为试材,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甜高粱丝黑穗病感、抗病基因组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实验过程中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甜高粱基因组总DNA,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检测,通过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电压的不同,进一步优化了琼脂糖电泳电压,以7050B保持系(抗病)、TX622B保持系(感病)杂交的子一代抗性个体为试材筛选了90个引物,其中29引物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应用20个具有多态性扩增谱带的引物对甜高粱丝黑穗病8113(抗病)、甜高粱丝黑穗病8101(感病)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共有9个引物扩增出了差异谱带,引物分别为S83,S-84,S-88,S-89,S-90,S-92,S-96,S-97,S-98.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立式割台后转向二次切割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作物稳定转向和二次切刀合理的工作参数,为二次切割型立式割台小型联合收割机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讨论机器经济效果临界方程的基础上,对典型收获工艺中的“人割-人脱”。“割晒-机脱”、“割捆-机脱”和“联合收获”4种方案进行了定量分析,绘出了它们的经济效果临界曲线,可供选择机械化收获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脱式联合收割机割台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影响摘脱式联合收割机割台损失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给出了部分因素对割台损失的影响曲线。基于因次分析,得出了割台损失与机器前进速度、摘脱滚筒旋转角速度和作物穗幅差相关的损失模型,并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系数进行了似合,同时对由该模型得出的损失由线进行了分析。对实际摘脱割台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组,该机组采用两段校接式输送槽,割台采用三点悬挂,借助配置于拖拉机前桥中心的液压油缸提升割台.对割台的受力分析及试验证明,割台受力平衡,悬挂平稳,机组质量分配合理  相似文献   

18.
遵照:巴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教导,我所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有关厂的热情支持下,于74年8月初研制成一台五马力小型联合收割机。到75年秋收止,连续进行了近五个收获季节的试验,共割稻麦77.86亩(净面积)。其中早稻49.08亩,晚稻15.5亩,大麦5.53亩,小麦7.75亩。机具通过两年来不断地试验改进,性能逐季提高,试割面积也按季增加。以75年夏收釉稻为例,一季即割了48.48亩。日最高工效曾达7.22亩,实际试割每小  相似文献   

19.
叶菜收割机作业过程中,常因割台高度控制误差导致漏收损耗,介绍一种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策略,使割台能跟踪地面起伏的进行俯仰、摆转调控,达到割茬高度一致的目的。基于割台结构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将多变量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线性化为双输入、双输出线性系统。采用输出反馈最优控制方法,通过选择恰当的性能泛函求解此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得到系统最优解,根据此最优解控制两侧油缸伸缩即可确保仿形跟踪效果。仿真测试该控制器对地面轮廓的跟踪响应,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响应迅速且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能够适应畦面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起伏变化,提高收割机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割台作为收割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关系着收割机性能能否满足需求的关键模块。本次设计的简易割台通过单拨禾星轮完成对收割水稻的导入,并使用平行四边形机构保证割台高度调节前后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文章主要研究了拨禾星轮的尺寸参数,轮廓曲线以及倾斜角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