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友崇 《科学通报》1980,25(14):645-645
文中记述淡水鲎虫一个新属三个新种.化石采自新疆乌鲁木齐东南托克逊县克尔碱的小泉沟群(图1).小泉沟群分三个组(自上而下):郝家沟组、黄山街组和克拉玛依组(或八户沟组).本文化石产自克拉玛依组灰褐色粉砂岩中,时代归于中三迭世.  相似文献   

2.
董枝明 《科学通报》1978,23(5):302-302
肉食龙类(Carnosauria),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甘肃、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河南、湖南、江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地史分布从晚三迭世至晚白垩世。至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了12个属:晚三迭世的中国龙(Sinosaurus);晚侏罗世的四川龙  相似文献   

3.
南京(竹蜓)壳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乃仁 《科学通报》1982,27(23):1449-1449
李四光建立了南京(竹蜓)属(Nankinella Lee,1933)产自下二迭统,后在二迭系都有发现。最近韩乃仁采自浙江江山二迭系的立体标本,陈重泰采自昆明栖霞组的钙质标本并制成薄片和张昭明用JXA-50A电子探针测制X射线相对强度计数,对南京燕的旋脊、通道和层式进行了研究,有几点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图瓦贝动物群的时代及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宝瑜 《科学通报》1990,35(18):1413-1413
一、图瓦贝动物群的分布 图瓦贝动物群分布相当广泛。主要见于苏联阿尔泰山契涅京组、萨彦-图瓦地区切尔加克组、阿穆尔河上游特奥穆宁组上亚组、津伊地区马梅恩组上亚组;蒙古西北部、湖区、东北部碳酸盐岩-陆源岩组;中国新疆阿尔泰山、东准噶尔南部红柳峡组、克拉麦里地区白山包组、富蕴-青河地区中志留统、内蒙古东部东乌珠穆沁旗中志留统及东北小兴安岭地区黄花沟  相似文献   

5.
王仁农 《科学通报》1980,25(16):741-741
一、前言微山湖西侧地区北至鱼台、单县一带,南至徐州,西南同皖北为邻.区内地层几乎均被第四系所覆盖.本区石炭二迭系煤系的上复地层的时代众说纷云(表1).1974年作者在该区作煤田地质勘探时,为解决该问题曾寻找动植物化石,结果在其中上部及下部分别采到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据鉴定成果等资料将其中上部定为上侏罗统蒙阴组及下白垩统青山组,而将  相似文献   

6.
“疯子国王”乔治三世 英国历史上有三位在位时间长选60年左右的君主.他们是:乔治三世(King George Ⅲ.1738~1820)。在位60年;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1901),在位64年;现在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Oueen Elisabeth Ⅱ.1926~)。已在位57年。  相似文献   

7.
王德旭 《科学通报》1980,25(13):624-624
1929—1934年,中瑞科学考察团成员柏克塞尔(Bexell G.),曾于甘肃酒泉洪水坝上河即所谓的“南山剖面”,发现了相当苏联安加拉植物区系的含Callipteris的晚二迭世植物群(即奈伊伯划分的  相似文献   

8.
张宜  郑少林  NAUGOLNYKH Serge V. 《科学通报》2012,(24):2297-2303,2341
最近,在中国山西保德白家沟上二叠统孙家沟组的化石研究中,发现了盾籽科鳞羊齿属新种保德鳞羊齿(Lepidopteris baodensis sp.nov.)的2枚末次羽片.该种的末级羽轴、小羽片中脉和侧脉的背面具有三角形、梯形、圆形或舌形泡肿突起,显示了与间小羽片不同的特征.鳞羊齿属是晚二叠世欧美植物群典型成分之一.自1869年Schimper建立该属以来,其特有的泡肿突起完整的表皮构造一直不甚清楚.新种所显示的这种泡肿突起完整的表皮构造,不仅扩展了鳞羊齿属的生物学和分类学知识,证实了该属存在于中国上二叠统,而且拓展了我们对欧美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在古气候、古环境和古地理关系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沉积岩新种——偏岭石粘土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龄 《科学通报》1979,24(13):611-611
粘土新矿物偏岭石发表后,作者等又于1964年去偏岭等地区进行工作,通过研究,有些新的认识,现仅从岩石学方面的研究简要报道如下: 一、偏岭石粘土岩的地质产状 偏岭石粘土岩一般呈单矿粘土岩产出,与上下围岩呈平行整合接触,均属上石炭统陆相沉积岩层。上部地层是二迭系陆相碎屑岩、粘土岩与侏罗系  相似文献   

10.
新疆西准噶尔唐巴勒蓝片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立飞 《科学通报》1997,42(20):2178-2181
新疆西准噶尔唐巴勒蓝片岩自发现以来,其大地构造意义曾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到目前为止,有关其形成时代尚没有确切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报道了唐巴勒蓝片岩中钢质角闪石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并据此讨论了其可能的地质成因意义.1 地质概况新疆唐巴勒蓝片岩出露于新疆西准噶尔西南侧艾比湖北岸的中奥陶统蛇纹混杂岩(Ser-pentinite melange)中,其上为下志留统不整合覆盖 蓝片岩呈构造透镜体,沿大致EW方向断续分布(图1).透镜体大小不等,宽由数米到十几米,长10m余到30~40m.最大一处出露于苏月克河口,长近200m,宽约80m.  相似文献   

11.
古生物大规模绝灭假说种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景春 《世界科学》1990,(2):37-37,64
在地球发展历史中曾发生过6次[寒武纪-奥陶纪、奥陶纪-志留纪、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二迭纪-三迭纪、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Newel(1967)]生物大规模绝灭,对此是由于地内原因引起的还是由于宇宙空间因素造成的,地质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目前尚未统一定论。下面就几种典型的生物绝灭假说做一简述。超新星爆发说德国著名古生物学家Schindewolf(1954)首先注意到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强烈宇宙线有可能影响到地球上生物的绝灭,之后Terry(1968)进—步指出超新  相似文献   

12.
北太平洋钻孔、中亚干旱区外围和干旱区内部的风尘记录均显示,中亚干旱格局可能从渐新世末就已经形成.本文研究了天山北麓金沟河剖面晚渐新统安集海河组的介形虫化石,并结合石膏和前期的孢粉数据,重建了该地区晚渐新世的气候变化历史.结果显示,23.8Ma开始,介形虫优势种由  相似文献   

13.
中朝陆台的印支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广 《科学通报》1963,8(3):61-61
晚三迭世影响印度支那半島普遍形成褶皺的“主运动”, 黃汲清称之为印支运动。他曾几度(1945,1960,1962)論述到中国及南、北邻区的印支运动,他认为中国的印支旋迴主要发育在“南华淮地台”区,但在揚子陆台及中朝陆台并无印支褶皺运动。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国际展览中心后院的一个平台上,静卧着一块硕大的“铁牛”,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新疆铁陨石。它原来坠落于阿尔泰地区青河县,1898年被当地牧民发现时,它就像一头坐卧的“银骆驼”突兀在茫茫荒漠之中;1963年被新疆地质工作者在乌伦古河畔梅斯秋勒(俗称“银牛沟”)找到后,于1965年被运到乌鲁木齐市对外展出;1999年新疆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地区中-晚石炭世海沼沙岭沉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昌明 《科学通报》1989,34(16):1246-1246
在加里东旋回的晚期,鄂尔多斯地区与整个华北地台一起抬升遭受侵蚀,至华力西旋回中 期鄂尔多斯地区又发生沉降,导致该区最后一次海侵。中石炭世一晚石炭世早期,华北海和祁连海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本区,被本区中部南北向“工”字形隆起区隔开,从而在此古陆的东西两侧各形成了一套海岸沉积。东部海岸在中石炭统本溪组上部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下部,西部海岸在中石炭统羊虎沟组上部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下部发育了一套海沼沙岭(chenier)平原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6.
苏阳 《科学之友》2006,(4):34-37
张壁古堡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城南10km的黄土丘陵上,地处绵山北麓,是国内罕有的座保存完整的古代村堡。它三面临沟,一面靠山,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堡占地面积为12万m^2,海拔1020m,堡墙周长1300多米,东西长400多米,南北长300多米。堡内一条红石铺成的龙脊街,贯穿南北,整个街道呈“S”形走向。  相似文献   

17.
朱怀诚 《科学通报》1997,42(3):301-303
塔里木盆地西南皮山、和田一带有一套巨厚的陆相地层,关于这套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确定,长期以来争论很大.早年被称为叶尔羌系,依据所产植物化石将其划归上二叠统到中、下侏罗统.1962年,斯行健等将叶尔羌系易名为叶尔羌群,并将涵义限制于这套地层上部的侏罗纪含煤地层.其下部原归上三叠统的部分因发现晚二叠世动、植物化石,遂改属上二叠统,后被另名为杜瓦组(新疆石油管理局编表组,1977).因此,本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缺失三叠系.1988年,刘淑文研究了李永安等在皮山县杜瓦地区采得的一批叶肢介化石,再次认为三叠系在这一地区存在,侯静鹏研究了该地区的晚二叠世孢粉.但这一地区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接触关系以及杜瓦组的确切时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依据对皮山杜瓦地区杜瓦组19块样品分析出的孢粉所进行的研究,首次发现了该区早三叠世最早期地层的存在,论证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在该区为连续过渡.  相似文献   

18.
嘎仙洞     
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麓的阿里河畔,有一座嘎仙沟山。嘎仙沟山上有一个深九十多米,宽二十八米,高二十米的石洞。这就是一千四百多年前鲜卑族祖先居住的石室,如今已成为远近旅客的游览胜地这座天然石洞内有天然的石阶,洞口很大。每逢  相似文献   

19.
吐拉盆地侏罗纪巨厚油砂岩和沥青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新疆吐位盆地上侏甸统中发现百余米厚的油砂岩,并含大量沥青脉,油砂和沥青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原油具有相似性,因此其油源岩可能也是侏罗系。这一重要发现不仅表明吐拉盆地具有生成油气能力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油气藏,同时这一发现还对邻区盆地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何锦文 《科学通报》1988,33(14):1088-1088
浙江长兴煤山的Z剖面是中国南部二叠系与三叠系分界的层型剖面,也是世界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的候选层型剖面之一。最近,笔者在研究该剖面的粘土时,在上二叠统顶、下三叠统底部的混生层1,2,3的粘土层中首次发现了为高温石英所具有的六方双锥晶形的石英。高温β-石英常见于酸性火山喷出岩中。因此,这个发现不仅证明了晚二叠世(长兴阶)、早三叠世初长兴煤山地区曾受到一系列火山活动的影响,而且为进一步研究二叠-三叠系事件地层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