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确定一款多领域自动关门装置的最佳解决方案,将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引入安全节能闭门装置创新设计中,在分析现有闭门装置所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带有减速功效的自动关门装置设计方案,运用TRIZ理论中的自服务原理和多用性原理,对安全节能闭门装置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创新设计。通过TRIZ原理分析得出了最终理想解分析表,验证了TRIZ应用于工程训练领域进行创新设计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为拓宽传统工程综合训练的设计思路提供了新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邵敏妍  翁惠平  屠海燕 《科技信息》2012,(33):113+150-113,150
移动通信基站大多采用无人值守的方式,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平均每座基站配备2台空调并常年开启,用电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本文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研制了温控节能装置,根据环境及节能策略远程调控空调温度,避免过度开启空调造成电能浪费。通过在闵行移动的应用.验证了该装置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时期运动场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分析,设计了一种双机型铅球比赛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对铅球进行定位并回收、清洗、称重、检测与存储的功能,其结构主要由收集装置、清洗装置、传送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储存装置、信号识别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整机外壳组成,该设备具有节能、高效、节省空间与功能齐全等特点。文章对其主要装置设计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其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油水界面检测装置精度不高且往往具有机械部件、使用寿命不长、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浮筒式油水界面检测仪。该油水界面检测仪是以重力传感器为测量元件,将重力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利用4~20mA两线制U/I变送器XTR101,设计了实用的变送电路,将电压信号变换成电流信号;最后,通过单片机MSP430F149测控装置实现油水界面高度的实时显示,并具有油水界面超限报警和自动排水功能。实验表明,该浮筒式油水界面检测仪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平均误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5.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采出液含水率急剧上升,如何降低含水率并提高采收率是开发后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利用水力旋流器、重力分离技术或其他油水分离工艺实现在井下对产出液进行预分离,从而采出较低含水率的油水混合液,此项技术对于高含水油田具有很大应用前景。本文对井下油水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与总结,并指出目前井下油水分离装置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动态真三轴分离式试验机的研究空白,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轴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装置的设计思想。基于设计理念,建造了三轴SHPB装置的第一代原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装置设计的合理性;选用有机玻璃作为试验材料验证该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结果证明基于该设计的装置可以对试件产生三向同步正交动态冲击加载。  相似文献   

7.
随着制冷空调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制冷空调装置的能耗也在迅速增长,因此,研究制冷空调的节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介绍制冷设备的原理,对冷凝器的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种控制冷凝压力来实现节能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8.
设计一种利用自然冷源的调温装置,介绍其技术原理、功能特点、测试实验及节能效益分析,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精密设备机房,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W/O乳化液分散相液滴破裂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牛顿型液-液两相乳化液的分散相液滴的破裂机理及其临界条件,用Couette双圆筒装置形成薄层纯剪切流场,通过白油包水型乳化液滴在不同剪切率下的变形和破裂情况,验证临界破裂条件并加以修正。提出对于油水旋流分离器,根据实际的流场分布和乳化液的物性特点,可以预测分离效果;或根据分离器的分离能力,适当控制其转速或流量等操作条件,使内部流场合理分布,防止乳化液进一步乳化。为此,研究液滴的临界破裂条件可为各类油水乳化液分离设备内部的剪切分布的合理性提供可靠依据和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合理选配排水装置运行工况是实现节能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排水设备节能技术改造设计实例,对影响排水装置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按持续装置效率最高原则选型设计的思想,同时给出选型计算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1.
部分油田在深井泵开采期采用注气驱油,油井的油气比较高。减少高含气抽油井中气体对泵工作影响的有效措施是在泵的入口处安装气锚(泵下防气装置和泵外防气装置),使油流中的自由气在进泵之前分离出来,通过油套环形空间排到地面。针对井下气锚分气机理及分气效率进行了探讨性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泵外防气装置沉降部分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气锚的长度、油气比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优化出分离效果最佳的沉降段长度。  相似文献   

12.
落叶收集处理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收集处理机的能源装置通过传动系统将运动传给两侧扫筒,使其分别做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将两侧的落叶集中于中间,由中间的滚刷将落叶扫入机器内,组合挤压传送带将扫入的落叶夹送至粉碎机里,由粉碎机将落叶粉碎并存入收集箱里,从而实现对落叶收集、处理的功能。由于其具备升降功能,可以适应各类路面。  相似文献   

13.
运用遥测系统对轧机扭振和轴向振动做了现场综合测试和信号分析,利用ANSYS软件中谐响应模块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轧机万向接轴轴向振动导致了万向接轴上的集油盒轴承频繁损坏,同时发现集油盒轴承的轴向振动是由电机轴的扭振产生的,即万向接轴的轴向振动是由主传动系统的扭振引发的.通过改进集油盒轴承结构,使轴向振动承载能力提高,大大延长了集油盒轴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刘秀艳 《科技信息》2009,(21):298-298
本文结合新的桥梁规范,介绍了影响伸缩量的常见因素和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伸缩装置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刘海成  王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4988-14993
制定科学合理的注采方案是水驱油藏的一项核心任务,需要充分考虑油藏储层和开发的动静态非均质特征,影响因素多,量化决策难。为此,从油藏开发基本理论出发,以减小驱替不均衡为目的,推导建立了非均质油藏在定液量和定压差两种不同生产方式下的注采参数设计公式,分析了储层动、静态参数对注采参数设计的影响规律,形成了非均质油藏均衡注采设计新方法。利用算例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的差异,最后开展了矿场应用分析。研究明确了油水井注采设计受井距、孔隙度、渗透率、当前含水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指出高含水期油藏注采设计对于当前含水饱和度的敏感性显著提升;同等条件下,均衡注采设计新方法要优于传统方法。矿场应用实践表明,采用新方法设计的注采方案,目标井组日增油0.9 t,含水下降0.3%,日无效注水减少37.5m 3,井组吨油耗水量和运行成本也大大降低,有效支撑了油藏经济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厂汽轮机油清洁度下降问题,对影响汽轮机油质因素如设备制造、安装、轴封压力、运行参数等的分析,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研究相应处理方法,提高了汽轮机油系统的清洁度。  相似文献   

17.
可逆式动压推力轴承新型结构最优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将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组中的新型可逆式动态推力轴承结构,即采用改变摆动瓦两侧波纹管压力差和支承摆动瓦的球面油垫的压力分布以实现压力中心可调的侧推轴承结构。应用有限元法对二维Reynolds方程进行求解计算,从而求出这种新型推力轴承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找出了在hmin=C时的最佳油楔角及与之对应的最大承载能力,并对这种轴承的参数进行实验证验。  相似文献   

18.
北小湖油田八道湾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允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8016-8021
通过对北小湖油田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测井二次解释,在对试油资料详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了该区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北小湖油田进一步储层评价和增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 Dietz将旋风器分为三部分的思想为基础,根据紊流扩散与弥散机理,提出了反映旋风器粒子收集本质特征的新的理论模型。新理论模型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表明,新模型与 Lapple理论模型和Dietz 模型吻合很好,与 Stairmand模型的吻合虽不十分好,但尚能令人满意,且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文中还对旋风器及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使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简化CPC(非追踪式复合抛物线聚光板)集热板和金属换热套管组合的中温太阳能水蒸气集热系统.系统由60个集热单元串联而成,每个集热单元包括简化CPC集热板、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三部分,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之间填充了一种高导热性能固液混合型导热介质增强其导热性能.研究了系统的集热性能和天气条件、集热单元级数等不同工况对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得200℃的高温蒸汽,集热效率达到0.332,表现出优异的集热性能,是一种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太阳能水蒸气集热器,为将该高温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提供了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