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伴 《广东科技》2011,20(18):175-176
当前,电力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电力企业收益率下降的状况令人忧心。电力在现代社会,作为高度集成的一种技术性的基础能源,是公共产品之,因此电力市场在弹性需求方面,不同于其他很多产品。随着电力价格的变化,电力需求量也会随之有比较大的变动,但是不管电力价格有多么大的变动,电力生产线却绝对不会受电力价格的变动的影响,居民对电力的需求量大致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不变。  相似文献   

2.
陈丽萍 《科技资讯》2011,(13):181-181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电力工业已经从典型寡头垄断阶段步入电力改革阶段,本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对五大电力企业进行了市场进入竞争分析并运用数值案例论证了搭建合理电力市场体系、稳定电价、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电力环境以及防止恶性竞争对电力工业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从博弈论中挖掘创新管理是电力行业改革的思路和出路,必将推动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深入,已有的关于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补贴机制对于电力企业和灌区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利于现代化的工农业发展。本文主要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现有扬程电力提灌电价补贴机制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推动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改革的发展,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确保灌区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价格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峰谷分时电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实现削峰填谷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合理的分时电价的制定,依赖于对电价的作用机理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分析,从Ramsey-Boitex定价一般原理出发,利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对电力用户对电力公司的电力报价反应行为分析和提出了一个实现最优负荷控制目标的分时电价确定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政府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格规制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应给予电力公司在具体分时电价制定上的灵活性而只对电力平均价格水平进行限价规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力产业价格管制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引发加州电力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在电价管制中未反馈电力需求.论文在对当今国际电力市场管制中两类主要的价格管制模式作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电力产业的实际,模拟了竞争市场构建能反馈电力需求变化的激励性价格管制模型,为政府电价管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销售电价是电力价格链中与用户最为息息相关的一个环节,本文以哈尔滨市南岗地区为例,对销售电价中的两部制电价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两部制电价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改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对2011年全国电价上涨背景及形式进行综合阐述分析后,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内容,概述了全国电价上涨的基本情况。最后在对我国2011上半年电力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供电企业促进电力客户节能降耗的几点引导措施,使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真正做到从供应和需求两方面提高电能综合利用效率,有效缓解电网电荒蔓延态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力市场中电力需求受多元扰动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变化增大的问题,为获取更准确、更综合的电力负荷预测值,提出一种考虑需求价格弹性的CS-SVM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负荷自相关性以及负荷与历史温度、湿度、电价、负荷差和电价差之间的相关性.基于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建立了需求价格弹性模型,来反映...  相似文献   

9.
利用价格持续曲线讨论了电价合适性,以及对上海电力市场电价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价格持续曲线简单、实用.针对上海电力市场电价的分析,表明统一出清和按报价支付这两种定价机制都不足以抑制市场力.这个结果一方面加深了对电力市场规律的认识,同时也证明了价格持续曲线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为背景,定量分析了在电力供应失去弹性时政府对售电电价进行管制所引起的效率损失,指出了售电电价未能有效反映电力商品的实际供求关系是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在电力供应不足时期反而面临经营危机的根源.同时评估了电网购用小型发电公司电力对全社会电价水平的影响,并对购用高价电能前后的社会综合效益进行对比,认为引入社会剩余定价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效益均衡问题.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定价方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配电零售市场开放后的电力用户需求特性为基础,提出了发电批发市场和配电零售市场并存后的联合均衡模型,用于分析零售市场开放对实时现货市场的影响.根据电力负荷特点,按高峰、低谷两种方式模拟零售电价与实时电价的关系,给出了零售市场完全竞争机制和部分管制机制下发电批发市场和配电零售市场并存后的联合均衡结果.算例验证表明,零售市场的开放将有效减少电力总需求,降低电力现货价格,体现电力需求弹性效应.另外,随着配电零售市场的逐步放开,固定配电价格对实时电价的影响越来越小,而电力需求弹性对实时电价的影响则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李正青 《科技信息》2007,(36):333-334
2002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一直在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电价形成机制。本文从水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的变迁入手,对现有的水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价格改革方向、以及新的价格机制应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电价机制是多种电价制度,其定价方法是以个别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法.这种定价机制将导致成本越高,电价也越高,企业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缺乏提高生产效率的自觉性.价格上限管制定价机制属激励性管制方式,在最高限价下,企业有一定的定价自由权,采用价格上限管制更能促使电力企业提高投资效率和运营效率,有利于电力工业打破垄断.  相似文献   

14.
冀建欣  樊惠琴 《科技资讯》2009,(13):242-242
电力企业销售状况主要是以电力企业的销售毛利为中心,对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情况做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其目的是通过对售电量、售电均价、线损、售电收入、以及购电量的完成情况分析,找出影响销售毛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实施改进,为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应依据,同时也为上级供电企业及其他部门制定电力发展规划及相关电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卜虹霞 《广东科技》2012,21(17):52-53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对电力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迅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电力市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很多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导致营销管理质量和水平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必须要实现由以往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主要从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注意要点以及策略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雪 《科技信息》2007,(4):105-105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与控制技术都获得了长足进步,输配电系统正在实现完全自动化。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不仅实现了对设备的遥控,而且能够利用智能型电表实现按峰谷电价计算(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实施实时电价),对用户实行负荷管理(需求侧管理,DSM)。我国现已进入WTO组织,在电力工业即将进入商业化运营和建立电力市场的前夕,广大电力企业急切关心的事情是,我国电力市场应如何运作,才能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变迁对电价制定的影响,指出随着电力市场条件的变化,电价制定不仅要考虑供给侧的成本变动,更应该考虑需求侧的可能反应,基于电价变动对需求侧的影响,提出了电价对地方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指标,包括产值电费率和价格上涨率指标。采用重庆市2000年的统计资料进行了电价可能变化对地方经济影响的实证计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逐步实施,电力企业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管理体制都面临新的考验。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建立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化,商业化运营已成为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五大发电集团的成立揭开了电力市场全面竞争的序幕。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厂用电率、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上网电价的竞争力已成为各个发电集团努力追求的经济目标,并且越来越迫切。本文对发电厂节能降耗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提高电力企业对应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能力,更安全可靠地为国民经济服务,这是电力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电力应急物资的品种繁多,价格不尽相同,库存数量参差不齐等现状给电力应急物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力应急物资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电力应急物资类型和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同时,重点介绍了电力应急物资分类储备的方法,对电力应急物资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电力应急物资库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桂丽  刘俊 《科技资讯》2011,(33):109-109
电力物流管理工作要对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采购,运输,仓储,保管,使用等进行计划、纽织和控制,合理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好生产各个环节,确保电力生产顺利进行。物流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电力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电力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电力企业的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对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电力企业物流体系改革的问题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