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国内外已有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实践的背景下,理论界对如何正确评价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未有深入研究,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是衡量和控制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手段,反映着区域科技创新的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通过指标筛选和结构优化,构建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特点,采用能够避免评价信息损失的二元语义模型进行评价,以提高准确性。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联网审计的绩效评价方法: 基于RC和AHP的组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等级法(RC)和层次分析法(AHP)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RC和AHP组合应用的联网审计绩效评价方法: 首先, 建立了针对联网审计绩效评价的AHP层次结构模型; 其次, 采用RC方法划分指标层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等级, 并参照划分结果准确地填写AHP判断矩阵; 再次, 根据所确定的AHP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联网审计的绩效评价模型; 最后, 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RC/AHP的联网审计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 通过对RC、AHP、RC/AHP三种方法生成的各评价指标权重, 以及采用三种方法计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表明: 基于RC和AHP组合应用的联网审计绩效评价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了联网审计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融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主体,促使创新资源在各个主体间流动,并最终产生知识的创新与成果的转化。论文以系统协同理论为基础,从创新基础环境子系统、创新主体子系统与创新资源子系统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这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部队装备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复杂,评价过程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云模型和改进证据理论的装备管理绩效评价方法。首先,构建了装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借助云模型对评语信息进行建模,构造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再引入Jousselme距离,通过计算证据可信度和可靠度得到证据的复合权重,以此作为权重系数对证据源进行修正;最后,采用改进的证据融合规则进行各指标基本概率分配融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算法的有效性,为部队装备管理绩效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ISO9004标准为基础,建立了质量绩效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的多层次多指标结构特征以及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特点,将D-S证据合成理论应用于质量绩效评价系统,利用模糊评判和群组决策方法处理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和未知信息,给出了D-S证据合成中mass函数的确定方法,并将一种改进的D-S证据合成方法应用于多专家、多指标的信息合成,从而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质量绩效测量和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应用对上述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利用经济附加值(EVA)来改进中国传统绩效评价模式,并建立了整合EVA的绩效评价(IEPM)模型。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检验了整合EVA的绩效评价模型相对于传统评价模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整舍EVA的绩效评价模型要显著优于传统评价模式,而且其预测能力也显著强于传统模式,说明用整合EVA的绩效评价模型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更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创新更是推进我国各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以2002~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应用DEA模型和四阶段DEA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各省域协同创新效率。研究表明:在两种模型的测评结果中,中国省域协同创新效率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周期波动。其中,东部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最高,西部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最低;全国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波动较为平稳,西部上升较快;市场化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是提高协同创新效率的有利环境因素,而政府支持力度则为不利的环境因素,对协同创新效率没显著影响的则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结构这两个因素;全国的协同效率值在受到控制环境的影响后会有所下降,其原因是规模效率下降效应大于技术效率上升效应,中西部表现为较大的技术效率和较小的规模效率,而东部两个指标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8.
区域CO2减排系统的整体协同度是减排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开发科学合理的协同度测算方法是有效前提.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要素,构建了区域减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和非线性规划建模方法,确定各项指标客观权重、主观权重和复合权重,结合指标体系和复合权重测算区域减排的序参量.分别以2001年和2008年为基期,利用所构建的模型测算京津冀区域减排系统在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间段内的整体协同度.研究发现,2001-2015年京津冀各子区域减排能力不断提升,且北京、天津的减排能力要优于河北,子区域减排系统处于有序状态,且有序度在不断提高,复合减排系统整体协同度在金融危机前呈正向缓慢增长趋势,但系统整体协同度较低;危机后复合减排系统处于非减排协同演进状态,系统整体协同度成上升趋势.上述研究对于识别国家减排系统的"短板"区域,并有针对性提高碳减排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ANP法评价区域科技实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在对国内外现有的区域科技实力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工具(网络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给予理论说明和实证分析,对区域科技实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据为例,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分类进行系统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可分为权威型、指导型、紧迫型及阶段型,并通过功能类型、作用强度、资源供给、金额力度及持续效力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聚类和小波网络的企业投资决策绩效集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公司的战略和利益相关者的考虑,本文设计了财务层面绩效指标、技术创新层面指标、顾客层面绩效指标、业务流程层面绩效指标、发展潜力层面绩效指标和社会和环保层面绩效指标六个层面的企业投资决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标杆瞄准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指标筛选的方法,设计了基于灰色聚类和小波网络模型的企业投资决策集成评价模型,并对焦化行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际投资环境的组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本文系统分析了跨国公司投资区域选择的制约因素,研究了评价国际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和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即组合评价法。这种方法以最优化模型为工具,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指标评价模型组合为一个模型,充分利用有用的评价信息,使结论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实际。并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投资区域选择比较分析实例,用最优组合评价方法,对TOPSIS法和熵值法模型进行组合系统分析,使系统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基于民生视角的政府绩效评价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了运用极大熵模型,求解网络的参数分布问题;结合灰色系统的思想,给出了政府绩效评价中的不确定信息处理的方法;通过对网络结构的分析,研究了评价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衰减性;最后,通过贝叶斯网络推理,给出网络中各节点的定量评价,为基于民生视角的政府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4.
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姚建文 《系统工程》2003,21(3):118-121
通过建立省际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模型 ,利用全国 R& D资源清查数据 ,对我国各省 (市、自治区 )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是有效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前提和指导.在分析现有研究现状,总结了定量研究两类思想的基础上,论文结合TOPSIS思想和灰色关联理论对距离协同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新的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引入理想规划值,运用相对距离比来衡量区域系统发展度;运用各个子系统间的灰色关联度来确定子系统间的拉动因子,进而得出理想发展度和协同度,弥补了距离协同模型的两处不足.利用此方法对皖江城市带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的整体协同发展度呈上升趋势,但程度较低,发展度远远低于协同度;经济子系统对其它子系统有显著拉动作用,同时是皖江区域发展中的瓶颈因素;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思想和系统管理的视野看,无论是科技评价还是科研创新,二者都分别是一个复杂系统。两个复杂系统之间的关系粗略可以概括为三类:包含与被包含、螺旋模型、网状模型。我国科技评价与科研创新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过度到现今的螺旋模型,但螺旋模型并未是了解二者关系的最佳模型,为此笔者提出网状模型。此外,笔者认为科技评价要抛弃的并不是科学管理的思想,更精确的表述应该是科技评价要抛弃硬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勇 《系统管理学报》2016,25(6):984-992
利益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创新主体间建立起恰当的激励机制,提高协同创新价值链整体利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从利益分配的视角,利用博弈论和优化模型,以非协调控制下的收益作为威慑点,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激励机制能够通过调整分配参数、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增加各利益主体收益,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增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综合评价中指标阈值确定缺乏理论依据和综合评价模型无法兼顾系统的随机性与模糊性的不足。本文采用云变换思想对指标数据进行分级确定等级阈值,采用云模型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云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将该方法用于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进行研究,选取了煤炭资源现状、消耗量、新增量和协调性4方面14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将指标数据带入逆向云发生器中,通过云变换确定各指标的等级阈值,最终建立评价模型。采用本文方法对我国19个煤炭大省进行评价,该模型确定各省份煤炭资源可持续等级并进行排名。采用四象限图对排名第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排名最后的河北省进行分析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以长三角城市群41座城市2004~2020年的城际联合申请专利为数据基础,构建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采用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实证分析促进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因素。研究表明:城市间技术协同创新关系的演化是内外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更倾向于嵌入三角结构而非星型结构,具有突出的“小世界”“高集聚”特征;网络演化过程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异性;网络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对外开放水平越高的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成创新合作关系的概率越高;人力资本水平接近的城市更倾向于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地理、制度及组织邻近性均对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产生积极作用。从截面扩展至纵向维度并引入时间依赖项进行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动力分析,研究结论为区域一体化创新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同时为网络经济时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为切入点,构建了协同创新网络的匹配能力、转移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三个度量指标,提出了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企业方和学研方之间的耦合强度;比较了网络结构的不同变化对耦合强度的影响差异;并通过波动方法验证了指标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协同创新中心内公共边的增加使耦合强度呈指数爆炸式增长,与增加中心内、外部人员之间的联系相比,增加中心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系可更有效地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耦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