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异质需求构造需求函数,研究了新产品、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和再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三 者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如何根据再制造节约成本的大小确定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生产规模,并比较了垄断和竞争条件下制造商的利润,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新产品生产成本对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生产决策的影响.结论表明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可以根据再制造成本 的大小选择12种不同的生产策略;再制造商的竞争使制造商利润降低,制造商应进入再制造领域应对再制造商的竞争:新产品生产成本很低时,制造商倾向于不生产再制造品或再制造部分回收品,再制造商倾向于再制造所有回收品. 相似文献
2.
3.
4.
5.
双渠道运营以提高顾客的购买体验为核心,不仅要求各渠道建立合理定价策略,同时要实现渠道间协同,这放大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乃至整条供应链的冲突,进一步刺激链外企业进入行为,从而加剧在位制造商采取阻止策略.基于链外进入行为的普遍性与在位阻止的现实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进入成本较低时,在位制造商无法阻止外来制造商进入;当进入成本过高时,在位制造商不用改变定价即可阻止进入;而当进入成本适中时,在位制造商可以通过降低产品在直销渠道上的零售价达到阻止进入的目的.同时结合数值计算得到了一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市场上存在从事新品制造和回收产品再制造的寡头垄断生产商,其中单位新品的制造成本高、碳排放高且利润较高,而单位再制造产品的制造成本低、碳排放低且利润较低。生产商整个制造/再制造生产过程,受到外部碳排放政策(碳税、碳限额)约束,需要基于利润和外部碳排放政策约束,选择制造和再制造技术,确定不同处理技术分配的最优生产数量,以最大化企业利润。针对无碳排放约束、碳税约束和碳限额约束三种碳排放约束情景,基于期望利润最大化,分别构建不同碳排放约束情境下的企业制造/再制造技术选择与生产决策模型。基于最优解性质和仿真分析,研究外部碳排放政策变化对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碳税、碳限额、碳排放超额惩罚税款和碳交易价格均不同程度影响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 相似文献
7.
以资金约束的再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碳配额回购融资下的再制造生产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了资金约束下有无碳配额回购融资的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利用Kuhn-Tucker条件得到了不同情形下的最优解,并对两种情形下的最优解进行了比较;通过算例分析初始生产资金、消费者偏好和碳配额回购量对最优产量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初始生...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考虑市场需求受产品价格和质量水平的双重影响情形下,研究了资金约束制造商和资金充足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的融资与运营决策,其中制造商可通过零售商的提前支付、银行融资或由股权融资和银行融资组合的混合融资来解决资金约束问题。通过构建3种融资方式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质量决策,对比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在3种融资模式下的利润,并借助算例分析了质量投入成本系数、单位产品成本系数、提前支付比例及股权融资比例对资金约束供应链均衡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初始资金水平处在一定范围且提前支付比例小于某一阈值时,零售商提前支付模式下制造商提供的产品的质量水平将更高;相较于银行融资,尽管混合融资下产品的质量水平和订购量更高,但供应链整体利润却较银行融资时低。 相似文献
12.
再制造产品需求和再制造率的不确定性,使得再制造生产计划比传统生产计划更加复杂。针对产品的再制造和重新装配过程中的批量计划进行整体优化,在重新装配车间,装配调度策略不仅取决于外部采购零部件的到达情况,同时更加依赖于再制造车间对拆卸后零部件的再制造情况。根据再制造率和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再制造成本、再装配成本、装配前零部件库存成本、装配后产品的库存成本以及缺货成本,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利用利润的两阶段函数给出了再制造零部件和再装配产品的最优批量,并讨论了再装配批量和再制造率、利润和再制造批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我国已完成试点验收,但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认知程度并不高,再制造商盈利性弱,而政府的补贴政策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背景,通过建立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博弈模型比较补贴前后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决策。结果表明,政府实施补贴能够有效提高再制造商的盈利性,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分析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两阶段博弈模型,给出了最优价格补贴。最后,通过案例仿真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渠道侵入时,“制造商广告”、“制造商–零售商广告”、“零售商广告”三种不同广告模式下,企业的广告和定价决策,并分析了渠道侵入对企业广告、定价等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存在渠道侵入相比,即使渠道侵入导致了基础市场萎缩,当广告成本相对较低时,制造商和零售商仍能够同时通过广告获得更多的收益;相对较高的广告成本总会伤害零售商的收益,而制造商只有在零售商广告模式时其收益可能受到伤害.制造商渠道侵入对企业在分销渠道广告投递强度的影响与广告模式、广告成本系数及渠道替代效用有关,制造商广告模式下,分销渠道中广告强度降低,而制造商–零售商广告和零售商广告模式下,分销渠道中广告强度可能会提高也可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15.
16.
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双方都可能提供以旧换新服务并承担相应的固定成本,研究了制造商应该自主提供以旧换新服务还是让零售商提供以旧换新服务的问题,分别构建了无以旧换新服务、制造商提供以旧换新服务和零售商提供以旧换新服务3种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考虑以旧换新固定成本时供应链成员提供以旧换新服务与否的博弈。结果表明:随着以旧换新固定成本的变化,制造商和零售商可能会因都想提供以旧换新而产生冲突,也可能会因都想让对方提供以旧换新而成为“搭便车”者。此时,制造商或零售商可以通过给对方提供适当补偿来消除这种冲突或“搭便车”现象,以使双方利润都比无以旧换新时更高,但闭环供应链系统总利润仍为次优。为此,制造商可进一步基于集中决策模型设计相应的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7.
回收条例约束下的再制造供应链决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回收条例的约束下,根据消费者对新品、再制品的异质需求重构需求函数,基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企业在面临单独回收、集体回收两种回收责任时,企业再制造策略的选择以及两种责任对OEM回收激励效果.结论表明单独回收责任对OEM回收废旧产品的激励效果更佳,且在该责任下,OEM更倾向于选择再制造,并给出对再制造商补贴公式.最后通过数值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渠道成员联合促销且存在双边道德风险下,考察了制造商对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决策问题,指出双边道德风险下的最优市场价格应低于无道德风险下的对应价格。分析了市场潜在需求和价格敏感系数等外生变量对定价决策的影响,指出最优市场价格和最优批发价格随市场潜在需求的增加而增加,随价格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运用数值分析对文中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系统工程》2017,(1)
为研究产品可拆卸性对再制造决策的影响,本文针对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再制造(Model M),IO(Independent Operation,第三方独立再制造商)再制造(Model R),OEM和IO共同再制造(Model C)这三种再制造模式,在考虑不同产品可拆卸性策略时,运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了OEM为主导作用时OEM利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OEM再制造决策取决于不同产品可拆卸性策略的固定投资成本差额和市场规模。当不同产品可拆卸性策略作用下的OEM初始固定投资成本差额较小,采取可拆卸性高的产品再制造策略可以提升OEM的利润;反之可拆卸性低的产品再制造策略更优。当市场规模较小时,OEM在Model R中获利最高;反之,OEM在Model M中获利更高。在Model C中产品之间的竞争程度不受初始固定投资成本差额和市场规模的影响,OEM获利最低。通过算例分析在初始固定投资成本差额和市场规模作用下OEM的利润波动规律,为核心企业再制造策略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考虑碳价波动的特点,研究了风险规避行为对碳排放依赖型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首先,分别研究了风险中性情形以及风险规避情形,得到了两种情形下新品和再制造品的最优解,进而分析了风险规避行为对最优生产决策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并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法探讨了环境影响.研究发现,风险规避行为既提高了企业实施全部再制造策略的可能性,且在一定条件下也提高了再制造品的产量,但不会改变企业进入再制造市场的阈值;在任何再制造策略下,企业的期望利润和消费者剩余总是随着风险规避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标总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