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天然植物中抗蛇毒活性成分的分类、理化性质、结构及药理学活性等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目前治疗蛇伤主要使用抗蛇毒血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偏远山区不易获得抗蛇毒血清,通常采取天然植物进行替代治疗。为了弄清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治疗蛇伤的机制,近些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很多抗蛇毒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探索。结果显示,从植物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中得到的活性成分如甾醇类、黄酮类、五环三帖类、植物单宁类、马兜铃酸类等对抗蛇毒均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植物单宁类是很好的蛋白质沉淀剂,它与蛇毒作用对蛇毒中酶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大量抗蛇毒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得以确定,其在临床医学等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背景。随着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抗蛇毒活性成分的用途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2种石松属植物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筛选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化合物,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了体外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大于80%)给予药物干预,用Griess法检测了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以各化合物抑制NO释放的能力为筛选指标,评价了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乙酰基二氢石松生物碱(16)、对香豆酸甲酯(21)、豆甾烷-3-酮-21-酸(22)具有较好的NO抑制率,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提示它们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3.
安徽芍药属四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芍药属4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它们是木本类型牡丹组(Sect.Moutan DC.)的凤丹P.ostii T.Hong et J.X.Zhang和牡丹P.suffruticosa Andr.;草本类型芍药组(Sect.Paconia DC.)的芍药P.lactiflora Pall.和草芍药P.obovata Maxim.,除牡丹的核型公式2n=2x=10=4m+4sm+2st外,其余3种  相似文献   

4.
对天然植物中抗蛇毒活性成分的分类、理化性质、结构及药理学活性等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目前治疗蛇伤主要使用抗蛇毒血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偏远山区不易获得抗蛇毒血清,通常采取天然植物进行替代治疗。为了弄清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治疗蛇伤的机制,近些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很多抗蛇毒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探索。结果显示,从植物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中得到的活性成分如甾醇类、黄酮类、五环三帖类、植物单宁类、马兜铃酸类等对抗蛇毒均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植物单宁类是很好的蛋白质沉淀剂,它与蛇毒作用对蛇毒中酶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大量抗蛇毒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得以确定,其在临床医学等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背景。随着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抗蛇毒活性成分的用途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种鼠尾草属(Salvia)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得出4种染色体核型:Salvia miltiorrhiza染色体数为2n=14,其核型公式为2n=8m+2sm+4st;S.tesquicola染色体数为2n=14,其核型公式为2n=4m+4sm+4st+2T;S.azurea var.grandiflora染色体数为20,其核型公式为2n=4m+10sm+4st+2t; S.verticillata染色体数为60,其核型公式为2n=20m+28sm+12st.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蜀桂(Cinnamomum szechuanense)和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叶片精油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种植物叶的精油,比较分析4种精油的总抗氧化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的能力。【结果】4种精油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香桂精油在低质量浓度(小于0.4mg·mL~(-1))时的总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香桂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最高,半数效应浓度(EC50)小于1.0 mg·mL~(-1),而香樟精油、天竺桂精油和蜀桂精油的EC50分别为23.86,34.11,11.99mg·mL-1。4种精油对羟基自由基也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清除活性。随着质量浓度升高,4种精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逐渐低于BHA。在质量浓度为1.0×10-5~2.0×10-5 mg·mL-1时,只有香桂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低于BHA并在p0.05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樟属植物的叶片精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是香桂精油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物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对鸢尾蒜(Ixioliriontataricum)和新种准噶尔鸢尾蒜(I.songaricum)二种植物的根、鳞茎、地下茎、地上茎、基生叶及果实等器官的POD及Est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二种植物的POD及Est同工酶的酶带数目、Rf值和酶带相对活性均有很明显的差异;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同工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同时,本实验从同工酶方面为鸢尼蒜属新分类群的确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草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已从其中分离鉴定42种三萜皂甙元和12种三萜皂甙,本文概述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及特点,指出了对甘草属植物中三萜化学成分作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崖柏属5种植物叶片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对分析崖柏属5种植物叶片挥发性成分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崖柏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长势一致的4年生幼苗,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对幼苗相同部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离并鉴定,采用质谱进行定性,最终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5种植物幼苗叶挥发油成分共解析出136种化合物,崖柏、朝鲜崖柏、日本香柏、北美香柏、北美乔柏幼苗叶挥发油成分中分别鉴定出41、48、40、41和36种化合物。崖柏属5种植物叶片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质量分数均值为61.154%,其中北美乔柏含量最高(78.669%),朝鲜崖柏含量最低(49.451%)。5种植物叶片挥发油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崖柏属5种植物共有成分仅有γ-松油烯、α-崖柏酮和(8β,13β)- 13-methyl-17-norkaur-15-ene 3种,异松油烯、α-石竹烯、棕榈酸甲酯和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乙酸酯由其中4种植物共有; 且共有成分相对含量在种间差异显著,但α-崖柏酮在5种植物中相对含量均较高。崖柏属5种植物所含特有成分达75种,崖柏、朝鲜崖柏、日本香柏、北美香柏和北美乔柏所含特有成分分别为18、23、11、12和11种,且分别以长叶烯(Longifolene, 4.950%)、乙酸桃金娘烯酯(myrtenyl acetate,2.759%)、松油烯(1-methyl-4-(1-methylethyl)- 1,3-cyclohexadiene, 0.678%)、β-蒎烯(β-pinene, 4.232%)和草蒿脑(estragole,0.963%)含量最高。【结论】崖柏属5种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化合物成分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显著,但α-崖柏酮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蛹虫草子实体为材料,经水提醇沉后获得沉淀样品P和上清样品L,初步抗HIV-1蛋白酶检测显示活性成份集中在样品L中.进一步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和高压液相对L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样品的体外抗HIV-1蛋白酶活性和抗HIV-1逆转录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L经大孔吸附树脂和高压液相分离纯化后得到三种物质均具有抗HIV-1蛋白酶活性f1,f2和f3,其中f1对HIV-1蛋白酶抑制作用最强,比L提高了约29%;三种物质对HIV-1逆转录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检测了3种配方黑蒜蓝莓酒的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并且测定了黑蒜蓝莓酒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LPO的抑制率。结果表明,3种配方黑蒜蓝莓酒中,配方2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56.8mg/L和84.5mg/L;配方1花色苷含量最高,为9.72mg/L。3种配方的黑蒜蓝莓酒对于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基本与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配方2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最好,分别为95.32%和96.24%;配方1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分别为79.79%和97.93%;原酒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6.92%,72.06%和79.55%;3种配方黑蒜蓝莓酒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与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有极显著相关性,配方2的抑制率为81.31%,原酒为89.95%;配方1和配方2可作为黑蒜蓝莓酒的2个基础配方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松塔中抗HIV活性成分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本项目组在2008年度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松松塔中抗HIV活性成分研究"项目的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对松塔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常见升麻属植物抗氧化活性,探讨中药材升麻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DPPH法与HPLC法对8种亚洲、北美洲升麻属植物共计26个样品进行抗氧化活性与酚酸类成分分析,以了解氧化活性与酚酸类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绝大部分样品IC50>150μg.mL-1;炙升麻在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会发生变化,且工艺流程对结果影响很大,抗氧化活性也会受到进一步影响。结论:升麻属植物样品总体上抗氧化活性不高;中药材升麻植物来源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样品间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炙升麻在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抗氧化活性与原植物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是否影响升麻的药性与药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桂南山姜茎叶和毛红豆蔻茎叶的挥发油,以不同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桂南山姜茎叶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了65个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成分的95.40%;从毛红豆蔻茎叶的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了71个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成分的92.38%.  相似文献   

15.
委陵菜属四种植物茎叶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解剖学方法对委陵菜属四种植物的茎叶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植物茎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只是多茎委陵菜茎具有复表皮现象;从叶的结构看,二裂叶委陵菜属于等面叶,叶肉组织全部分化为栅栏组织,而其余三种叶均为背腹叶:综合四种植物茎叶解剖特征,四种委陵菜都具有旱生植物特征。但其抗旱性的发达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以二裂叶委陵菜的抗旱特征最显著,其次为西山委陵菜,多茎委陵菜,鹅绒委陵菜较弱。  相似文献   

16.
四棱峰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对四棱峰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予以综述,发现该属植物成分类别主要以桉烷型倍半萜及黄酮类化合物为主.桉烷型倍半萜化合物55个,黄酮类化合物9个.药理活性主要为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以及抗肿瘤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甘草内4种潜在活性成分甘草酚、甘草查尔酮A、甘草异黄酮A、异甘草黄酮醇对体外I相与II相药物代谢酶的激动活性,探讨甘草解毒的分子机制。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筛选甘草内口服生物利用度(OB)较高的化合物,体外建立Hep G2与A549的药酶诱导体系,MTT法正反向验证I相与II相药物代谢酶的激动显著减轻顺铂对细胞的毒性,RT-PCR法检测A54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Nrf-2和Hep G2细胞内肝微粒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p G2细胞内CYP3A4蛋白的表达。高OB的4种潜在活性成分均能诱导I相与II相药物代谢酶。由此可知,甘草酚、甘草查尔酮A、甘草异黄酮A、异甘草黄酮醇可以激活A549细胞内Nrf-2及Hep G2细胞内CYP3A4的表达,结合上述化合物潜在的高生物利用度,认为其在甘草解毒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实验研究了迷迭香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迷迭香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稻瘟病菌、番茄霜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mg/mL以上时,抑菌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鸢尾蒜属是1821年Herbert根据Pallas的Amaryllis tatarica Pallas(1776)建立的一个石蒜科新属。100多年以来,国际上对Ixiolirion Herb的分类,比较混乱;1878年Regel将Ixiolirion Herb中具有“花被管”的种类,分离出来另成立一个新属——Kolpa-kowskia Regel。1879年Reoel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意见,认为无成立新属的必要,建议将Kolpakowskia Regel作为Ixiolirion Herb的异名。看来Regel所以改变意见,显然是由于他所看到的“花被管”,并非是真正的花被管,而为花被片基部彼此松散粘合所形成的假花被管。虽然如此,仍有不少人坚持保留这一属名,直到1963年Traub(Gen.  相似文献   

20.
从黔产香科科属3种植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二萜化合物和1个三萜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本文重点描述二齿香科科中的新二萜化合物——bidentatin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