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控制畜禽粪氮素挥发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畜禽粪的氮素挥发损失量约占其全氮含量的2.1%-52.7%,氮素挥发损失量表现为鸡粪〉猪粪〉兔粪〉羊粪〉牛粪〉马粪,采用冲圈,添加微生物培养物、添加化学物质、添加天然吸附材料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畜禽粪的氮素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2.
磁化肥是以发电厂废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填加一定量氮肥、磷肥及其他添加剂,经磁化后制成一种新型物理化学肥料。我们用不同类型的磁化肥,采用不同的施用量在棉花上做基肥试验,经1年和3个团场试验证明,磁化肥C—NP和C—P系列4个品种作基肥可以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转化增加土壤养分,为后作提供一定土壤肥力,与对照相比增产2.1%~8.21%,经济效益每亩增收15元~36.98元,马克隆值、单纤强力成熟系数均高于对熙。C—NP和C—P系列相比,C—NP系列磁化肥好于C—P系列。在中等肥力土壤中施C—NP系列磁化肥80kg作基肥可获110kg产量,比对照增产6.47%~8.21%,每亩增收26元~36.98元。  相似文献   

3.
复合驱过程中化学剂损失与超低界面张力有效作用距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庆天然油砂制作填砂管模型,通过改变复合体系的注入量,研究了碱、活性剂、聚合物3种组分的动态吸附特性,并模拟计算了不同注入量下各组分在地层中运移距离与损失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损失量最大,在运移1/5井距后即损失约80%;而聚合物和碱的损失分别只有12%和15%.结合界面张力随运移距离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超低界面张力在油层中的有效作用距离有限,而体系在非超低界面张力状态下对采收率的贡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燃烧秸秆和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大量生物质能源浪费,进而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为了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粮食产量,本研究组在中国东部温带农村设计了一个生态农场,将玉米秸秆粉碎后饲养肉牛,然后将牛粪腐熟后施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中.设计了4种不同的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比例:100%有机肥、100%化肥、75%有机肥+25%化肥以及50%有机肥+50%化肥.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的方法,计算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减少温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此同时,施用有机肥还增加了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了小麦和玉米产量.有机肥全部替代化肥后,农田变为典型的碳库;而全部施用化肥,农田则为典型碳源.该研究可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分析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的时序特征,识别出化肥投入-粮食产量演化的关键时间节点,利用弹性系数法刻画控肥行动实施后县域间化肥投入的时空分异特征,提出控肥分区调控方案.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河南省粮食单产增幅放缓,粮食产量增长主要靠扩大播种面积来维持,故将2006年各县市单位面积化肥折纯使用量作为近期相关化肥投入的上限“参照值”,有利于推动控肥政策的落地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以来,粮食生产有向产粮核心区集中的趋势,产粮大县的化肥使用还保持着高位投入的惯性,化肥减量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山区.建议未来河南农业发展的重心放在标准化农田建设和农业良种开发上,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控,克服粮食生产对化肥投入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6.
氨唑盐(代号 ATC)是一种效力高、效期长、毒性低的氮肥增效剂,化学名称是4—氨基1、2、4—三唑盐酸盐化学式:形状为白色结晶,熔点147~151℃易溶解于水。氨唑盐必须与氮肥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其增效的目的。最好将其与氮肥均匀混和,再施于农田,也可以将其溶解于水、水溶性农药或其他的农业用剂,喷洒于农田,进入土壤的氨唑盐能抑制土壤中亚硝化杆菌和硝化杆菌的活动,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和脱氮过程,防止氮的损失,从而提高了肥效。氨唑盐的用量为氮肥中含氮量的3%左右。如每亩施含氮17%碳铵40市斤时,用量为100克(约2两),每亩施15%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当前,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我省人民正以战斗的姿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广辟肥源,增产化肥,为今年水稻增产打下稳固的物质基础,有了充足的肥料,还要合理施肥。目前在生产上,肥料利用率是很低的,一般化学氮肥当年利用率只有30~70%,磷肥20~30%,钾肥30~50%。有些肥分在土壤中暂时被固定,以后还可以陆续地释放出来,供作物的吸收利用;但有些肥分则流失跑掉,肥效降低,增加成本,产量不高。所以要根据水田的特性,巧施肥料,尽量发挥肥料效能,达到省肥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肥料、施肥都是千百万农民最关注也是最头痛的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贡献占50%左右;在农民的生产投资中,化肥的投资也占将近一半。然而,我国当前化肥的利用率却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尤其是氮肥的利用率相差10%-15%。不仅肥料的经济效益降低,而且由于肥料的损失往往造成水系、土体和大气污染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9):87-87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专家预测随着对粮食刚性需求的增加,化肥的生产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资料显示,我国化肥氮素利用率只有30%~35%,大部分通过径流、渗漏和挥发等途径损失掉。由于化肥利用率低下,损失严重,既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又导致环境恶化,此问题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和施用高效复合肥料迅速发展,复肥施用量约占生产化肥总量的70%以上,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研究复合肥料起步不晚,但步子不大,施用复合肥料的数量,仅占全国化肥总量六千万吨的1.8%,而且主要靠进口,国产很少。  相似文献   

11.
深入认识贵州省化肥施用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施用量时间变化情况,有利于正确认识贵州农田化肥施用合理性和调控方向.基于ArcGIS对贵州省2018年化肥施用强度的空间分析及近20年各类化肥施用总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贵州省总肥施用强度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低度施用强度主要在我省东南部地区,高度施用强度集中分布在中...  相似文献   

12.
针对钢丝绳-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中钢丝绳预应力张拉需要,提出了一种采用扭矩扳手施加预应力的实用方法.通过在张拉螺杆上施加不同拧紧扭矩,研究了钢丝绳张拉力变化规律和预应力损失机理,得到扭矩系数、有效预应力系数和预应力损失率.结果表明:张拉螺杆的拧紧扭矩与钢丝绳张拉力呈线性关系,扭矩系数k约为0.2192.预应力损失主要集中在张拉锚固结束后的5min内,其损失量约占总损失量的50%;7h之后,钢丝绳张拉力保持不变,有效预应力趋于稳定.基于试验结果,得到不同拧紧扭矩下的钢丝绳张拉力、有效预应力系数和预应力损失率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取大区简比试验方法,探讨研究了杂交水稻沼液浸种、清水浸种以及大田配套的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和大田施沼液肥配少量化肥的处理A产量最高,亩产为687.5kg。其次为清水浸种和大田施沼液肥配少量化肥的处理B,亩产为653.7kg,最低是清水浸种和大田只施化肥的处理C,亩产为598.4kg。沼液浸种A比清水浸种B亩增产33.8kg,增产5.2%,沼液浸种A比大田施化肥C亩增产89.1kg,增产14.9%.清水浸种B比清水浸种大田施化肥C亩增产55.3kg,增产9.2%,由此看来,采用沼液浸种,能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增加水稻的产量,水稻大田施肥采用沼液肥施用,效果好。可作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合肥科技》2007,(2):9-9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化肥挥发和流失,化肥的农田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不仅造成每年1000亿元的巨大损失,而且造成水体、空气、食物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畜安全。日前,合肥市科学岛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研制出新型氮肥载体材料,使氮肥利用率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5.
(一)小麦的需肥量据河北、山东等地亩产600~1000斤的十七块地综合资料,每生产100斤小麦籽粒,约需吸收氮2.5~2.7斤、磷0.78~1.17斤、钾约1.9~4.21斤,三要素比值约为3:1:3。小麦成熟期,氮和磷约80%分布在籽粒内,钾约70%分布在茎秆中。在一般情况下,谷(籽粒)草(秸秆等)比值约为1:2籽粒生产系数(或经济系数)约为0.33,即小麦籽粒占全株总干重33%。优良的栽培措施可使经济系数提高到0.46以上,需肥  相似文献   

16.
景泰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炸药厂原所使用的炸药配方中硝酸铵为91份、木粉6份、柴油3份,经过在土方和石方的爆破试验,炸药威力尚不甚理想,原配方中硝酸铵的使用含量在90%以上,硝酸铵又是一种用途甚广的化肥,这就造成与农田争化肥的现象,该炸药在保管、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吸湿和结块现象较严重,亦直接影响了炸药的爆破效果。 为提高炸药的爆炸威力和研制廉价炸药我们和景太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共同协作进行了十几种炸药配方的试验,经过几十次爆炸漏斗体积试验,评选了一种硝酸铵为80  相似文献   

17.
生活垃圾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成份。过去农民将垃圾当作宝,施于农田不仅土地越种越肥,而且成本低产量高。然而,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给作物施用有机肥越来越被忽视。不少地方因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大量施用化肥,致使地力和产量大幅度下降,而生活垃圾却比比皆是,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其实,利用生活垃圾可制  相似文献   

18.
从能量的品质角度用有效能的方法对所分析的半水煤气变换流程,有效能效率虽高达94.88%,但有效能损失量仍很大。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为不可逆化学反应及不同温度流体间的换能。  相似文献   

19.
全球人口增长、气候危机严峻、旱涝病虫害频繁发生,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化肥和农药被不科学、不合理的施用,造成了农田土壤理化结构改变、肥药利用率日渐低下等严重问题。过量施用肥药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化肥和农药的合理施用在粮食增产和稳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好化肥和农药这两把双刃剑,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二粮仓"项目针对黄淮南片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砂姜黑土障碍、抗逆优良品种缺乏、季节性旱涝威胁、肥药利用效率低和污染重等问题,进行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集成,建立了砂姜黑土产能与效益协同提升综合技术模式和高效持久的推广模式。这一战略布局与示范工程为新形势下农业生产提供样板,也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体现。"第二粮仓"项目在肥药双减科技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的肥药双减技术产品研发与示范推广模式,为国家在肥药双减工作上的推进提供了解决方案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西南农业大学校本部农场)内,进行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能提高稻麦子粒含N量,施用P肥能提高稻麦植株各部位P含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含P量高。施用K肥能提高小麦茎叶含K量,但子粒中K含量变化较小,K主要保留在茎叶中;C1能促进小麦对K的吸收。小麦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7.8%、38.9%和22.9%;水稻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8%、26.8%和41.8%。水稻对H肥和K肥的利用率高于小差.而小麦对P肥的利用率则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