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复合菌剂处理深井聚磺钻井液废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井聚磺类钻井液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可絮凝性差,降解难度大.开展了高效复合菌剂处理废水的技术研究,重点分析了复合菌剂优选、菌剂用量、曝气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势菌剂加量为0.5 g/L,曝气量为0.25 L/min,进水ρ(COD)<1 100 mg/L,污泥沉降比(SV)为25%~35%时,24 h后系统COD总去除率大于87%,处理后的水ρ(COD)≤150 mg/L,其他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1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黑臭河道水质治理技术,以丹阳新河为例,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河道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后,以CODmn、NH3-N和TP浓度下降后上升的情况作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复投时间的判断依据,实现菌种效力最大化。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48 d后,对丰收桥和窦庄桥两处的CODmn、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6.38%和46.94%、70.68%和69.79%、71.65%和87.95%,臭味明显消除。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河道黑臭水体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印染废水是纺织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的多种染料和化学助剂属于难降解有机物,采用常规生物方法难以达标处理.向混凝沉淀SBR复合工艺系统中添加多菌种高效菌剂,生物强化处理COD约900mg·L-1印染废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废水中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其中出水平均COD达到91mg·L-1,去除率为89.6%.证明多菌种生物强化SBR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填料的联用,处理生活污水,分别考察了单一填料与菌剂联用以及组合填料与菌剂联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几种填料在充氧条件下对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强化实验中,软性辫带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最好,阿科蔓填料中对TP在去除效果达到40.61%;并且,通过实验比较,阿科蔓+拜尔膜组合与菌剂联用对生活污水的COD和氨氮去除效果较好,但对TP的去除效果却较差,而阿科蔓+软性辫带组合与菌剂联用对TP的去除效果则达到85%。  相似文献   

5.
利用复合菌剂处理有机废水既可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又可获得生物有机肥料。研究明确了光合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过程中的最适生长条件,包括生长基质中最大化学需氧量(COD)不高于10 000mg.L-1以及其它条件,如光照强度、pH值、菌种接种量、菌种的混合比例等。经过混合菌剂处理后,有机废水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而有害微生物受到抑制。COD、总氮(TN)、总碳(TC)和铵态氮(NH3-N)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7.1%、70.5%、53.9%和90.8%。这些结果显示,3种菌混合处理可有效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获得高浓度的有益菌群。  相似文献   

6.
为改良活性污泥性能,采用生物强化技术,在含食品废水的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投加具有高效降解蛋白质、脂肪、苯胺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以及反硝化聚磷菌组成),有效降低出水总氮(TN)、氨氮(NH3-N)、COD,使其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一级 A标准。实验结果表明:于曝气池投加复合菌剂后,出水水质有了很明显提升,二沉池出水TN去除率达到93.48%,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近70%;NH3-N去除率达83.15%,在原有基础上提高60%以上;COD去除率达到91.40%。在复配菌剂生长成熟并和曝气池内土著微生物形成共生菌群后,停止加菌2个月,并在此期间控制回流污泥,从而将生化池中污泥质量浓度持续降低(从9000mg/L降低到6000mg/L左右)。最终系统TN、NH3-N、COD能够稳定达到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 A标准,大大减少了原系统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7.
吴岩  任相浩  寇莹莹  成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5):10544-10549
依托传统A/O工艺,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人工高浓度氨氮废水,并投加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BMc-1强化废水处理效果,研究菌剂对污水脱氮的强化效果并分析对功能菌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加菌剂后可以强化脱氮性能,实验组氨氮、总氮(TN)去除率达98.8%、82.0%,比较对照组氨氮、TN去除率97.3%、75.5%,分别提高1.7%、6.5%。16sRNA测序结果表明,投加菌剂使得活性污泥中微生物量、丰度以及多样性提高,菌剂对系统原微生物环境稳定性无影响,系统中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Chloroflexi为优势门未改变。投加菌剂后主要反硝化菌Thauera和氨氧化菌Nitrosomonas数量稳定,Pseudomonas、Thiopseudomonas、Terrimonas、Nitrosomonas脱氮功能菌占比提升。检测出Acinetobacter、Pedobacter等原系统不存在的脱氮相关功能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BMc-1具有强化生物工艺脱氮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方地区农村厕改废水冬季处理效率低的问题,从低温驯化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8株在10 ℃下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耐冷菌株,研究其混菌作用效果并制成菌剂。结果表明:单一菌处理时,假单胞菌H-30对模拟农村生活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最高,为88.6%;8株耐冷菌H-7、H-10、H-29、H-30、H-33、H-36、H-40、H-54按最优体积比2:1:4:4:4:1:1:1混合后对实际农村生活污水COD去除率可达94.1%,按此比例制成的菌剂在10℃下对实际农村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为83.6%,出水COD为92.45 mg/L,达到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温菌耐热嗜热的特性和有机物好氧分解的基本原理,从厨余垃圾处理系统中分离筛选到6株在65 ℃能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质酶及纤维素酶的高温高效菌种.经鉴定,所分离得到的高温菌株都有芽孢,属于兼性细菌.经安全性检测6株高温菌中未检测到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说明分离到的高温菌不存在致病性因素.通过最佳菌株组合后对厨余垃圾进行降解试验,最终确定4株(HB1,HB2,HB4和HB6)制成高温菌剂.将该菌剂在100 kg厨余垃圾处理机上进行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投入5%菌剂后升温至65℃,24 h内对厨余垃圾中粗脂肪和粗纤维有明显的降解效果,降解效率分别为30.7%和11.3%,粗蛋白含量增加了9.5%.继续对厨余垃圾处理48 h,其有机物分解率几乎没有得到提高,说明大部分有机物在24 h内即可被分离出的高温菌剂所降解.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纳滤去除某市河水中微污染物生产饮用水的可行性,并筛选生产饮用水的最佳纳滤膜,采用四种纳滤膜DESAL 51 HL、DESAL 5 DL、UTC-20和UTC-60处理河水,研究其去除COD、UV254吸收值以及硝酸盐等微污染物效率,考察纳滤过程中水通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膜对COD和具254nm吸收值的有机物去除率在50%~95%之间,UTC-20去除有机物效率最高.DESAL 51 HL、DESAL 5 DL和UTC 60对无机物截留率在22%~65%之间,而UTC-20达到93%.UTC-20对不同原水中硝酸盐的去除率均大于70%.在短时间纳滤实验中,存在着不可逆的水通量减少,有轻度膜污染发生.结论UTC-20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和硝酸盐复合污染的地表水源生产饮用水.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涉及重庆直辖市大气中有害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发现: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有害微生物的密度也大;大气污染严重的区域,有害微生物的密度也大;绿化面积大的地区,有害微生物的密度相对小得多。最后提出了控制污染的建设性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指示作用以及对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污染特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许多微生物污染的事件,分析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控制和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稻草、木屑为填充料,分别添加EM原露、腐秆灵、金宝贝生物发酵剂、阿姆斯生物发酵剂和纤维素分解菌5种微生物菌剂,采用人工翻堆好氧堆肥工艺,进行城市污泥堆肥试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及NH_4~+-N、NO_3~--N和总氮含量,研究了5种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泥堆肥进程及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堆体达到高温期和最高温度的时间较对照提前了1~2 d,降温阶段的降温速率提高了0.54~0.74℃/d,达到室温时间提前了5~6 d;各堆体50℃以上均保持了7 d以上,满足堆肥卫生学指标.添加微生物菌剂能促进有机氮的分解,促进硝化细菌的生长,有利于NH_4~+-N向NO_3~--N的转化和堆肥的腐熟进程.由于添加微生物菌剂提高了堆体升温速率、延长了高温期的维持时间和增加了堆体的pH值,导致更多的氮素损失.堆肥结束时,堆体氮含量降低39.8%~44.8%,较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堆体降低量多9.8%~14.8%.综合各项指标,金宝贝生物发酵剂和阿姆斯生物发酵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紫外线照射灭菌对空调环境微生物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在室内的长期停留,越来越依赖于空调环境。但由于某些空调系统片面追求节能,室内的新风量严重不足,加之室内的生物性污染,导致 室内空气品质的严重恶化,对室内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对建筑物内的生物性污染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使用紫外线照射灭菌(UVGI)对其防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辽河吉林段内的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结合流域气候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人口分布、化肥农药施用量、水土流失状况等基础数据,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辽河吉林段面源污染强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辽河吉林段的面源污染强度进行了区划。该结果对于厘清辽河吉林段面源污染来源、判断面源污染程度以及制定流域面源污染防治规划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流域水体污染评价、预警管理及污染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我孽水污染问题严重的现状特点,在对我国主要流域的水质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警管理的对策思路;该文的最后还分析了造成我国水污染问题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1)市场机制的缺失;(2)执法管理的缺位;(3)公德意识的缺损;(4)增长模式的缺陷;(5)技术力量的缺憾;(6)环保投入的缺口.  相似文献   

18.
矿山废水的危害及其治理中的微生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技术处理矿山废水具有费用低、适用性强、无二次污染、可回收单质硫等优点,成为最有潜力的矿山废水处理方法之一。在分析矿山废水对环境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微生物在矿山废水治理中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天津市9条主要入海河流在2006—2010年的出境入海水量及水质等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估算天津市主要入海河流各污染因子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天津市入海河流的水质以劣Ⅴ类水质为主,独流减河、永定新河和子牙新河污染最为严重,永定河和金钟河水质以Ⅴ类水质为主.与2006年比较,2010年北京排污河和潮白新河2条河流的整体水质有所改善,水质类别提升1个级别,但整体水质污染严重.2008年的污水入海量和污染物入海量均较小,此后的2 a又有所反弹.其中,2010年的污水入海量最大,但其主要污染物较2007年仍然有所下降,COD、氨氮、总氮、总磷入海量分别为2 017.22、300.23、465.00和42.09 t.表明虽然入海污水量在不断增长,但污染物浓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的同时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废弃物不断增加,对环境的污染加剧。为了了解人类活动尤其是城市化对岩溶地下河水质的影响,对重庆市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上游的污水和老龙洞地下河出口处的河水的温度,pH.电导率、溶解氧和阴阳离子等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一年的连续性观测。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的主要污染源是上游城镇产生的生活污水,各顷指标都超过了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急需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