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层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设计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多层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改造的结构方法,将组合抗震墙结构应用于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设计中,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科协河西住宅楼加固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加固设计思路,论述了改造工程中难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北京建国门外交公寓1^#楼大修改造工程墙体加固采用喷射混凝土加固补强的施工方法及其力学性能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旧房加层改造中的墙体加固要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规定的要求。根据旧房加层改造中需加固墙体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种相应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晓冬  完海鹰 《工程与建设》2013,27(1):97-99,144
文章以滁州市规划馆加固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国内外加固改造行业的发展现状、网架结构的特点与优越性、网架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加固改造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网架结构与加固改造的紧密联系,并阐述了钢网架结构在增层加固改造中的结构特点优势.  相似文献   

6.
就旧砖房增层改造设计中的结构形式选择、基础处理、抗震加固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为做好砖房增层改造设计工作提供了方法、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高层商住楼、商办楼的结构设计,往往底下几层框剪内筒筋混凝土结构,以满足商场大空间的需要,通过四层或五层的结构转换层作为承标准层(剪力墙)隔墙的技术转换措施。  相似文献   

8.
盛超  周辉 《科技信息》2010,(32):I0347-I0347
本文针对《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中所录用的捆绑式后加构造柱改造技术,提出了嵌入式后加构造柱新方法。此项技术与原先捆绑式后加构造柱相比,具有抗震性能好、不影响原建筑外观及施工方便等优点,为今后砖混结构后加构造柱加固方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宣红梅 《科技资讯》2006,(17):108-108
近年来,许多高层商住楼、商办楼的结构设计,往往底下几层框剪内筒筋混凝土结构,以满足商场大空间的需要,通过四县或五层的结构转换层作为承标准层(剪力墙)隔墙的技术转换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锋 《工程与建设》2006,20(5):464-465,470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结构加固和工程改造中,有着其它结构加固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文章就碳纤维加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一个工程实例,论述采用碳纤维片材与增设支点法相结合的加固方法对现有多层框剪结构建筑楼面进行加固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加固前对建筑物的检测、以及损伤的修补,并介绍框架梁外贴碳纤维片材加固的做法以及通过设置钢梁增加板支点的加固方法及有关大样,为现有建筑物的加固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万衍 《科技资讯》2008,(29):50-51
采用GBF加劲芯管直埋于现浇混凝土楼(层)盖板中,形成非抽芯式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此空心板在建筑的中具有节省模板、灵活隔断、无需吊顶、提高净空、隔音等优点,近年来在大中型的公共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逐步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针对一多层仓库,就GBF空心现浇空心无梁楼盖的结构设计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基础加固是现今房屋加层改造工程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房屋加层改造工程实例,系统介绍了采用型钢加固基础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对施工过程中的界面连接处理、型钢安置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房屋加固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基础加固效果良好,对类似基础的加固工程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健康监测已引起国际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使用埋入式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应变使用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作者首先讨论了FBG传感器埋入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层间的界面传递特性,通过实验验证了固化于CFRP中的FBG传感器的应变传感特性.FBG传感器被埋入到用来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的CFRP层间和梁内部受拉钢筋上,通过监测FBG光栅传感器波长的变化就会得到测点的应变值.实验结果表明,FBG传感器测量值与相同位置布设的传统电阻应变片测量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测量值与有限元模拟值也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5.
用多层碳纤维布对梁进行抗弯加固的构造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贴多层碳纤维布进行梁的抗弯加固时,分层是必要的,但内部各层如何可靠、简捷、快速地传力是保证加固效果的关键。本文利用经典的受弯组合构件界面应力分析方法,分析常见两种多层贴布的构造做法对加固梁的效果,论证哪种粘贴方法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土木建筑工程十余年科研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泛用的一些结构,如加层框架、现浇肋形楼(屋)盖、框架-填充墙、框支砖混结构等进行整体作用(荷载)效应分析,提出若干有关设计计算、构造上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各种组成材料的布置特点,选用分离式模型,建立了粘钢加固梁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对同一钢筋混凝土梁在粘贴钢板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层数粘贴的加固梁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粘贴1层钢板梁的挠度及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最大,粘3层次之,粘2层最小。这表明多层加固的效果优于单层加固,但加固层数不宜太多,这些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这说明该模型对未开裂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8.
就旧砖房增层改造设计中的结构形式选择、基础处理、抗震加固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为做好砖房增层改造设计工作提供了方法、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行桥梁加固改造方案优选方法上的不足,考虑既有桥梁加固改造工程的特点,建立了既有桥梁加固改造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多级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枢纽跨线桥,评价其加固改造方案的优劣程度,求得最佳加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0.
作者发现金矿(化)点20余处,包括4个类型:(1)受花岗岩中相关剪切带控制的黄铁绢英岩金矿;(2)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型脉型金银矿;(3)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4)陆相砾岩金矿。(1)、(3)两种类型金矿具工业规模。黄铁绢英岩金矿主要赋存在以胶东群为交代基体的重熔花岗岩或交代花岗岩的构造蚀变带中心。这类构造蚀变带是遭受长期构造应力作用并叠加后期构造破裂经热液蚀变形成的。成矿热液为中温碱性溶液,金多呈金氯络合物形式被活化搬运。该类型金矿与强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上等间距成群出现。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为缓倾斜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受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上、下含炭岩系控制。金矿在上、下含炭岩系中多层出现。此类矿床为晚元古代胶北地体隆起为陆,风化剥蚀产物沉积在中生代断陷盆地陆相湖泊基底堆积物中,由于盆地底部丰富的有机质及粘土对古风化产物中分解的自然金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金矿源层,AU:14-800ppb。在燕山晚期强烈构造变动影响下,成矿热液活动,有机炭在矿床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富金作用,形成工业矿床。这是一新类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