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不可失,佩雷斯需要先『正名』;结果难料,以色列政权的基本格局难变,和平方向难变。举行大选是以色列今年的大事,人们一直在揣测大选何时举行。去年11月拉宾遇刺后,尽管继任总理佩雷斯多次声称无意改变  相似文献   

2.
最近,以色列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在拉宾逝世后有把握在大选中获胜的佩雷斯威望大减,选民支持率大幅度下降,人们担心佩雷斯是否会重蹈数度临近权力巅峰而又擦肩而过的历史覆辙。三任总理席不暇暖自1977年4月佩雷斯代理看守内阁总理至今近20年中,他曾三次出任总理,但任期总共不到2年零8个月,而且就任的情况都很特殊。第一次:1977年4月10日到5月17日,共37  相似文献   

3.
尽管现在的局面似乎还有点儿乱,但种种迹象表明,巴以人民仍在期盼和平的曙光。1995年以来,每年的11月4日及以后的几天,以色列人都自发地悼念遇刺的拉宾总理。今年是拉宾遇刺十周年,悼念活动更显隆重。11月12日,以色列民众及国际知名人士约20万人在特拉维夫集会,缅怀总理拉宾。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动情地说:“从士兵到和平缔造者、从政客到政治家,拉宾一生的转变令我敬佩。”不该发生的事拉宾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战争英雄。他早年就参加了犹太武装中最精锐的“帕尔马赫”部队,战功累累,威信日增。升任以军总参谋长后,他又率领以军打了许多胜仗。…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已达40年之久,现在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这一问题有了松动。以色列上下更是迫切要求解除经济抵制,说他们——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中东各国,都希望能在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发展经济,而受到阿拉伯国家长达40余年经济抵制的以色列更有这种愿望,特别是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以色列上上下下更是迫切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今年8月5日,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主席要求拉宾总理在访美时敦促布什总统劝说阿拉伯国家在第六轮阿以双边谈判之前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他强调这一愿望多么迫切时说他们“一天也不能再等待了”。8月11日,以色列的阿拉伯民主党领袖达鲁什在出访埃及前夕透露,将请埃及帮助解除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并将建议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5.
拉宾:阿拉法特是敌人,因此他才成为和平谈判的对手。佩雷斯:阿拉法特是我们建设“新中东”的伙伴。内塔尼亚胡:阿拉法特是难打交道却又不能不打交道的人。巴拉克:阿拉法特已不是和平伙伴。  相似文献   

6.
由势不两立,到共谋和平——对于拉宾被刺,阿拉伯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正是这位拉宾,曾经和他们打了几十年的仗。拉宾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担任以军总参谋长,率军队侵占了耶路撒冷旧城、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加沙及西奈的大片阿拉伯土地。这场战争致使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阿拉伯人仇视他是有充分理由的。但还是这位拉宾,执政三年多来,克服种种困难,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作了不屈不挠的努力。拉宾不仅同巴勒斯坦和约旦签订了一系列和平协议,使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7.
1995年11月4日,一个举世震惊的消息从特拉维夫传来: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的和平集会上遇刺身亡。这是一起犹太极端分子制造的悲剧,凶手伊加尔·阿米尔当场被擒。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以色列在耶路撒冷赫茨尔山公墓为拉宾举行盛大国葬。有100多万以色列人参加葬礼;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沉痛地为这位中东和平进程的功臣送葬;他昔日的对手——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首脑也满怀敬意第一次来到耶路撒冷向他告别……  相似文献   

8.
<正>时间过得太快,以色列前总理拉宾辞世已经20年了。他遇刺前后,笔者正在以色列访学,曾在研究所聆听过他"土地换和平"的讲演,在血淋淋的公交车爆炸现场目睹过对他的愤怒抗议,和几十万以色列民众一起彻夜列队向他的遗体告别,也不止一次到他堆满鲜花的墓前拜祭。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想起了拉宾和拉宾的葬礼》,记述了自己在那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议论了以巴和平进程兴衰的原因。转瞬间,又过去了十年。拉宾之  相似文献   

9.
追风人物     
正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逝世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9月28日在因中风住院两周后去世,享年93岁。作为以色列政坛的"常青树",佩雷斯在近70年的政治生涯中,曾担任议员长达50多年,出任多个政党领袖,并担任过总统、总理、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等要职。佩雷斯1923年出生于波兰的一个小村庄(现属白俄罗斯),1924年随全家移居巴勒斯坦,1934年来到当时英国托管的以色列。初时,他在伊茨雷埃勒谷地的一个集体农庄里当牧童。他当时名叫佩尔斯基,  相似文献   

10.
近几个月来,埃及首都开罗成了中东外交的一个核心舞台。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等数度往来于此,就巴以协议以及阿以和平进程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紧张的谈判。5月4日,在穆巴拉克总统的主持下,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开罗签署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巴以签署的这一最后协议意义重大,此中埃及功不可没,它为埃及外交增添了光彩的一笔,也使人们更加注意到了埃及外交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开创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战争风云中果敢冷酷,和平进程中披荆斩棘。岁末的以色列沉浸在失去拉宾的巨大悲痛之中。连日来,耶路撒冷赫茨尔山公墓拉宾的墓前,前来瞻仰和哀悼的人群络绎不绝。在以色列,拉宾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的战争经历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使他在军队和国人中享有独一无二的声望。少年壮志  相似文献   

12.
名人言论     
《科技潮》1999,(6)
"和平事业前程未卜,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此言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之口。马约尔是在1998年12月6日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遇害3周年纪念会上说这番话的。以色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阿维·舒克特在会上发言。他指出,怀城农庄协议表明以色列、阿拉伯两个民族在和平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步。他说:"尽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协议毕竟为这条漫长而又困难重重的  相似文献   

13.
<正>1994年9月,一位美国记者曾向当时的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写了一封信,毫不忌讳地预言拉宾将被人刺杀。此信通过一位以色列诗人交到了拉宾手里,但被这位老将军不屑一顾地扔进了废纸篓。一年多后,1995年11月4日,拉宾果然在一次和平集会上倒在了犹太极端分子的枪口下。这位美国记者叫迈克尔·德罗斯宁。他自称破译了希伯莱文《圣经》旧约中所隐藏的密码信息,并据预测到了拉宾的遇害。  相似文献   

14.
16年前.笔者曾在复旦大学接待过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在介绍自己的国家时,拉宾自豪地说:“以色列只有550万人口,领土60%是沙漠,90%是旱地,但我们是农业强国、高科技强国。”笔者问他:“是什么因素使以色列如此强大?”他的回答是:“以色列有7所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第三条道路党于1995年6月成立。该党是从工党分裂出来的,由原工党内部强硬派人士组成,该党成员主要是退役将军,他们在阿以和谈上认为拉宾政府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让步过多。党的领袖是议员阿维格多·卡哈拉尼。他强调要在确保以色列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和平进程,既反对以色列吞并全部占领土地,也反对在战略要地和耶路撒冷等问题上做任何让步。党内经常发生争吵,许多元老(一些有影响的军界人物)相继离党而去。在本届大选中,该党获4席,并已加入内塔尼亚胡的右翼新政府。第三条道路党的基本政策主张是:  相似文献   

16.
不安全感成了选民作出选择的重要考虑。和平与安全出现错位,以色列大选出现戏剧性的结局。国内外专家们议论纷纷,分析造成这个结局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佩雷斯和平步子走得太快,以色列人跟不上;佩雷斯袭击黎巴嫩真主党行动失当,从而  相似文献   

17.
请您回答     
1、10月14日,娜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个年的诺贝尔和平笑授予巴解执委会主席一以色列外长和以色列总理 2、海地民选总统于10月15日返抵海地首都太子港执政, 3、奏战’15天的广岛第十二届亚运会于10月16日闭幕。中国队以金牌枚、笑牌枚「名列榜首。 4、10月17日,德国大选揭晓,将继续担任联郑总理。: 沪《请您回答》答素1、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2、阿里斯蒂德3、137;2894、科尔请您回答~~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国家,但除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紧接着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其间,大约有3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离家园。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只剩15万人。这15万人阿拉伯人及其后代就成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由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42‰),因此目前以籍阿拉伯人已增至75万,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19.
7月22—23日,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在摩洛哥伊弗兰王宫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进行了会晤,就如何解决中东问题进行了交谈。哈桑二世成了继埃及前总统萨达特之后同以色列总理举行公开会晤的第二位阿拉伯国家元首。这一异乎寻常的事件在中东和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摩洛哥远离中东阿,以对阵的核心地区,长期以来在中东问题上持温和、灵活的立场。哈桑二世向来主张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直接对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因为历史的缘故,摩洛哥同以色列还有一种不寻常的关系。世界上的犹太人有50多万出生在摩洛哥,  相似文献   

20.
鹰鸽共舞     
沙龙,以色列总理,一向以强硬的鹰派著称。2000年,他闯入阿克萨清真寺,一度断送了中东和平进程。佩雷斯,以色列前总理,前工党主席,一向以温和的鸽派著称。1994年,他和阿拉法特的握手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最近,这两位看起来水火不容的鹰和鸽却握起了手,以色列政坛出现了“鹰鸽共舞”的局面。11月30日,以色列前工党主席佩雷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出工党,并将在2006年大选中支持沙龙的新党“前进党”。就像1973年,利库德集团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工党一党独大的局面一样,而此次的“鹰鸽配”,无疑是给以色列政坛投了一颗“重磅炸弹”,使原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