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计划烧除的概念及应用,分析了计划烧除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总结了3S技术及模型法在林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计划烧除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影响以积极影响为主,计划烧除能够改善某些珍稀野生动物的食物质量与数量,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创造适宜的栖息环境,达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但计划烧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造成破坏,因此,进行计划烧除时,需要合理平衡其对不同野生动物种间关系及种群数量的影响.2)3S技术及模型法是研究和管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有效手段,利用3S技术可对计划烧除前后动物生境信息进行监测记录,模型法可模拟野生动物生境特征及计划烧除后对生境的影响,将3S技术和模型法相结合,更有助于实时、高效、精准分析火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多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将对计划烧除应用于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科学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中国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的特点和方法.简要介绍了在定性描述水平、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尺度上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概况,以及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的几种常用方法和基本模型,探讨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误差来源和适用范围等.并探讨了栖息地片断化与隔离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是近40年来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化的缩影.近年来,随着上海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公园数量和面积显著增加.城市公园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功能日益凸显.本研究选择上海市5个典型的大型城市公园,从景观尺度、微生境尺度和栖息地可利用度等3个尺度设置评价指标,利用对鸟类群落产生显著影响的公园面积、公园城市化指数、微生境复杂度、公园水体斑块密度等栖息地特征变量和鸟类群落对栖息地利用度进行公园生态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公园作为鸟类栖息地的生态功能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海湾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世纪公园、共青森林公园和辰山植物园,数值与公园鸟类种类数排序一致.公园鸟类种类与城市化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城市化指数越高的区域,公园作为鸟类栖息地的生态功能越显著.在公园位置和面积确定的情况下,微生境复杂度是导致鸟类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变量.5个公园中具有复杂微生境(含4个植被要素)的样方数量均不超过公园样方总数量的15%,具有简单微生境的样方数量占比为45%~75%,说明公园植被微生境营造以简单微生境为主,已成为制约鸟类多样性的限制因素之一.基于以上结论,在城市公园规划中应加强中心城区公园布局,在公园内部应配置复杂生境、增加水体密度和木本植物多样性、适当减少游客休憩区域及人工草皮面积,设置自然演替区以提高其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诸暨市的野生动物资源,分析了目前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是环境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而市场需求量大,人工养殖技术落后;对野生资源依赖性高和非可持续利用,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递减。最后提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方向1:濒危动物致危机理及解濒技术对分布于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的林麝、马麝、驯鹿和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动态、生境利用、致危机理、保护有效性等开展了长期的基础研究,区分了动物栖息地的功能性,进行长久的对照监测,研究了动物的生境利用、种群波动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并探察其致危机理及解濒技术.  相似文献   

6.
两点建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十年来作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但是,当前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仍是严峻的,乱捕滥杀.破坏栖息地的现象仍累见不鲜.因此,深化宣传教育活动,迅速提高全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仍是当务之急.1.改造动物园,使其成为野生动物的避难场所和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场所.凡是有动物园的地  相似文献   

7.
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了栖息地破坏空间模式对集合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破坏聚集度一定的情况下,栖息地面积的减少不利于强竞争物种的续存;在栖息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栖息地破坏聚集度的增大有利于强竞争物种的续存;栖息地破坏比例对集合种群动态的影响更大,但栖息地破坏聚集度对集合种群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更显著.在实际的生物保护中,可根据被保护的物种及其所在集合种群结构选择更加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自1988年11月8日颁布、1989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运作了近10个春秋。它的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侵占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乱捕滥猎、倒卖走私、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势头,保护、改善、拯救了相当一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物种,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为进一步加快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制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一10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制建设工作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方针和要求,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肃裕河保护区野生动物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野生动物受威胁因素主要有3种类型10种类别27种因素,分析了该3种类型威胁因素对该保护区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西北濒危动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西北地区野生濒危动物的种类、分布、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从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保护区管理环节薄弱等方面分析了西北野生动物的濒危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频域法辨识同步机参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供和比较了静态频率响应法(SSFR)和在线频率响应法(OLFR)两种测定同步机参数的方法。两种方法都能提供d轴和q轴的参数,并都经过实验验证,SSFR方法简单易行,获得的数据与设计值接近。OLFR法先进、可靠;由于考虑了饱和与转子阻尼等影响,其参数更接近于实际运行工况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固体溶液阻燃剂对 PVC材料的阻燃作用 ,对几种氧化物的混合物高温灼烧后对 PVC材料进行阻燃处理进行了分析 ,通过 DTA- TG、氧指数和机械性能等测试方法测定其性能。实验证明添加固体溶液阻燃剂可以使 PVC材料的氧指数和剩炭率比未添加固体溶液阻燃剂的 PVC材料提高 ,分解温度和热降解反应活化能降低。并且添加少量的固体溶液阻燃剂就能取得较好的阻燃效果 ,并不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回顾了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的历史 ,对不同山系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并在物种水平上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归纳 .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是近20年来一个比较活跃的区域,目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微生境与采食场两个空间尺度上.具有平缓的坡度被广泛认为是大熊猫偏好微生境的特征,而在微生境内对采食场的选择则侧重于具有较多喜食食物的部分,如老笋、新笋等的集中处.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来人为干扰可导致大熊猫选择生境的漂移.同域分布的大、小熊猫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境利用模式,这反映了两种熊猫在生理、生态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而非因种间竞争导致的生态调整之结果.  相似文献   

15.
西藏温泉蛇的活动规律和栖息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林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2):77-83,106
文章对温泉蛇的活动规律和栖息地选择进行了描述。把当雄县羊八井镇的羊间温泉作为野外观测点,对温泉蛇的活动规律和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文章认为温泉蛇在石堆的出现概率最高,它的活动高峰期是下午15∶00,活动频率与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Knowing how bats select different habitat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anticipating the likely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climate or vegetation. 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the presence of greater horseshoe bats (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and their foraging behavior. This study depict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seasonal responses of habitat selection by Chiroptera.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绿孔雀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成因,笔者以云南省楚雄州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磨家湾绿孔雀(Pavo muticus)为对象,设置觅食地与对照样地各36个,夜宿地与对照样地各16个,每个样地均观测了相同的21个环境因子,对比分析了各种环境特征之间的差异,及其对绿孔雀栖息地选择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食物和隐蔽条件是影响绿孔雀觅食地选择的要素,与对照样地相比,绿孔雀偏好选择沿山谷分布坡度较缓的向阳坡面,且常接近水源和小路的区域觅食,该区域乔木高大、郁闭度高、树种和藤本较多; 乔木盖度和胸径是影响绿孔雀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绿孔雀偏好选择乔木郁闭、高大的林型作为夜宿地。DCCA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的栖息地选择与环境因子之间具有多维相互作用关系,觅食地和夜宿地在环境特征上存在分化,在觅食地和夜宿地之间呈现垂直迁徙的日活动规律。绿孔雀在纬度-海拔方向上的空间分布趋势较为集中,表现为聚集分布在隐蔽条件好且食物和水源丰富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红腹锦鸡的种群状况及其栖息地特征,本研究于2018年采用样线法对该区域红腹锦鸡种群进行调查,基于占区雄鸟鸣声估算其种群密度,并采用样方法研究其微生境选择.结果显示:红腹锦鸡繁殖期的平均种群密度为5.300±1.086只/km2,推算研究区域内种群数量约为402只,其中保护区内约209只;红腹锦鸡偏好海拔较低、坡位靠下、靠近水源、植被原始、乔木层和灌木层发达、岩石和裸土盖度低的微生境.调查发现,红腹锦鸡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海拔较低的实验区及周边,该区域旅游、资源采集等人为干扰严重,因此,建议在本区域内加强进山人员管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以保护低海拔地区的红腹锦鸡种群及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19.
Galliforme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count adequately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s due to low detectability of them.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nfirm availability of feather-count and feces-count as two useful field techniques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eared-pheasants (Crossoptilon spp. ). The former is suitable to forest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post-incubation period, whereas the latter is best in areas with dry climate conditions during the fall-winter season. With the advantages of reduced survey effort and high repeatability, the two techniques are potentially applicable to other Galliform species in habitat selection studies and long-term population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20.
黄腹角雉的栖息地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样方法对黄腹角雉栖息地的地理特征、植被组成、乔木层、灌木层以及地被植物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相似性指数分析、多样性分析、重要性分析等方法对冬、春、夏3季栖息地植被的特点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腹角雉对栖息地坡度及坡向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栖息地植被层次结构明显,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乔木层对决定栖息地植被的外貌和内部环境起着主导作用;冬、春、夏3季栖息地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同时又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