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存浩 《科学》2006,58(1):1-2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有名为“科学”(Science)的刊物。这些刊物年代久远,影响卓著。中国的《科学》也是这样一份刊物。这份刊物的创办人是一批早年旅美的爱国青年。他们在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训练后,从内心发出了对科学的深切呼唤,试图引进西方人称为Science的赛先生来救中国。  相似文献   

2.
张梦颖 《科学之友》2007,(6A):38-40
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中,中国铁路以掌握核心技术为目标,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8个方面共取得技术创新成果26项,基本掌握了既有线路速度200km/h及以上提速改造的成套技术,其中一些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对提速干线的线桥涵隧、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调度指挥等行车设备进行了大面积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思路,引进国外动车组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生产出了速度在200km/h及以上的国产动车组,而这些动车组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战场上的“四面楚歌”,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摇滚乐”,“沙漠风暴”中的“海湾之声”与“巴格达玫瑰”等,无不堪称战场心理战运用的经典。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软性化”战争理论日渐成熟,“借声攻心”已成为兵家必备的战法之一,催生了一批批“声”武器,并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科学普及(或者也称公众理解科学或科学传播)愈加重视,从政府到民间,各种科普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支撑科普工作的理念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随着对一些国外科普理论的引进,呈现出一种科普理念多元化的局面,例如,从传播的“缺失模式”或“中心广播模型”.到转向“民主模型”、“对话模型”等。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以为“好烟”的有害成分少一些,因此抽高档的“好烟”就可以对人体减少危害。此说对否? 中国权威医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公布了一项历时多年的研究成果。他们采用市场售出的高、中、低各档次的香烟(包括进口香烟),用人工收集的烟气及从其中分离的焦油等成分,作用于实验动物的离  相似文献   

6.
<正>田翔是我2023年6月参加“星友走进张家港”活动时结识的,那天我约了与会的几位星友交谈,田翔说起他所在的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吴泾分公司最近在紧锣密鼓研发一类新型单体,这种单体以往主要通过进口渠道购买,其合成的核心技术尚未攻克,因此田翔等一批年轻研发人员受命投身攻关该课题。作为基层一线的研发工程师,田翔说他越来越感受到“不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就会被动挨打”的危机感。集团及研究院对这些核心技术的研发一路开绿灯,经费、软硬件资源都匹配到位,给予全力支持。这番话让我记住了这位敢于和善于表达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7.
《科学》杂志与中国科学社史事汇要(1914-19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洪业 《科学》2005,57(1):37-40
1915年1月,一份创办于美国大学校园之中的学术杂志在上海刊行问世,刊物封面上醒目地印着中文“科学”和英文“Science”字样。这份刊物的创办者们是一批身居异乡、心系祖国的中国留学生。在接受了几年的系统科学训练后。他们从内心对科学发出了深切的呼唤,立志引进西方人称为Science的科学,来改变祖国国力衰微的面貌,是谓“科学救国”。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科学》月刊,为此他们首先组建了“科学社”,不久又改建为“中国科学社”。今年时逢《科学》创刊和中国科学社成立90周年。90年来,前辈的科学救国理想已化为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往事并非如烟.几代科学家奋斗的足迹已深深地印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史册中。本刊今年各期将连载由中国科学社史研究专家樊洪业先生编写的“史事汇要”。为读者再现“赛先生”在中国发育成长的这一重要侧面,并借以为《科学》杂志后承者祭奠前辈的一瓣心香。  相似文献   

8.
熵概念的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熵增原理在近几十年内,已应用于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值得一提的是,从本世纪60年代以后,熵理论又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获得了应用,并取得一批成果。因此,有人主张把熵的概念从原来的热力学领域渗透到人类的全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去。一句话,现代科学、现代技术、现代生活无不与“熵”相关。《熵概念的泛化》一文将为你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人类有文学记载的历史仅5 000年左右,而从全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看,地球的超时代科技文明遗案重重,令人目眩. 50万年前的核反应堆 1972年,法国一家工厂从非洲加蓬共和国著名的奥克洛铀矿,进口了一批矿石铀.  相似文献   

10.
人们称其为“永久式飞机”,这是一种一次可以在离地面两万多米的高空翱翔几个月的“永动机”.据建造它的加拿大人称,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上个月,一批科学家从靠近渥太华的泥泞的田野里放飞了一架无人驾驶的、三米多长的电动飞机.他们利用一只无线电控制器,操纵该机在离地130米的空中飞行。几分钟后,他们关断了飞机的电池动力,利用从地面发射的微波来作为动力,继续飞行。  相似文献   

11.
魏庆  齐季 《科学24小时》2009,(10):18-19
在电影《通缉令》中,神秘组织“互助会”中的杀手具有超凡的枪法,他们可以通过手腕的抖动让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随意拐弯,子弹像导弹一样绕过门柱围墙,杀死躲在掩体后的目标,甚至还能转一个圈打死自己……这种武器刚推出就受到反恐界的追捧。我国为了奥运安保的需要,曾进口了一批装备北京特警。各国现在也纷纷推出类似的仿制品。  相似文献   

12.
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是一根链条上的两个环节,两者紧密结合才构成国外技术向国内转移。目前,由于我们只有技术引进政策,没有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政策,形成这两个环节前紧后松,苦乐不均的状况。 1.有管理技术引进的部门,而没有组织消化、吸收的机构。如国家、省、市,以至工业局,层层都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近代科学不是对中国传统科学的继承,而是西方科学传播的结果。追本溯源,传播西方科学的先行者是一批来自欧洲的耶稣会传教士,“传学”,从一开始就与传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西学传播的速缓兴衰也与传教事业的命运息息相关。万历四十四年(1616)五月,南京礼部侍郎沈灌上了一道《参远夷疏》,他指控西洋传教士王丰肃(Alpho-nse Vagnoni,1566—1640,意大利人)等有以“大西”对抗“大明”,以“天主”凌驾“天子”,以治历法“暗伤王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上海科技馆自英国引进了“外星生命探索展”。这一大型科普展览试图从科学角度出发。对是否存在地外生命、可能存在怎样的地外生命等公众好奇的问题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98,43(16):1791-1792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针对《科学通报》存在的问题,我们对《科学通报》进行了改造,以期缓解读者市场的专业化与刊物的综合性之间的矛盾:提高《科学通报》对不同专业研究人员的可读性、扩大读者群体、增加发行量,从而提高刊物的生存能力,奠定刊物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前期的改造工作主要是调整编辑方针和市场定位.针对两年多的改造工作,我们组织了这次“读者调查”.调查采用了通行做法:随刊散发了约4000份“读者调查问卷”,并且在1998年第3期正文刊载了一次“读者调查问卷”.截止到1998年4月底,共收回415份“读者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和分析如下:1…  相似文献   

16.
上海“启明星”大放光彩──一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上海一批“启明星”日益活跃在科研各个领域,正在成长为新一代跨世纪的学科和专业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实施4年以来,已在“出人才,出成果”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市近年来十分关注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讲,谁在21世纪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世界。因此,美国等军事强国目前正在竞相组建“网军”。早在10年之前,美国就在设计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发展网络武器了。美国在网络战部队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动手最早、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1995年,美国的第一代“网络战士”就已从美国国防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毕业。为了网罗人才,美国军方甚至公开到计算机黑客大会上去招募黑客,并多次组织带有实战背景的网络攻击能力的研究。美国“网络战士”的组成部分:首先是一批从军事院校毕业的优秀生,他们不仅要具备聪明的头脑、灵敏的思维、广…  相似文献   

18.
如今,商场、超市和小食品店几乎都设有进口食品货架,可以说,“洋食品”离百姓越来越近了。对于食品,消费者很关注其生产日期、主要成分、贮存方法等信息。但笔者近日在几家商场、超市和进口食品专卖店看到,大部分进口食品都没有中文标签,即便有,也只是简单的说明,对于看不懂外文的消费者来说,买这些包装光鲜、价格不菲的进口食品就不是很放心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一批批优秀中国年轻人走出国门 ,到中国以外的世界去闯荡 ,他们中的很多人为求在海外的发展备尝艰辛 ,并获得了成功。如今“海外学人”这一名词已不仅是对社会某一人群的指称 ,而且是当今中国与世界接轨、迈向全球化的某种媒介。为了为海外华人在祖国大陆的沟通增加一个管道 ,本刊从 2 0 0 2年第 1期尝试推出“海外学人”新栏目。我们热诚相邀广大海外学人参与到这一栏目中来 ,把您们的学术研究心得 ,以您们在海外的创业奋斗经历写成文章赐寄我们。重在谈自己的切身体验 ,同时附上本人近照一张。本期首推美籍华人俞洪教授在美国的奋斗历程 ,相信这个栏目会为您们在国内找到更多的知音 ,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年轻学子会从您们的经验经历中获得有益的教益。  相似文献   

20.
申城“启明星科普教育讲师团”昨成立,将下企业、进机关为中青年职工“补课”在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科研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批优秀“科技启明星”,为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昨天自发组织起来,成立本市第一个启明星科普教育讲师团,将科普触角伸向社会职业群体,为中城科普工作开拓新天地。 作为上海人才培养一个重要抓手的“科技启明星计划”,实施10年来已评选出350多位“启明星”,获得专项资助。这些年轻人人选时的年龄均在35岁以下,具有高学历,并已在研究、开发、教学等领域取得瞩目的成绩。其中不少人获得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