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玲 《科技信息》2012,(35):225-225
有的人因为头脑简单、天生弱智而被称作傻子;有的人因行为不符合人们所接受的常理而被称作傻子。尽管被称为傻子,但他们身上所显现出来的却是大智若愚的另类,用现在人的话来说,他们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处世原则的人。事实上,不管是真的傻子,还是大智若愚的“傻子”们,他们的人生路较常人而言,是一次更为艰难的历程。而我们对这一“傻子现象”,应该报以一种平常的态度来面对。不管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那毕竟是他们自己的一种生活面貌,不关乎标新立异,不关乎人世常情。本文将对比中外文本中的两个典型的人物,从背景和形象来分析傻子这一现象,并从中体会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意味。  相似文献   

2.
《失乐园》中男女主角奢侈放纵的生活模式使人不得不把它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联系在一起.狂欢化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含狂欢舞台、狂欢情节和狂欢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失乐园》显然是带有狂欢化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阿来在写作《尘埃落定》时,试图唤醒沉淀于民族历史中的文化碎片,从而编织出他心目中的原乡神话.由于小说文本对原乡想象与狂欢化书写之间张力的精彩呈现,这种神话建构并未如愿以偿.然而,这种张力叙事不仅使自然丰富的人性得以从文本中浮现出来,也从文学史的角度重写了乡土小说的传统叙事机制。  相似文献   

4.
哈代小说立足于民间文学、民俗文化,从人本主义出发,以纵情的广场表演、滑稽的广场人物和粗放的广场语言建构了激情的广场狂欢,体现了狂欢化解构等级秩序、颠覆官方宗教、消解权威制度的精神内核,反映了世俗文化反他者化和去边缘化的倾向,是威塞克斯社会底层民众以自己的民间方式向世界发出的强音。  相似文献   

5.
刘三姐文化表现形态主要是传说、歌谣和民间信仰,与之相关的戏剧、影视、商品和旅游等则是其衍生物。刘三姐是壮族中古时代壮汉文化融合产生的文化英雄,刘三姐文化是在壮族民歌文化基础上,融合中国南方各族群娱乐浪漫文化因子共同打造的狂欢文化偶像。刘三姐不仅是壮族,而且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狂欢文化的一种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将人物生动形象化的同时,将笔触伸入到人物内心世界作深层次的刻镂;从喻体的选择角度,对其民族风情作"一斑"的窥见,有利于傻子视角的确立;其意蕴比显现的形象要深远,能为人们的解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7.
影片《刮痧》围绕“刮痧”是中医治疗手段还是虐待儿童,展现了中西方在价值观、哲学观、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文章通过对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情感与法律、教育方式等几方面的分析,以期发现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从结构、形象、语言形式、数字运用四方面,具体分析陈白尘喜剧作品《升官图》中呈现的狂欢化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审美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对中外狂欢体民间文学和文人喜剧创作的狂欢性的全面继承与创新,它们彰显出鲜明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从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特征这个角度,并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分析《功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除反映美国黑人妇女反抗性别歧视、追求自我的女性主义主题外,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另一显著特征是其强烈的狂欢化色彩。书中的狂欢特征主要从狂欢化广场和狂欢仪式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狂欢化广场展现了黑人的爱、幽默和乐观。加冕脱冕的狂欢仪式中蕴含着交替更新的精神。作者以狂欢的形式表达了黑人民众对等级森严的官方世界的反抗和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李未醉教授的著作《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合作与冲突研究》以加拿大华人社会为例,从合作与冲突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了华人社会的复杂问题,为开拓新的华人华侨研究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经验。除了经济利益以外,华人华侨内部的合作与冲突都是文化认同方面的合作与冲突,政治和意识形态亦可归入文化认同范畴。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外在表现总是一个整体的社会行为,当然,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世纪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特征,从大学生自身特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经济体制转变、学校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影响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廿八都镇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最西南端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地扼浙江西部通往福建的交通咽喉,由于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和商贸重镇,历代官兵滞留和商贾聚集构成了廿八都人口增长的主流.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形成了廿八都独特的聚落文化.从人口迁徙这一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入手,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着重观察研究移民迁徙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观察和研究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形成新的聚落文化类型的基本历程,从而探索和揭示地域文化类型形成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中西方之间最根本的差异之一。文中就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怎样正确认识中西交流中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行了阐述,为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沙阿鲁阿族是台湾原住民邹族的三大族群之一,以三民乡民权村的沙阿鲁阿族来看,民权村的原住民以布农族为主,其次为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通用的原住民语言是布农语,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的后裔,多年来被视为或自视为布农族而不自觉。但近年来随着族群意识的高涨,后二族群的后裔,纷纷挺身而出,声称自己的族群认同。从中我们看到国家与地方的折衷以及不同族群间的冲突与妥协。如何为族群间寻求一相处之道,是今日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的入世,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将往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应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实质入手,分析入世后文化交流可能导致的新形势,提出应对策略,并对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的现有研究成果,在一般意义上分析新型职业教育中院校文化冲突机理,构建文化冲突因果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文化整合相关策略,为职业教育提供文化内涵建设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文化身份研究是近三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其主要研究成果,从译者的视角着手,以林语堂的译者文化身份为个案,分析翻译研究中的活动主体译者的杂糅特质,旨在进一步认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担当的重要作用,促使翻译研究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20.
安妮.布里赛特在其《寻求母语:翻译与文化身份》一文中,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了魁北克戏剧翻译的研究,肯定了翻译在魁北克身份重构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本文试图对此文中布里赛特的翻译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介,以期对译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