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溪源湿地秋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秋季在浙江景宁望东洋溪源湿地对5种代表性样地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望东洋溪源湿地的土壤动物隶属4门7纲17目,其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双翅目、膜翅目,常见类群为蜱螨目、线虫目、鞘翅目、同翅目、等翅目和半翅目,其他均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群落复杂性指数(C)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稀疏小乔木林>五节芒草丛>白茅草丛,Shannon-Wei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呈显著负相关;望东洋溪源湿地土壤动物的表聚性现象明显.根据5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动物的聚类和二维非度量标度排序(MDS)的结果,可将土壤动物分为3种类型,即湿润江南桤木林型、干燥乔木林型和杂草型,反映了土壤动物群落对湿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并依此推断含水量和植被的盖度,尤其是灌木盖度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典型植被下冬季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方法】2015年12月采用手拣法收集并鉴定峨眉山典型植被下大型土壤动物。【结果】共检出大型土壤动物667只,隶属4门11纲26目。植被种类丰富、温湿度水平均较高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中土壤动物数量和类群均较多。而植被类型较单一、温湿度水平均低、土壤冻结的寒温性针叶林带中土壤动物数量和类群最少。多样性结果分析表明,常绿阔叶林中大型土壤动物的Pielou指数(J)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为最高,而寒温性针叶林地下5cm 中大型土壤动物的这两项指数最低;针阔混交林带和寒温性针叶林中大型土壤动物的Simpson指数(C)最高。【结论】植被类型和环境变化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有强烈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土壤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典型植被下冬季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方法】2015年12月采用手拣法收集并鉴定峨眉山典型植被下大型土壤动物。【结果】共检出大型土壤动物667只,隶属4门11纲26目。植被种类丰富、温湿度水平均较高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中土壤动物数量和类群均较多。而植被类型较单一、温湿度水平均低、土壤冻结的寒温性针叶林带中土壤动物数量和类群最少。多样性结果分析表明,常绿阔叶林中大型土壤动物的Pielou指数(J)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为最高,而寒温性针叶林地下5cm中大型土壤动物的这两项指数最低;针阔混交林带和寒温性针叶林中大型土壤动物的Simpson指数(C)最高。【结论】植被类型和环境变化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有强烈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土壤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11月对金华市市区北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水稻田(P)、菜园(K)、果园(O)、无植被荒地(W)、苗圃(N)、庭院(Y)和草皮绿地(L)7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地中取样,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1 052只,隶属3门8纲19目.研究发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优势类群为近孔寡毛目、膜翅目和双尾目,常见类群为蜘蛛目、正蚓目、等足目、柄眼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分析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同时,对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全K含量和速效K含量与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根圈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根圈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不同海拔高度(800-2000m)的根圈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土壤动物lO268个,分属于4门6纲16目。其中蜱螨目、近孔寡毛目,后孔寡毛目为优势类群,占全捕量的69.80%。原尾目、蚰蜒目、中腹足目、垫刃目为稀有类群,仅占总捕获量的1.87%,其余为常见类群。根圈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低海拔处土壤动物多样性大,数量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多样性逐渐降低,土壤动物数量减少。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植被状况和有机质等土壤理化状态,均对根圈土壤动物的数量及种类构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漳州师范学院校园内芒果树(乔木)、铁树(小乔木),红桑(灌木)和草地四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动物的组成、数量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631只,隶属于3门22类.其中以弹尾目和寄螨目为优势类群,占所捕获土壤动物数量的74.96%;真螨目、毛马陆目、双尾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膜翅目为常见类群,其余类群均为稀有类群.另外,本研究还对各样地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样地中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大小顺序为:芒果>草地>红桑>铁树,优势度指数C的大小顺序为:铁树>红桑>草地>芒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被恢复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物理结构的优化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目标之一.通过对退耕还林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并与农耕地比较,探讨植被恢复后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的改良并非退耕后植被恢复初期就能实现的,土壤孔隙度也远不在土壤适宜范围之内,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改良存在明显不同;土壤物理结构的改良尚需植被恢复后对土壤—植被系统科学合理的经营和持续的保护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崇明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动物种类和组成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崇明岛选择了苗圃、农田、公园和湿地这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探讨崇明岛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共获得土壤动物1 179头,分属28个类群;其中大型土壤动物共483头,中小型土壤动物共696头....  相似文献   

9.
大型土壤动物在城市土壤污染指示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南部林地、公园、居住区、耕地及草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大型土壤动物调查,采用手拣法野外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应用个体密度、类群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等指标,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517只,分别录属于三门七纲十七目64科。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大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类群数和多样性等指标存在差异,其中耕地和草地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明显碱少;植物群落类型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有一定影响;大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0~5cm土壤层,生境地表植被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个体密度及多样性指标等的影响明显.此外,地表植被、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污染程度是引起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成土年限、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环境条件恶劣,土壤动物种类贫乏,且优势类群明显,群落异质性差,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不及最大多样性指数的二分之一.农田生态系统则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改善了土壤环境,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多样性较高.11个样点、3个年代三角洲或6种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土壤含盐量是影响土壤动物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随成土年限或植物群落演替,土壤动物群落在较高分类阶元上未能表现出明显的演替过程,有必要对土壤动物的分类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1.
对长白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的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人工植被恢复后公路边坡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区内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2类,4 807只.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和个体数量的多样性特征存在差异,阳坡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大于阴坡,而个体数量小于阴坡;土壤动物群落个体和类群主要集中分布在0~5 cm土壤层...  相似文献   

12.
拉萨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拉萨河流域下游6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节跳虫科、辐螨亚目、革螨亚目和甲螨亚目在6个群落中均为优势类群或常见类群,这些类群不仅数量大,分布也较为均匀,是该地区的广布类群;稀有类群在各群落中分布各异,土壤动物垂直分布具明显的表聚性,个体数表聚性更为突出,2个草场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主要聚集在表层,4个农田垂直分布递减的较为缓慢,这与生境中的食物来源有关.割草场和青稞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高;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程度亦不同,其中小麦田与青稞田、割草场与放牧场生境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成都市郊区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2008年10月对成都市郊区的绿化林、农田和莱地内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13只,隶属于2门6纲10类(目),优势类群为大蚓类(Macrodrilc oligochaetes)和小蚓类(Microdrilc oligochaetes);中小型土壤动物1118只,隶属4门7纲10类(目),优势类群为弹尾目(Diplura)、线虫类(Nematode)和线蚓类(Enchytraeidae);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的大小顺序均为菜地〉林地〉农田,但仅有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有显著差异(P〈0.05);大型土壤动物群落间的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中小型的差异显著(P〈0.05);大型土壤动物群落间相似性低于中小型;林地和菜地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的表聚性高于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的表聚性高于中小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型和中小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选取辽宁省康平县海洲乡的典型土壤和典型植被的根际土测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对在相同生长状况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在沙地治理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的响应与演变规律,为寻求该地区的最佳固沙植被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基本变化趋势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土;各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类型的沙土中分布比例不相同,微生物三大类群总数量排列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半固定沙丘不同地带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类群组成和各类群之间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植被在相同的生长地带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中乔本植被微生物数量要高于灌木丛和草本植被。  相似文献   

15.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动物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以苏北沿海地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杨树人工林、农田、杨农复合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实验处理(对照、撒噻唑磷驱除土壤线虫、撒萘驱除所有土壤动物),采用顶盖埋管法测定土壤矿质氮的含量,分析了土壤动物对有机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土地利用类型驱除土壤线虫和驱除所有土壤动物处理的土壤NO-3-N 和总无机氮(TM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说明土壤线虫和土壤动物的存在能显著提高土壤中NO-3-N和总无机氮的含量; 而NH+4-N含量变化不明显。②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动物类群数量的改变会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 0~10 cm土层,对照处理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从大到小表现为农田>杨树林>杨农复合林,驱除线虫和驱除所有土壤动物处理下均表现为杨农复合林>农田>杨树林; 各处理≥10~25 cm土层动物变化不显著。且0~10 cm对照和驱除线虫处理,杨树林与农田间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P<0.01)。驱除线虫和驱除所有土壤动物均能降低土壤净氮矿化速率(P<0.05)。③驱除所有土壤动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表明驱除土壤动物对土壤微生物有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系统研究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对苏北沿海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杨树人工林、杨-农复合林、农田)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土壤动物群落在杨树人工林、杨-农复合林、农田中均以蜱螨目(Acarina)、弹尾目(Collembola)动物为优势类群,占全部捕获量的82.48%,是组成该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 土壤动物个体数量随季节呈现一定规律性,即夏>秋>春>冬; 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表聚性明显; 在群落多样性方面,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杨-农复合系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Margalef指数)最高,而农田土壤动物的Simpson优势度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低。【结论】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影响了土壤动物的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复合经营和适度干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但是人为干扰强度较大时,会降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深入研究枣林土壤动物对土壤质量变化的指示作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陕北枣林研究区域内,以土壤动物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定点动态观测与室内实验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陕北枣林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土壤因子的相关程度不如密度明显。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及其和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与土壤营养要素相关程度较为密切,而且pH值无论对土壤动物类群数还是密度影响都最明显;土壤含水量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和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有显著影响;陕北枣林土壤动物与土壤环境要素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结论生境差异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均具极显著影响,而季节变化仅对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太原武宿机场春季草丛昆虫和土壤动物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月~5月份对太原武宿机场草丛昆虫和土壤动物种群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场生态系统中草丛昆虫种群和土壤动物种群的综合指标偏低.本次调查共获标本778只,属2门3纲,共10类群.其中蜱螨目、弹尾目和膜翅目为优势类群;蜘蛛目、鞘翅目、蚯蚓、多足纲、直翅目和等足目为常见类群.草地生境及草丛动物的分布是吸引鸟类在机场栖息和摄食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该生境下的昆虫、土壤动物的种类及生物量对于机场鸟类的控制有直接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传统的稀释平板法对房干村不同植被下可培养的异养型好氧性细菌多样性从数量、种类、形态三方面进行动态研究,并利用BIOLOG鉴定系统结合显微观察对部分优势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不同植被下可培养好氧性异养型细菌多样性不同,且相同植被下的细菌多样性随时间呈动态变化;可培养的菌落数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不同植被下菌落数与优势菌种类在95%的可信区间(P<0.05)相关性很好;不同植被下及同一植被下不同时间内优势菌形态、群落结构不同,所占百分比亦不同;对于部分优势菌的鉴定,农田和刺槐样地中可确定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和放射状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其余植被下的鉴定到属.  相似文献   

20.
Soil invertebrate fauna enhances grassland succession and diversity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in ecology is to elucidate the factors that drive succession in ecosystems and thus influence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 in natural vegetation. Significant mechanisms in this process are known to be resource limit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aboveground vertebrate herbivores. More recently, symbiotic and pathogenic soil microbes have been shown to exert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composition of vegetation and changes therein.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invertebrate soil fauna on succession has so far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Here we report that invertebrate soil fauna might enhance both secondary succession and local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Soil fauna from a series of secondary grassland succession stages selectively suppress early successional dominant plant species, thereby enhancing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subordinate species and also that of species from later succession stages. Soil fauna from the mid-succession stage had the strongest effect. Our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soil fauna strongly affects the composition of natural vegetation and we suggest that this knowledge might improve the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