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克隆、表达和鉴定禽流感病毒H5N1血凝素基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neuramidinase,NA)序列,为制备抗体和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在成功克隆禽流感病毒H5N1全长HA、NA基因并测序的基础上,将部分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MET 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MET A/HA(49~1 587 bp)、pMET A/NA(121~1 200 bp),电转化真核酵母菌pMAD16,甲醇诱导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重组蛋白在酵母菌中可以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蛋白表达后形成了二聚体,蛋白纯度占总蛋白的95%以上,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和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5N1 HA、NA基因序列,为禽流感病毒H5N1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开发等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1月23日,全球40名科学家分别在ScienceNature杂志发表公开信,宣布将重启1项暂停12个月的有关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该研究人为改写了H5N1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制造出能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新型病毒.这一消息令部分学者大为紧张,他们认为这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风险;但签署联名信的科学家认为,他们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现在重启是为了争取时间,以便病毒真正发生变异时能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创新科技》2006,(11):59-59
瑞典《每日新闻报》刊登出一组由高倍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高清晰特写照片,照片中凸起的部分,就是人人闻之色变的H5N1禽流感病毒,下面的亮色部分则是健康的细胞。照片显示H5N1正在攻击正常健康的细胞,禽流感病毒逐一附着在健康细胞上,然后一步步破坏组织,最后布满整个健康细胞,严重侵蚀细胞的功用。  相似文献   

4.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3,(9):6-7
1抗流感H7N9隐忧仍存【美】《科学》2013年4月12日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正在传播,如何确诊传染病例仍然是个迷。尽管如此,很多研究人员都谨慎乐观: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迈克尔·肖说,禽流感通常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因为人体细胞上的受体排斥禽鸟病毒,但禽流感病毒基因中H7受体结合位点可感染哺乳类动物。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06,(5):45
最近,科学家从马身上获得了抵御禽流感病毒H5N1的抗体,救活了感染H5N1病毒的老鼠。 在《呼吸器官研究》杂志上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份100μg剂量的马的抗血清能有效地保护受感染的老鼠。这些结果意味着,从马身上提取的反H5NI禽流感病毒抗体或许能用来防止因感染H5NI禽流感病毒的死亡,或许,能被用来更早地预防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6.
一、禽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么意 思? 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蛋白 质),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 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 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根据糖蛋白变异的 情况,HA分为H1-H15十五个不同的型 别,NA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其 中H5与H7为高致病亚型。 二、禽流感有哪些常见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 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 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 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微科普     
《杭州科技》2014,(1):6-7
<正>科学松鼠会人的上呼吸道(鼻窦粘膜、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细胞)主要分布着α-2,6唾液酸受体。本来,人流感病毒(主要是H1,H2和H3亚型)对其亲和力较大,但突变后的禽流感病毒也具有了相当的亲和力,比如H5N 1和H7N 9型。这也是为什么现在H 7N 9禽流感让人类如此重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经RT-PCR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 H5N1亚型1.7kb HA基因的cDNA,将其克隆到pMD18-T中并测序。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MelBacA的蜜蜂蜂毒素分泌信号下游中,测序正确后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Bac-N-BlueTM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将重组杆状病毒感染HFive细胞,72h左右收获细胞,超声波裂解,SDS—PAGE结果表明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HFive细胞中获得表达。蛋白胶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表达的HA蛋白占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总蛋白含量的17.1%。Western-blot 及血凝实验结果显示,表达的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HA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表达的H5 HA蛋白定量乳化后,皮下多点注射免疫SPF 级BALB/c雌性小鼠,免疫后产生了H5 HA特异抗体,并在三免前后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用致死剂量的HPAIV H5N1攻击小鼠,免疫组小鼠提供了100%的保护力,而对照组小鼠先后发病且死亡:为研制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亚单位疫苗,防制禽流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克隆引物.自灭活的云南地方H5N1亚型病毒阳性临床组织样品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采用高可信度DNA聚合酶(PyobestTMDNA Polymerase)扩增HA基因,采用Invitrogen定向表达系统(ChampionTMpET directional TOPO expression system)进行克隆表达,纯化获得N末端携带多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HA,分子质量约78ku.采用阳性血清经免疫印迹及ELISA分析重组HA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重组HA能与H5N1亚型病毒抗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克隆、表达和纯化禽流感病毒H5N1 NS1基因序列,为筛选与NS1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以及深入研究NS1蛋白的功能打下基础.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AIV NS1基因,将酶切处理后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载体上,经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正确后,鉴定出NS1基因的阳性重组子.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1 mmol/L 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获得预期蛋白的表达,通过Ni-NTA树脂蛋白纯化系统对NS1蛋白进行纯化.结果成功克隆H5N1亚型AIV的NSl基因,其核苷酸序列长度为678 bp,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以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与预计大小一致,表达产物在上清及包涵体中均有表达.经纯化,目的蛋白纯度高达90%,成功表达纯化出28KD的NS1融合蛋白并鉴定其免疫学活性.成功克隆和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5N1 NS1基因序列,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们改变流感病毒使其能够感染果蝇细胞,得以能够利用强大的基因组范围的RNA干涉(RNAi)筛选方法来识别该病原体成功感染所需的大量宿主基因。他们发现了几个宿主蛋白,在人体细胞中,这些蛋白在H5N1和HIN1流感A病毒的复制中有关键作用,但是在其他病毒的复制中没有。同样的策略也应该适用于其他病毒,只要病毒的复制周期至少有一部分能在果蝇细胞中得到支持就行。这是人们在寻找新的抗流感病毒方面取得的一项新进展,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1、重建1918年流感病毒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曾让全世界5000万人丧生。2005年10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复制出该流感病毒的数个基因编码,目前该流感病毒存放于实验室冰箱内,但它们的致命性一如既往。科学家表示,这些病毒有助于揭示流感暴发的机理,从中可以深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如何从禽类传播给人类。但正如哈佛大学科学家延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表达和鉴定禽流感病毒HSNI血凝素基因(hemaggludnin,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neuramidinase,NA) 序列,为制备抗体和基因T程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在成功克隆禽流感病毒H5NI全长HA、NA基因并测序的基础 上。将部分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MET 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MET A/HA(49一l 587 bp)、pMET A/NA (121—1 200 bp),电转化真核酵母菌pMADl6,甲醇诱导表达,利用Ni“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用 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重组蛋白在酵母菌中可以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蛋白表 达后形成了二聚体,蛋白纯度占总蛋白的95%以上,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 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和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5NI HA、NA基因序列,为禽流感病毒H5N1诊断试剂和疫苗的 开发等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1):31-31
一般来说,每一种病原体只针对特有的某些动物物种。因此人们容易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家养鸡、鹌鹑及家鸭等少数几个种类显现出特别的传染性。然而在野外,禽流感病毒却可以传染给各种动物,目前在白鹭、海鸥、鹳、狗和猪等30多种动物中都已发现过禽流感病毒。有关专家说,这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希望各国科学家加快科研速度,以尽快搞清野鸟在禽流感传播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15.
4月7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一种H5N1型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用这种技术可以在40分钟内检测出人是否感染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6.
《天津科技》2005,32(6):34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众多科学家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联合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我国科学家联手攻关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来自农大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在相关政府部门协同下,及时对青海湖死亡候鸟进行了临床诊断,确诊了候鸟的发病与死亡系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进一步韵研究结果表明,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比以前发生于家禽的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7.
<正>据外媒近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兼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教授河冈义裕为了分析H1N1的基因变化,将流感病毒改造成能够绕过人类免疫系统。报道称,一旦这种夺命病毒外泄,人类将毫无抵抗力,恐酿成大灾难。河冈义裕曾因复制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参与制造传播力更强的H5N1禽流感病毒而引起争议。为了分析H1N1的基因变化,他故意把病毒"还原"至疫情爆发前的状态,并成功辨认出能够让病  相似文献   

18.
《广西科学》2004,11(1):51-51
韩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针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毒株,并计划不久后用该疫苗毒株进行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19.
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简称,在分类上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包括甲、乙、丙(也称A、B、C)3个型别。流感病毒可引发人类、禽类和动物类的“流行性感冒”,其中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亚型(如H2N1、H9N2、H7N7等)。它们以鸡、鸭等禽类病毒贮存,宿主可以感染人类,早年已有若干先例。而此次出现的禽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  相似文献   

20.
 荷兰鹿特丹病毒学家Ron Fouchier对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改造,制成传染性极强的新型病毒。这种病毒一旦流出实验室或被用作新型生化生物武器,将对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该研究引发巨大争议,科学家和生物恐怖主义专家激烈讨论是否应该公布合成路线,以及停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