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数值预报、卫星云图等,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15年8月3日傍晚前后发生在河南省新乡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这是一次高空冷涡后部西北气流携带冷空气南下,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下,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下产生的强对流天气。本次强对流过程是东北冷涡与副高共同影响的,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持续时间短,落区难以把握,强降水的落区及系统移动方向受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和高空引导气流影响较大,是本次预报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期高影响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年4月28日~10月22日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办,会期覆盖整个汛期,高影响天气多发,可能对世园运行及游客参观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利用1959~2009年西安气象观测资料及近年西安区域站资料,对4~10月的气候背景及高影响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0世纪50~60年代高温日较多,70~80年代有所下降,90年代后又呈上升趋势,园区气温较市区偏高0.2℃,6~8月是高温预报服务重点;(2)7月为西安暴雨高发期,园区易发生短时强降水,是暴雨及强对流重点关注和预防时段;(3)3月下旬~7月下旬雷暴日呈上升趋势,7月下旬到9月上旬呈下降趋势,9月中旬略有上升,之后平稳下降,7月、8月是雷暴影响主要时段;(4)西安市区大风天气3~8月出现天数较多,4~8月为6、7级风高发期,应给予重点关注;(5)70%以上的连阴雨主要发生在7~10月,7月、9月为连阴雨高发期,9月23日~10月3日为高发时段,应重点关注连阴雨及期间的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3.
在强对流天气下,如果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在业务上不够熟悉和全面系统地掌握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则在进行气象测报工作的时候往往难以正确进行处理。在此背景下,本文就雷电、冰雹、大风以及龙卷风四种强对流天气为例,分析强对流天气下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要点,最后,列举了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重点,以及各种气象报文在拍发时要遵循的顺序原则为其他注意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4.
以地面最低温度低于0℃作为霜冻指标,基于河南省开封市1958-2012年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累积距平,通过分析初终霜冻日和霜期的变化,研究开封市霜冻期的变化趋势和异常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开封市平均初霜冻日为11月3日,平均终霜冻日为4月3日,平均霜期为152d;开封市特早初霜冻、偏早初霜冻、特晚终霜冻、偏晚终霜冻发生频率分别为5%、5%、5%、10%;55a间开封市霜冻期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初霜冻日来得迟,终霜冻日结束早;初霜冻日的线性倾向率为2.62d/10a,终霜冻日的线性倾向率为-2.73d/10a。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FNL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3月11日至12日发生在福建的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降水前后高空各层和地面天气形势的变化,明确了此次降水过程天气系统环流的配置情况,进而对降水过程期间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扎龙湿地1951-2005年逐年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变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扎龙湿地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70-80年代气温较为稳定,90年代以来,气温呈明显增加趋势的特征,与全国气候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同时也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扎龙湿地降水量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与东北地区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等,对2016年7月30日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副高边缘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前期的高温高湿、显著的不稳定层结、充足的水汽条件以及强烈的上升运动最终导致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14年8-10月西安市7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强度指数分析了西安市秋淋天气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近50年来西安市秋季9~10月降水量最少的阶段.1961年以来西安市共有23 a出现秋淋多雨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较多,1983年和1984年出现强秋淋;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10年代初期,只有1992年出现了1次秋淋天气;2011年以来,秋淋呈明显上升、增强趋势.1961-2014年秋淋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偏多年份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和21世纪.厄尔尼诺使秋季9~10月降水量减少,与秋淋天气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近54年西安市秋淋没有发生显著的气候突变,存在4~6 a、10 a和24 a左右的长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9.
王瑞祥 《河南科技》2021,(15):135-137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对豫东、豫南地区2019年七下八上时期持续性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的背景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月下旬到8月初,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偏弱,脊线位置维持在25°N以南,豫东、豫南处于副高西北侧西南暖湿气流中,蒙古冷涡强大且稳定地维持,持续分裂低涡东移并携带冷空气南下;中低空...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北地区171个站1961年~2005年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二阶正交函数和小波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振荡周期.结果表明:高原和高山雷暴最多,平川和盆地最少;各地雷暴的年变化都为单峰型,峰值在7月;雷暴随时间变化为抛物线减少型、反抛物线减少型和线性减少型3种类型;小波分析显示出各地都存在准8 a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7年至2009年大理机场地面观测资料和大理站历年降水资料统计分析,找出大理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大理机场低能见度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增雨潜力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兰州市历年的高空和地面资料,通过计算最大可能降水量、自然降水产出率等物理量,对兰州市的降水资源和增雨潜力气候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自然降水产出率和增雨潜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相关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方法探讨了气温、降水等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对我省春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相对灾害指数,由此可将大范围不同类型的农业气象灾害放在统一的尺度上来评价,为从宏观上把握和了解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EOF和REOF等方法,对甘肃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全部26个站1971年~2000年4~10月农作活跃生长季降水进行分解,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半湿润区4~10月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最少的是西北部永靖站为428.9 mm,最多的是东端正宁站为549.8 m,4~10月降水在由南向北依次递减的总体趋势下,以天水为界,其东西两侧的变化呈"八"字形相反趋势:陇东地区,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临夏州和临洮、渭源一线,总体上由西南向东北依次递减.EOF及REOF分解的结果更为复杂.其时间演变规律是:26站多年多站4~10月降水综合平均值,年际间变化振幅十分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984 年为638.5 mm,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为346.7 mm,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8倍多.20世纪70年代前期和90年代中后期为少雨时段,其余为相对多雨时段,90年代末以来,降水又有增加的趋势.就各年代各区域而言,70年代以庆城、宁县、华亭、清水一线为界,其以南以东低于多年平均,而以北以西高于多年平均;其中西部的东乡、广河也低于多年平均.而80年代研究区域整体均高于多年平均.90年代,整个区域均为负距平,尤其是其南部降水减少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调用巨鹿县气象观测站1959—2018年的气候资料,利用折线图、趋势图、气候变化率以及统计图表,对巨鹿县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巨鹿县气温、年平均气压和最高气压总体呈上升趋势,年最低气压、年平均降雨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地温均呈现出逐步降低趋势。本文为指导巨鹿县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受到灰霾天气影响越来越严重。灰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新的气象和环境灾害性天气现象: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灰筑天气预警信号发布细则》和中国气象局《霾的观测与等级预报》(QX/T113-2010)中灰霾的定义:空气中的粉尘、硫酸与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黑炭、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是大气浑浊,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于多普勒气象雷达三维拼图技术,并融合河南电网GIS,建立强对流预警模型,实现覆盖河南电网的0-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将分散的电力、气象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实现一体化应用,有效提升电网防灾减灾能力和电网企业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8.
孙俊艳 《河南科技》2020,(14):147-149
本文利用南阳市2000—2018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雾霾天气的时空分布、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南阳站3个日数中对雾霾天气能见度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霾日数、轻雾日数、雾日数。雾日数对雾霾天气能见度的直接效应最小,而且通过其他2个日数的间接效应都不大;霾日数对雾霾天气能见度的直接效应最大,为负向效应,通过雾日数的间接效应较大,达0.186 874,而且为正向效应;轻雾日数对雾霾天气能见度的直接效应不大,为负向效应,通过雾日数和霾日数间接效应也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开封地区五个气象站1971-2013年0~20cm(浅层)地温、0cm最低最高逐月平均资料,采用平均分析法、气候倾向率统计分析方法,对43a开封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的浅层地温、0cm最低地温逐年变化有增加的趋势,近年来增加幅度增大,0cm最高地温开封、尉氏、杞县站为上升,兰考、通许站为下降;0cm最低地温逐年变化为增加、0cm最高地温年变为下降的趋势,使得地表平均温差趋于减小。日平均5cm地温稳定通过14℃界限温度日数逐年总趋势为上升,稳定通过14℃初日逐年变化出现偏早趋势,终日逐年变化出现偏晚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适当调整种植区划和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地面及雷达探测资料,着重对西宁市2020年7月8日的一次强雷暴过境天气进行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受冷平流强迫而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雷暴过境时具有飑线过境的特征.其间,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出现在1h负闪区前沿和对流云系后部的交错区.地面中尺度分析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具有有效的对流触发机制,地面辐合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