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离子液体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索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绿色技术,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Hmim]PF6和[Omim]PF6)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性能,并与正丁醇相应的萃取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螯合剂加入时,离子液体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均很低,螯合剂的加入可使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分别由原来的2.31%和2.18%提高到99.89%和98.64%;离子液体阳离子取代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不利于Cu(Ⅱ)和Ni(Ⅱ)的萃取.与传统有机溶剂相似,离子液体在萃取重金属离子过程中具有很强的pH摆动效应,pH<2时,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几乎为0;pH>6时,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均大于90%.利用该pH摆动效应,可对Ni(Ⅱ)进行反萃取,实现离子液体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BP萃取Zn(Ⅱ)的热力学平衡,求得萃取平衡常数及相应的热力学焓变;运用红外光谱考察了萃取有机相中萃取剂活性基因(P=O)的变化规律,确定萃取有机相中存在H2O·TBP,H2O·2TBP,ZnCl2·2TBP·2H2O,ZnCl2·2TBP4种形式的萃合物,萃水和萃锌存在竞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PEG—EBT—(NH_4)_2SO_4体系对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7~10(NH_3H_2O~NH_3Cl)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Cu(Ⅱ)、Co(Ⅱ)、Ni(Ⅱ)、Zn(Ⅱ)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d(Ⅱ)与Cu(Ⅱ)、Co(Ⅱ)、Ni(Ⅱ)、Z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Eu(Ⅲ)在有机萃取相中,5D0→7F25D0→7F1两个跃迁的荧光峰高及比值作为研究Eu(Ⅲ)配位层组成和结构的探针。研究了TBP,DBP,P204与P507等4种有机磷萃取剂和Eu(ClO4)3,Eu(NO3)3两种铕盐水溶液的萃取物的荧光光谱。发现萃取剂直接取代内配位层中水的能力不强,在萃取物中很可能形成外配位层,表现为荧光受到内层水分子的强烈猝灭。利用阴离子对Eu(Ⅲ)亲和力的差别,用NO3-先行取代或从有机萃取物中取代内层的水分子,可观测到荧光的明显增强,表明内配位层[组成与结构的变化。这一现象有可能用作改进萃取剂设计和萃取工艺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5709萃取镍(Ⅱ)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恒界面池进行了异己基磷酸(1-甲基-庚基)酯(国内代号5709)-正庚烷体系从硫酸介质中萃取镍(Ⅱ)的动力学研究,以实现钻、镍的萃取分离。研究了水相中镍浓度, pH值和有机相中 5709的浓度,两相内搅拌器的转速,两相界面积和操作温度对镍(Ⅱ)萃取传质的影响。采用热力学方法处理了实验数据,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水相中镍离子的扩散和镍的1-2络合物生成的界面化学反应为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
P5709萃取钴(Ⅱ)、镍(Ⅱ)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液滴法测定了P5709-煤油萃取Co(Ⅱ)、Ni(Ⅱ)的正向反应速率,并通过改变萃取剂浓度、温度以及水相料液的金属浓度、pH值和硫酸盐浓度,考察了诸因素对P5709-煤油萃取Co(Ⅱ)、Ni(Ⅱ)速率的影响.由实验结果推断,萃取动力学过程为二步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机理,利用Co(Ⅱ)、Ni(Ⅱ)萃取速率的差异有望改善二者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7.
伯胺N_(1923)萃取铼(Ⅶ)的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伯胺 N_(1923)从氯化物介质中萃取铼(Ⅷ)的平衡,测定了萃取平衡常数和萃取过程的焓变,确定了萃取反应机理,考察了酸度和添加剂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反应萃取法提纯赖氨酸的萃取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不同赖氨酸初始浓度和不同二(2-乙基已基)磷酸酯浓度下,测定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酯萃取分离赖氨酸的分配系数。提出赖氨酸正-价阳离子和正二价阳离子与二(2-乙基已基)磷酸酯萃取反应的机理,建立萃取达到平衡时分配系数的计算模型,得到萃取反应平衡常数。计算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所建模型吻合较好。同时,说明赖氨酸不仅有正-价的阳离子参加反应,还有正二价的阳离子参加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在正己烷和四氯化碳中从硝酸介质中萃取Zn(Ⅱ)的平衡,测定了萃合物组成及萃取反应平衡常数K~M,并对萃取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以CHCl3萃取Cu(Ⅱ)-铜试剂(DDTC)螯合物体系中,应控制的酸度首先对影响萃取平衡的副反应(如缓冲剂和掩蔽剂的配位反应等)进行了考虑,并引入副反应系数,列表计算出了相应的α值,且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萃取应控制的pH范围,结果与实验确定的实验条件一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氯化镓溶液碳化过程中叔胺对HCl的萃取平衡,测算出了不同配比下的萃取平衡常数。实验证明,当有机相中叔胺的相对用量减少时,萃取平衡常数增大;在相比机的情况下的实验所测的三种配比中以配比为1:1时的萃取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石油亚砜(PSO)(Ⅰ)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钯的行为和机理。应用等摩尔系列法、饱和法和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Pd(NO_3)_2·2PSO,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研究,证实石油亚砜萃取钯属中性配位机理,其反应式为,Pd(NO_3)_(2(a)) 2PSO_(0)(?)Pd(NO_3)_2·2PSO_(0)。  相似文献   

13.
Pd(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生理条件(pH7.43)下Pd(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或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平衡,Scatchard图分析表明,Pd(Ⅱ)在HSA和BSA中均有1个强结合部位,它可能位于HSA和BAS分子的N-端三肽段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μ=0.1(K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法测定了正辛烷基亚氨二乙酸与Mn(Ⅱ)、Fe(Ⅱ)、Co(Ⅱ)、Ni(Ⅱ)、Cu(Ⅱ)和Zn(Ⅱ)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 Mn(Ⅱ) Fe(Ⅱ) Co(Ⅱ) Ni(Ⅱ) Cu(Ⅱ) Zn(Ⅱ)1gK_(ML) 5.79 7.05 8.07 8.72 10.94 7.731gK_(ML_2) 4.84 6.01 6.04 5.78 6.01 5.981gK_(MHL)~(HL) — 1.02 1.92 1.26 — 1.41 采用过量金属离子中和曲线法和过量配体中和曲线法以及它们联合求解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井对处理方法作了适当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借助直接光度法确定硫氰酸盐介质中P538萃取镧(Ⅲ)的机理为离子交换机理.萃合物的组成为La(HA)3·2H2A,萃取平衡常数Kex=1.37 ±0.04,具有硫氰酸根与分配比呈减函数关系和硫氰酸根未进入有机相的特点.提出萃取法测定硫氰酸镧(Ⅲ)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得到β1=2.63,β2=2.17(25℃,I=1.6).可应用NH4SCN水相浓度调节萃取镧(Ⅲ)的分配比从而提高萃取分离镧(Ⅲ)的选择性,得到不含SCN-1的萃取有机相.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与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从硫酸盐介质中对钴(Ⅱ)的协同萃取.测得协萃络合物的组成为CoA_2·3HA·TOPO,协萃平衡常数 K_3=10~(0.55).协萃机理可视为CoA_2·3HA与TOPO的加合,对熵效应的测定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盐与MCl2(M-CO(Ⅱ)、Cu(Ⅱ)、Fe(Ⅱ)、Zn(Ⅱ)的配位化合物,通过IR、HNMR、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磁化率等表征,指认Co(Ⅱ)、Cu(Ⅱ)和Fe(Ⅱ)的配位化合物为MC10H20N2S4,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Zn(Ⅱ)的配应化合物为八面体结构的MC15N30N3S4K。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以CHCl3 萃取Cu(Ⅱ )—铜试剂 (DDTC)螯合物体系中 ,应控制的酸度首先对影响萃取平衡的副反应 (如缓冲剂和掩蔽剂的配位反应等 )进行了考虑 ,并引入副反应系数 ,列表计算出了相应的α值 ,且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萃取应控制的pH范围 ,结果与实验确定的实验条件一致 .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在不同稀释剂与硝酸盐水相间的分配及其在这些体系中萃取Fe(Ⅲ)的分配平衡,发现HEHEHP在两相间的分配随稀释剂极性增强而增强,Fe(Ⅲ)的分配则随稀释剂极性增强而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