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推进组织和个人创新的重要支持系统.我们分析了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工作分析、招聘、绩效管理、培训、激励等特征,并分析了创新过程的相互关联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创新精神的内涵,立足课堂教学从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坚持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并简要分析了立足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原始创新,创新系统的新范式是创新生态系统。基于文献分析、创新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指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构建了结构模型和功能层级模型,结合该模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数字化创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基于5W2H的分析思路,本文从数字化创新特征(WHAT)、数字化创新研究时间线(WHEN)、数字化创新场景(WHERE)、数字化创新动因(WHY)、数字化创新参与者(WHO)、数字化创新途径(HOW)以及数字化创新代价(HOW MUCH)七个方面对数字化创新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现有研究缺乏对数字化创新动机、内在机理、影响结果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未来数字化创新的研究方向应更加关注数字化创新的跨领域研究、数字化创新的跨层次分析、数字化创新的本土化研究、数字生态系统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周磊  方芳 《创新科技》2021,21(10):18-27
精准匹配产业创新供需端有助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提升产业创新效率.基于内容匹配、效率筛选二维视角建立产业创新主体识别机制:首先,利用隐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DA)挖掘需求主题;其次,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潜在创新供给主体的专长,并与需求内容进行匹配;最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筛选出创新资源配置有效的最终供给者.以国防科工产业预研环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材料学、信息通信与智能分析、飞行器与船舶、电子元件、软科学五大类创新需求.作为潜在创新主体的61家上市企业中,有33家满足前四类创新内容要求;但仅有6家企业同时满足创新效率要求.通过分析这6家创新主体的创新供给机制,总结出聚焦化、多元化两类创新供给模式;并发现企业间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建立创新供给的合作渠道.  相似文献   

6.
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支持能力五个维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辽宁2001-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总结了辽宁近几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特点;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了甘肃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从创新主体、资金投入、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效益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分析得出2019—2021年甘肃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竞争力呈明显增长趋势,应注重提升产业创新效益和创新成果。进一步将产业链上、中、下游细分为10个产业领域,从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环境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定性和定量结合评价分析各产业领域的创新能级,结果显示中(藏)药、诊疗设备、兽用生物制品3个产业领域需强链;生物制药材料,中(藏)药原料,人用生物制品等6个产业领域需延链;制药设备需补链。最后针对提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时代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作了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创新、激励创新、考核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培训创新和技术创新等七方面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及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科技中介等行为主体的关系,分析了区域创新主体的系统动力学释义模型,构建了区域创新动力系统模型,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并探讨了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人才数量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会计人员教育培训的创新进行分析,探讨了会计人员教育培训创新意义,分析了创新思路,认为在进行学员培训过程中,可以为学员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对培训模式进行创新。最后总结了几点创新策略,内容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新人才培训体系结构、制度创新、创新培训手段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内容及主要观点。同时提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仍然有限,且定量研究的比例偏小;缺乏从投融资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研究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缺乏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来促进和推动技术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的研究;缺乏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途径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创新集成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系统的观点及系统理论研究创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本文首先从创新管理学科发展、创新研究的文献简评、新增长理论及知识经济自身要求等角度来阐述企业创新集成的必要性,在分析企业创新集成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木桶原理探讨了企业创新集成的内在机理,有利于企业创新集成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创新链集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创新链集成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析在此模式下知识流动与增值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考核与评价机制,最后从加强创新链集成的角度,对发挥各创新主体职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企业创新绩效越来越受到重视.整理归纳了关于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众多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利用Vensim软件绘制因果反馈图,形成连接关键变量与其他变量的反馈回路,同时绘制系统流图并对其进行有效性检验.最后模拟分析不同比例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自主研发经费支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经费的增加均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增加相同比例的经费支出,自主研发更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防科技创新概念的内涵及国外开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情况,探讨了中国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4种模式,即基于网络平台的跨域协同创新模式、基于强强联合的合作协同创新模式、基于整合相同相近科研机构开展一体化科研的协同创新模式、基于军民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创新在改善供应链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厘清与供应链创新有关文献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分析该研究领域。基于此,以2010—2021年(截至2021年4月23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中以“供应链”和“创新”为标题的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梳理了国内外供应链创新的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分析发现:国内外期刊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虽然国内对于供应链创新的关注度大于国外,但是存在作者合作频率低,研究机构较为分散的情况;国内外供应链创新在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总结了过去1年供应链创新的发展,并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归纳了供应链创新的研究框架,以期展现现有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纵观国内外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验室管理模式现状,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加强实验室网络化建设,优化科研创新资源,从而适应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潮流,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数字化、服务化战略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将三者纳入"创新支撑-创新战略-创新流程"的研究框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以长三角地区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SPSS和AMOS统计分析工具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正向影响服务化战略;服务化战略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对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统计分析国内2000—2007年信息服务创新文献,从创新观念研究、服务模式研究、服务方式研究3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服务创新的内容,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绩效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平衡计分卡进行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绩效评价,将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修正为科研院所创新成本、创新效果、内部管理、学习与发展4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绩效评价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