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显祖的"至情观"在其戏剧作品尤其是《牡丹亭》中展露无遗,然而"情"在汤显祖这里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情"的承认和赞美,二是"理"对"情"的引导和收束。前者是论"情"的起点,后者则是"情"的落脚点。因此汤显祖不仅是"情"的歌颂者,而且也是"情"的批判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爱教育"、"爱人"、"爱智慧"是"大爱"的内涵。分析了"爱"是教育的灵根,是道;"大爱"则是"道"中之"大道"。指出了"大爱"统领着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功能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3.
"法天"、"法先王"、"利民"是墨子法哲学思想的三大立论根据,"法天"是根本,是墨子法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法先王"是"法天"的例证,是论证墨子法哲学观点的根据;"利民"是"法天"的根本目的,是墨子法哲学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4.
原初"是"为指代词的观点,是系词来源的"代词说"的重要依据。原初"是"的指代词观面临诸多相反证据。首先,不可能以科学方法求得,只可能因错误推论间接得出。其次,汉代学者训释上古经典,遇"是"则照录,决不以"此"释"是"。再次,《尔雅》《说文》明示"是"、此"的对立。各种迹象显示,原初"是"与今天指代词模式相异。  相似文献   

5.
正小明在西华街一公厕门口看到,"请文明如厕"四个字被市民改成了"请文明入厕"。"如厕"与"入厕"到底应该是哪个?小明心里十分疑惑。的确,很多收费公厕门前有的写的是"入厕5毛"、有的摆放的是"如厕5角"的牌子。那么,到底是"入厕"还是"如厕"呢?"如厕"与"入厕"到底哪个正确?且看"如"读"",本义是随从,旧时以女嫁为从人,所以"如"是女、口结构,在"如厕"一词中是到、往的意思。故"如厕"一词是到厕所,往厕所的意思。"入"读"",独体字,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故"入厕"一词是一  相似文献   

6.
"孔"与"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命题,它们的提出是当时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礼崩乐坏"的残酷现实,孔子认为传统的"刑"、"政"之治已不能维持传统统治秩序,只有采用"德"、"礼"等新的统治艺术,才能实现"复兴周礼"的终极目标。所以"礼"是目的、是统领,而"仁"是为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它们统一于"复兴周礼"的旗帜下。  相似文献   

7.
范学亮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4):17-19,57
"文心"是"为文之用心","为文之用心"何?要"心哉美矣",它是对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与境界的首要的要求,是"形而上"的"道"的问题,因此放在书名之首;"雕龙"是对创作主体的创作方法技巧(包括辞采的运用)的要求,是"形而下"的"器"与"技"的问题,因此放在书名之后。也就是说,"文心"与"雕龙"都是就创作主体而言的,都是对创作主体的要求。从内涵上来说,"文心"与"雕龙"是一重一轻一先一后又密不可分的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庸"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儒家视域下的"中庸"是道,是富有情感色彩的道,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是取其中问的折中方法;儒学中的"中庸"最终指向的是一种"自如境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最终指向的是德性。  相似文献   

9.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其形成受到夏文化、商文化及其周文化,尤其是孔子儒家文化的影响。"兼爱"是墨子不满于孔子的"仁爱"开创的新思想,提倡一种无等差的爱,推人及己的爱,也是"交相利"的爱天下所有人。实现"兼爱"的途径则是坚持"交相利"的"非攻"思想,宗教的制裁,政治的制裁。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空想,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变化之事有其缘故,吉庆之事有福祥之兆。观察已知物象,可以知道器物怎么制作,占筮现在之事,可以预知未来。此句话中:"变"为"生"。"化"为"成"。"云"为多而纷纭,也有作周旋往来之意。"为"为变为、作为,所行之事。"云为"即有为、有所作为。"变化云为"包括了四个阶段,"变"是变,"化"是化,"变"是原则,"化"是影响,"云"是说话,"为"是进行。"祥",不是吉祥,是"征兆"、"先兆"、"吉兆"之意。"吉事有祥",是指"生"与"成","说"与"做",它们是不是吉利,都事先有"征兆"。  相似文献   

11.
文学"地理基因"必然考虑"地理"、"作家"和"作品"三要素:以"地理"作为基础而得以产生,是其构成的内在根脉;"作家"作为承栽的主体,是其得以发展、演变与传承的根基;"作品"是作家内在地理基因的外在展现,是作家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审美发现与艺术传达。因此,它是一个以"地理"为根的概念,是一个以"作家"为生的概念,是一个以"作品"为形的概念。三者之间形成了一幅"地理基因树状结构图"。  相似文献   

12.
关于"籭""簁"与"篩"三个字之间关系,古今诸家或以为"簁"与"篩"是异体字(或古今字、正俗字),或以为"籭"与"篩"是异体字,或以为"籭"与"簁"是异体字。这种情况是杂糅古今字义造成的。我们认为"籭"与"篩"是异体字;"簁"本指筐篓一类的东西,后世借用来表示"籭"(或"篩")。  相似文献   

13.
"是"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作动词的宾语,以及非否定句中用助词"之"等标志,都可以前置.对"寡人是征"、"寡人是问"一类句式,通过大量语例说明,不宜将其动词前的"是"解为代词,并视之为一种"例外"的宾语前置现象.而应该判作是连接词组或句子表顺接、因果等关系的连词.  相似文献   

14.
官德建设的话题,归根到底是探讨"官路·官心·官风"的问题。"官路"是官员入仕为官及职位晋升的路径。要改善官德,就要先改革"官路"。"官心"是为官者对民众的态度,官心是官德的核心。"官风"是官员的工作生活作风,官风是官德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是"字是《逆臣录》中的高频用词,至明代"是"字用法已高度成熟,但是受法律文书这种文体的影响,《逆臣录》中的"是"字既在继承的基础上体现新发展,又呈现出与同时代文献中"是"字用法的不同面貌,就此,本文对《逆臣录》中"是"字用法作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6.
"型"既有客观性,又有现实性。"新型大学""实然"样态的可描述性特征是什么,"应然"样态的基本维度有哪些,已经成为时下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话题。现阶段,研究者遵循由研究国外"新大学"向国内转变,由"新建"向"新型"转变;研究成果集中显示了从"新型大学"内涵到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再到摆脱对传统大学发展的路径依赖的转变。对"新型大学"制度性分析可知,转型发展是大学发展史最生动的"脉相","新型大学"的产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新型大学"转型实践的"制度条文"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本体制和相关政策,"行为规范"是"新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形态,"社会认知"是"新型大学"的社会支持。"新型大学"的应然样态至少包括以下5个方面,即"新型大学"的基本形态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组织结构形态偏向扁平化,运行形态是形成行业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形态是双能型,教学形态是知识输出导向型。  相似文献   

17.
从功能·语用维度解析中国禅说思想中的"不说而说,说而不说"。采用西方分析法,把禅说"不说而说,说而不说"进行切分。从功能语言学维度,认为"不说而说"中的"不说"是已知信息、指的是静默。静默具有特殊功能。而"说"是新信息,具有归依性和情态意义,并呈梯度变化。并借用语言的评价系统进一步解析静默。同样,"说而不说"中"说"是已知信息,而"不说"是新信息,并从语用学角度解析了"说而不说"中的"说"指的是字面意义,"不说"指的是简单隐喻表述、开放式隐喻表述、反语的表述、亡隐喻及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8.
对一些形式、特性相近的修辞格作了比较.借喻和借代(1)借喻侧重于"喻体"同"本体"间的相似性,借代则侧重于"借体"同"本体"间的相关性;(2)借喻中的"喻体"同"本体"是两类事物或情境,借代中"借体"与"本体"是一样东西相关的两个方面;(3)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则代而不喻;等等.对比和对偶对比的基本特征是"对立",强调的是"比较";对偶的基本特征是"对称",强调的是工整对仗.  相似文献   

19.
经考证,古动物名"青"指黑斑蛙,"黄"指沼蛙。"石鳞"是棘胸蛙。"天牛鱼"指蝠鲼。"鲂鲆"是圆尾斗鱼。"含嘶"是棱鯷。"黑魟"是黑斑条尾魟。"鮂"是鲻鱼。"鲌鲜"是鱇(鱼良)鱼。"石鲫"是华(鰁)。"青郎"是青鱼。"银鲈"是松江鲈鱼。"竹夹鱼"是大甲鲹等。"三脚蟾"是(鮟)(鱇)。"弓鱼"是大理裂腹鱼。"水晶鱼"指灯笼鱼目的龙头鱼,又指鲱形目的银鱼。(鱼戋)、(鱼孱)都指龙头鱼。"鹅毛鱼"是鲻鱼等的鱼苗。"(貝亭)"是寄居蟹。"珂"、"马珂螺"、"紫贝"是虎斑宝贝。"(贝候)"是笠贝。"土铫"、"沙屑"是腕足动物海豆芽。"石燕"是贝壳化石等。  相似文献   

20.
荀子一方面认为人性"本始材朴",另一方面力主"性恶"。"性朴"与"性恶"非但不存在任何矛盾,而且从"性朴"到"性恶"存在着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恶"是以"性朴"作为前提,"性伪合"将荀子的"性朴"与"性恶"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了荀子的人性论,从"性朴"到"性恶"是荀子人性论发展的必然逻辑,"性朴"是"伪"的基础,"性恶"是"伪"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