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信东 《科学通报》1991,36(3):230-230
一、引言 基本正向推理算法山中,每个“匹配-冲突求解-执行”的三阶周期都涉及到知识库中各条知识的匹配问题,对每个周期中能够匹配的可用知识又涉及到当时执行或不执行的问题。有些知识可能在一次问题求解的整个过程中都不能被匹配,但必须每次周期都进行检测;有些知  相似文献   

2.
张运红  郭春彦 《科学通报》2008,52(24):3086-3095
利用ERP技术, 采用图-词延迟匹配的工作记忆任务范式, 探讨知觉和语义表征在名字匹配、类别匹配和不匹配3种条件下大脑加工过程的ERPs差异. 研究发现, 知觉和语义表征3种匹配条件出现了N1, P2, 类似N400以及P300成分. 3种条件在不同时程和头皮分布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类似N400和P300上. 对类似N400, 知觉和语义表征不匹配最负, 其次是类别匹配, 名字匹配振幅最小, 三者平均振幅差异显著. 知觉和语义表征名字匹配条件出现了早期P300成分; 对晚期P300, 在前额区类别匹配更正, 而在后部脑区, 不匹配条件更正. 250~450 ms的差异波比较发现, 名字匹配和不匹配的差异波显著正于类别匹配与不匹配的差异波, 前者主要表现在中央区, 后者主要表现在右侧额区. 研究结果从图和词跨形式加工角度说明概念一致和类别相关具有不同机制. 知觉和语义表征名字匹配条件中早期P300的出现为模板匹配和重复抑制的易化理论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因序列的真实EST匹配识别与外显子区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艳红  井辉  李延恩  刘怀兰 《科学通报》2004,49(22):2305-2311
迄今已巨量积累的EST(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在寻找新基因、疾病相关基因以及识别选择性剪接与SNP位点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正确确定与基因序列真正相关的EST是有效开展这些应用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在对部分已知基因序列与EST数据库比对搜索的匹配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匹配程度检验、Gap检验、包含性检验、长度检验等多种措施对EST匹配结果的真假进行判别,并研制出了相应的分析软件EDSAc1.0,用于从基因序列的众多EST匹配中尽可能地筛选出真正相关的匹配。在此基础上,该软件可进一步鉴定出基因序列中的外显子区域。用标准测试数据集HMR195中的人类基因序列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时,EDSAc1.0鉴定出的蛋白编码区在核苷酸水平上的专一性Sp达到了0.997,敏感度Sn达到了0.88,优于对国际同类软件TAP的对比测试结果。EDSAc1.0已提供网上服务(http://infosci.hust.edu.cn)。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有的基于区域的立体匹配方法获得的视差图可靠性较差,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区域增长的稠密立体匹配方法.首先,针对左右两幅图像提取图像对中特征点,采用RANSAC鲁棒算法消除误匹配以生成种子点;其次,采用种手点匹配度排序策略进行区域增长,根据种子点的匹配可靠系数,动态变化搜索窗口,进而生成稠密视差图.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区域增长算法在图像匹配过程能够保证较好的匹配精度,提高了算法准确性.稠密匹配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5.
廖建岗 《科学通报》1987,32(10):800-800
病例-对照研究已成为现代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于单个两水平(暴露与非暴露)危险因子这样的基本情形,至今一直采用公式R/(1+R)来计算1:R匹配对于1:∞匹配的相对效率,因此教科书都指出,匹配比R一般取4或5  相似文献   

6.
基于特征点提取的复合材料显微图像自动拼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衍升  赵秀阳  田晓峰  李嘉 《科学通报》2006,51(22):2695-2698
在复合材料的三维重构中需要对图像进行拼接, 以解决序列图像的区域对应问题. 采用一种新的图像拼接融合方法, 对两幅放大倍数为1000倍的SiC/Al复合材料照片进行了拼接. 该方法首先对两幅待拼接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提取特征点, 并对这些特征点采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进行筛选. 在两幅图像重合的部分选取一定大小的模板进行基于像素的互相关匹配, 以选定用于匹配的特征点, 在此基础上运用SVD-ICP方法获取模板图像的偏转和平移参数, 然后依据这些参数对整幅图像进行变换, 建立两幅图像的统一坐标表示, 完成图像的拼接.  相似文献   

7.
鉴于温度作为余热资源品位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热力学函数e的余热能级评价指标——可用能势e和可用势能级ω,对具有显热、潜热和压力属性的余热资源(如烟气、水蒸气)进行定量评价.同时,e也是系统工质做功能力的体现,以此作为定量指标,有利于实现余热资源与系统工质的匹配,为工业余热有效利用提供指导.基于e分析了ORC系统中热源与工质的匹配特性及有机工质在蒸发器内做功能力提升途径.结果表明:可用能势准则可定量反映余热资源所含的显热、潜热及压力势能水平,能够对余热资源的能源品位和利用潜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夹点温差法相比,可用势分析法更能反映资源与工质的匹配特性,可作为选择ORC工质的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之江 《科学通报》1978,23(12):719-719
全息照相和重现的过程可看作是将图象信息进行编码记录和译码的过程。视参考光束形式不同,它将一点编码为一组菲涅尔环或将正弦光栅编码为二组频率不同的光栅,可称之为菲涅尔编码或傅利叶编码。对于这类图象信息编码是否充分利用信息通道的容量(如底片的信息容量),这种信息源和通道是否匹配的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可以表明,一般全息照相方式未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底片的信息容量;容量匹配对照相光路有严格要求;在一定限度下立体图象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泵浦的Nd:YVO4腔内倍频红光激光器. 利用Π类非临界相位匹配的LBO晶体,在吸收泵浦功率5.16W时,获得404 mW的671 nm激光输出, 光-光转换效率约7.8%. 在温度匹配处,温度波动±0.5℃,红光输出波动小于5%.  相似文献   

10.
Π类非临界相位匹配LBO腔内倍频LD泵浦Nd∶YVO4 671nm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泵浦的Nd:YVO4腔内倍频红光激光器. 利用Π类非临界相位匹配的LBO晶体,在吸收泵浦功率5.16W时,获得404 mW的671 nm激光输出, 光-光转换效率约7.8%. 在温度匹配处,温度波动±0.5℃,红光输出波动小于5%.  相似文献   

11.
空气湿度处理过程是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环节,提高其能效水平是实现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空调系统的基本排湿任务出发分析了理想排湿过程的处理能效,对比了利用冷凝除湿方法和溶液除湿方法构建的理想排湿过程间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利用溶液除湿方式可达到更高的理想排湿能效水平.从理想排湿过程出发,分析了实际情况下溶液除湿空气处理过程的特性.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空气与溶液间热湿处理过程的损失原因主要包括有限的传热传质能力、流量不匹配和入口参数不匹配等.利用不匹配系数?m刻画了实际溶液除湿过程的不匹配损失特性,并可有效指导实际溶液除湿处理流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泵浦的Nd∶YVO4腔内倍频红光激光器 .利用Π类非临界相位匹配的LBO晶体 ,在吸收泵浦功率 5 1 6W时 ,获得 40 4mW的 6 71nm激光输出 ,光 光转换效率约7 8% .在温度匹配处 ,温度波动± 0 .5℃ ,红光输出波动小于 5 % .  相似文献   

13.
郭传杰 《科学通报》1985,30(1):80-80
在计算机辅助的质谱解析工作中,通过对分子峰区同位素蜂簇强度分布的理论计算,以预测未知谱所代表的分子组成、考察参考谱图质量,在匹配过程中对参考谱进行动态修正等方面,都有一定意义。但已发表的许多工作只考虑有机物中11种常见元  相似文献   

14.
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已在轨运行了7年有余,它上面搭载了微波成像仪(MWRI)和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等多台仪器,可有效地对全球大气、海洋和陆面进行遥感观测.MWRI的多通道对云和降水等具有很好的探测能力,其空间分辨率随通道的频率而变化,低频通道空间分辨率低;VIRR各通道则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可获取目标物的表面信息.本文依据多信息匹配及融合概念及原理,在VIRR像元上获得MWRI各通道亮温,其目的是在VIRR像元上获得光谱信号相应的微波信号,同时也获得了MWRI的高计算分辨率.为实现上述两种资料的信息匹配,分别采用了距离反比权重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和就近取值法(nearest neighbor interpolation,NNI),首先通过两种方法的自检验分析比较其结果的优劣,然后确定误差较小的IDW方法作为两仪器探测信号的匹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获得高MWRI计算分辨率的同时,产生的低频通道误差小于1 K、高频通道误差小于3 K,未对原始信号产生不可接受的歪曲.作为该匹配数据的应用,本文利用匹配数据中的微波低频通道对云具有一定穿透性的特点,反演了青藏高原地表温度,通过比较该温度与热红外通道亮温识别晴空区和云区,然后利用该数据中的光谱信号识别雪和云相态.由于综合了FY-3微波与光谱信息,从而提高了云和雪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匹配场噪声抑制:原理及对水听器拖曳线列阵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远良  鄢社锋  杨坤德 《科学通报》2003,48(12):1274-1278
近年来水声信道中离散噪声源的抑制问题备受关注. 提出一种解决此问题的新的原理. 这种原理可称为匹配场噪声抑制(MFNS). 基于作者课题组已有的工作, 现已充分理解离散噪声源干扰如何影响水听器拖曳线列阵的性能. 在这一发现的启发下, 提出新的匹配场噪声抑制方法. 这种方法开发和利用噪声传输信道的特性, 达到远优于现有方法的噪声抑制效果. 它以匹配场的概念和最优传感器阵列处理的概念相结合, 实现离散噪声源的抑制, 同时保持最优波束用于接收所需要的远场平面波信号. 导出了一个约束最优的MFNS波束形成器, 其约束条件是平面波信号响应为一, 而离散噪声源的匹配场响应为零. 给出了该波束形成器权向量的闭式解. 计算机仿真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6.
周贵恩 《科学通报》1992,37(8):753-753
磁控溅射法在SrTiO_3单晶衬底上外延生长的YBa_2Cu_3O_(7-x)超导薄膜有很好的轴向晶格匹配。Zr(Y)O_2单晶衬底上YBa_2Cu_3O_(7-x)超导薄膜,由于膜和衬底的晶格常数失配较大,外延生长不是轴向晶格匹配,而是膜晶体绕c轴旋转45°后,实现与衬底的[110]方向晶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完成两方面的工作:将特征匹配和极线几何估计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出一种基于组合优化的特征点匹配方法;以往两视角关系的校正方法是根据图像的亮度信息,对相邻两幅图像对应的亮度误差最小化,而图像的亮度信息会受到拍摄时的角度、光线及噪声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边缘信息的校正方案对RANSAC算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边缘信息完全脱离了拍摄光线的影响,该方法很好的降低了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矿用对旋轴流式通风机的工作特性,应用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通过分别改变两台电动机的运行频率,实现通风机两级动叶干涉性调速的最佳流动匹配,进而对通风机运行工况进行随机合理调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完成两方面的工作:将特征匹配和极线几何估计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出一种基于组合优化的特征点匹配方法;以往两视角关系的校正方法是根据图像的亮度信息,对相邻两幅图像对应的亮度误差最小化,而图像的亮度信息会受到拍摄时的角度、光线及噪声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边缘信息的校正方案对RANSAC算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边缘信息完全脱离了拍摄光线的影响,该方法很好的降低了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贵庭 《科学之友》2008,(11):20-23,25
文章针对矿用对旋轴流式通风机的工作特性,应用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通过分别改变两台电动机的运行频率,实现通风机两级动叶干涉性调速的最佳流动匹配,进而对通风机运行工况进行随机合理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