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文革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6)
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领导了整个20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全章以佛经引文结尾,重申皈依宗教的必要性。本文又分析了《荒原》所暗含的象征手法和所用的典故。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去把握其深刻内涵的意义,最终达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艾略特的《荒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文革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20(4):70-72
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领导了整个20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全章以佛经引文结尾,重申皈依宗教的必要性.本文又分析了《荒原》所暗含的象征手法和所用的典故.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去把握其深刻内涵的意义,最终达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神话学与神学的运用、非个性化与个性化的语言以及意象性结构与音乐性结构等三个方面对T.S.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和《四个四重奏》进行对照分析,从中进一步了解艾略特皈依宗教前后两个时期在诗歌创作的风格和理念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荒原》虽然是一部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但是它更加指涉现代西方社会精神荒芜的文化现象,在《荒原》里,神话只是作为一种功能与结构而存在,充满现代性的社会里并没有诞生新的神话,神话已经被消解掉了,《荒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荒凉。 相似文献
5.
《荒原》以神话原型为主线,通过"异化"手法,营造陌生感觉。《荒原》进行陌生化表达所运用的神话原型主要有"死而复活"、"寻找圣杯"和"水与火"。 相似文献
6.
7.
江玉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6)
在对文明衰落、道德沦丧、精神死亡的揭露和批判中,《荒原》孕育着强烈的新生和复活的意识,它们隐藏在死亡意象之中,通过原始的前意识生命欲望冲动达到现象还原,重新获取新的生命;诗人的宇宙本体论思想又使从生到死、死而复生的意识在《荒原》文本中互相交织、相互感应;同时宗教、神话和现代荒原话语把复活的意识统一在文本中的潜意识里。 相似文献
8.
T.S.艾略特在对时间问题的探索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荒原>一诗的前半部分充分借鉴柏格森对"时间"的哲学阐述,后半部分,诗人在布拉德雷的影响下开始探寻自己的"秩序现".从现代主义时间观的哲学基础、<荒原>文本中时间性的具体分析以及末尾时间观的转变等方面着手,对<荒原>时间观的嬗变做较为详细之阐述. 相似文献
9.
死亡与拯救 --《荒原》解读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亦军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62-65
死亡主题是《荒原》的核心和灵魂。但《荒原》描写的“死亡”是和生命熔铸在一起的,彼此无法分开的,即把人推向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之中,着力表现处在生不如死的荒原中的人们对死的渴望,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从而导致生死循环;这种死亡更和精神联系在一起,其中的“死亡”多以“力比多”的饥渴来对应,故死亡在这里只是一种仪式性死亡或象征性死亡,其目的是表现生命力的回归而实现精神复活,这样,艾略特就在描写死亡中完成了“拯救荒原”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梁冬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4):45-50
在文学创作领域,艾咯特强调传统的存在,主张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他认为作家的创造力来自文学体系自身源远流长的传统,创作活动实则就是创作主体有意识地逃避自我个性回归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过程.同时,艾略特还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其理论层面的创作"传统"观.他的诗歌不仅引经据典显示出其回归传统的努力,而且还大胆创新传统诗歌技法,成功地把发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引进英语世界国家并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实践. 相似文献
11.
何辉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6,(2)
西方文明史的产生与重大转折直接体现在文学作品里,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开始靠劳动养活自己的神话象征着文明的开创,其主要征服对象是自然;20世纪初出现的《荒原》标志着征服自然的胜利、精神世界探险的全面开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张泽鸿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诗论一直是朱光潜的心中主题。他认为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朱光潜论述诗境,对情趣与意象这两个相关的范畴作理论上的探讨,梳理出诗的境界与“情趣——意象”二元结构的关系以及朱光潜的境界创造理论与西方接受美学的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13.
殷夫诗集《孩儿塔》的荒原意识,是建筑于诗人自身生命体验之上的对于生命本质的现代揭示,因而是一种体验型荒原意识,它几乎贯穿了整部诗集。锁定《孩儿塔》的"荒原意识",记录殷夫在与双重荒原"纠缠、排拒、脱离"进程中的复杂表现,动态描绘"阴面的荒原人"殷夫向"阳面的最纯粹革命者"殷夫"突变"时的心灵轨迹,继而廓清鲁迅所留给我们的《孩儿塔》之"别一种意义",乃至进入"别一世界",至少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15.
肖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5):137-139
《审判》是卡夫卡写作风格得以形成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小说中所隐含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空白,为读者营造了合理诠释的广阔空间。通过《审判》,卡夫卡关注的不仅是现代人的即时处境,还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悲悯以及人与世界可能性关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毛灿月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58-60
张爱玲用嘲弄和批判的笔法,书写她作品中包括父亲在内的男性形象,他们由表及里的残缺情形,表达了她对男性世界的无情贬抑和彻底颠覆.被张爱玲放大了的男性的人性弱点与阴暗面书写,是建立在人与时代的命定结构关系之上的.这别有意味的男性世界重设,消解张爱玲对现实与未来的荒凉感和悲剧感,是她荒原意识的另一种诉求. 相似文献
17.
牛殿庆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3):36-41
通过文本细读从最后家园的沦陷、平原的灵魂、平原的恶之源、平原的精神信仰以及高原在哪等五个方面梳理了张炜《你在高原》系列小说第九部《荒原纪事》的精神发展脉络.小说展示了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的缺失.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荒原的沦落史,也是50后的精神史,更是当代人的精神沦落史.小说体现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我们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兵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Z1):113-115
文章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范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论述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的张力关系,强调了读者在读解本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作品本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艾略特个人精神世界的崩溃与长期宗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他对人类得到救赎的渴望,使他常常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诗歌《荒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贫困,以及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淡薄,表现了一代青年对一切的幻灭。 相似文献
20.
黄西幽默风行美国的社会文化心理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俊杰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110-114
幽默的实现是幽默素材、幽默演绎者、幽默欣赏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牵涉到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是一个多方互动的审美过程。幽默的实现中,听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起关键作用。黄西的幽默段子在美国广为流传、深受欢迎,因为它扎根于美国的社会文化之中,凸显了美国社会中的“乖讹”之处,所以引起了美国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