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选择哪种译介方式来转写汉语外来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英语原词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可能来自于英语原词的内容,也可能来自于英语原词的构词方式。而从一个新的角度——英语原词的角度入手,考察其对汉语外来词译介方式选择的影响,我们发现:英语商标词、英语化学元素词、普通化了的英语专有名词和英语的派生词、复合词这五类词语在转写成汉语外来词时必须采用不同的译介方式,且生命力有长有短。  相似文献   

2.
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虹 《河池师专学报》2002,22(1):88-89,92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外来词对汉语产生的影响。文章认为,外来词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繁荣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扩充汉语的词汇系统,促进中外语言文化多方位、多渠道交流;但在另一方面,外来词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它破坏了汉字形、音、义的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构词形式、语音系统以及汉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5,(5):38-40
外来词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近现代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展现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源外来词被广泛认同可以分为四类:音译词、意译词、音意兼译词和字母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研究中,外来词的汉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外来词汉化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丰富比较语言学的内容,而且对外来词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什么是外来词的汉化?一种外语的词一旦被汉语吸收,它就得按照汉语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改造,从而成为汉语词汇中的成  相似文献   

5.
薛璟 《科技信息》2011,(25):I0017-I0017
借词,又称外来词,是从其他语言引进的词汇。任何一种语言多多少少都会吸收其他语言的词,成为借入语言,反之任何一种语言也会借出它的词,成为借出语言。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法语对英语借词的使用进行比较,更好地认识借词这一语言现象,以及两种语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英汉词汇互借是随着中国和英美等国之间交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从英汉词汇互借的内容和方式上可看出英汉词汇互借相互影响的程度。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和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互相引进的历程,某些借词被引进后的内化过程,对借词所涉及的范围归类和对引进借词的翻译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反映出语言间文化的融合正逐渐向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剑川县是大理州白语使用环境较好的一个县,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教学媒介中汉语的广泛使用,对白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白语剑川方言的词汇进行调查,在最近10年间,2000个白语基本词中,有107个词语借用了汉语词汇,借用体现在:①原有白语词汇不用而转用汉语借词;②白语中原有汉语借词不用而转用新的汉语借词;③在白语的汉语借词中出现鼻韵尾[n]的词。  相似文献   

8.
外来语进入汉语,大致有四种形式:(一)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读音直接使用;(二)在音译的基础上附加指类名词;(三)音与意的结合改造;(四)为外来词选择对应的汉语词,即意译。汉语中发展史证明,外来词的地闸是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的时代产物。我们不拒绝外来词进入汉语,但不加节制地盲目引入使用不规范的词语,不利于民族语言的运用。审慎精选和统一规范,是借用外来语丰富本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翟康 《长春大学学报》2013,(4):500-502,506
词汇学习策略对于词汇学习意义重大。从词形出发,先将单词分分成词形组块、词音组块、词义组块和词法组块;再利用这些组块组成词音组块+词音组块,词义组块+词义组块等构词模式,学习词汇的发音和用法等;最后利用构词理据学习词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的汉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汉译外来词“以音赋义”的文化倾向 ;二是汉译外来词构词上的显性特征 ;三是汉译外来词纯记音成分的语素化 ;四是汉译外来词的词义蜕变或转移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外来词的"汉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词的汉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汉译外来词“以音赋义”的文化倾向 ;二是汉译外来词构词上的显性特征 ;三是汉译外来词纯记音成分的语素化 ;四是汉译外来词的词义蜕变或转移  相似文献   

12.
变音别义、变音造词是上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读音、字形是表示词语意义的形式,意义是汉字读音和字形的内容,是推动读音、字形分化的决定力量。汉字读音分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衍音”,汉语里出现了大量同源词、孳生词,是汉语声训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土,在佛教逐步由印度佛教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大背景下,大量佛源外来词被译借到汉语中以后,从词形到意义都受到汉语词汇规律的制约,逐步成为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佛源外来词的汉化,一般有“双音化”、“意译化”、“定型化”、“多义化”、“世俗化”、“词素化”等步骤,具体一个佛源外来词可以经历多种步骤,但不一定要经历以上每一种步骤。  相似文献   

14.
曹仁松 《科技信息》2008,(29):185-185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因素,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外文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借词)日益增多。本文对英语外来词进行分析,阐述了外来词反映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代汉语中,类词缀的大量产生和广泛参与构词,深刻地影响到汉语词汇系统。类词缀强化了汉语词汇的系统性,促成了各种外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渗透,加速了短语词汇化的步伐,使词汇系统的新词呈现出词缀化倾向,使词汇系统的音节词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当代汉语中, 类词缀的大量产生和广泛参与构词, 深刻地影响到汉语词汇系统.类词缀强化了汉语词汇的系统性, 促成了各种外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渗透, 加速了短语词汇化的步伐, 使词汇系统的新词呈现出词缀化倾向, 使词汇系统的音节词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借词是丰富本民族语言词汇的一种途径,哈萨克语中的汉语借词使哈萨克语的词汇更加丰富多彩。哈萨克语吸收的汉语词从内容上分为政治、文化、宗教、军事、农业、计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引起词汇的发展变化,各民族外来词的吸收与发展便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就汉语外来词数量的增加,结构变化的一些倾向和汉语外来词应规范的一些原则,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后,随着许多中国学生负笈东渡,日本的书籍被大量译介到国内,日语词汇亦被大量引入现代汉语。据国内几位语言学者粗略统计,现代汉语中来自日语的词汇竟达844个,远远超过来自欧美语言的外来词。不仅如此,进入现代汉语的日语词汇就其质量而言,也远胜其它外来词,不仅用途广泛,且使用频率很高,区别于其它外来语多音译,只有名词无动词的现象——如歇斯底里、罗曼蒂克、沙发、逻辑等,日语外来词则多动词,如指导、侵害、解决、服从、检讨、复习等常用动词本来都是日语词。除大量常用动词外,其它进入汉  相似文献   

20.
双语者大脑中存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两个心理词典,第二语言的词汇通达是双语研究的热点.实验使用大脑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基于语音判断任务考察中日双语者日文词汇语音通达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机制.实验材料为以与中文词的关系而定义的3类不同日文词:同形同义词、同形异词义和非中文词.结果表明:在被试通达日文3种不同词型的语音时,在大脑的额叶存在200ms出现的词形竞争和400ms出现的词义竞争.这种竞争反映了大脑额叶在日文词汇通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