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利用建立的 Taq 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研究鸭肝炎病毒( DHV-1) 强毒株在感染雏鸭体内早期的动态分布规律。方法 本研究采用鸭肝炎病毒强毒株人工感染 3 日龄雏鸭,利用已建立的 Taq 荧光定量 RT-PCR方法,对接种 24 h 内 DHV-1 强毒株感染雏鸭的组织脏器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 接种后 4 h 即可在雏鸭心、肝、脑、肺、胰腺、回肠、盲肠、直肠、法氏囊和脾脏组织中检测到一定水平的病毒 RNA,随着病程发展,RNA 拷贝数持续升高,接种 24 h 后,肝脏中的病毒 RNA 拷贝数为最高,达到 108. 81 copies/g,心、肺、肾、脾次之,约 107copies /g。结论DHV-1 强毒在雏鸭的早期感染雏鸭的实质器官、免疫器官和消化系统等均具有广泛的嗜性。  相似文献   

2.
新药肝龙胶囊对雏鸭体内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新药肝龙胶囊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方法:以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静脉注射感染雏鸭为模型,于感染第7天后分组灌喂肝龙(GL)胶囊浸膏0.5、1.5、3.0g.kg-1.d-1及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环鸟苷(0.4g.kg-1.d-1)或磷羧基甲酸钠(0.5g.kg-1.d-1)。给药每天2次,连续10d。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5天、第10天和停药后第3天取血清,采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不同时间鸭血清DHBV-DNA,观察其动态变化,以病毒抑制率为疗效指标。结果:三次重复的结果表明,与给予生理盐水的病毒对照组比较,肝龙的三个不同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且不同剂量组之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GL3.0g.kg-1.d-1组疗效明显(P<0.01),与阳性对照组无环鸟苷或磷羧基甲酸钠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且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结论:肝龙(GL)胶囊可抑制DHBV感染雏鸭体内DHBV-DNA的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肝灵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为复肝灵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一日龄北京鸭30只,静脉注射雏鸭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复肝灵组、病毒对照组和拉米夫定组。复肝灵组分为0.5、1.0、2.0g/kg三个剂量组。给鸭口服复肝灵,1天2次,给药10天。然后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5天、10天及停药3天后取血,测定鸭血清中DHBV—DNA水平并计算每组鸭用药后不同时间(T5、T10)和停药第3天(P3)血清DHBV-DNA的抑制率(%),观察鸭血清鸭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的影响。病毒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拉米夫定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结果:复肝灵2.0g/kg组,给药后第5天,第10天鸭血清DHBV—DNA显著下降(P〈0.01),停药后3天鸭血清DHBV—DNA下降明显(P〈0.05),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则有显著升高;1.0g/kg组,给药后第10天和停药后3天鸭血清DHBV—DNA明显下降,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则有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与拉米夫定组则无明显区别:0.5g/kg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组、中等剂量的复肝灵组在鸭体内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为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 在正常鸭及鸭瘟( Duck plague,DP) 模型中对肠道功能及作用途径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80 只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 7 日龄雏鸭随机分为 8 组,四组梯度剂量每天灌喂 Gln( 0、0. 5、1、2 g / kg 饲 料) 6d,及另四组灌喂同等梯度剂量 Gln 6 d,于 第 一 天 灌 喂 30 min 后 攻 0. 2 mL2000TCID50 鸭瘟病毒,观察 Gln 对正常雏鸭的免疫促进作用及攻毒鸭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测定 Toll 样受体 4( Toll-like receptor 4,TLR4) 通路基因表达量。结果 Gln 显著提高正常组 TLR4 通路 mRNA 表达量( P < 0. 05) ,显著降低攻毒组表达量( P < 0. 05) 。结论 Gln 通过 TLR4 通路提高正常雏鸭肠道的免疫力,降低鸭瘟病毒( Duck plague virus,DPV) 造成的肠道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索霉变饲料可能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仙湖3号雏鸭80只,随机分为5组,1~4组饲喂霉变饲料,同时第2~4组分别口服10 mg/kg.bw/day,30 mg/kg.bw/day,50 mg/kg.bw/day的水飞蓟素,第5组仅饲喂正常饲料。动物每隔4 d空腹称重一次,于试验的第22 d再称末重,宰杀动物,采集血清,放免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及IGF-含量。结果饲喂霉变饲料仅导致雏鸭增重的轻度降低,口服水飞蓟素对动物增重没有明显影响。饲喂霉变饲料可显著降低血清T3和IGF-水平,升高T4水平。水飞蓟素可明显改善由霉变饲料导致的T3水平的降低,但对于T4和IGF-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霉变饲料通过损伤肝脏明显地改变了血清甲状腺激素和IGF-的水平,霉变饲料对雏鸭日增重的影响不明显。水飞蓟素对T3水平的降低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6.
对从病鸭群中分离的鸭“传染性肿头症”病毒对雏鸭致病性进行研究,证明其对雏鸭致病力强,致死率为100%,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3-6d。人工感雏鸭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病例相类似。从感染途径看,注射、消化道、呼吸道均能感染发病。用商品蛋鸡生产的鸡抗“鸭传染性肿头症”高免卵黄抗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为本病的特异性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用鸭胚测定半数致死量并进行中和试验,测定了用雏鸭肝炎病毒(Ⅰ型)免疫蛋鸭收获的鸭蛋所制成的蛋黄抗体的滴度.结果表明,雏鸭肝炎病毒(Ⅰ型)的半数致死量为3.50,该毒株的高免蛋黄抗体以1:532稀释可保护50%的鸭胚免于死亡;病毒对照组全部死亡;空白对照组全部存活.该雏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滴度较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致死、高度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并常和其他病毒、细菌混合感染,雏鸭一旦感染,可在鸭群中迅速传播,且病死率高,使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简要概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综合诊断方法,包括流行病学,病原检测和治疗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9.
选择免疫原性好的血清1,2,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分离株制备三价灭活油乳剂苗,疫苗抗原含量为5×109CFU/ml,分别用0.5,1.0和1.5ml/只剂量接种7日龄樱桃谷肉鸭以检验器其安全性;用0.25ml/只的剂量接种樱桃谷肉雏鸭,分别于免疫后第1、2、3,4、5和9周攻毒,以检验其免疫效果.安全性检验结果显示,肉雏鸭接种后未见局部和全身异常反应;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2~9周雏鸭对3个血清型的RA的攻毒保护率达70% ~ 100%.证明该三价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保护力,免疫保护期不少于9周.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致死、高度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并常和其他病毒、细菌混合感染,雏鸭一旦感染,可在鸭群中迅速传播,且病死率高,使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简要概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综合诊断方法,包括流行病学,病原检测和治疗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013年四川地区某鸭场暴发的基因A型鸭甲肝病毒(DHAV-A)和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DHAV-C)的混合感染病例.疾病发生于20~25日龄雏鸭,发病率25%~30%,死亡率为20%~30%,临死前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病死雏鸭肝脏肿大,出血.利用双重RT-PCR从病死雏鸭的肝脏组织中同时检测出DHAV-A和DHAV-C.这是四川省养鸭密集区第一次发现雏鸭混合感染DHAV-A和DHAV-C的情况.此外,对2009~2012年四川省各养鸭密集区鸭甲肝炎流行情况做了调查.一共从四川省养鸭密集区采集312份疑似鸭肝炎样本中检测出120份鸭甲型肝病毒性肝炎.其中基因C型鸭肝炎阳性率为75%,基因A型鸭肝炎仅为25%,未发现基因A型和基因C型混合感染情况.结果说明2009~2012年我省鸭病毒性肝炎以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为优势病原.2013年,开始出现DHAV-A和DHAV-C混合感染病例.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其危害,这应该引起养鸭界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腺病毒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感染情况,为腺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载体在活体上进行RNA干涉奠定基础.将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v-GFP)静脉注射15日龄鸭胚和10日龄雏鸭,在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组织器官,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基因在鸭胚和雏鸭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结果发现,GFP基因在Adv.GFP感染后24-72h能在鸭胚肝脏及心肌细胞中表达,在感染后1-5d,GFP基因可在雏鸭肝脏、脾脏、腔上囊中稳定表达.本试验首次证明腺病毒作为安全的外源载体,可介导外源基因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靶器官中持续稳定表达,为在鸭上进行病毒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提取送检鸭的病肝组织RNA,做RT-PCR,获得了一条长391bp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与DHV-I基因组5′端的非编码区(371~758)序列片段相似性约在96.4%~96.9%间,提示有DHV-I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对我国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的易感性。方法:用乙型脑炎病毒(Nak株)经口和胸腔接种感染实验室养殖的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应用空斑实验方法检测蚊虫体内的病毒存在情况和病毒滴度。结果:经口感染的两种库蚊,共计19组,有14组发生感染,空斑形成单位在3.18~4.7910gPFH/ml;在胸腔接种的两种库蚊中,致倦库蚊在10^0-10^-5稀释滴度时发生感染,最高PFU为6.59 logPFU/ml,三带喙库蚊在10^0-10^-4稀释滴度时发生感染,最PFU为5.74 logPFU/ml。结论: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均对乙型脑炎病毒高度易感,胸腔接种的易感性高于经口感染。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氏杆菌疫苗在雏鸭体内诱导细胞免疫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1日龄仙湖鸭48只,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1~5组为试验组,第6组为对照组.各试验组按不同的免疫次数、首免龄期、接种剂量,用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作免疫接种,对照组不作接种.各试验组(包括对照组)在免疫前及免疫后每周采血一次,涂片,用酸性α-醋酸荼酯酶(ANAE)反应方法进行染色,用油镜检测计算T、B淋巴细胞百分比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2日龄、7日龄或14日龄首免,首次免疫1周后,雏鸭体内都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但2日龄免疫应答能力弱,7日龄较强,14日龄最强.两次免疫的细胞免疫效果比一次免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鸭副黏病毒GSFY株(A苗)、GSBY株(E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和鸡新城疫NH株(N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对7d、14d和21d的美国野水鸭分别进行不同剂量和不同次数的免疫,检测各实验组鸭的HI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美国野水鸭分别免疫后,HI抗体A苗21d和E苗14d时分别达4.55log和5.27log以上,维持时间为35~42d以上。N苗除3次免疫组21d时达到4.0log以上维持时间21~28d外,1次和2次免疫组均不能达到4.0log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对美国野水鸭作I型副黏病毒病灭活疫苗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尤以3次免疫为佳.3个不同来源毒株的灭活疫苗以GSBY株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将24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Ⅰ)喂给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3%,0.05%,0.1%壳聚糖,试验期7周。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鸭日粮中添加0.03%~0.1%的壳聚糖可有效提高其生长性能,显著提高肉鸭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其中以0.05%添加量较好。 HI 抗体水平随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0.1%添加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