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OD活性和VitC含量的变化与杂交水稻叶片抗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9及其父本插秧后第24天测定其叶片SOD活性,并在抽穗期对其叶片SDO活性及VitC的含量从始穗起每隔4天测定一次;试验结果表明:自始穗期第4天到12天,杂交水稻威优49的叶片SOD活 性明显低于其他抗早衰品种,而始穗第4天到第8天威优49叶片VitC含量高于抗早衰品种威优35,随后VitC呈下降趋势,说明生育期未杂交水稻叶片的SOD及Vit C水平变化与抗早衰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在杂交水稻威优 35、威优 49的抽穗期 ,从始穗起每隔 4天对其叶片SOD活性测定 1次 ,并测定其用氯仿 -乙醇抑制后的活性 ;用Cu2 +、Zn2 +混合液对大田进行喷施 ,从始穗第 16天开始 ,分析其Cu2 +、Zn2 +离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对水稻叶片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氯仿 -乙醇能够抑制杂交水稻抽穗期SOD的部分活性 ,有可能在杂交水稻叶片中存在MnSOD ;抽穗期叶片喷施Cu2 +、Zn2 +混合液可提高SOD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9的抽穗期,从始穗起每隔4天对其叶片SOD活性测定1次,并测定其用氯仿-乙醇抑制后的活性;用Cu2 、Zn^2 混合液对大田进行喷施,从始穗第16天开始,分析其Cu^2 、Zn^2 离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对水稻叶片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仿-乙醇能够抑制杂交水稻抽穗期SOD的部分活性,有可能在杂交水稻叶片中存在Mn SOD;抽穗期叶片喷施Cu^2 、Zn^2 混合液可提高SOD活性。  相似文献   

4.
对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9及其父本从始穗第4天开始分别对其SOD酶液进行聚丙稀酰胺电泳,每4天测定一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稻26窄早、测49均可检出5条活性酶带,即酶带1至酶带4以及酶带6,而威优35、威优49在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抽穗期叶片S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9及其父本从始穗第4天开始分别对其S0D酶液进行聚丙稀酰胺电泳,每4天测定一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稻26窄早、测49均可检出5条活性酶带,即酶带1至酶带4以及酶带6,而威优35、威优49在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我校近两年选育的7个早杂新组合在我省作早稻栽培的可能性及应用价值。威优242—2比威优49早4~5d,单产与威优49相近,日产量比威优49高,稻米品质优良,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可望在我省作中熟早稻栽培。汕优242—2比威优49早3d,产量比威优49略高,且成熟时落色好;对稻瘟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威优49,稻米品质优良,可在我省作中迟熟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水稻开花期间,通过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等处理,形成不同的库源比,结果表明,杂交水稻W6154S/早特青原库矛盾大,叶片衰老快,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下降和丙二醛含量上升,说明杂交水稻叶片早衰与其库源比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9.
高产杂交水稻的穗粒性状、产量构成成分和谷粒产量优势与植株吸收~(32)P、~(14)C和~(35)S 的优势有密切关系,也与C~(14)同化产物从叶片的输出率和分配到穗粒和茎秆的百分比成正比例关系。高产杂交水稻的茎叶器官干物重和鞘叶比增加。而不育系开花后至灌浆期穗粒中的~(32)P、~(14)C 和~(35)S 的代谢受到障碍,输入和分配量少。同化~(32)P、~(14)C 和~(35)S 具有生理生化优势的杂交水稻汕优2号、汕优6号、汕优36、汕优(桂)33、汕优63和威优64的谷粒产量比其亲本和高产常规品种“双桂36”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0.
试验杂交水稻的分蘖数量除L301A×R29比不育系和常规高产品种“双桂36”较少外,D优63、D优64、青优中、协优64、威优64、威优35和华优63分别比其亲本和对照品种多,表现正显性超亲优势.青优中、协优64、威优64、威优35、华优63和D优63的分蘖数与~(32)P在分蘖中的分布(%)呈正相关.D优64、L301A×R29不呈正相关.D优63、D优64、协优64的分蘖数与~(14)C—同化物在化分蘖的分布(%)呈正相关,青优中、威优64、威优35华优63和L301A×R29不呈正相关.D优63、D优64、协优64和华优63的单苗干物重高于它们的亲本和对照品种.青优中、协优64、华优63、D优63、D优64的苗高也分别比其亲本和对照品种高.本文还讨论了杂交稻苗期生长优势、~(32)P和~(14)C在分蘖中的分布(%)与谷粒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抗虫水稻品种在白背飞虱为害后稻株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与抗虫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稻株受害后 :感虫品种 (TN1和汕优 6 3)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率比抗虫品种 (N2 2 )明显 ;汕优 6 3和 N2 2品种的二磷酸核酮糖 (Ru BP)羧化酶的含量和活力均增加 ,TN1品种在为害 5天时 Ru BP羧化酶的含量和活力明显增加 ,而在为害 10天时反而低于健康稻株 ;感虫品种受害后叶片光合产物滞留比抗虫品种多 ,即感虫品种光合产物向叶鞘、茎、分蘖和根等部位的转移量少于抗虫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稻草、木屑、树叶为填料,采用人工翻堆好氧堆肥工艺,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pH、TN、NH4^+N和NO3^--N的变化,研究了填料对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稻草、木屑+稻草作填料,堆体的温度升高快,高温期持续的时间长,有利于污泥堆肥的快速腐熟和灭菌;堆肥初期,堆体NH4^+-N含量逐渐升高,14d时达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在堆肥结束时达到一个较低的水平,NO3^--N含量在14d后逐渐升高,仅以木屑或树叶作填料的堆体,其水溶性NH4^+N,NO3^-—N含量均较以稻草、木屑+稻草作填料的堆体低;堆肥后堆体的全氮含量降低,仅以稻草为填料的堆体,其氮损失率最高,木屑能降低氮素的损失;氮素的损失80%发生在堆肥的前期28d,此阶段应采取措施降低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3年研究结果表明,汕优242比当前生产上推广组合威优49早热2d,两者产量水平相当,汕优242稻米品质为二级籼米,3个主要米质指标均优于威优49;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及苗期抗寒性也明显优于威优49。该组合适合在我省作中迟熟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研究了看麦娘属杂草看麦娘与日本看麦娘生育后期植株旗叶中活性氧消除系统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旗叶一生中,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在活性氧消除系统中保护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累积均出相信的变化趋势;与日本看麦娘相比,看麦娘旗叶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低、H2O2和MDA的累积速率高,表明看麦娘的活性氧消除能力较小,脂质过  相似文献   

15.
16.
以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为材料,研究了极端温度胁迫下和恢复期材料苗期的光合特性、保护性酶活性及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极端温度胁迫使2个材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急剧降低,但是高温胁迫后9311净光合速率的恢复速度明显高于日本晴,后者在低温处理后恢复较快.极端低温使9311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而对日本晴影响很小,两者均在处理后1d完全恢复;极端高温处理对于光系统Ⅱ的伤害更为严重,Fv/Fm持续下降直到恢复期第1天,到处理后第4天才恢复到正常状态,与日本晴相比,高温处理使9311的Fv/Fm下降的程度更大,但其恢复也快.极端温度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植株水分含量都下降,丙二醛含量上升,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升高;总抗氧化能力受极端温度胁迫而降低,在恢复期升高;低温胁迫时日本晴的SOD和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高于9311,高温处理下则相反.上述结果表明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保护性酶活性均可作为水稻耐温度胁迫的筛选指标,但是光合速率宜在恢复期测定,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处理时测定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落叶型冬青(Ilex verticillata L.)是一种重要的冬季观果树种,研究其干旱可为扩大其种植范围和提高其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落叶冬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照、500 μmol/L MJ(茉莉酸甲酯)、干旱、干旱+500 μmol/L MJ(drought+MJ)处理,研究外施MJ、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对落叶冬青叶片光合色素、活性氧、抗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干旱处理第12天时,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显著下降; 而干旱+MJ处理能够显著地提高上述指标的水平。干旱显著地增加了叶片H2O2、O·-2、丙二醛(MDA)的含量,在处理的第12天都分别达到最高点,而添加MJ能够在第8~12天有效降低上述指标的水平。干旱对不同抗氧化酶及抗氧化物产生不同的影响: SOD活性先下降后恢复到对照水平,POD、APX 、GR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在处理的第8天(GR与GSH)或第12天(POD、APX与AsA)达到高点; 而drought+MJ处理的POD、APX与AsA在第8天、GR与GSH在第3天分别达到高点,以后随着H2O2、MDA和O·-2含量的降低,POD、APX、GR活性和AsA和GSH含量也相应地处于较低水平。干旱复水6 d时落叶冬青苗仍有干旱症状,而drought+MJ处理在复水6 d时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连续12 d的干旱使落叶冬青苗木活性氧的含量显著地增加,造成了氧化胁迫; 添加MJ后能使其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功能迅速开启,清除活性氧,降低氧化胁迫水平,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提高落叶冬青苗的抗旱性。本研究为扩大落叶冬青苗木的种植范围和提高其适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