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简介聚合物基电双稳态信息存储材料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制备的可用于信息存储领域的功能性聚酰亚胺。针对以聚酰亚胺为活性层所构造出的存储器件,详细描述了其易失和非易失型的存储性能。通过阐述电双稳态信息存储的机理,据此提出调控聚酰亚胺材料信息存储行为的方法,并探讨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了聚酰亚胺材料和器件在信息存储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谢峰  刘妹娟 《科技信息》2011,(10):I0224-I0224,I0226
随着信息总量的快速增加,传统的存储方式在面对PB级的海量存储需求上,存在着容量和性能的瓶颈。云存储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储服务模式,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本文在详细介绍云存储的概念、结构模型和技术前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云存储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云存储信息服务存在的优点与隐忧。  相似文献   

3.
利用图形数据库的扩展数据和扩展字典存储古建筑附加信息,设计了明清古建筑构件信息模型系统.该系统采用扩展数据存储古建筑信息字段,利用扩展字典存储信息值,从而实现存储信息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斗栱信息模型实例的建立表明,该信息模型系统实现了古建筑构件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同时系统的可扩展性使得信息的校正和丰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云存储存在去冗效率和召回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皮尔森相关算法的云存储层次化去冗优化方法.根据云存储层次化结构中冗余信息的属性分布相似性度量值,构建了冗余信息的距离矩阵;通过计算冗余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对云存储层次化冗余信息进行分类;通过分析不同类别冗余信息的结构,利用数据降维约束条件和中心极限原理,在云存储层次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存储的4种技术,即直接存储、网络附加存储、信息存储区域网络、磁盘阵列,展望了信息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李书娟 《科技信息》2010,(7):62-62,129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不断迅速增长,如何无限期的存储网络信息资源成为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进行网络资源无限期存储的现实意义.网络资源无限期存储要面临的众多挑战等等方面,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无限期存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校园网数据存储及容错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慧 《科技信息》2007,(8):188-190
随着学校信息资源的迅速增加,必须选择一个合理、有效的存储方案,以较低成本完成各种信息的集中存储和管理,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流行的存储及容错技术,结合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的存储及容错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校园网的数据存储及容错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敏感数据库存储信息安全性,需要进行敏感数据库智能加密设计,提出基于AES算法的敏感数据库智能加密方法,构建敏感数据库信息加密的安全密钥,采用算术编码设计方案进行敏感数据库存储信息的自适应特征分类和向量量化编码设计,在高级加密标准协议(AES)下进行敏感数据库存储数据加密的循环码重构和分组加密设计,构建加密和解密密钥,将敏感数据库智能加密循环码译码的明文进行特征分块重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敏感数据库存储信息的样本空间重构,结合密钥协商校验和椭圆线性编码方法,实现高敏感数据库存储的多层加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敏感数据库存储信息加密的抗攻击能力较强,加密的安全性较好,提高敏感数据库存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光子学及光信息存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介绍了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的发展,光信息存储原理及不同类型光信息存储的物理机制,同年对近年来含偶氮类聚合物及聚合物液晶材料的光信息存储研究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大数据云存储下海量数据传输的完整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特征匹配和关联规则的海量数据传 输完整度控制方法。构建海量数据的属性特征高维重组模型,得到关键信息的特征分布状况,据此设计海量数 据的关键信息存储分布结构模型,采用关联规则方法进行海量数据的关键信息特征挖掘提取,利用关键信息进 行海量数据的特征分析和数据聚类处理,采用属性特征匹配方法设计海量数据关键信息存储节点后,利用模糊 减法聚类对关键信息存储节点进行聚类处理,在海量数据传输中,以数据关键信息存储节点传输的完整度实现 海量数据的传输完整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海量数据传输完整度控制,能提高云存储下的空 间利用效率,数据传输完整度高。  相似文献   

11.
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容易被篡改格式且易受攻击,为了实现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格式自适应性,需要进行档案数字化存储格式控制优化,提出基于向量量化编码技术的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格式控制.采用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信息线性结构重组方法,设计加密的密钥协议,得到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信息的密钥构造.依据密钥构造结果,采用分段线性加密方法设计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信息的加密编码格式,得到信息量化编码模型.在加密编码格式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向量量化编码技术实现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格式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格式控制的自适应性较好,加密的抗攻击能力较强,提高了档案数字化安全存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环境下隐私保护方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云计算中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是云计算安全应用的挑战之一。现有的隐私保护方案大多面向用户可用数据的保护而忽视了个人身份信息的保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首先针对可用数据保护提出基于二次混淆的隐式分割机制;同时针对用户身份信息的保护提出基于可信服务器的云存储架构,实现数据存储和用户个人信息管理隔离。云服务器利用可信服务器提供的存储认证码判断用户的存储权限,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储于可信服务器。安全分析表明:该架构能够隐藏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的数据子块的特征,并且能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在便携式电话机(1)中,将存储部(20)存储的上述带位置信息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40),并且安全设定部(510)特别指定示出限制本机的功能的内容的安全设定信息,将该安全设定信息与该带位置信息图像数据关联起来,存储在存储部(2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网络信息存储编码,进而分析了各种RAID编码的数据布局和校验构建机制,着重研究了存储编码的存储效率、更新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的问题,归纳和总结了影响信息存储编码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数字图书馆是当前重要的信息载体,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各级文献管理部门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介绍三种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存储技术:直连附属存储、网络直连存储和存储局域网络,并分析总结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根据数字图书馆存储要求及资金状况,选择适合的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16.
云存储平台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是云安全的挑战之一,当前主流的云存储平台大多面向内容存储服务,缺少对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针对该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高效、用户主动可控的隐私保护云存储架构,该架构用高效的对称密码体制加密隐私信息,以安全的公钥密码体制传递解密密钥和文件信息,设计密钥派生树生成大量密钥实现高效的密钥管理,云存储服务提供者和非法用户均无法获取隐私信息,但用户可以将隐私信息向特定对象分享。分析表明,该架构不增加当前云存储平台负担并且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  相似文献   

17.
借助修复软件恢复分区表受损硬盘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硬盘分成主引导扇区、操作系统引导扇区、FAT表、DIR主目录区和Data数据区等五部分。DIR主目录区之后的Data数据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存储区,其他几个部分存储分区信息、文件且录结构和存储位置等信息。这些信息就像Data数据区存储数据的地图,操作系统通过这些信息才能知道一个文件的数据存储在Data数据区的什么位置,有哪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针对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系统复杂的工艺信息描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数据描述方法,并设计了一种类似Native-XML数据库的存储方式,把工艺设计中的大部分信息以XML原始格式存储,将关键信息抽取出来以字段的形式存储,减少了存储实现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要处理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要求不断开发具有更高信息存储密度及更快响应速度的材料和器件。如何提高读写速度、实现纳米尺度信息存储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是指信息存储密度大于1012比特/平方厘米(1太比特/平方厘米),实现从电子器件从“吉时代”到“太时代”的跨越。与目前市售电子器件的存储密度相比,其信息存储能力堪称惊人。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和器件作为纳米电子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海量存储已经越来越普遍。如何管理并使用好这些海量信息,成为海量存储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鉴于数据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引入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海量存储模式,试图找寻能够解决海量存储中降低成本,保持数据完整性,提高数据使用率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