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补肾活血汤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分析,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髋关节活动度和疼痛感评分,并加以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和疼痛感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和疼痛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汤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显著,且效果长期稳定,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对治疗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术中要求手术切口小且只暴露出大转子部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点和面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将配准过程分为两步实现,即点对点配准和ICP配准,提高了配准精度.在基于VTK平台环境下,开发了手术导航软件,并使用一根股骨进行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目标配准误差为2.137 mm,能够满足手术对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黄芪复方制剂对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黄芪复方制剂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内压的作用机理,以鸡为受试对象,采用激素造模,将动物分为空白、模型、黄芪复方制剂和钻孔减压四组,动态观察了6、8、10、12周的病理改变;骨内压变化及8周时血流变数值。结果:(1)8,10周中药组骨压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2)8周时中药组血粘滞度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黄芪复方制剂:(1)能降低升高的骨压;(2)能降低血液粘滞度;(3)减少骨坏死的程度和范围,促进修复。因此,我们认为黄芪复方制剂能够通过降低骨内压治疗股骨头坏死,使其可能机制为改变与血液凝集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STC)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TMIH)的手术疗效。将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STC组(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和常规组(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意识障碍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上下肢功能,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情况,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后2周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GCS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肢体功能相关评分(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和Fugl-Meyer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STC组肢体功能相关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OS评分均明显升高,STC组GO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TMIH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糖皮质激素后,依据Steinberg分期确诊为I~ⅣB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闭孔动脉内灌注治疗,随访6至8月,Harris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有长期的疼痛减轻、患肢活动范围改善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结论: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壮骨片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方法:用狗和家兔为研究对象,将8只狗分为2组,一组为壮骨片高剂量组,另一组为壮骨片低剂量组.测定其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将50只家兔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丹参壮骨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于灌胃后分别测定其骨内压、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股骨头光镜及电镜等.结果:壮骨片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股骨头内骨内压、降低氧自由基含量,减少股骨头内空缺骨陷窝的数目.结论:壮骨片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给,降低骨内压,改善微循环,修复骨坏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