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有机玻璃土柱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质量浓度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NO2--N、NO3--N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NO2--N、NO3--N含量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增大的趋势。在水稻生育期内与施用普通尿素UR相比,包膜肥料LP40、LPSS、SC60氮素渗滤损失总量分别降低了58.27%,46.38%,33.30%。  相似文献   

2.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彩椒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三种形态氮素营养(NH4^ -N;NO3^--N;NH4^ -N:NO3^--N=1:1)对彩椒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彩椒发棵期之前(含发棵期),施用NH4^ -N NO3^--N混合态氮素,效果最好,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值最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仅次于NO3^--N处理组;同期若单施氮素,则彩椒更易吸收和利用NH4^--N;但发棵期后,单施NO3^--N,各指标的测定值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滴灌土壤中氮素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地下水滴灌为对照,分析研究再生水滴灌后土壤中氮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地下水滴灌,再生水滴灌后初期土壤表层的NH4+-N质量比大幅度增加,但从灌后第5天开始显著降低,于灌后第9天降到灌前水平,且在各土层分布均一,无明显的向下淋洗趋势。再生水滴灌处理下各土层土壤中NO3--N的质量比普遍高于对照。各处理土壤中NO3--N的质量比沿剖面变化趋势一致,即从表层到底层NO3--N质量比逐渐增加,说明NO3--N有明显向下淋洗的趋势。但在100~150 cm深度处,NO3--N质量比开始降低。采用再生水滴灌种植黄瓜,生长季末停止灌水后不同深度处(0~50 cm,50~100 cm,100~150 cm,150~200 cm)土壤中NO3--N的质量比较生长季初分别增加38.20%,44.67%,34.94%和30.88%。  相似文献   

4.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残余NH4+-N及通过反硝化去除NO2--N和NO3--N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渗滤液ρ(COD),ρ(TN)和ρ(NH4+-N)分别为14.8,1.8和1.3 mg/mL,最终出水ρ(TN),ρ(NH4+-N),ρ(NO2--N)和P(NO3--N)分别为28,4,3.4和1.9 mg/L,获得了大于98%的TN和NH4+-N去除率.晚期渗滤液ρ(COD)为2.5 mg/mL;ρ(TN),ρ(NH4+-N)分别为3.0和2.9 mg/mL时,获得99%以上的TN和NH4+-N去除率.最终出水ρ(NH4+-N),ρ(NO2--N)和P(NO3--N)都小于10 mg/L,最终出水ρ(TN)为26~32 mg/L.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饮用水生物滤池对NH4+-N去除和"氮亏损"现象的影响因素,测定生物滤池进出水中NH4+-N,NO2--N,NO3--N等指标.结果表明,陶粒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4.97%到60.99%,活性炭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6.59%到83.02%;陶粒和活性炭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都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降低;陶粒滤池内NH4+-N的去除率随着气水比和C∶N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NH4+-N的去除率在活性炭滤池内随C∶N的增加而降低,气∶水的增加而增加;气∶水对两种生物滤池中NH4+-N去除的影响最大.陶粒生物滤池氮亏损的量从0.10 mg/L到0.70 mg/L,活性炭生物滤池氮亏损量从0.11 mg/L到1.01 mg/L;氮亏损量随着流速增加而降低,随着气水比增加而增加,随着C∶N的增加而先下降后增加;气水比对陶粒和活性炭生物滤池的氮亏损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孔石莼对不同浓度养殖废水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孔石莼对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清除效果明显:对NO3--N、NO2--N、NH4+-N、PO43--P移除率分别可达99.8%、99.6%、95.9%、98.7%;对总无机氮的移除率可达98.6%.孔石莼在吸收氨氮同时对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也有吸收,但NH4+-N的吸收大部分在第1天完成,而NO3--N和NO2--N的大部分吸收需要2 d或3 d完成.孔石莼在养殖废水中生长良好,鲜质量逐日增加,日生长率均较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孔石莼对不同浓度养殖废水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孔石莼对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清除效果明显:对NO3--N、NO2--N、NH4+-N、pO43--P移除率分别可达99.8%、99.6%、95.9%、98.7%;对总无机氮的移除率可达98.6%.孔石莼在吸收氨氮同时对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也有吸收,但NH4+-N的吸收大部分在第1天完成,而NO3--N和NO2--N的大部分吸收需要2d或3d完成.孔石莼在养殖废水中生长良好,鲜质量逐日增加,日生长率均较大.  相似文献   

8.
以2013年1月和6月实测数据为参考,分析赣江水体氨态氮( NH4+-N)、硝态氮( NO3--N)和总磷( TP)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赣江水体枯水期的NH4+-N和NO3--N平均质量浓度高于丰水期,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枯水期的TP平均质量浓度显著高于丰水期。 NH4+-N在赣州和南昌市区下游出现极大值;枯水期干流NO3--N质量浓度在赣州和南昌市区下游较高,丰水期干流浓度相差不大,支流中桃江和袁水NO3--N质量浓度明显偏高;枯水期赣江TP质量浓度在赣州市和南昌市下游出现高值区,丰水期只在赣州市下游出现高值区。通过赣江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Cl-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得出,赣江NH4+-N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排放;NO3--N在枯水期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排放,丰水期则来自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共同作用;TP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排放,其次为农业污水影响。  相似文献   

9.
SBR反应器实现半亚硝化的启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碳源不足,传统脱氮工艺难以处理高NH4+-N低碳氮比废水,采用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相结合的工艺可以处理此类废水,而半亚硝化是上述组合工艺的先决条件.采用低溶解氧和半碱度为启动策略,实现SBR反应器的半亚硝化作用,以期为后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提供合适进水水质.实验结果表明:水温(26±1)℃,控制初始碱度和NH4+-N的摩尔比为1,进水pH保持7.5±0.1,溶解氧为(0.8±0.2)mg/L的条件下,可将NO2--N累积率维持在95%,且出水中NO2--N和NH4+-N浓度相近,而NO3--N质量浓度低于5mg/L,反应器成功启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对半亚硝化效果几乎没有影响.一个运行周期内三氮及COD的变化趋势说明,采用半碱度策略控制半亚硝化进程是可行的,能够保证出水NO2--N/NH4+-N摩尔比约为1.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氨氮污泥负荷影响试验和DO影响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浓度亚硝化系统氨氮降解率及亚硝化率均随着NH4+-N污泥负荷的增高而下降。HRT<2d系统随NH4+-N污泥负荷增加,氨氮降解率迅速下跌到25%~29%;HRT≥2d系统随NH4+-N污泥负荷增加,氨氮降解率缓慢下降到50%~60%;HRT=2.5d和HRT=3d的系统中亚硝化率随NH4+-N污泥负荷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不甚明显;HRT=5d系统中亚硝化率的下降是由于污泥产生适应性的造成。因此高浓度亚硝化反应系统的NH4+-N污泥负荷不宜过高。2)随着DO的升高,高浓度亚硝化系统的氨氮降解率一直逐步升高。DO<0.7mg/L是不利于氨氮降解的;DO>2mg/L时氧化的NH4+-N都转变成了增加的NO3--N,亚硝化率下降。将DO控制在0.7~1.3mg/L之内可保证较佳的NH4+-N降解率和亚硝化率。  相似文献   

11.
综述表面富立方相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重点讨论合金成分、处理温度和氮气压力对合金表面氮势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提高Ti含量和增加氮气压力,有利于表面梯度层形成;处理温度应根据合金成分来具体确定.  相似文献   

12.
综述表面富立方相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重点讨论合金成分、处理温度和氮气压力对合金表面氮势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提高Ti含量和增加氮气压力,有利于表面梯度层形成;处理温度应根据合金成分来具体确定.  相似文献   

13.
Nitrogen cycle in the hyporheic zone of natural wetland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trogen (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and ecological factors for natural wetland ecosystems. It is mainly derived from runoff input,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nd biological N fixation. The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of N in natural wetlands primarily occur in the hyporheic zone (HZ), a buffer area of intensifted biogeochemical activity that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sink, source, and converter of N in wetlands. The main ways of N attenuation in the HZ are denitrification,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anammox), and wetland plant adsorption.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and human factors on the N cycle are illustrated in this artic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 sources are influenced by human factors such as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fossil combustion, while N attenuation is affected by internal factors, includ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carbon and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pH and Eh changes, and microorganism actions. Finally, some research trends are provided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 cycle in the HZ of natural wetlands.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clear perspective of N cycle in the HZ and their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ous factors.  相似文献   

14.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红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NH 4 N与NO-3 N两种形态氮素不同配比对红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氮素处理降低了膜透性,提高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RuBP羧化酶活性、糖含量、光系统电子传递活性等生理指标。不同氮素混合处理使红松幼苗各生理指标增加的效应大于纯NH 4 N和NO-3 N处理效果。在混合处理中,以n(NH 4 N)/n(NO 3 N)(摩尔比)为1/3~ 2/2时的效果最显著,红松幼苗光合性能最佳。因此苗木施用氮肥时应考虑不同形态氮素的合理配比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替考拉宁是采用放线菌发酵生产的一种重要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的选择对替考拉宁的产量有较大影响,比较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豆饼粉、酵母粉及蛋白胨对替考拉宁发酵单位的影响,结果表明,2%酵母粉的效果最优,其效价比等量豆饼粉提高16%,比等量蛋白胨提高2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弱酸铵盐中氮含量的示波滴定法。用过量四苯硼钠沉淀铵,沉淀过滤,过量的四苯硼钠用氯化四乙基铵标准溶液返滴定,以四苯硼钠切口消失为终点,计算出氮含量。本方法终点变化敏锐,不外加指示剂,与通用的标准分析方法相比较,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所用分析试剂无毒。  相似文献   

17.
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的糙隐子草占优势的退化草地进行氮素添加实验(添加梯度为0,30,50,80 g·m-2),以研究在退化草地中糙隐子草根系特征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糙隐子草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没有显著变化,根系直径和根系体积在50 g·m-2的处理情况下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0,30,80 g·m-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退化样地中土壤氮素的适量增加会显著促进优势种糙隐子草根系的增粗生长,而对根系增长生长没有影响,且氮素对于糙隐子草根系的影响存在阈值。糙隐子草根系的长度、直径、表面积、体积与氮素添加量之间都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氮肥对结缕草种子生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二年生结缕草种子产量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结缕草的草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草高与施氮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当氮肥用量为8g/m2时,结缕草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最多,结缕草种子产量也最高,达到761kg/hm2,发芽率为96%.  相似文献   

19.
王玫  杨玉楠  杨晓燕  邱贤华 《江西科学》2008,26(1):76-79,88
研究采用一种新的工艺——半硝化-厌氧氨氧化法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半硝化在35℃左右,pH值为7.6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1d的条件下反应;厌氧氨氧化在35℃,pH值为7.5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2d的条件下反应。硝化反应对氨氮的有一定去除效果,但没有同等比例的亚硝酸盐氮生成;厌氧氨氧化反应前期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均可达到55%以上,但后期氨氮没什么去除效果,而亚硝酸盐氮有一定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土壤中氮的质量分数,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快速准确、终点直观、用样量小的特点,溶液的颜色、产生的沉淀对测定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