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实验室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及其文化功效的释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实验室具有文化属性,它是学校文化塑造和孕育的产物,又影响和促进着学校文化的建设。实验室文化内涵丰富,探究其文化归属,发现其文化特征及功能,把握其对学校文化的影响作用,优化管理的文化支柱,是释放实验室文化功效、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北京文化史可分为燕文化,幽州文化和京师文化三个不同的时期,其文化可分别概括为地域文化、特区文化和社区文化。燕文化的特征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混合体;幽州文化的特征是“胡汉兼融”;京师大化的特征是多元性,多元文化在兼融、混溶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师文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驱动力,更是一个国家的基石。黔东南苗族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黔东南苗族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文化基因进行深入探讨,解码其文化基因,正确处理黔东南苗族文化与旅游发展融合的关系,在有效保护与传承黔东南苗族文化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三峡文化,必须先认识和把握其内涵,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山水文化、史前文化、民族文化、民生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民间文化、工程文化和移民文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澳门文化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其属性前期属于典型的葡萄牙天主教文化而融入了部分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及东南亚文化,后期则是逐渐以中国文化为主体,而保持了部分葡萄牙天主教文化的特色。澳门文化具有开放性,重商性及兼容性三大特征。澳门文化的未来发展不仅要抓住特色,更要抓住优势。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因此而有了中国独有的“春运”景观。从文化研究角度出发来看春运,可以说,春运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媒介文化和制度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制度文化又是其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7.
广场文化活动是以广场为主阵地开展的文化活动,是群众广泛参与文化生活的大舞台。如何组织引导好广场文化活动,使其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群众广泛参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作者把广场文化活动作为重要的社会课题,提出广场文化活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岳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文化、民间文化等,其文化载体主要有山体与环境、建筑与遗址、雕塑与石刻、器物、文献、口头与非物质文化载体等。从文化载体着手,深化中国山岳文化研究,可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要使我国从文化大国成为文化强国,从经济大国成为经济强国,必须着力构建中华主流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其途径一是要正确认识中华主流文化在软实力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二是要发挥好文化软实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酒店竞争首先是产品的竞争,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竞争。其次是服务的竞争,其实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的竞争。而最终意义上的竞争则是文化的竞争,其是更高层次的竞争。酒店文化是服务的核心,是提高酒店档次的重要内容,是酒店促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竞争呼唤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分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成为商品,文化效益决定文化命运。在当前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和消费高雅文化产品成本高、收益小,生产和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成本低、收益大。高雅文化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主导文化主要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在此讨论范围。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高雅文化将充分实现其效益而逐渐兴盛。  相似文献   

12.
高涛 《遵义科技》2007,35(4):12-13
随着历史的发展,推动建筑文化更新、前进的途径,一是由其“内核”文化的裂变或聚变为动力,二是由其“外缘”文化的作用,而往往这两条途径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建筑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狭义的文化是指由生存方式决定的价值观念系统和心理-行为模式。近现代苏州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统一。它在新时期才发生显著变化。目前,苏州文化建设应把握我国文化转型期的有利时机,面向现代化、世界和未来,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地域特色的、具有新品位的苏州文化相统一。其核心内容应是汲取传统文化、外国文化精华,建立起既有传统人格魅力,又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性、理性力量的新型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的理论根基是儒家的担当和忧乐文化,而屈原文化是其重要源头。屈原的代表作《楚辞》,就是对湘楚民间文化的发现和总结。湖湘文化的文源、文脉,是随着屈原文化信息的走向而清晰、而丰富、而完善和扩展的。研究由屈原文化传承下来的湖湘文化价值态,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金香  甘茂德 《科技信息》2010,(8):I0261-I0261
新疆维吾尔族纹饰题材丰富多样,新疆维吾尔族纹饰不但有自身演变与发展的过程,而且是其不断与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进行碰撞、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丁颖 《科技咨询导报》2013,(32):200-201
文化是城市的根。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增强城市创造力,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的不竭源泉。独特的文化遗产无疑是现代化城市最有品味的名片,惟一性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竞争力。地处中原腹地的食品名城漯河,年轻却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漯河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依托以许慎文化为代表的资源优势,以点带面,致力于打造经典文化名城,形成了独特的“漯河文化现象”,使文化资源永葆生命力,促进其持续、科学、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传统与创新这个题目太大,非博览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们是不能穷其精义所在的。为了便于说明,我们主要选取了传统文化中居于大宗地位的儒家文化以及创新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计算机文化来作为着眼点,希冀能见其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8.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其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开发。文章诠释了昭君文化生成的原因,分析了当前深入研究昭君文化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昭君文化开发重大的现实意义,认为,开发利用昭君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昭君文化,应在境界上予以提升,将昭君作为东方人类的和平女神与西方世界的自由女神呼应和对话,把昭君和平文化品牌推向世界;在开发上应有大手笔的规划,并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文化是城市人的精神依靠,没有文化的城市其地位和吸引力也受到制约,新兴的城市都在试图创造自己的文化。通过公共艺术来反映城市的文化,使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言,公共艺术在这方面的积能是不可替代。但是珠三角的城市必须警惕并制止那种粗制滥造的城市公共艺术,根据当代的艺术理念,在城市公共艺术与文化建设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作为壮族文化的中心,地域文化即壮族文化在南宁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必须而且是必然的。在景观设计中恰当的注入民族文化特色,在合理利用空间的同时,提高其品味、文化内涵,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