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河台金矿花岗质糜棱岩发育良好的糜枝岩面理,表现为石英条带、长石残斑扁平面和石英云母成分层劈理面的平行排列及一组分割性滑移面。它们形成的过程就是矿物显微构造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的野外槽探和钻探研究,结合显微镜分析,查明辽宁省黄沟铀矿田矿化围岩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水云母化、赤铁矿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硫化物化和碳酸盐化.铀矿化形成典型蚀变矿物组合:绿泥石+石英;绿泥石+水云母+石英;绿泥石+钠黝帘石+石英;绿泥石+水云母+赤铁矿+石英.水云母化应早于铀成矿期,为铀成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为成矿期蚀变;富矿主要与赤铁矿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等密切相关,其中赤铁矿化与绿泥石化叠加在一起对铀矿化作用显著,且近矿围岩蚀变强度越大、种类越多、叠加越多,则铀矿化越富.  相似文献   

3.
黑云二长片麻岩--榴辉岩相变的纵波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YJ-3000t压力机的弹性波速度测量装置在4.5 GPa,25~1 360℃条件下测量了黑云二长片麻岩的纵波速度,发现随温度升高,岩石的纵波速度经历了缓慢下降-逐渐升高-缓慢下降的复杂过程.详细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实验产物证实黑云二长片麻岩向榴辉岩的转变是岩石纵波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这一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讨论了岩石中矿物相变与岩石纵波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实验结果为初步了解陆陆俯冲过程中,俯冲陆壳的弹性波速度结构演化提供了高温高压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4.
0.7~1.8GPa,室温~1120℃条件下α-β石英相变的弹性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高温高压条件下,α-β石英相变过程中的弹性性质,在0.7~1.8GPa,室温~1120℃条件下,利用多顶砧波速测量装置,采用脉冲反射-透射法,测量了α石英以及相变为β石英的纵波速度.弹性纵波穿过单晶α石英的方向为平行结晶轴X方向.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α石英的纵波速度开始非线性降低,之后,快速升高.这一现象是由于α-β石英相变引起的.依据晶体对称性与弹性参数的关系确定了α石英的弹性参数(C 11 ),及其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同时获得了β石英的弹性参数(C 11 ).实验证实,测量α-β石英相变时的纵波速度,不仅是确定α-β石英相变温度和压力的一种方法,也是校正高压腔体温度和压力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5.
8411铀矿床的矿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中-低温热液轴矿庆与一个多阶段复式石英正长岩体密切有关。它是我国新的一种轴矿床类型。本矿床的矿物组合不很复杂。沥青轴矿是主要工业矿物。主要伴生矿物有:硅钙铀矿、铀黑、钙铀云母、准钢铀云母、微晶石英、石英、铁白云石、方解石、萤石、水云母、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铜矿等。矿化作用共可分为八个阶段,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的铀主要来自岩浆溶液,部分轴来自围岩——侏罗系长石石英砂岩。沥青铀矿的同位素年龄为108—109百万年。应当注意在邻区内寻找与上述类型相同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6.
宁芜盆地白象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象山式铁矿床位于宁芜中生代断陷盆地南段,属于宁芜地区玢岩型铁矿中凤凰山式铁矿床.该矿床的主矿体呈似层状,产于闪长岩体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赋矿围岩发生强烈的角岩化、钠长石化、金云母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菱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钠长石、石榴子石、阳起石、磷灰石、金云母、石英、碳酸...  相似文献   

7.
为了厘定云南腾冲地区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锂、铷的赋存状态以及工艺矿物学特征,并为区域关键金属综合利用提供解决方案,选取水城矿区代表性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矿石自动测定系统,开展单矿物化学成分、物相、元素赋存状态、矿物嵌布粒度等岩矿相学及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i主要赋存在云母类矿物中,Rb主要赋存在长石以及云母类矿物中;云母主要为铁锂云母,其次为白云母,多为形态较规则的片状,与长石、石英相互之间的镶嵌关系较简单;长石以钾长石居多,其次为钠长石,均与云母的镶嵌关系较简单,预计经适度磨矿后云母与长石即可获得较充分的解离;经理论计算,云母精矿产率为5.76%~6.60%;Li2O和Rb2O的品位分别为0.62%~0.73%和0.53%~0.55%;Li2O和Rb2O的回收率分别为91.11%~91.30%和38.20%~39.56%。云母具有不均匀中细粒嵌布的特点,所以选择74μm的磨矿细度较为适宜,此时样品中95%左右的云母可获得解离。云母与石英、长石相互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低,有...  相似文献   

8.
在恒定的法向载荷下,使用Rockwell C 120°金刚石压头对聚碳酸酯(PC)、熔融石英、紫铜和镁合金AZ31进行微米划痕测试,研究滑动速度对试样划痕响应的影响.压入深度小于压头的球锥转变深度,确保仅有压头顶端的圆球部分与试样接触.结果表明: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压入深度、残余深度和划痕沟槽的宽度均非线性减小,划痕硬...  相似文献   

9.
九条沟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中、南秦岭接合部位的中秦岭陆缘盆地,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舒家坝组。区内已发现Ⅰ、Ⅱ号2条金矿带,均赋存于泥盆系舒家坝组一段(Ds1)地层中,分别受近东西向构造F3、F5控制。金矿化严格受糜棱岩化韧性剪切带内的蚀变岩石及石英脉控制,产状与糜棱岩化带基本一致。矿体形态简单,多呈层状、脉状产出,同时也存在膨胀收缩、分枝复合现象。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金矿物主要为显微自然金,形态以微细粒状最多,赋存依次为黄铁矿、白云石、石英的包体金,其次为黄铁矿与石英、石英与绢云母粒间金,以及黄铁矿裂隙金。含金石英(细)脉及脉旁(间)含金蚀变岩石共同构成金矿体,属细脉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房山岩体是华北东部典型的燕山期中酸性侵入杂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为富Si、Na、Al、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轻重稀土分异强烈,Sr-Nd同位素具有类似EMI型富集地幔的特点,表明其岩浆来自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且中生代华北东部下地壳已经被早先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置换.不同基性程度岩浆的不完全混合是形成微粒闪长质包体的原因.侵入杂岩的角闪石压力计显示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中酸性岩浆先后在19~8 km里的深度范围内结晶就位.古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过渡带深度于早白垩世水平俯冲至太行山一线,洋壳脱水导致上覆地幔部分熔融,后者成为加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热源.  相似文献   

11.
广东庞西垌断裂带发育于钦杭结合带南段,是控制该区域银金矿床的重要构造,也是钦杭结合带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分析了庞西垌断裂带中心发育的糜棱岩及其内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分形特征及主要流变参数。研究显示,庞西垌断裂带糜棱岩中可以观察到典型的S-C组构。σ型旋转碎斑系指示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经历了右行剪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矿物颗粒表现出波状消光、核幔构造、亚晶粒化、动态重结晶、单晶拉长及石英晶条带等现象。石英颗粒的动态重结晶作用十分普遍。单个石英晶粒表现为拉长状、锯齿状、港湾状等不规则状边界形态。整体上石英晶粒表现出微弱的定向趋势。根据分形法估算得到的变形温度,结合显微镜下观察的矿物特征,推断庞西垌断裂带内岩石韧性变形温度在600℃左右,相当于低角闪岩相。石英的"重结晶颗粒粒径压力计"估算得到古差异应力下限在9.1~10.7 MPa之间。石英岩的实验高温流变率显示,应变速率应低于10-13.8S-1。这些流变参数可以利用来加深对断裂带韧性变形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郭山zk013号钻孔的系统样品经砂簿片分析、化学分析、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差热、示差扫描量热计。电子显微镜、穆斯堡尔谱、比表面积等研究,结果表明本矿区主要矿物为高岭石,7A多水高岭石; 次要矿物为水云母,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针铁矿,副矿物为蛭石、磁铁矿、钛铁矿、(?)石等。随着垂直深度的加大,高岭石和石英逐渐减少,水云母和蛭石逐渐增加; 高岭石结晶逐渐变差,粒度逐渐加大,7A多水高岭石比例增加。矿物的共生组合和演化规律证实这是一个典型的花岗岩类风化型矿床。从DSC热分析的数据推断高岭石中羟基以八面  相似文献   

13.
在德尔布干深断裂中段西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上识别出一套正长岩-花岗岩组合,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岩石类型为石英正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SiO2质量分数为60.86%~66.14%,高Al2O3,高K2O Na2O、富钾,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岩石,铕负异常不明显(0.81);花岗岩高硅、富碱,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铕负异常明显(0.08~0.46).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要形成于晚造山-后造山环境,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来源于古老陆壳的部分熔融.正长岩-花岗岩组合为探索区域前寒武纪地块晚期演化历史提供了约束.  相似文献   

14.
广绿玉玉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绿玉产于广东省广宁县,是一种富有特色的珍贵玉石材料。对绿、白、黄、黑等4类典型广绿玉原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电子探针等多种方法,对玉石的全岩物相、主矿物显微形貌、矿物化学及晶体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绿玉主要由2M1型绢云母组成,部分品种含有绿泥石和石英等。乙二醇饱和处理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绢云母结构中不含蒙脱石间层;差热分析显示玉石在中温区吸热谷的脱羟极值温度大于600 ℃,与水云母明显不同;扫描电镜显示绢云母类单矿物的微形貌多呈鳞片状,矿物排列组合沿长轴顺层穿插和定向交织,表现为叠层状或鳞片交织状微结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绢云母矿物化学成分中Si、K、Al、Cr等含量较高,部分属含铬绢云母亚类,Cr可能是绿色和白色广绿玉的主要致色元素。  相似文献   

15.
页岩的静弹性模量是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整个过程的重要参数,现阶段页岩静弹性模量的预测往往是先使用岩芯纵波时差及密度计算出动态弹性模量,再寻找动、静态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岩石矿物组成的差异常常导致常规思路得到的动、静态弹性模量的相关性较差,预测结果难以满足工程需求。为完成对研究区块岩芯的静弹性模量预测研究,首先对岩芯进行密度及纵波时差的测量;而后运用全岩矿物分析、黏土矿物分析及三轴压缩试验的方法对岩芯静弹性模量进行对比分析;并由三轴压缩试获取岩芯静弹性模量。按输入变量的不同建立并训练了三个BP神经网络预测系统;并对三个预测系统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只以岩芯密度和纵波时差为输入变量的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较差;以岩芯密度、纵波时差、石英含量及伊利石含量为输入变量时的BP神经网络预测效果较好,以岩芯密度、纵波时差、石英含量、方解石含量、伊利石含量及伊/蒙混层含量为输入变量时的BP网络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对宁夏某地石英砂岩矿的选矿和化学提纯进行预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电子显微探针及能谱仪等方法对石英砂岩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矿石中SiO_2的质量分数为97.10%,杂质矿物主要为黏土矿物、黑云母、钾长石、绿泥石、金红石及铁矿物等,且气-液包裹体数量多、分布广、粒度小.石英中的杂质元素主要为Al、Fe、Ca、Mg、K、Ti等,Al主要赋存于黑云母、长石及绿泥石中,少量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石英晶格中;Fe主要赋存于黑云母、黄铁矿、绿泥石及含钛磁铁矿中;Ca主要赋存于石膏、榍石及方解石中.针对杂质成分及其在石英砂岩矿中的赋存状态,通过煅烧水淬—研磨擦洗—洗磁—加热酸浸等工艺进行处理,提纯后的矿石中SiO_2的质量分数为99.92%.该研究可为宁夏石英砂岩矿石的选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纵波和转换波联合AVO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纵、横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联合反演,包括弹性参数反演、梯度反演、阻抗反演和模量反演时都假设速度比值为常数2.实际速度比值偏离2越大,抽取同一反射点纵波和转换波数据的误差越大,反演误差也越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加速度最优化方法的对上、下层纵、横波平均速度比值和上层纵、横波速度比值同时扫描的AVO联合反演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该方法不但可以获得比常速度比值更精确的反演结果,而且可以得到较准确的速度平均比值和上、下层的速度比值.  相似文献   

18.
在实测4种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响应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行车速度与不同深度下的荷载响应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车荷载沿路线方向的应力影响的有效长度在速度为20 km/h左右时存在峰值,沥青结构层内应力响应的持续时间与行车速度、深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通过非线性数据拟合,得到了行车速度大于20 km/h时的荷载时间与荷载速度和结构深度的关系式,该公式意义明确,相对于已有的理论方法,其拟合精度大为提高。对大于20 km/h的行车速度与路面荷载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行车速度与不同路面深度的荷载频率的关系,为室内试验有效模拟行车荷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顺北区块裂缝性储层发育,气侵和漏失复杂同存,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油气田开采.总结了顺北区块裂缝性储层气侵和漏失现状,并指出"先漏失后气侵"与"先气侵后漏失"两种漏溢同层模式.基于自制的钻井液动滤失与长裂缝封堵模拟实验装置,利用不同宽度楔形长裂缝模型,通过改变裂缝倾角、钻井液正压差和裂缝缝宽等不同裂缝性地层模拟情况,分析了气侵条件下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规律.结果表明,垂直裂缝形成的封堵层最致密,气侵条件下承压能力较高,钻井液漏失深度为37.8 cm,但反向承压可达0.35 MPa,超出水平缝25%;钻井液正压差越大,漏失深度越大,3 MPa正压差漏失深度高达100 cm,比1 MPa条件下超出1倍;缝宽越大,漏失深度越大,形成的封堵层越多且致密,承压能力有一定提升,3 mm缝宽反向承压能力达1.12 MPa,超出1 mm缝宽65%,但气侵速度高达1.69 L/min.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山区高速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组合设置不合理,导致长大纵坡路段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通过分析重型车辆上下坡运行速度特性及受力情况,以陕汽生产的F3000重载汽车为例,通过理论推导构建重型车辆公路纵坡爬坡及下坡车速与坡长理论模型,模拟不同比功率重型车辆上、下坡运行速度与坡长的变化关系,并确定高速公路合理的上下坡临界坡长。研究中假设工况为高速公路坡度1%~6%,上坡车辆最高初速度和最低末速分别为80、50 km/h,下坡最低初速度和最高末速度为0、80 km/h。使用MATLAB模拟计算其坡度与车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坡过程中,以80 km/h的初速度为例,稳定车速为45~61 km/h;当坡度一定时,比功率越大的车型速度降低的越快,稳定行驶速度越大,达到稳定行驶车速的平衡坡长越长。下坡过程中,当坡度一定时比功率越大的车型,车速增大越多,稳定行驶速度越大,达到稳定行驶车速的平衡坡长就越短。在坡度为1%~3%时,无须设置爬坡车道;当坡度大于3%时,比功率较低的车型,爬坡性能较差,车速下降较快,需要设置爬坡车道。重型车辆在4%、5%、6%的坡度行驶时,设置避险车道的坡长阈值分别为5.5、4、3 km。研究成果可为山区公路线形的合理设计、道路的安全防护以及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山区高速公路重型车辆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