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龙 《科学大观园》2012,(10):13-13
1912年4月15日,与冰山发生相撞的泰坦尼克号客轮沉入北大西洋海底。科学家表示,如果泰坦尼克号并未发生海难并且今天仍在海上航行,它将遭遇更多冰山,可能的原因就在于全球气候变暖。根据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自1880年以来,全球平均  相似文献   

2.
北大西洋洋流停止流动,几天之内,南北极冰山融化,大量淡水注入海洋,罕见的飘雪出现在印度,雹灾重创日本东京,龙卷风横扫美国洛杉矶,大水排山倒海般地冲入纽约市……这是美国电影《后天》以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剧变,带来严重的自然灾难为主题,为人类勾画出的一个地球末日的场面。  相似文献   

3.
张亮 《科学大观园》2005,(10):60-62
北大西洋洋流停止流动,几天之内,南北极冰山融化,大量淡水注入海洋,罕见的飘雪出现在印度,雹灾重创日本东京,龙卷风横扫美国洛杉矶,大水排山倒海般地冲入纽约市……这是美国电影《后天》以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剧变,带来严重的自然灾难为主题,为人类勾画出的一个地球末日的场面。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一些人相信地球拥有从“全球变暖”伤害中“自愈”的能力,另一人则相信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自然灾难。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更是耸人听闻地宣称,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导致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行星地球和人类自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10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怪招”。  相似文献   

5.
全球变暖的危害已给世人敲响了警钟。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保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它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消灭全球变暖之灾人人有责,势在必行,王予意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心系人类未来安危,出谋划策,为全球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晓东 《科学大观园》2010,(20):58-59
<正>在上一次全球变暖中,人类的适应能力无疑经受了极大的考验。这次变暖发生在中石器时代(约15000年前~5000年前),当时居住在欧洲的人类在可怕的环境剧变中,究竟遭遇了什么?这是考古学上最恒久的奥秘之一。为了破解这个奥秘,考古学家希望能找到当时人类的遗存来了解当时的人们吃什么,他们的饮食如何随着气候变暖而改变,有哪些疾病困扰着他们,绝望是否引发了暴力,他们具有怎样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等。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0,(8):32-35
正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1℃,并正在给包括海洋和冰冻圈在内的生态,乃至人类自身造成严重后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酷热的天气现象会越来越频繁。事实上,在酷暑中煎熬的不仅仅是人类,许多地球生物也在与不断变暖的气候做斗争。  相似文献   

8.
过度放牧,无采挖金等人为因素及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互相影响和渗透,导致了黄河源头的玛多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给玛多县带来了什么呢? 1.水资源减少 1988~1996年的9年间,黄河源头地区水量比正常年份减少23.2%,共计少来水277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1,(10):22-25
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几近无处不在.由于全球变暖,我们正在经历热浪、洪水、干旱、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全球变暖水平保持在相比工业化前不超过1.5℃的可能性迅速降低,人类跨越不可逆转的翻转点的风险也在增加.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既是从现实出发的行动目标,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防止100年后海水淹没地球 据"全球气候演化政府间组织"发布的报告预测,由于气候变暖造成冰山融化等因素,全球海洋洋面将会在21世纪上升20到90厘米,相比起20世纪上升的10厘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数据.而一些未来学家甚至相信,在全球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地球很可能在100年甚至几十年后就变成一片汪洋,到那时本来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将失去栖身之所.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地球持续升温,全球温室效应正在加剧. 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由干旱引发的火灾频繁发生,两极冰川正在加速融化……而这一切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巨大的阴影——二氧化碳. 众多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目前以每年接近3%的速度增长,并且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我们处于"人类世"的门槛,这表明人类活动已成为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暖是各国关注的问题,并且全球变暖没有减缓趋势。导致全球变暖有诸如全球正处于温暖期、地球自身的状态变化等自然因素,但是,主要是人为因素诸如焚烧化石矿物、植被的减少、建筑物的增加加剧全球变暖;需要从技术合作、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调控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一个简单的“池塘模型”简要描述了地球系统碳循环的基本框架,并借助地理学的地带性理论说明了全球碳失衡进而导致的全球变暖给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留下的潜在危机。工业化过程导致大气CO2浓度的持续升高,是目前地球气候系统失调的最主要原因。在新的免碳能源还没有出现之前,减少区域CO2的排放、寻找更多的区域CO2归宿,对于中国在国际碳外交谈判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具有重大意义。华南湿热地区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化学风化过程具有明显的碳汇效应,而这种碳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理独特性,且是一个最基本的“本底”碳汇,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最新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温度自19世纪以来升高了大约0.6℃。气候是在较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的综合,但这种综合绝非简单地指平均值,某地出现的天气条件的概率和极端值也都属于气候。气候的定义从其本质上看与某种天气事件的概率分布有关。当某地天气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时,就可以认为是不易发生的事件。在统计意义上,不容易发生的事件就可以称为极端事件。干旱、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等事件都可以看成极端气候事件。某一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在另一地区可能是正常的。平均气候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对极端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强度的概率分布产生巨大影响。事实上,当某地的气候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时,人类和生态系统等与之相适应。但气候发生变化时,一些极端的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会产生重大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模式对气候变率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不仅影响气候研究的本身,也给我国政府相关决策带来困难。海洋是整个地球气候系统的一部分,海洋模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全球气候模式的可靠性。参数化是数值模式的动力核心之一,因此开发新的海洋模式参数化方案是改进气候模式的必经之路。针对高分辨率海洋模式,我们需要开展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中尺度涡旋诱导的沿等密度面和跨等密度面混合、次中尺度、内波以及海流与海底地形相互作用等关键物理过程的研究,阐明海洋能量级串多重耗散路径和机制,以此建立从海面到海底全深度的适用于高分辨率海洋模式的关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以改进全球和区域海洋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暖与中国能源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百年间全球变暖趋势非常明显 ,对社会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变暖有着密切关系 ,而矿物能源燃烧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中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了改善全球气候环境 ,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呼声很高。我国虽然没有承担二氧化碳国际减排任务 ,但是也需要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远战略。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应该提高国家总体能源效率 ,以低碳排放的能源去替代高碳排放的能源 ,最终建立我国的非碳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宇如聪 《中国基础科学》2015,(2):27-37,65,66
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对于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整体实力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制与评估"项目通过5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和发展了我国高分辨率气候模式系统和其评估系统,建立了通量集合耦合平台,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成功研发了全球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2,其大气水平分辨为50km,海洋水平分辨为30km,它改进了模式中一些重要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使模式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对当今气候基本态的模拟与国际上现有模式性能相当,对东亚气候的模拟有部分优势,增强了对热带气旋、台风等中小尺度过程的模拟能力;(2)成功解决了与模式高分辨率有关的部分科学问题,如东亚地形问题和经纬度网格极地问题、与高分辨率相适应的模式动力框架问题、中国东部独特的冷季层云与青藏高原地形相关问题等;(3)自主研制了全球0.5°×0.5°网格的格点模式动力框架,具有良好稳定性和物理守恒性,建立了全球高分辨率格点大气环流模式,实现了"云-气溶胶-辐射数值集合系统"(CAR)与全球格点大气环流模式IAP4的耦合,揭示了云的次网格尺度结构是造成辐射计算差异最主要原因的物理机制;(4)建立了多大气模式交互集合耦合平台,集成了包括本项目支持研发的格点和谱模式在内的15个国内外知名的分量模式,成为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噪音对气候影响的一种创新分析工具;(5)建立了包括东亚地区云与辐射、东亚-西北太平洋季风、热带偏差机理、云辐射反馈过程与ENSO模拟改进等的耦合气候系统模式评估体系,为评估、改进项目研制的高分辨率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方向。所研发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阶段性中低分辨率模式参与了第五阶段耦合模式国际比较计划(CMIP5),建立了业务气候预测系统,为国内外开展气候及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模拟数据,为IPCC AR5的编写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提升了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影响力和气候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集中了国内外土地利用、气候、生态等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从"全球视角"出发,通过国际对比揭示与评估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过程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影响,不仅可以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模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于科学调控人类土地利用行为,缓减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项目近5年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热带太平洋地区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研究对学界普遍接受的气候突变"高纬驱动说"提出质疑,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热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是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研究仍十分薄弱,百年-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尚未展开。本项目选择湖泊沉积和石笋为研究材料,以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的关键空白区为重点研究区,开展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多指标综合集成研究以及多模式、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以期查明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的结构特征与空间表现、百年-年代际气候变率的时空特征以及现代增温的自然背景,阐明全新世不同时间尺度亚洲季风变异和干旱演变的动力学过程与驱动机制。本项目有望在全新世气候研究领域取得引领性学术成果,在理论认识层面,为理解全新世气候变化机制提出原创性观点;在国家需求层面,为评估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非人类自然实体确立内在价值是环境伦理学的关键议题之一。在环境整体主义框架内,克里考特和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学说被认为是对此问题最有希望的两种解决方案。本文将具体分析克里考特从对自然主义内在价值论方法的整体批评出发,以"价值人类生成论"和量子物理学对主客二分的消弭这两种理论为基础,所提出的超越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对立的自然内在价值学说。同时澄清克里考特和罗尔斯顿的自然内在价值学说仅存在具体理论发展路径上的差异,不存在根本的理论动机和目标上的差异,因此不能视之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最后,通过论证克里考特内在价值学说无法通过"最后人类"问题的检验,揭示出其学说作为环境伦理学理论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阐释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