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产生的机理,通过控制油品液面静电电位静电接地等控制对策,以减少消除静电火灾事故,确保油品储运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在油品储运系统,因雷击、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已经发生多起。雷击事故多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地下原油罐,静电事故多发生在油品装车台或油罐收油过程。雷击、静电产生的电火花都会引起油罐、罐车着火或爆炸,其危险和损失往往也是很大的。因此,熟悉雷击、静电有关知识,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营的危害,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止雷击、静电工作,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在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给出了具体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3.
董震 《科技咨询导报》2010,(23):107-107
简述石油产品输送过程中静电产生的机理,控制油品液面静电电位的措施,掌握静电接地的作用及静电事故的防护措施,确保油品储运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油品储运中静电的危害、静电产生条件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5.
炸药粉的静电点火能用于评价炸药生产和储运过程中的静电危险性.静电点火能测试装置应该符合本身安全、操作便利、可靠性和重复性好的要求.对于有些炸药的静电点火能量测试,出现双能量区域;低能量区域仅在动电极点火方式中出现,高能量区域则可同时出现在动电极和固定电极点火方式中.放电极隙间的静电放电特性对炸药的点火概率有明显的影响.放电极隙间可能存在4种放电模式,即振荡放电、弧光放电、火花放电和低电压接触放电.有些炸药对接触放电十分敏感,被静电放电点燃的能量非常低.动电极静电点火能测试装置,由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电极的渐近运动和定位,放电极隙间的点火能量则由瞬态数据记录仪和微机自动测试分析系统获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油气储运过程中静电产生及发生静电危害因素分析,合理制定油气储运的静电防范措施,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14,(23):62-62
近日,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油品储运场所静电在线检测报警系统,填补了国内行业安全生产线空白,将为全国工业场所安全生产领域带来技术性革命。该系统是利用油品储运设备与操作人员静电积聚特点及对检测方式、防爆等级、检测量程、仪表安装位置等方面的适应性要求,研发出的一款能够对油品储运场所进行实时在线检测、数据远传、自动报警的安全管理系统。科技人员通过引进国际顶尖技术,自主研发出静电采集分析报警软件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通过静电检测、接地电阻检测、报警及组网通信单元等进行防爆性能分析与防暴设计,使其预警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体静电可直接引起火灾的危险,该文分析了人体静电的产生、积聚、放电和引燃可燃物的过程,并由此总结了可以从加强宣传、加湿环境、接地、使用抗静电材料和安全操作的具体措施来防止人体静电产生的火灾危险.  相似文献   

9.
在电子产品SMT生产过程中,静电放电往往会损伤器件,甚至使器件失效,造成严重损失,因此SMT生产中的静电防护非常重要。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静电产生源及静电防护原理,较详细地介绍了SMT生产中的一些静电防护技术基础与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实验室静电防护的若干基础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静电来源及放电原理,分析了静电放电对设备和元器件所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实验室在接地系统、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方面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静电放电(ESD)火花的点燃危险性特征.根据静电放电火花的能量大小、放电火花空间分布范围和放电火花持续时间,研究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可燃物的可能性,总结了6种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能力.根据数据序列理论,分析了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源序列和可燃物危险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将工业生产条件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为4级,并对聚烯烃粉体生产工艺过程中典型和频发性的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由分析静电放电火花羔火过程的物理特征和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特性。根据静电放电火花的能量大小、放电火花空间分布范围和放电火花持续时间,研究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可燃物的可能性大小,给出6种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能力。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分析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源序列和可燃物危险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将工业生产条件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为4级。  相似文献   

13.
ESD特征参数与受试设备耦合电压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静电放电(ESD)辐射场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利用电小单极子天线和IEC61000-4-2规定的电流波形标定装置组建的国内第一台静电放电电磁场测试系统,对空气式静电放电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确定了ESD特征参数与受试设备接受到的ESD耦合电压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ESD耦合电压的大小受放电电流上升时间tr和电流峰值Ip两种因素影响,且受上升时间的影响更大.为电子器件及设备抗ESD设计提供了客观的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静电放电电流波形校准装置的研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EC61000-4-2的要求,研制了2种不同结构形式的静电放电电流波形校准装置,对SchaffnerNSG438和KeyTek MZ-15/EC型静电放电枪的电流波形进行了校准测试.经在不同电压等级和电压极性下的多次测试发现:其中一种校准装置测得的静电放电电流波形与出厂结果相吻合,即该校准装置的设计是成功的.通过试验对比和定量分析发现,校准装置的分布参数对静电放电电流波形的上升沿有显著影响.对于静电放电电流波形校准装置,仅满足标准规定的电压驻波比指标是不够的,必须对分布参数的影响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集成电路静电放电电压与注入能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静电放电注入时损伤电压与损伤能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进行静电放电电压与注入的平均峰值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实验采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在人体模型下对几种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注入放电,通过Agilent inifniium示波器记录并计算得到静电放电注入时相应的能量波形,取五次能量峰值的平均值记为该电压下注入的峰值能量,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注入的静电电压与平均峰值能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固体发动机推进剂静电敏感性测试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性能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推进剂的组分、药浆及发动机发生分解、燃烧、爆炸的原因和机理,静电放电是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发生事故的重要外部激励源.介绍静电火花测试法和20世纪80年代初在法国设计的一种称为法国测试方法的测试系统,将推进剂配方分为敏感性和非敏感性推进剂配方.但是,由于没有考虑热力和机械条件,评估推进剂静电敏感性的静电感度仍有一定的缺陷.静电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怎样正确评估推进剂静电敏感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空气式静电放电规律研究和理论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静电放电(ESD)是一种复杂的气体放电过程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放电电压的大小、极性、电极接近速度和环境湿度都是影响放电的主要因素.利用本课题研制的新型静电放电实验装置,在不同的放电电压、不同极性、不同电极接近速度和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研究了空气ESD的放电特性,重点分析了放电电流峰值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建立了能够估算放电参数和被试设备接收的耦合电压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可为ESD抗扰度实验的定量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般失效机理的分析可提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利用多种微分析手段,分析和小结了功率器件芯片的封装失效机理.重点分析了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导致的功率器件失效,引入了ESD电热理论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快速准确地分析金属引线的抗ESD强度.  相似文献   

19.
静电放电发生时,由于气体压强、空气湿度、电极表面状况、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相关放电参数(击穿电压、电流、电场、磁场、峰值、弧长、上升斜率等)具有低重复特性。我们通过相关放电参数的处理来研究带电体和受电体之间间隙的电性质。从理论上和实验上深入研究放电间隙电性质的低重复特性,对于充分认识和把握静电放电的本质,对于静电放电危害的防护,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过改变静电放电发生器实验环境温度来获得相应的固定间隙放电情况下电流峰值的差异。试图从理论上对静电放电条件下所获得电流峰值的低重复特性加以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依据IEC61000-4-2标准制造的静电模拟器的放电过程,与真实的人体静电放电过程中身体表面分布的电荷是通过在手指尖端产生的火花放电完成的过程存在明显区别。为了探明人体真实放电过程的性质,提出了一种由所测放电电流估算火花放电电压的方法;并证明在人体接触式放电过程中,在火花放电之后存在着电弧放电现象。考虑到电弧放电和基于火花阻抗公式的时变阻抗,得到了一种用于计算与充电电压有关的人体放电电流的改进等效电路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