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经过不断的品种选育,栽培成了各具特色的名优特稻米,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水稻资源宝库中的明珠。香稻就是其中出色的一族。 香稻的种植源远流长,在元代《重修琴川志》就有记载。据《常昭合志》载:"香子稻,色斑粒长,以一勺入他米炊之饭皆香。"其米饭香气浓馥、米粒亮透、松软适口、老少皆宜。有  相似文献   

2.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所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由于卷帙浩繁,散佚颇多。本文根据有关序跋及资料记载对其版本概貌加以梳理,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所见的一些版本,分析了该书的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3.
西汉王子侯封地的具体地望,或者没有记载,或者《汉书·王子侯表》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常常出现不一致。本文主要根据《史记》相关纪、传、表,《汉书》相关纪、传,并参考《水经注》、《汉书补注》、《史记志疑》、《汉书地理志稽疑》、《校汉书八表》等来考证《汉书·王子侯表》中几个王子侯的封地所在。  相似文献   

4.
桐梓修志,始于明万历间。厥后,清康熙二十五年贾国、雍正九年邱仲,道光时赵旭、同治初凌彝铭、光绪中赵彝凭,先后续纂,除《光绪志》惜俱散佚。故民国时重修县志,邑人即感慨:“桐梓迭遭兵燹、旧传贾志、邱志各书,久归乌有,若再延缓,将一切文献无征,何以知往...  相似文献   

5.
澹归和尚在营建丹霞山别传寺过程中,得到韶州知府赵霖吉、马元、李复修等的鼎力匡助。赵霖吉为之撰《别传寺记》,马元托其纂修《韶州府志》、勘校《新旧曹溪通志》,李复修两度为其《遍行堂集》作序。澹归以缘契交于州郡大夫,以文会友,诗书唱合,亦禅亦儒,推动了清初岭南韶州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私人经验与学术冲突——《福建通志》重修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28年开始重修的《福建通志》虽已成书,最终却几欲尽弃。因师辈而起的个人恩怨,以及当日闽省学术史上的两种方向——汉学和宋学的冲突,是诸公围绕修志而生龃龉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8,(1):87-92
刘理顺是崇祯帝亡国之时,为其殉节为数不多的人物之一。《明史·刘理顺传》对其入仕前经历、入仕后为官事迹、殉节情状等记载多语焉不详,述及历任官职也有讹误。故文章拟通过对错综复杂的相关文献和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和考证,以期明晰刘理顺在崇祯一朝的活动轨迹,或许对《明史》的不足之处能弥补一二。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地标石,就是指具有一定旅游审美价值、人文历史价值及地标性质的、不可移动的大型天然观赏石。巢凤寺坐落在贵州清镇市城区,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巢凤寺原名东山寺,据《清镇县志》记载:"东山古寺有三体三层,中层有岩,大数十围,岩下有洞,外狭内阔,旧传有仙佛居此……"。后因山顶有一奇石形如一只蹲在巢穴中的  相似文献   

9.
青州龙兴寺诸院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宋时期,龙兴寺在王公贵族"舍宅为寺"的风气中诞生,当时规模狭小,只称佛堂.历北魏、东魏近百年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北齐时期成为"东方之甲寺".唐宋时期是龙兴寺的鼎盛时期,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建立了新罗院、九曜院、志公院、天宫院、百法院、卧佛院等众多别院,形成了多重院落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冯承钧著《成吉思汗传》由漓江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发行。此传是成吉思汗诸多版本中不可多得且与众不同的一个。作者简要地介绍了成吉思汗的身世、崛起及对蒙古诸部落的整合。对于成吉思汗的西征、平西夏与过世,作者相对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却也并非赘述。此书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不仅为人物作传而写,更为我们展现了成吉思汗时期中国的边疆史、民族史及地理志。以往修《元史》的人对于成吉思汗的事迹遗漏比较多。于是有不少后人新  相似文献   

11.
莆田末科进士张琴于民国期间编修《莆田县志》,该志中的“方言”内容,无人提及,其体例、方言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存在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已进入建国以来第二轮修志阶段,与第一轮修志相比,近20年来,水利建设的自然、经济条件有了很大变化,水利建设重点也有很大转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记录20多年来水利发展历程,实事求是记载水文化在水利建设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对搞好水利志编修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嘉靖《南安府志》与万历《重修南安府志》是现仅存的两部明代所修的南安府志,由于流传甚少,对志书本身的研究比较缺失。这两部志书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是我们了解明中后期南安府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最原始、最详细、最完备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论“春秋笔法”的研究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笔、史笔、文笔是"春秋笔法"的基本呈现形态,而传统经学的终结和学科的进一步分化为"春秋笔法"向哲学、语言学、新闻学等学科的延伸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撑,于是外笔就同经笔、史笔、文笔等内笔一起组成了"春秋笔法"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5.
腾冲地名“绮罗”,旧志作“矣罗”。它应该是南诏时徙往“永昌一带”的浪穹诏主矣罗君的地名化或其它彝语名,而不应是丝绸名,与丝绸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叭真是滇、缅、泰、老、越连结地区(即通常所称的小泰区域)傣-泰民族编年史和传说中的英雄,于十二世纪时率傣-泰民族各部征服了上述地区。有关叭真在世时间和征服小泰区域的具体过程,相关编年史和传说各有不同;而关于叭真在小泰区域傣一泰民族走向强盛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史学界也没有明确看法。文章在前辈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世纪云南和中印半岛政治局势,确认清迈编年史《庸那迦纪年》关于叭真在世时间和攻略扩张过程最为可信,并重构了叭真一生的主要事迹;结合傣-泰民族历史的发展演变,指出了叭真在小泰区域傣-泰民族走向强盛并成为云南南部和中印半岛广大地区统治民族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明代云南的两部志书在内容及体例上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明代云南方志的发展历程,以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方志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鈇钺”、“鈇锧”二星官,在部分典籍中亦作“铁钺”、“铁锧”。文章对此二星官名称的源流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铁钺”、“铁锧”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笔误和以讹传讹,并非名称通用。  相似文献   

19.
班固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身在经学时代的他,所撰著的《汉书》中大量征引五经文字,其中对《诗经》的征引亦不在少,《纪》《表》《志》《传》都有征引。征引范围涉及风、雅、颂,其中以雅诗为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班固正统的思想。《汉书》所引之《诗》固是汉代版本,将其与今流行本勘比,自有其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上面提到的非定居移住民,是指从福建及浙江省南部的台州府等地流入奉化县山区的人,即所谓的“棚民”。在位于忠义乡以西的剡源乡,可以见到如下的记事 。剡源向乏水患,亦无劫案。自嘉庆初,闽、台(福建省与浙江省台州府———引用者)棚民相率来剡〔源乡〕,种靛青、种苞芦,日辟日广。如牛山之濯濯水,无所蓄迨。〔嘉庆〕末年,大雨连旬,山水骤注于溪,溪不能容,遂漂没田畴无算。……比年仙居、黄岩无业贫民偕来工作,寓居山厂,一不得食,抢劫之案,层见叠出。由此来看,自嘉庆初年( 1 8世纪末)以降,福建等地的棚民、浙江南部的贫民流入该地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