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说起蛇,多数人会感到恐惧.偶尔在野外路边遇到蛇,人们也多是远远躲开,惟恐被它咬上一口.但是在闽台一些地区,人们却把蛇尊为保护神顶礼膜拜,甚至有与蛇交颈而眠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Cantor)]主要以蛇类为食物。1977年夏,我们对眼镜王蛇的捕食习性作了多次观察,并拍摄了捕食灰鼠蛇全过程的生态照片。眼镜王蛇饲养于底面约2平方米的玻璃制陆族箱内。箱底垫泥土、石块,上覆草皮,并种了杂草及小灌木。活蛇饵料从上方投入。眼镜王蛇稍受惊扰即把头及身体前部竖起,向四方张望,作警戒姿势。当投入活蛇后,即朝食物猛扑。此时,投入的活蛇也受惊四处游窜。因此,眼镜王蛇往往不能一次就准确地把猎物咬住,咬的部位也不可能加以选择。而当咬到某一部位,  相似文献   

3.
王广力  何舜平  黄松  何苗  赵尔宓 《科学通报》2009,54(9):1250-1261
报道了美姑脊蛇Achalinus meiguens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美姑脊蛇线粒体全序列长17239 bp, 由22个tRNA, 2个rRNA和13个蛋白质基因及2个非编码的控制区或D-loop组成, 存在着基因重排现象. 对已报道蛇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后, 发现一些蛇类线粒体基因组进化规律: 双控制区现象在爬行动物进化历史中独立地发生, 有不同的演化历史; tRNA假基因是在真蛇下目(Caenophidia)中进化形成的; TΨC臂的相对较短(一般少于5 bp)和缺失“DHU”臂造成蛇类tRNA较短. 通过MP和BI分析确定美姑脊蛇系统发育位置应该位于瘰鳞蛇Acrochordus granulatus和其他真蛇下目蛇类之间, 而不应该属于游蛇科Colubridae或者眼镜蛇科Elapidae. 由于美姑脊蛇与真蛇下目中蝰科Viperidae、游蛇科以及眼镜蛇科之间的单系性都被统计检验拒绝(P < 0.01), 由此认为美姑脊蛇所在的闪皮蛇亚科(Subfamily, Xenodermatinae)应该提升到科或者更高的分类阶元. 依据系统发育统计检验结果, 我们选择Bayesian树来进行分歧时间的估算. 原蛇下目与真蛇下目的分化时间为109.50 Mya; 而瘰鳞蛇与其他真蛇下目种类的分化时间为106.18 Mya; 美姑脊蛇的分化时间在103 Mya; 蝰科与眼镜蛇科和游蛇科构成的单系群的分化时间发生在96.06 Mya.  相似文献   

4.
中药中的蛇     
21世纪的第二个蛇年即将到来。蛇是一种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的古老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纲鳞蜥亚纲有鳞总目蛇目。蛇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在2亿多年前出现在地球上,但是,到约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了,而蛇却适应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生存至今。现存的蛇类已知的约有2500种,中国约有2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至温带的大片地区,树栖、穴居、淡水和海水中均有。我想绝大多数人对蛇都不会有好感吧?也许是因为部分蛇有毒,咬人后可置人于死地;或是因为它那  相似文献   

5.
<正>在南北卡罗来纳州,松树和橡木丛生的沙山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叫做猩红王蛇的无毒蛇。这种蛇在外表上会拟态该地区的一种有毒蛇类——珊瑚蛇。通过这种方法,猩红王蛇可以蒙骗它们的捕食者,比如红尾鹰。猩红王蛇身上的条纹和珊瑚蛇非常相似,人们还特意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区分它们:"红配黑,请放心;红配黄,杀人狂。"但在20世纪60年代,珊瑚蛇在沙山地区永远地消失了。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克里斯·阿科利和他的同事大卫·费宁,决定研究珊瑚蛇的消失是否会影响猩红王蛇身  相似文献   

6.
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大家常常呼朋唤友去远足。到大自然中怡情养性真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不过,在野外游玩时往往会与一些动物遭遇,身体受到伤害的事也就屡见不鲜,所以远足的人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免得让高兴事变成伤心泪。 如今,在野外已经很难遇到豺狼虎豹了,但是蛇、有毒昆虫之类的动物还比较常见,如果被它们咬到  相似文献   

7.
在生机盎然的自然界,蛇类是一个大家族,全世界共有约2700多种,其中毒蛇650多种。中国拥有蛇近230种,其中毒蛇近50种。陆地上最毒的蛇是亚洲的眼镜王蛇,3分钟内可致人于死地;水中最毒的蛇当数虎蛇,一次排出的毒汁能杀死300只山羊……而最富有传神色彩的蛇则是"双头蛇"。1998年11月9日,重庆江津市镇月坎村农民李伟在红薯地里抓到一条双头菜花烙铁头幼蛇,直径不到1厘米,长约50厘米,躯干上并生着等长等大的两颈和两头。11月14日的《重庆晨报》和《重庆商报》同时作了图文报道。11月24日,重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的蛇类约有2 700种,我国约有173种.其中,海蛇的种数很少,全世界仅有49种,而我国则有15种.虽然种类少,但它们身上却充满着奇趣与神秘. 装备奇特 虽然不少陆生蛇游泳戏水的本领也不小,如眼镜蛇、银环蛇等,但是陆生蛇的水中功夫怎能与海蛇相提并论呢?海蛇不仅可以长期在海中游泳,有的还可潜入海中长达数小时.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看来,蛇类是危险而高冷的.其实它们的视力并不好,主要靠吐出舌头来捕捉外界的食物信息或洞悉周边环境的变化.蛇的舌体不断伸缩,舌尖细长且灵活,尖端分叉,由多种连向(纵向、左右向、背腹向、斜向)的横纹肌组成,横纹肌上分布有丰富的纤维.蛇舌没有味蕾,故无味觉功能,但它却是嗅觉的重要辅助器官.蛇舌经常快速地伸到空气中,搜集空气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并将其粘附或溶解于湿润的舌面上,捕捉到信息后立即收回口中,因此它也被称为"蛇信子".蛇通过口中的专用管道收集动物发出的气味分子,并将其传至雅各布森氏器官.该器官直接通向大脑,进一步探测出气味源位于何处,协助完成追踪猎物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在日本冲绳县发现了一种蜗牛。这种蜗牛能够像蜥蜴一样切断尾巴躲过捕食者的追捕。尽管人们已经知道螃蟹、蚯蚓等生物也能够切断躯体部位来逃生,但这是首次确认蜗牛也有类似行为。负责这项研究的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细松前说:"在没有蛇类生存的地区,我们没有发现当地的蜗牛具有这种防御行为。人们认为,这是适应行为的特殊例证——由防御蛇类的需求进化而来。"这种蜗牛被称为"萨摩蜗牛",生活在中八相山的石恒岛和西表岛地区。细松前还研  相似文献   

11.
惊蜇过后,蛇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蛇袭击人的事件开始多了起来,盛夏时节更是其肆虐横行的高峰。人们被咬伤后现场能否正确施救,不仅影响到愈后恢复,有时甚至危及人的性命。  相似文献   

12.
<正>蛇以其惊人的方式进化,在此进化过程中,它们失去了腿,同时进化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超乎寻常的能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蛇约有3400种,除了寒冷的南极北极,它们几乎遍布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尽管每当提到蛇,人们就会不由得紧张,即使是生物学家也会心跳加快……但是,仍有一些研究者对它们乐此不疲,津津乐道。因为它们是地球上进化最为奇特的脊椎动物。身体的变化蛇的进化方式非常奇特,最显著的特点是四肢在进化过程中退化,从而形成了细长而光滑的躯体。除此之外,它们的身体内部也发生了不寻常的变化。内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人员曾认为,蛇是由低等穴居的蜥蜴进化来的。新证据表明,蛇具有海洋动物血统。所有生活在陆地的脊椎动物——从人类到鳄鱼再到鸟——都统称为四足动物,意思是有"四只脚",即使前肢已变成了人类的胳膊和鸟类的翅膀,四足动物名称仍然适用。然而对于蛇,这种变化却是根本的:蛇失去了所有四肢。蛇是如何变成目前这个样子的?蛇的特征模糊了其祖先。蛇  相似文献   

14.
在又一个蛇年初到之际,人们的交谈中常常提到蛇。说起蛇,让人不禁联想到神秘、敬畏,在十二生肖中也给蛇留了一席之地。而植物王国里也有这样一些成员,它们同样属"蛇"。南蛇藤从形态上来看,南蛇藤无疑是名副其实的"蛇",它那光滑无毛、布满皮孔的白色圆柱形枝条长度可达12m,宛若一条逶迤的白蛇。近圆形、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的钝锯齿缘叶片,入秋后会变成红色,非常漂亮。值得一提的是,南蛇藤的根、茎、叶、果均可作药用,能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既可以治蛇咬伤,又可以提炼农药。  相似文献   

15.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地方,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会带来如此麻烦呢?科学家揭开了它的着火之谜。原来它体内含有大量易燃的脂肪,尤其是舌头上的含油量更高。有趣的是,当地黑人对于“库加沙”,与其说是讨厌它,倒不如说是喜欢它,因为这种蛇富有易燃的特点,人们…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一名游客在肯尼亚偏远地带偶然拍摄到一种很像是蛇的蜥蜴——石龙子蜥蜴。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这条长度超过50厘米的"蛇"有4条小小的腿(这是蜥蜴和蛇的重要差异之一。另外,石龙子蜥蜴的舌头也与蛇的明显有别。)科学家说,活的石龙子蜥蜴的照片非常稀有,这与它们栖息于非常偏远、人迹罕至的地带有关。科学家曾经以为这种蜥蜴已经灭绝。石龙子蜥蜴只见于东部非洲国家例如肯尼亚、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它们捕食昆虫和蜘蛛,对人则无害。  相似文献   

17.
百问百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4,(5):96-97
正Q天气暖和了,野外开始有了蛇的踪迹,蛇真的怕雄黄吗?A无论是雄黄酒还是雄黄粉,都不能完全地对蛇造成直接伤害。其实,与其说是雄黄酒对蛇造成了一定刺激,不如说是雄黄酒中挥发的酒精气味刺激到了蛇。同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也可以对蛇有一定驱赶作用,如大蒜。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常会准备几颗掰碎的蒜瓣放在鞋里,以起到驱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5月,大量候鸟途经蛇岛.给蛇岛蝗带来天赐良机。每天天刚亮,蛇岛蝮就从栖息地出发,来到树上“守株待鸟”。它将身体弯曲成压缩弹簧状,腹部紧贴树枝,尾部自然下垂或稍有缠绕。也有在地面.草丛上“守草待鸟”.在岩石或石缝处“守石待乌”的,蛇体多蜷曲一两圈,稍伸出头部,随时保持着一触即发的姿态。每当有鸟栖息在它的附近时,蛇会惜助其头部的感官——颊窝(热测位器)发现猎物,进而突然袭击——迅速伸头张口咬住猎物,直到鸟死亡。在树上,如果捕到的是柳莺、绣眼之类的小型鸟,而目正咬在头部,蛇岛蝮就直接在树上吞食,…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蛇是从低等的穴居晰蜴演化而来的。现在发现的证据表明,这种动物是从水生动物谱系中进化而来的。 所有陆生动物,包括人、短吻鳄以及鸟类,都被统称为四足动物。只是人的两腿已经演化为手臂,鸟的则演变为翅膀了。而蛇呢,四肢干脆退化掉了。但是,它体腔里残存的退化了的髋骨,仍能表明它们原是有肢体的。  相似文献   

20.
摈城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这个岛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令人神奇的是,城内有座清水庙,由于庙内有许多『神蛇』而被当地人称之为『蛇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的一座『蛇庙』。『蛇庙』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论建筑风格,与中国的庙宇没有多大差异,其总体布局同中国北方地区的四合院十分相似。正厅里是一尊观音菩萨双手合十向来人祝福,菩萨面前两侧蜡台交筑、香火缭绕,进香求神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