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掌握了让实验室赢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9年7月,山西省太原市城郊王郭村,村民们在挖掘水沟时发现了方形的四道墙壁,中间是一个汉白玉石制屋顶,当时村民们猜测这应该是个墓室。7月13日,由山西省考古所、太原市考古所、晋源区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发掘现场。  相似文献   

3.
1999年7月,山西省太原市城郊王郭村,村民们在挖掘水沟时发现了方形的四道墙壁,中间是一个汉白玉石制屋顶,当时村民们猜测这应该是个墓室.7月13日,由山西省考古所、太原市考古所、晋源区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发掘现场.  相似文献   

4.
《科学24小时》2012,(11):35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利用计算机制造出了虚拟细菌,能模拟微生物的生命轨迹及其一举一动。科学家们表示,这项研究或许有助于改进人类对疾病的理解,并为疾病找到新的疗法。《每日电讯报》在报道中指出,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联姻让科学家们能借用计算机脚本模拟生命,这将让人类大大受益,并有助于回答人  相似文献   

5.
细菌降解作用对异养黄化藻热解产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章冰 《科学通报》1994,39(11):1042-1042
海洋或湖泊内大量浮游藻类在受热力降解作用之前的沉积埋藏过程中,其细胞会发生一些变化.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叶绿素消失、细胞黄化和藻细胞受到微生物的降解.我们用异养黄化藻类热模拟产烃的实验揭示300℃时异养黄化藻细胞热解产烃率为绿色自养藻细胞的32倍,黄化藻细胞热解产出的烃气率大大高于绿色藻细胞,两类藻细胞产气组分特征指标参数也明显不同.关于微生物降解作用对藻类热解成烃的影响资料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6.
张瑶  焦念志 《科学通报》2003,48(24):2549-2552
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生态功能的发现, 使人们认识到AAPB可能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研究发现, 目前对AAPB定量所用的荧光显微-红外摄像(EFM-IRP)技术, 由于同时将聚球藻计数在内, 造成对AAPB定量的明显误差. 这种误差在我国近海可高达约30%, 而在大洋则更高. 这将影响到基于EFM-IRP的数据对全球AAPB生物量估计及其碳循环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结论或推论. 本文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非金属导电体英国科学家已发现了第一个非金属导电体,该导体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273℃)时在二维空间中导电.利用这类“分子金属”可以缩减对贵重金属的需求,从而大大降低计算机中电磁元件的费用.因此世界上有很多研究者目前正在研究制造具有金属性质的非金属固体的方法. 至今大多数分子金属只在一个方向导电(由于  相似文献   

8.
正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足以表达出作者心中的喜怒哀乐。新绛剪纸以母女、婆媳、母子、父女、邻里等口口相传的形式一直流传至今。一把锋利的剪刀从春秋战国剪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内容涉及民俗、戏曲、神话故事、现实生活、时事政治等。从最初物候历法的标志到今天的艺术剪纸,趟过千年的历史长河,经过无数先辈的艺术锤炼,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元,但无论如何变迁,新绛剪纸原汁原味的技艺一直在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2021,66(30):3839-3848
蓝细菌(cyanobacteria)是海洋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贡献了海洋净初级生产力的25%.海洋异养细菌具有多种代谢路径,能够吸收和利用蓝细菌的光合作用产物.海洋蓝细菌和异养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海洋食物网、固碳和储碳,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和生物地球化学意义.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作为蓝细菌的典型代表类群,是海洋中体积最小、数量最大的光合自养原核微生物.原绿球藻的基因组高度精简,从而减少了细胞复制中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减小了细胞体积,因此在寡营养大洋表层环境中具有竞争优势.然而,基因组减小同时使得原绿球藻单个细胞基因多样性下降,从而使其适应环境的潜能降低.因此,相比于其他蓝细菌,原绿球藻更加依赖于海洋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的协助,以维持自身生存的需求.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原绿球藻与异养细菌之间基因的互补关系和生理特性等角度,归纳了两者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等多种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生态效应,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倩芸 《大自然探索》2021,(10):63-69
通过模仿鱼鳍,人类发明了船桨;通过观察苍耳属植物,人类发明了尼龙搭扣;仿照水母耳朵(水母触手上的器官,可检测到次声波)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设计出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这些都是仿生学的例子.仿生学是一门利用或模仿生物学原理来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的新兴科学. 最近,一些新的仿生材料登上了舞台,在生活和医疗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8,(7):88-88
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高科技的超材料,可百分之百地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光线。此小组设计和制造的这种新型超材料能利用微小几何表面特性来成功捕获微波的全部电磁场特性。而他们研制此超材料之前,  相似文献   

12.
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焦念志  张瑶  杜海莲 《科学通报》2003,48(6):530-534
海洋生态系统中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有着独特的生理特征和生态功能. AAPB具有罕见的3裂方式, 形成“Y”形细胞, 并常集合成自由漂浮的群体. 绝大多数AAPB是专性好氧的. AAPB以细菌叶绿素(BChl a)为惟一的光合色素, 且细胞BChl a含量(分子数)明显比典型的厌氧光合菌低, 但其胡萝卜素含量很高且种类繁多. 除了普遍存在的含Mg的BChl a外, 有的AAPB 还有含Zn的BChl a. AAPB具光捕获系统Ⅰ, 但常缺少光捕获系统Ⅱ. 尽管AAPB可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 但其生长对光无依赖性, 它们具有控制自身光合作用的机制. AAPB分布广泛, 在海洋特别是贫营养的大洋环境的生物量中占有重要份额, 在碳及其他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同时AAPB对重金属的矿化作用、解毒以及在生物除污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AAPB研究对于光合作用的起源与进化、环境调控, 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深入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想的新材料──智能材料柳田博明著徐俊培编译林科均有一定的耐用期限1993年10月1日,东海道新于城迎来了运营】30周年,迄今已运送了27亿人次。此前不久的9月22日,美国阿拉巴马州铁桥突然崩塌.格好驷’ff的thl主队花雨中。人们不由得说起一阵不安...  相似文献   

14.
15.
<正>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时,曾专门到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院参观。他指出:"在当前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科技革命大背景下,新材料产业必将成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对全球经济、科技、环境等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石墨烯(Graphene),也许你现在还对它相当陌生,但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像虚拟现实、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一样,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热门科技话题。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昌绪 《自然杂志》1996,18(5):249-260
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的物质基础,也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条件,因此,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给予高度重视,把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列为关键技术的组成部分,最近德国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ystems and Innovation Research分析了世界各国发展计划,总结出在21世纪初的九大重点领域,它们是:先进材料,纳米技术,微电子学,光子学,微系统工程,软件与计算机模拟,分子电子学,细胞生物技术,信息、生产与管理工程.在这九个领域中又列出了80个课题,其中属于先进材料的24项,在其他领域中也包含着不少与材料直接相关的课题,如纳米技术中的纳米材料,微电子学中的信息存储、微电子材料、超导及高温电子学等,共有27项,因此,在未来技术80个课题中,有关材料方面的课题占60%以上,这足以说明新材料在未来技术中的地位,从目前到下世纪初,材料的发展主要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朱宏伟 《自然杂志》2023,(2):109-112
6G是继5G之后的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在通信速率、延时能耗及覆盖范围等方面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围绕6G的技术特征,阐述了新型频谱通信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电磁防护与热管理材料在6G应用中的重要性,对6G时代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性能奇异的新材料陆续问世。它们在军事上的用途十分广泛,也催生了一批挑战人类思维和眼球的另类武器。  相似文献   

19.
细菌的密码     
细菌的密码EligabeghPennisl著徐俊培译60年以前,卡尔·弗里希(KarlVonFrisch)提出蜜蜂通过8字形飞舞来传递觅得食品的信息时,曾受到怀疑和非难。1973年,这位德国生物学家因此而获诺贝尔奖。现已弄清,蜜蜂是依靠化学信号和形体...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微生物,每一种都有特殊的本领,能够适应类似但丁描述的地狱般的环境,下面是其中几种: 有些细菌可以在温度高达沸点的热泉中生存,西德的Karl Stetter博士1982年在地中海的海底火山发现了一种细菌,喜欢105℃的高温。去年有人报告说,在太平洋250℃、265个大气压的水中,有一种称为“黑烟鬼”的细菌生存。但有人对此质疑。大多数蛋白质受热即分解。过去曾认为,耐热细菌是靠迅速调整体内有关系统,重新合成蛋白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们的一生就是和分解赛跑的过程。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十分稳定,它们所以如此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