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用金相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研究了超塑性变形对LC4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该合金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除发生大量晶界滑动及晶粒转动外,扩散蠕变在超塑性变形总量中约占15%。在经过超塑性变形的材料内,晶粒内位错密度很低,而晶界处普遍存在由非固有晶界位错规则排列而成的位错群列。这种非固有晶界位错能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以滑移-攀移的方式沿晶界运动,其滑移分量导致晶界滑动,其攀移分量导致扩散蠕变,可协调晶界滑动产生的变形。在超塑性变形后期,在扩散蠕变所产生的晶界旁的无沉淀区内,观察到了自晶界上大粒子处产生的棱柱位错环,导致试样最终断裂的空洞的形核与这种棱柱位错环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抗拉强度、导电率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梯度的热轧温度对La-Ce-Y-Cu铝合金电工圆杆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轧温度的升高,晶粒内部的析出相逐渐偏聚于晶界,其导电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热轧温度为150℃时,其导电率达到58.6%IACS,而抗拉强度在低温(23~100℃)轧制过程中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58 Mpa左右。热轧温度持续升高,热轧后的析出相尺寸显著细化,弥散分布于晶界与晶内,其导电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而抗拉强度不断下降。经400℃热轧处理合金导电率基本维持稳定,约为59. 2%IACS,抗拉强度值约为131 Mpa,相比于峰值强度降低了37 Mpa。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热轧试样的组织性能测试,研究了热轧双相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铁素体和马氏体强度是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C-Si-Mn系热轧双相钢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热轧双相钢基本力学性能参数预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LY12铝合金在不同形变热处理中显微组织的变化,探讨了强化的机理,找出了较佳的形变热处理工艺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溶处理→100℃预时效6小时→冷轧25%→150℃终时效6小时”形变热处理工艺强化LY12铝合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同步热轧及异速比为1.2的异步热轧对低合金钢进行热轧,研究异步热轧对低合金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同步热轧相比,异步热轧可显著促进低合金钢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提高热轧钢板厚度方向的组织均匀性.同步热轧工艺下,钢板表层为细晶铁素体层,厚度1/4或1/2处组织为粗大的贝氏体.异步热轧工艺下,钢板板厚方向主要为均匀的铁素体组织.两种热轧条件下,实验钢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相当,分别为710~718 MPa和20%.采用异步热轧代替同步热轧后,实验钢的屈服强度由526MPa提高至561 MPa.这主要是由于同步热轧的钢板相变强化占主导,而异步热轧的钢板细晶强化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8.
对厚度为 6mm的 2 0 2 4铸铝合金板做了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试验 .通过对焊接件拉伸强度测试 ,以及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焊缝和基体显微组织的观察 ,发现焊缝比基体具有更细小的晶粒组织 ,粗大的θ(CuAl2 )相被破碎 ,且有害杂质相容易在晶界上析出 .试验结果表明 ,焊接速度为 30mm/min和焊接头旋转速度为 10 0 0r/min时 ,可以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 .图 5 ,表 2 ,参 6 相似文献
9.
用薄晶体透射电镜研究锰对热轧空冷后低碳Si—Mn双相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钢中锰含量为1.79%时,显微组织中出现珠光体。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物理屈服延伸。钢中锰含量越少、珠光体量越多时,应力—应变曲线上屈服平台越长。锰含量大于2.09%时,轧态组织中不再出现非马氏体型转变产物珠光体。轧态组织中的马氏体岛区,由几个微区组成。这些微区分别为内孪晶马氏体区和位错板条马氏体区。 相似文献
10.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2A70铝合金试样在变形程度为60%、变形温度为360℃~480℃、变形速率为0.01~1S^-1的条件下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及固溶处理。分析热变形参数对合金固溶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2A70铝合金的晶粒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变形程度和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2A70铝合金固溶处理后的平均晶粒尺寸,对于样本数据,模型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对于非样本数据,模型的相对误差不超过±8%。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泥浆浸渗技术和热压成形工艺成功地制得了Nicalon SiC束纤维强化7740玻璃复合材料。在热压温度1200℃,压力6.7MPa,持压1h,用氮作保护气体的条件下,材料抗弯强度达780MPa,K_(1c)达25MPam~(1/2)(取p_Q=p_(max))。还研究了纤维体积含量V_f与K_(1C)的关系。实验表明:随着V_f的增加,K_(1C)增加,当V_f达到40%左右时,K_(1C)达到最大值,尔后随V_f增加而降低。本文对复合材料热压致密化机制和V_f对K_(1C)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着眼于改善纤維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AVCO碳化硅(SCS-6)纤维已经成为最有竟争力和性能最优异的结构材料之一。本文研究了纤维的室温拉伸强度和夹头跨度间的关系,纤维力学性能和热暴露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无疑将有助于复合材材的设计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Linna Hu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ChinaFushan Chen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Tianjin ChinaMingxing Ai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ChinaDeku Shang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China Junqing Cai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ChinaJilin Cao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China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19(Z2)
INTRODUCTIONThe Biodegradation of cellulose fiber/basaltic fiber composite paperboard prepared by reference [1]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biodegradation velocity were researched. EXPERIMENTALExperimentalEquipmentThe equipment of the biodegradation experiment is shown in figure 1. The carbon dioxide gas was removed when the compressed air generated by air pump passed through the taper bottle filled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and then, the air tra…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锻造Ti48Al2Cr(原子数分数,%)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主要影响锻造TiAl基合金组织演变产物的形貌,而对晶团尺寸的影响较小.锻造TiAl基合金在α相转变温度θα以上等温热处理后,采用炉冷、空冷、油冷和水冷,会依次转变为全层状组织、层状组织加魏氏体组织、块状转变组织加魏氏体组织、块状转变组织加羽毛状组织 相似文献
15.
用热脱附谱研究了氧在银-铂合金(含Pt 9.7 at.%)表面上的化学吸附。结果表明:氧在合金表面上主要存在两种吸附状态,峰温为580±10K的二级脱附峰,与氧原子在合金表面Ag原子上的吸附相对应,脱附活化能E_d=213±15kJ/mol;峰温在660K左右的二级脱附峰,与合金表面Pt原子对氧的作用有关,脱附活化能为330~430kJ/mol,并随氧暴露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碳纤维表面电镀铜的工艺和设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层均匀、完整、电镀工艺稳定、设备不损伤碳纤维,可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研究铝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镁的干扰规律基础上,利用铝对镁的干扰缓冲特性,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铝及铝合金中镁的新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经标样分析表明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要求,适应铝合金生产质量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Ti_3Al-Nb(Ti-24Al-14Nb-3V-0.5Mo)(at%)合金时效过程中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经α_2 β两相区1000℃lh/WQ固溶处理后,分别在650、750和850℃时效24h空冷,会使其析出二次针状α_2相和大量“O”相。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初生α_2相长大,二次针状α_2相和“O”相球化。“O”相除以块状形式存在于初生α_2相周围外,还成片分布于初生α_2相内部。时效温度降低,室温,高温拉伸强度减小,而延伸率逐渐升高。时效态室温拉伸断口形貌为混合型断口。 相似文献
19.
低碳合金结构钢的微观结构与断裂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几种典型的低碳马氏体高强度钢的微观结构和强度、韧度、裂纹扩张阻力曲线特性随回火温度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提高,低碳马氏体位错亚结构由均匀、弥散分布变化为位错缠结,形成位错胞壁继而趋于逐渐消夫;碳化物按魏氏分布析出,由细小、均匀、弥散的针状转变为球状;板条束间存在的残余奥氏体膜在中温回火发生分解,形成碳化物膜。低碳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和抗启裂韧度,但抵抗裂纹继续扩张的能力较弱。在J_R阻力曲线中,J_j表征材料抵抗启裂能力的大小,斜率dJ/da表征在给定试样几何条件下材料抵抗裂纹继续扩张的能力。当材料的强度级别较高时,dJ/da是由dJ_e/da和dJ_p/da二部分构成;当材料级别较低时,dJ/da主要由dJ_p/da构成,无量纲参数c有可能用来判别材料抵抗裂纹扩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中报道了对Al-1.98Li-1.78Cu-1.30Mg-0.10Zr合金组织、机械性能和断裂行为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170℃/2h 190℃时效时有硬度双峰,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也有类似的双峰,这主要是由δ′(Al_3Li)和S′(Al_2CrMg)的析出引起的。合金的强化相为δ′,S′和T_1(Al_2CuLi)。在欠时效阶段,析出的主要是δ′和少量沿位错析出的S′。在峰时效阶段,除析出δ′外,还有S′和T_1在基体中均匀析出,并且有晶间PFZ存在。拉伸试样的断裂以沿晶为主,但有少量由粗大第二相粒子诱发的韧窝存在于断裂表面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