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裂纹柔度法插值函数选择和实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裂纹柔度法计算残余应力的过程中,插值函数对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分别用勒让德多项式、傅立叶级数和幂级数作为插值函数,用有限元法计算了7075铝合金板固溶处理和矩形梁弯曲后的残余应力,对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在不同残余应力分布条件下插值函数的最佳收敛阶和计算误差,利用梁弯曲对上述插值函数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作了进一步说明,为裂纹柔度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积分法的铝合金厚板深度残余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第一类线性积分形式建立剥除层残余应力与试样变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变形反求应力,还原厚板内部连续的应力变化,推导应力求解积分形式;进行层削法和裂纹柔度法测试实验,比较这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积分法求解得到的残余应力场能较准确地反映厚板内部应力分布特点;积分中核函数决定力学方法解的特征,采用层削法所得结果反映了厚板剥除层内平均应力,采用裂纹柔度法所得结果则反映裂纹处应力的平均值,这2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反映厚板内部应力特征。  相似文献   

3.
不同淬火工艺对7075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075铝合金厚板进行固溶处理后,分别采用浸没淬火和喷淋淬火再进行预拉伸处理。运用裂纹柔度法检测2种淬火板和相应的预拉伸板内部的残余应力,研究不同淬火工艺对铝厚板残余应力产生和预拉伸后重新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淬火速率越大,铝厚板内产生的残余应力也越大,浸没淬火试样的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分别比喷淋淬火试样的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大60%和73.6%;经过预拉伸处理后,淬火应力得到极大消减,残余应力被控制在±20 MPa以内,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当拉伸量为1.8%,2.2%和2.5%时,残余应力的消减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预拉伸铝合金板7075T7351内部残余应力分布测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残余应力而引起加工变形是飞机整体结构件制造的难题之一。运用裂纹柔度法测量了铝合金预拉伸板7075T7351的内部残余应力,分析了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并测出厚度为40mm的板长度方向最大残余拉应力为18.3Mpa,最大残余压应力为17.9Mpa。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锚杆台车多数由人工操作,定位精度低且速度慢。以其定位精度的提高和自动化施工的实现为目的,从误差检测及补偿的角度出发,以DH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和激光测距的臂架柔度检测方法来获取柔度误差,采用全站仪对锚杆台车关节位姿进行测量获取臂架的参数误差,建立了锚杆台车定位误差补偿模型;同时采用牛顿拉夫逊法和梯度投影法,建立了迭代法求两次逆解确定关节变量的臂架定位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柔度误差检测方法的测量误差保持在0.010 m左右;基于该模型实际工作时,末端误差基本小于0.050 m,满足施工要求。本研究提出的机械臂定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锚杆台车的定位系统,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反向叠加应力法无损检测焊接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评述了焊接残余力检测常用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利用结构钢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拉压异性,探索焊接残余应力无损测试的新方法。即利用碳素结构钢的拉伸,压缩弹性模量或拉,压状态下的泊松比存在大约3%的差值,进行了用反向叠加应力法无损检测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并将实验所得到的焊接残余应力值与盲孔法所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在碳素结构钢拉压异性基础上的反向叠加应力无损检测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用于测定焊接残余应力,具有简便,有效,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释放系数是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了释放系数与钻孔位置和钻孔深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对应的拟合曲线.通过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该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是可以满足工程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及展望。方法 对比分析全破坏检测法、半破坏检测法及无损检测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结果与结论破坏性检测法对被测工件具有一定破坏性,使其适用性逐渐降低,而无损检测方法的非破坏性在工程应用中优势凸显,其中超声波无损检测法具有检测深度大、便于实时监测和自动化集成,其工程应用前景更广阔。  相似文献   

9.
焊接残余应力对裂纹闭合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验研究了WX60管线钢及其焊接接头中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裂纹闭合行 为及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与变化特点。得到了两种试件中的da/dN~ K及da/dN~  Keff关系.发现两种试件中裂纹闭合的程度和原因是不同的。在焊接试件中有显著的 裂纹闭合现象,其原因是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而在管线钢基材中裂纹闭合现象较小, 闭合原因是裂纹尖端尾部的残余塑性变形。本文论证了用da/dN~ Keff来估算焊件 疲劳寿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合理的应力腐蚀裂纹模型对于利用电涡流法定量评估裂纹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应力腐蚀裂纹的电涡流法检测实验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分析,研究了应力腐蚀裂纹的导电性。结果表明,讨论应力腐蚀裂纹的等效电阻比单独讨论等效宽度及等效电导率更有意义。采用应力腐蚀裂纹的分布导电性模型更有利于重建基于电涡流信号的裂纹形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振动时效法,在国内目前最大的钢岔管模型(1:5.25)上进行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分别用磁性法和盲孔法测试了激振前后钢岔管焊缝周围残余应力的分布与变化,对消除效果作出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振动时效法消除钢岔管焊接残余应力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导出基于边界元理论的一种数值方法,用以计算正交层合板的温度应力,对于板的平面问题的应力分析,采用格林基本解答做为权函数,导出板的边界积分方程。对于有侧向载荷的板壳,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基本解为权函数,建立一组边界积分方程。数值计算结果收敛,和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用于残余应力分析的超声波测量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渗碳齿轮钢残余内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残余内应力、接触疲劳强度间的关系,用化学剥层法在X射线应力仪上测定了失效前后经不同渗碳工艺处理的几种渗碳齿轮钢的残余内应力分布.测得渗碳层的残余内应力均为压应力,并且沿渗层呈现一个波峰、两个波谷的复杂分布;分析认为失效后残余内应力的释放程度与渗碳层碳的浓度梯度有关,对碳钢来说,在一定有效层深范围内(<1.0 mm)残余压应力对材料的接触疲劳强度有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申振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2):5685-5688
舰面多天线测距法定位主要是针对着舰引导设备在飞机着舰近距时引导失效或引导精度不高而提出的。利用多副安置在舰船上的测距天线测量与无人机的距离,最终得到无人机相对于舰船位置。着重对该定位方法中的下滑角测量原理和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该方法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6.
设备构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工艺因素的影响,部分影响在设备构件成型后仍不能消除,残留在成型构件内形成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设备制造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如何避免、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是大型工程设计、施工安装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该文对设备、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存在残余应力的原因、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消除设备及钢结构安装中有害残余应力的手段,对大型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着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高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按照等效应力假说,可用预加残余应力的方法调整等效应力使其为最小值。本文提出了最佳残余应力的计算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产生残余压应力的试验装置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钢基体电沉积Cu、Ni膜的残余应力及其在线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沉积法在碳素钢基片上分别沉积Cu膜和Ni膜,用数码相机拍摄沉积不同膜厚时基片的弯曲状况,并上传到计算机计算出薄膜内的平均残余应力及分布残余应力.结果表明:Cu膜和Ni膜的平均残余应力和分布残余应力均为拉应力;当膜厚较小时(0.5 ~ 3 μm),Cu膜的平均残余应力和分布残余应力随膜厚的增加急剧降低,随着膜厚的进一步增加两种残余应力都趋于稳定;Ni膜的平均残余应力随着膜厚的增加而增加,分布残余应力总体趋势是随着膜厚的增加而增加.由实验结果可以认为Cu膜内的界面应力为拉应力而Ni膜内的界面应力为压应力,与基于Thomas-Fermi-Dirac-Cheng (TFDC) 电子理论的判断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