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高抑制流动分离能力的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原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李应红  吴云  梁华  宋慧敏  贾敏 《科学通报》2010,55(31):3060-3068
由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的气流速度及其抑制流动分离的能力难以显著提升, 因此研究新的技术途径提高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流动分离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提出基于冲击气动激励的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原理, 包括冲击激励、涡流控制、频率耦合等内涵, 通过理论研究、实验和数值仿真, 研究了等离子体冲击气动激励机理, 以及等离子体冲击气动激励提高抑制流动分离能力的原理, 并在100 m/s来流速度下验证了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原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于永亮  王建华 《科学通报》2009,54(5):673-673
介质阻挡放电(DBD)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 又称无声放电.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在高气压(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 从而省去了真空装置. 该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臭氧合成、尾气处理、聚合物表面改性、薄膜生长、等离子体显示等诸多领域. 近年来, 人们开始关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在分析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中, 当放电电极两端施加足够高的交流电压时, 电极间的气体会被击穿而形成低温等离子体. 由于介质阻挡放电所产生的高能电子在与周围气体分子的碰撞过程中, 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或离子, 这一特点决定了DBD在分析科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大气压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观察到波模全为谐振的超六边形斑图. 给出了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 谐振超六边形斑图的产生和演化过程. 测量了斑图随放电气体中空气含量和外加电压变化的相图. 发现随电压升高和降低, 斑图的演化存在“滞回效应”. 对超六边形斑图进行相关性测量, 发现其是由两套不同时放电的子结构嵌套而成的, 且都是谐振的. 谐振超六边形斑图的傅里叶变换具有两个波矢 src=相似文献   

4.
尘埃等离子体由电子、离子和大小为微米量级的强带负电的颗粒组成.由于它广泛存在于聚变反应器边缘区、彗星、行星环以及低温等离子体材料加工装置中,因此,近年来,对尘埃等离于体中的尘埃运动特性和集体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最近,Shukla等人研究了非磁化尘埃等离子体中的集体效应.他们假定波的相速远大离子的热速度而远小于电子热速度,尘埃振荡频率大于离了  相似文献   

5.
利用AIREBO势函数、L-J势函数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碳纳米豆荚中C60分子的振荡行为进行了模拟.分别讨论了环境温度、碳管管壁层数及C60分子填充个数对碳纳米豆荚振荡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C60分子沿着碳管轴向做阻尼振荡运动.随着温度升高,振荡频率逐渐减小,振幅衰减速度加快.增加碳管管壁层数使C60分子与管壁间的范德瓦耳斯力增大而滑动摩擦力减小,因而有益于形成稳定振荡.由于C60分子间受力随距离变化以及分子间存在碰撞,增加C60分子填充个数并不能观察到稳定振荡.  相似文献   

6.
CsCl添加剂对激光诱导土壤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低含量物质成分的检测能力,实验研究了CsCl添加剂对土壤样品发射光谱的增强效应.利用高能量钕玻璃脉冲激光烧蚀样品,由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和CCD光谱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等离子体光谱,并通过测量光谱线的强度和Stark展宽分别计算了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实验结果证明,随着CsCl加入量的增加,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光谱强度、信背比、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均呈现出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CsCl加入量为15%时,等离子体辐射最强,元素Mn,K,Fe和Ti的谱线强度分别比无添加剂时提高了383%,348%,303%和267%,信背比分别提高了204%,149%,150%和142%;而等离子体的温度和电子密度比无添加剂时分别提高了10%和13%.  相似文献   

7.
CsCl 添加剂对激光诱导土壤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低含量物质成分的检测能力, 实验研究了CsCl添加剂对土壤样品发射光谱的增强效应. 利用高能量钕玻璃脉冲激光烧蚀样品, 由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和CCD光谱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等离子体光谱, 并通过测量光谱线的强度和Stark 展宽分别计算了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 实验结果证明, 随着CsCl加入量的增加,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光谱强度、信背比、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均呈现出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规律. 当CsCl 加入量为15%时, 等离子体辐射最强, 元素Mn, K,Fe 和Ti 的谱线强度分别比无添加剂时提高了383%, 348%, 303%和267%, 信背比分别提高了204%, 149%, 150%和142%; 而等离子体的温度和电子密度比无添加剂时分别提高了10%和13%.  相似文献   

8.
王利民  葛蔚  陈飞国 《科学通报》2006,51(22):2627-2631
采用微观的拟颗粒模型研究了努森数在0.01~0.20范围内气体微通道流动的速度和温度分布. 发现速度分布主要受努森数和所加外场力的影响, 随努森数增加, 壁面滑移速度先增后降, 而温度分布也受外力场的显著影响. 达西(Darcy)摩擦因子随努森数增大而增大, 而它随马赫数的变化与所谓层流向湍流转捩提前的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9.
天堂鸟翼凤蝶平板模型绕流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烨  王晋军  张攀峰  张草 《科学通报》2009,54(4):420-424
蝴蝶的扑翼飞行因其相对翼展较大、扑翼频率低等特点引起广泛关注, 尤其是具有越 洋迁徙特性的蝴蝶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以天堂鸟翼凤蝶这种长距离迁徙蝴蝶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了简化模型, 应用氢气泡流动显示的方法研究该蝴蝶翼面绕流结构, 包括前缘涡、翼尖涡、翼身相交处的分离泡和马蹄形尾迹等流动结构, 并进一步讨论了各绕流结构随迎角的变化规律. 特别是在本实验条件下观测到的倒八字形前缘涡结构, 是一种新的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10.
空气净化过程中的电晕放电与离子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戚嵘嵘  周持兴 《自然杂志》2002,24(3):125-129
离子风 (或称电风 )是两个相邻高压电极间发生电晕放电时因离子高速运动而诱导的空气流动现象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 ,为了利用并探索离子风效应的影响 ,人们已做了大量研究 ,并且早已认识到它在静电空气净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回顾和评述了离子风效应对空气净化设备效率影响的典型研究结果 ,并对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环境友好的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 利用大气压强电场电离气体放电, 将CH4和N2转化一步生成液体燃料、H2和NH3的研究. 甲烷转化生成液态产物的质量转化率达26.3%, 能量效率达22.9 g/kWh. 液态产物中含有烯烃、炔烃、吡咯、吡嗪等多种化合物, 是重要的香料、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中间体. 甲烷转化生成H2的浓度为9.1%(V/V), 产率、能量产率分别为1879.8 μmol/min和186.5 μmol/kJ, 生成NH3的浓度达8000 ppm (1 ppm=1×10-6). 整个反应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片状羰基铁/石蜡复合材料的高频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瑞  位建强  韩相华  伊海波  王涛  李发伸 《科学通报》2010,55(26):2570-2575
以球形羰基铁粉为原料, 在不同转速下球磨, 比较了不同球磨速度下样品的形貌和静态磁性. 将球磨后片状样品以50%体积浓度与石蜡均匀混合制备复合材料, 利用同轴线法在0.1~18 GHz频率范围内研究其复数磁导率随频率的变化. 球磨后片状样品的低频磁导率实部值较未球磨样品明显增大, 共振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 在1.5~16 GHz频率范围内磁导率虚部值增大. 将复合材料在磁场内旋转取向, 可以近一步提高样品的复数磁导率, 其磁导率实部值在0.1 GHz时为12.1, 在2 GHz时为11.1, 磁导率虚部最大值为6.2. 可见, 片状羰基铁粉复合材料是一种好的高频软磁材料.  相似文献   

13.
有限容积法与格子Boltzmann方法耦合模拟传热流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栾辉宝  徐辉  陈黎  陶文铨 《科学通报》2010,55(32):3128-3140
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的许多物理现象的发生通常涵盖几个数量级的几何空间及时间范围, 我们将其统称为多尺度物理现象. 在模拟多尺度问题时, 如果仅采用宏观方法, 则会存在一些不足, 如无法预知微小部分的细节以及引入复杂的经验关联式; 如果仅采用介观/微观方法, 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 构造宏观-介观、宏观-微观、宏观-介观-微观等多种层次上方法的耦合体系,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不足. 构造了宏观有限容积法(FVM)与介观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耦合模型(CFVLBM), 给出了由宏观物理量重构密度分布函数和温度分布函数的两个重构算子, 解决了LBM与宏观方法耦合的关键难题. 选取二维、三维典型传热流动问题对耦合模型进行了考核, 计算结果同基准解符合得很好. 最后将CFVLBM应用于计算多孔介质内的复杂流动问题. 研究表明, 基于文中重构算子的CFVLBM可以准确有效地应用于模拟传热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丁慧峰 《科学之友》2009,(10):11-11,14
随着晋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为确保晋城的可持续发展,晋城市在逐年加大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投入。文章论述了晋城市区地形和排水管网现状,分析了塑料排水管施工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塑料排水管在晋城排水管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泥石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凯衡  崔鹏  李浦 《自然杂志》2014,36(5):313-318
泥石流是介于崩塌、滑坡等块体运动和山洪水流之间的一种物理过程,既具有土体的结构性,又具有水体的流动性。从物质组成上看,泥石流是一种由水、岩土体和气体组成的多相介质,具有多种内部结构。其中的固相组分颗粒形状极其不规则,尺度跨越范围较大。浆体与固相颗粒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因此,完全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全描述的泥石流动力学模型比较困难。从描述组成物质和运动的观点来看,目前泥石流的动力学模型可划分为连续介质、离散介质和混合介质模型。基于不同动力学模型的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可广泛应用于流量过程反演、危险范围预测、风险评估、防治工程评估等方面;但泥石流本身启动和产汇流机理涉及多门学科,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泥石流形成过程和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存在着时空尺度上的差异,如何实现两者的耦合求解仍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华 《科学之友》2010,(1):137-138
文章介绍了温排水物理模型实验的常见问题,物理模型的设计,取排水口的布置,实验中的具体设备,并分析了影响温升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非均质泥石流固液两相运动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安平  王乐  杨凯  费祥俊 《科学通报》2010,55(31):3006-3012
非均质泥石流是一种固体颗粒级配宽、容重变化大、流速分布不均匀的典型的固液两相流, 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西部山区, 表现出独特的固液两相运动特征. 基于非均质泥石流固液两相分界粒径的概念, 以Darcy公式和质量守恒定律为理论基础, 分别推求非均质泥石流固液两相平均流速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 根据云南省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模拟实验数据及实测资料, 揭示了非均质泥石流固液两相运动特征. 蒋家沟泥石流实验与实测资料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蒋家沟泥石流以临界容重2.234 t/m3为界限, 当泥石流容重低于、等于和高于该临界值时, 分别出现液相流速大于、等于和小于固相流速的3种情况, 由此可以分别揭示稀性泥石流、均质泥石流和稠性泥石流3种不同类型泥石流的运动特征. 研究结果为构建非均质泥石流动力学奠定了基础, 并对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设计和预测预报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静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古代人对静电现象的观察、研究及静电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阐明了由传统意义上的静电到现代静电问题研究的发展,讨论了人体静电、静电放电及其电磁辐射相关联的以静电起电原理、静电放电模型、静电危害及防护、静电测试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静电防护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9.
MHD模拟磁尾横断面结构与太阳风粒子注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九苓  沈超  刘振兴 《科学通报》2014,59(4-5):345-350
基于全球三维磁层MHD(Magnetohydrodynamics)模拟模型, 研究了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北向与南向时磁尾横断面(X=?18 RE)的结构及等离子片的粒子注入机制. 模拟结果很好地符合一些已知的观测数据和经验模型. 从向阳面磁层顶IMF及重联后磁力线尾向运动过程的角度, 对磁尾横断面粒子热压力分布、磁力线投影、等离子片或电流片旋转、粒子流场分布等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根据模拟得到的磁尾横断面结构, 及IMF北向与南向时磁力线投影显著不同的位形, 可以通过E×B漂移很好地说明不同IMF条件下, 太阳风粒子对磁尾等离子片的不同注入特性. 另外, 还通过磁尾横断面磁场梯度的计算, 说明了太阳风向等离子片粒子注入的晨-昏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