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要确定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对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就必须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针对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特征,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给予了实例验证,为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要确定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对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就必须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针对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特征,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给予了实例验证,为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要确定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对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就必须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针对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特征,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给予了实例验证,为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室内环境的空气污染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监测评价方法。指出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种道坤 《科技资讯》2012,(11):227-227
室内环境品质逐渐被人们视为生活健康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室内环境应是一个为大多数人认可的健康舒适的环境,室内人员能够获取新鲜的、有活力的并且健康无负面影响的高品质空气。本文探讨了暖通空调系统对取得良好室内空气品质发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分析了室内空气品质与暖通空调系统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四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室内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探讨了图书馆室内环境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 图书馆室内环境评价的标准是其舒适性、安全性和艺术性;评价内容包括热环境、空气品质、视环境、听觉环境和布局等;并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图书馆室内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日益关注,不仅对室外环境、小区环境有较高要求,而且对室内环境及其舒适性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阐述室内空气品质概念的确立过程,分析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室内环境空气与环境空气,污染源排放气体,车间空气在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扩散模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现状,以及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几个因素,分析了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包括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与选择,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室内空气品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主观调研与客观测试2种方式,对室内的热环境、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吹风感、开窗情况、室内人员着装情况及其舒适感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调研了建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有关室内环境以及室内空气品质的情况,总结出济南市调研场所室内环境存在的问题,给出其室内环境可行的改善措施,并为以后的室内环境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室内环境设计方案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其进行优选存在相当的困难.本文将模糊评价法引入室内环境设计方案的优选过程,介绍了模糊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根据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确定了7个评价项目,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评价结果与实际结论相符.  相似文献   

11.
教室中空气质量的优劣对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巨大。分析了中小学教室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并对当前中小学教室空气中的甲醛、苯及甲苯、二甲苯以及氨等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特性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基于教室内学生的客观及体感与心理因素评估因素,建立了中小学教室室内空气质量综合评估模型。根据综合评估模型对位于北京市某中学五个教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经分析,其评估结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当前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室内环境评价物元模型及可拓评价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客观、准确地对室内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对影响室内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品质)各因素的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室内环境的评价物元模型,给出了基于关联函数的可拓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同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其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该计算结果将为改善室内环境状况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雾霾天气日益频繁, 室内空气质量备受关注, 传统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已不能满足室内空气净化的要求, 研发新型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及复合空气净化技术已成为净化器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相关研究, 综述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新型吸附材料、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催化氧化、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的研发进展, 分析各净化器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新型空气净化器的主要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分析其气体污染物、固体颗粒物、微生物污染物进行单一评价的方法, 并展望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灰色系统基本理论,尝试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灰色综合评判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所得与模糊评判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该方法是继评判法后一种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估方法,其原理简单,算法简捷,评价结果客观可靠,而且所得结果较模糊评判分辨率高,有很强的实用性,从而为更客观地评价室内空气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落地炕和架空炕是目前北方农村冬季普遍采用的两种采暖设施,它们的构造与密封性对采暖室内的热湿环境与空气质量有显著影响.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在甘肃省临洮县对使用落地炕与架空炕采暖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了连续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架空炕采暖室内日平均温度为12.6 ℃,比落地炕采暖室内日平均温度10.8 ℃高出1.8 ℃;使用PMV-PPD指标评价发现,架空炕室内热舒适度综合评价等级为Ⅱ级,落地炕室内综合评价等级为Ⅲ级.架空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PM2.5、PM10和CO指标优于落地炕采暖室内指标,两铺炕采暖室内首要污染物均为PM10.架空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等级为轻污染,落地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等级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16.
运用质量权重法对原有的各气流组织评价指标进行修正,以充分发挥数值模拟技术的优势来评价气流组织的性能。建立了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用该数值模型模拟嵌入式空调室内机4种不同工况下的室内气流组织,计算、比较了这4种工况下的原气流组织评价指标值与修正后的指标值,发现修正前、后指标值差异显著,且这些差异导致了评价这4种气流组织结果的不同。分析结果表明,用修正后的评价指标来评价气流组织更加准确、科学。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室内建筑污染的源作用与汇效应机理,并结合数值方法分析了源作用与汇效应在室内空气环境所对应的实际边界条件下的特征,所选择的反映实际边界条件的因素包括入室新风品质、新风量大小、室内温度水平以及汇与源作用面积比.研究结果表明,入室新风品质降低和新风量增大对材料散发强度与汇效应作用强度具有相反影响,但前者会使室内挥发性有机...  相似文献   

18.
脉动送风耦合层式通风,可以在保证良好能效和空气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人体热舒适.建立和验证了脉动送风耦合层式通风的室内三维(CFD)模型,计算了26组工况.基于实验验证的动态热舒适评价指标,即时间平均预测平均投票(TAPMV)和时间平均吹风感(TAPD),分析了脉动送风参数(周期总时长、高速期与低速期时长之比、送风速度)对热舒适的影响.利用多目标优化TOPSIS方法可知,当周期总时长为300 s,高速期时长与低速期时长之比为1,高速期的送风速度为1.95 m/s,低速期的送风速度为1.05 m/s时,热舒适综合评价最优.  相似文献   

19.
以下送风置换通风空调房间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运用两方程湍流模型模拟置换通风房间的温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场,揭示了置换通风在提高人体的热舒适性、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节能等方面的作用。模拟结果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室内颗粒浓度影响因素的集总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质量平衡的室内颗粒集总参数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空调通风系统开启、关闭两种时段下,室外渗风量、回风量、新风量、穿透率、沉降率以及二次悬浮率等因素分别单独变化10%时,室内颗粒浓度的变化;比较了各因素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关闭空调通风系统时,沉降率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最大;开启空调通风系统时,回风量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最大。该结果对评测和控制室内空气品质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