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时期三峡地区城镇仓储形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半地穴式仓窖转变为半地穴式仓窖和新式的仓屋混合使用,仓储的外在形式也呈现出非规则特征.这种仓储形制的嬗变,并非完全取决于仓储建设技术的进步,而是粮食作物结构变迁及特殊地貌影响的结果.从粮食作物的多元化趋势来看,唐宋时期三峡城镇发展直接受制于特殊地貌及气候环境,而三峡城镇仓储建设的变迁又突显出社会经济与其他地区的非同步性;从城镇仓储形制嬗变特征来看,唐宋时期三峡粮食结构的确立,直接反映出外来移民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经济的相对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涪陵地区为例,提出了三峡工程建设中移民安置的设想与规划。根据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的特点,在人口环境容量的计算和论证中提出了自然人口环境容量、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容量及区域综合人口环境容量等概念,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并为移民安置区的发展提出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三峡移民的重要时期,随着大批外来人口的定居,改变了元末以来三峡人口锐减、地方凋敝的局面。移民的到来促进了三峡人口和垦田亩数的增加、行政建置的变化、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文化的传播与整合,最终对当地社会的变迁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汀江流域外向型客家经济演变初探葛文清中国封建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以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才逐步解体,井日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但是,由于各地区之间资源状况、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又使得各区域间...  相似文献   

5.
马跃 《海峡科学》2008,(6):69-70,78
分析了汀江流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保护长汀县汀江流域水资源,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6.
流域水电开发带来的效益和诸多问题,将重组流域经济-环境-人类社会系统,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围绕移民能力建设与充分就业、优势产业持续发展、水电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以协同主体群体行为为基点阐述了协同论在库区IMESD规划中的适用性,建构了流域IMESD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目标与核心内容、编制程序等。流域产业-移民-环境协同发展规划的规划方法研究,将有利于提高区域战略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推动大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沅水中游地区的人口迁入早在战国时就已经开始了,经过秦汉、南北朝、唐宋等时期,至明代,沅水中游地区的移民已经确立了汉族在河谷盆地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遵循全面性、主导型、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3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南四湖流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求出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南四湖流域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借助SPSS17.0软件对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据此将南四湖流域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经济指数与社会生活指数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人口指数、经济指数、社会生活指数与城镇化发展指数大体呈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行政等级性.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城镇化进一步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丹江口的实证研究,识别出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项目中的移民驱动力,建立了一个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气候因素在内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项目移民驱动力框架。认为经济因素对移民意愿的影响最大,而气候因素的影响最小。气候的影响是间接的,并体现在经济、政策、人口和社会等四个驱动力之中。  相似文献   

10.
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以移民问题为中心的社会问题,协调水电建设尤其是流域梯级大型水电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极其重要.在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中,移民问题是协调发展的关键,电站新、改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区域发展之根本,补偿与后期扶持对两者协调持续发展最重要.文章以金沙江下游为例探讨了梯级电站建设及其与地方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松花江三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松花江三湖流域是吉林省水资源和林业基地,是长白山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地域.通过对三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深入剖析发现,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三湖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导致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背景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甚至恶化,严重影响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对三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为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加强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六朝时期北人入赣及其对江西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时期是外地民众(主要是北方民众)开始成规模地向江西地区移民的历史时期。他们受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江西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觉不自觉地纷纷沿着东线、中线、西线三条交通路线进入这一地区,形成颇具时代特色的移民潮。入赣士民为了生存与发展,积极开拓,极大推动江西地区的经济开发,从而奠定唐宋江西大开发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三峡地区由于移民迁入引起的人口增长以及农业垦殖开发,对三峡地区的环境、经济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存在的经验教训,为当今三峡地区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东瓯与西瓯的起源虽然都属于百越族群集团,但又都是分别在浙南瓯江流域与桂江流域和西江中游一带土生土长的原居民;其经济文化虽然都属印纹陶文化,但先秦与秦汉之交时,东瓯明显比西瓯落后,可以说东瓯可能刚跨进阶级社会不久,而西瓯已是比较发展的奴隶社会了。东瓯与西瓯虽同属百越族群集团,但历史命运却大相径庭,在融入汉族的过程中前者走的是移民模式,后者行的是本土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移民的过程与原因,类型与特点,移民的分布与发展,移民对经济、环境、文化生活的影响,移民政策,流向等六个方面对二十年来明清西南人口迁徙史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优化与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境承载力为理论依据,在滇池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约束下以滇池流域内人口和经济最大化为目标的滇池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优化模型,并分别对是否考虑从牛栏江调水这两种情景下的高、中、低3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发现调水对滇池流域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而同一情景下中、低两种规划方案对滇池流域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差异很小。为此,从灵敏度范围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从而优选出中方案作为滇池流域综合管理最佳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武建华 《甘肃科技》2011,27(21):18-19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与思考,就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具体地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在具体实践中参考,以期设施农业、带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实现石羊河流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农民增收、环境改善、社会进步,使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能够达到预期企望。  相似文献   

18.
黔中地区唐宋时期墓葬中不仅有铜镜、铜钱等中原文化元素,更有浓厚的土著文化因素;与此同时,墓葬表明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已很严重,少数上层社会成员占有比较多的财富。在唐宋羁縻制度和朝贡体系双重作用下,以汉移民和土著大姓为核心,汉移民与土著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交往和深度融合发展,延续和丰富了魏晋南朝以来的夷汉关系。这种夷汉关系和政治文化格局,成为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黔中长期实行土司制度的重要原因。其中汉移民大姓宋氏的发展模式代表着黔中历史的这种走向。  相似文献   

19.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核心区的转移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的核心区经历了数次变动,辽初来自中原、渤海等地的移民,首先在以辽上京为核心的地区从事农业开垦,并形成辽王朝的经济中心。这一经济中心地位维持了近100年,至辽中期10余万农业人口从辽上京地区迁往辽中京地区,并推动经济中心与农业开发的核心区移向这里。辽中京农业开发核心区的地位维持了100多年,至金中期再次向金兴中府转移。作者重点探讨了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人口与农业核心开发区从西拉木伦河流域、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向老哈河流域、大凌河流域,自北向南的空间转移过程 ,以及与环境变迁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人口系统的数学模型通常没有考虑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因此随机移民扰动已经成为影响人口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假设随机的外界环境对人口迁移产生扰动的条件下,应用非线性泛函分析理论中的m增生算子理论与非线性半群理论,在A为m增生算子,B为凝聚紧算子的前提下,针对确定型与随机型两种情况研究了具有随机移民扰动的非线性人口发展方程,并获得了该类方程局部解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