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021年11月初以来,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聚集大量中东难民,频繁冲击波兰边境,试图由此进入波兰及欧洲其他国家.难民与波兰军警爆发冲突,难民危机愈演愈烈,引发国际关注.此次难民危机使东欧地区局势愈发复杂和动荡,地区国家对抗持续加剧,短期内难以恢复平静.  相似文献   

2.
1968年8月20日,苏联悍然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至今已整整13个年头了。今天,围绕着波兰局势,苏联的行径颇似当年,苏联的威胁又笼罩在波兰人民头上。虽然1981年已不是1968年,波兰不完全等于捷克,但此时此刻回顾一下当年苏联入侵捷克的史实,对读者认清社会帝国主义的面目和分析当前波兰局势将有所裨益。改革触怒了苏联 1968年春天,捷克斯洛伐克掀起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这一运动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时,由于捷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经济不断恶化,广大人民群众十分不满。捷克斯洛伐克上上下下都强烈要求实行政治经济改革,走符  相似文献   

3.
波兰7月初爆发工人罢工以来,已经近五个月了。苏联在此期间的一系列动作,引起全世界的密切关注。人们感到,在波兰局势发展的整个进程中,始终笼罩着苏联的阴影。这使波兰国内外的人们都感到巨大的不安,并引起了他们的警惕。近五个月来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做法,大体上可以按波兰局势的发展分为三段。一从7月初罢工开始,到8月底波兰政府同罢工工人达成复工协议,以及紧接着9月初波党六中全会更换领导,是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战时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政府外交关系的恢复及随后苏联领土上一支波兰军队的建立,完全是英美与苏联大国关系的“副产品”.英国政府自战争开始后,一直试图将苏联政府拉向自己一边,苏德战争的爆发使英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的合作成为可能.为此,英国政府不惜一定程度上以波兰国家利益为代价.同时,苏联政府为扭转苏德战争初期溃败的局势及获得西方的援助,同意恢复苏波外交关系并允许在苏联领土上建立一支波兰军队.在反法西斯阵营中大国与大国、大国与小国之间,在合作的同时又存在着各自利益的冲突,大国之间的交易常常以小国作为代价.苏联领土上这支波兰军队的组建,即体现了在战争初期盟国间的这种合作.  相似文献   

5.
1970、1976和1980年,波兰先后爆发了3次席卷全国各阶层的大规模罢工示威,局势一直动荡不宁。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突出的一点是与波兰长期忽视农业、农产品供应困难密切相关。综合西方报刊,波兰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波兰局势就象一根绷紧的弦。今年2月雅鲁泽尔斯基担任总理之初,局势一度缓和,但是不久又一再告急。波兰国内各种力量之间的争执和磨擦至今接连不断,而外来的军事干涉危险更是仿佛一把利剑,始终悬在波兰民族头上。将近三个月来,波兰这根弦是怎样一绷再绷的呢?特别是外部力量怎样加剧这种紧张的呢? 波澜起伏 2月9日,波党八届八中全会决定由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出任总理,两天后经过议会通过而正式就职。从波兰的内外形势看,雅鲁泽尔斯基的确可以说是受命于动乱危难之际。波兰的经济形势已经异常严重。1980年工业生产比大幅度下降的1979年还低3%,农业产值则下降9.6%。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外债已经达到二百多亿美元。经济形势的恶化,使政治局势更难稳定。团结工会的许多要求未能得到满足,在实行五日工作周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矛盾  相似文献   

7.
波兰局势,波澜迭起。近日又卷起一股险恶巨浪,两个月来略见平静的局面,顿时再趋紧张。这一次,问题不在波兰内部,不在“团结”工会与政府之间的纠纷。挑起事端、掀起巨浪的,是苏联霸权主义。6月5日,在波兰党第九次特别代表大会预定开幕之日前仅五周,苏共中央突然写信给波党中央,全面指责波党路线,指名攻击波党主要领导人,呼吁波兰的“健康力量”“反击阶级敌人,同反革命势力展开斗争”。信中还特别指责波党九大的筹备工作,要波党在九大前“力挽事态的进程”,把局势引上所谓“正轨”。尤其露骨的是,信中再三强调,波兰局势已经“威胁”到“整个大家庭的利益”和“大家庭的边界安全”,声称苏联不会置波兰于不顾。波党不得不紧急召开十一中全会,讨论此信。经过气氛紧张的激烈争论,全会最后表示要继续执行现行的路线,如期召开九大,对卡尼亚和雅鲁泽尔斯基等党的领导人表示信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19日,波兰国务委员会决定,从12月31日起在波兰全国中止战时状态。波兰军管一年多,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政治上看,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波兰党和政府方面的变化。军管前,波兰国内三股政治力量——波兰当局、团结工会和天主教会,一度呈鼎足之势。经过反复较量,波兰当局中止了全国动乱局面,基本  相似文献   

9.
6月26日至29日,南共联盟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用尔格莱德召开.代表全国210多万盟员的1.500名代表聚会在这里.应邀出席代表大会的外国代表团有119个.以彭真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也应邀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一致通过了南共联盟新章程和关于南共联盟的作用与任务、关于稳定经济、关于国际问题和黎巴嫩局势等决议.大会选出了由163人组成的新中央委员会.在大会闭幕后紧接着召开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选出了由23名委员组成的新主席团.里比契奇当选为任期一年的主席团主席,斯托扬诺维奇当选为任期两年的主席团书记.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八、九月,正当波兰局势动荡紧张之时,苏联在波罗的海靠近波兰的海域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海军演习。属于北方舰队的“基辅”号航空母舰和黑海舰队的“列宁格勒”号直升机航空母舰也破天荒开进了波罗的海,西欧舆论认为,“基辅”号航母进入波罗的海这样一个不适合它作战的海域,显然是为了推行克里姆林宫的炮舰政策,向北约和波兰炫耀武力,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一今年是波兰人民在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波兰人民共和国政府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第十一年。十一年来,由於人民民主制度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实现,工业和银行的国有化,三年计划和六年计划的顺利实施,特别是由於全国人民的忘我劳动和苏联的伟大无私的兄弟般的援助,波兰人民已把经济落后的、资产阶级和地主的波兰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波兰了。新的人民的波兰再也不是外国资本剥削的对象、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来源地了。新的人民的波兰已经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坚固的一环。新的人民的波兰始终不渝地奉行着和平和国际友好的政策,成为保卫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活动的强大力量了。波兰解放以后,波兰工人党(1948年改称统一工人党)立即确立了恢复国民经济,并首先恢复制造生产资料的重工业的任务。恢复时期的工作是极其艰巨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苏联入侵阿富汗,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的国际形势,主要是围绕阿富汗事件发展变化的。虽然后来发生的两伊战争引起了很大的国际反响,但是这一年来影响整个形势发展和促使世界战略发生变化的,还是阿富汗事件。最近的波兰局势,也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的世界局势,国际上曾有种种不同的见解,本文想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图谋和得失国际上有一种说法,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只“是一种防御性行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新的东西。这种说法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图谋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是估计不足的,甚至起了掩饰苏联扩张行  相似文献   

13.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4,(7):7-7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李克强应约同波兰总理图斯克通电话】在3月13日晚的通话中,图斯克首先就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向中方表示慰问。图斯克还介绍了波方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看法。李克强表示,期待波兰作为中东欧重要国家和欧盟成员,为促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和中欧关系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8月15日,波兰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将增加在波兰的驻军,即从目前的4500人增加到至少5500人。在宣布从德国大规模撤军后增兵波兰,美国的这一做法不仅遭到了俄罗斯与德国两国的强烈反对,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波美关系和中东欧局势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奇特的邮票     
丝绸邮票:1958年,波兰为纪念本国邮政事业诞生400周年而发行的小全张丝绸邮票,其面值为50兹罗提(波兰的货币名),图案是一幅波兰名画,这是世界上最早用  相似文献   

16.
高君扬 《世界知识》2012,(17):42-43
波兰白鹰既需要防备俄罗斯双头鹰的利爪,也要警惕美国蓝鹰的甜言蜜语。要想在"雄鹰争霸"中有所斩获,需要利器,更需要强健的心和清醒的头脑。7月底,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旋风走访英国、以色列和波兰三国。在此期间,罗姆尼对奥巴马时期降温了的美英关系以及混乱的中东局势大加指责,认为奥巴马采取的错误政策导致美国在中东欧地区进退失据,凸显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尴尬。波兰总统布罗尼斯劳·科莫罗夫斯基随后接过罗姆尼的观点表达了波兰的不满,他指责美国未兑现在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承诺,之后他更在8月15日提出,波兰应该建立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来保卫其  相似文献   

17.
文化播报     
辛德勒名单部分原件拍卖一份于1945年4月18日所写的、包括801名犹太人的辛德勒名单原稿3月23日被收藏家网站Momentsintime.com以先到先得的原则标价150万英镑求售。二战期间,德国商人辛德勒在波兰克拉科夫市设有一家工厂,  相似文献   

18.
《波兰的债务》中译本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后,似乎不曾引起我国经济学界和读书界的注意。笔者却认为,这本小册子很值得一读。1980年,波兰发生了波兰同志自己所说的“政治经济危机”。围绕着如何认识危机的由来、发展和前景,波兰朝野有过深沉的思索和热烈的争论,出现了不少总结过去、探索未来的著作。《波兰的债务》(原名《波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债务》)便是其中之一。它以作者的身份和对于波兰外债问题的独到分析而引人注目。小册子的作者斯太凡·英德里霍夫斯基是波兰著  相似文献   

19.
法尔计划     
提起“法尔计划”,也许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其实,这就是欧洲共同体在1989年7月份炮制出来的“波兰、匈牙利经济重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的英文缩写“PHARE”音译为“法尔”。故名“法尔计划”。欧共体怎么搞出个法尔计划来了呢?众所周知,1989年东欧局势剧变,欧共体推波助澜。在东欧国家中,波兰和匈牙利被认为是西方扩展势力的最好突破口。欧共体便准备向两国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推动它  相似文献   

20.
比发达国家更发达这是波兰《1980年统计年鉴》中一个令人钦羡的数字:1977—78学年,波兰在校学习的大学生达480,400人,平均每一万居民中有138人。就这一比数说,波兰比素称发达国家的联邦德国和英国(1976-77学年每一万居民分别有大学生136名和114名)还要发达。19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