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投喂药饵的给药方式,研究了苯扎溴胺和芳草中药对加速大菱鲆体内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代谢物3-氨基-2-噁唑烷基酮(3-amino-2-oxazolidinone, AOZ)和氨基脲(Semicarbazide, SEM)消除的作用。总的来说,经过连续2个月投喂,苯扎溴胺和芳草中药均未显著改变大菱鲆体内AOZ和SEM的消除规律和趋势,消除185 d后,两种代谢物在大菱鲆组织中的含量仍高于检出限,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实验过程中苯扎溴胺不但未对AOZ消除速率表现出促进作用,而且产生一定的毒性,导致大菱鲆生理活性出现异常现象。比较而言,芳草中药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够增强大菱鲆的免疫力,还可以促进AOZ的消除,使其消除半衰期(t1/2)缩短3~5 d;但芳草中药对SEM的消除并没有促进作用,甚至导致其半衰期延长。因此,苯扎溴胺不具有促进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消除的作用,不应用于这类药物的消除;而芳草中药具有促进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消除的潜在作用,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2.
以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和卵清蛋白(OVA)偶联物为包被抗原,与AOZ样品或标准品竞争呋喃唑酮多克隆抗体,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羊抗兔抗体(IgG),研制AOZ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以鲁米诺-过氧化氢为发光底物进行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分析灵敏度为0.005μg/L,比传统的ELISA试剂盒高出一个数量级,拥有更低的检测限,批内变异系数为2.1%~7.9%,批间变异系数为5.2%~9.5%,批内回收率为93%~113%,批间回收率为94%~110%。与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及呋喃妥因代谢物(AHD)之间无明显交叉反应。此试剂盒可用于水产品中AOZ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呋喃西林(NFZ)作为硝基呋喃的一种,曾经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但因其致癌和致畸性现已被世界上多个国家所禁止。由于呋喃西代谢物可与组织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而难以降解,其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呋喃西林原药及其代谢物氨基脲(SEM)的检测方法,在阐明各种检测研究方法原理的基础上,从测定结果准确性、检出限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旨在促进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单剂量口灌呋喃唑酮在草鱼体内消除及组织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60 mg/kg的剂量给草鱼灌服呋喃唑酮,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肝脏、肾脏及肌肉中药物浓度,然后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对药物在草鱼体内消除及组织残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剂量口灌呋喃唑酮在草鱼血液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AUC 3.756 9 μg*h/mL, Cmax 0.517 6 μg/mL, t1/2α1.524 9 h,t1/2β22.863 2 h,Tpeak 2.229 6 h,k10 1.015 8 h-1,k12 0.124 9 h-1,k210.0654 7 h-1;给药后72 h肌肉和血浆中检测不到药物,7 d后肝、肾中药物消除.  相似文献   

5.
诺氟沙星在淡水青虾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6±1)℃的水温条件下,青虾一次性肌肉注射25mg/kg诺氟沙星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虾血淋巴和肌肉组织中诺氟沙星含量。青虾血淋巴药一时曲线和肌肉药一时曲线均可以用二室开放模型来描述,诺氟沙星在青虾血淋巴液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1.6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69h,达峰时间T(Peak)为1.82h,峰浓度C(max)为6.0081μg/mL,曲下面积AUC为30.75μg·mL-1·h-1,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1.66h。肌肉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0.08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4.42h,达峰时间T(Peak)为0.03h,峰浓度C(max)为16.72μg/mL,曲下面积AUC为12.34μg·mL-1·h-1,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0.08h。结果表明青虾肌注诺氟沙星后,能比较迅速的被吸收,并且在组织中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岛津20A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黄檗不同枝龄主要生物碱质量分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黄檗木质部和韧皮部内,掌叶防己碱最多,小檗碱较少,药根碱最少;韧皮部中各生物碱质量分数均远高于木质部.药根碱质量分数在黄檗不同枝龄间差异显著.木质部内药根碱质量分数与小檗碱质量分数和黄檗枝龄均呈显著正相关;韧皮部内药根碱质量分数和掌叶防己碱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小檗碱质量分数与掌叶防己碱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掌叶防己碱质量分数在木质部和韧皮部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夜鹭雏鸟三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在合肥地区收集了失落于地面的集群繁殖夜鹭20~27日龄雏鸟10只,分离出骨骼、肝脏、胃、心脏、肌肉组织和羽毛等7种样品,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Cd、Pb、Cr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重金属Cr和Pb在组织中100%被检出.重金属Cr在各组织富集顺序为:肾脏>胃>骨骼>肌肉>心脏>肝脏>羽毛,7种组织中Cr的富集水平差异极其显著.重金属Cd在夜鹭雏鸟各组织样品中的检出率相差很大,在心脏中没有被检出,在羽毛中100%被检出,检出率高低次序为:羽毛>肝脏>胃、骨骼>肾脏、肌肉>心脏,7种组织中Cd富集量的差异不显著.重金属Pb在组织中富集顺序为:肾脏>胃>心脏>骨骼>羽毛>肝脏>肌肉,7种组织Pb的富集量差异极其显著.各组织的重金属富集量顺序均为:Cr>Pb>Cd,各组织中三种重金属的富集量差异都极显著.雏鹭的羽毛样品能较好地表征体内Pb的富集状况.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区麻雀体内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比较重工业区和对照区麻雀(Passer montanus)的肝脏、胸肌和初级飞羽中砷(As)、硒(Se)以及重金属汞(Hg)、铬(Cr)、镉(Cd)、铅(Pb)、锰(Mn)、铜(Cu)的质量分数,探讨了将麻雀作为环境指示物种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重工业区麻雀体内污染物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区;成鸟体内的Hg,Se,Cd,Pb,Cu明显高于幼鸟;重工业区麻雀羽毛中Se,Cd,Pb,Mn和Cu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区;对比羽毛和其他组织中各元素的聚集量,发现羽毛中Cd,Mn,Cu的质量分数和肝脏、肌肉中的呈显著性正相关,这几种元素在羽毛中的积累和在其他组织中的积累有线性关系。这显示采用麻雀羽毛监测环境中某些元素的污染是可行的,麻雀能够作为城市环境的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9.
土霉素残留在鲫鱼体内的消除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10±1)℃水温条件下,用50mg/kg剂量对鲫鱼口灌土霉素3d,每天2次.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鲫鱼 血液和组织中土霉素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土霉素消除期间,肾脏中土霉素残留量最高,肌肉中最低,血液和肌 肉中土霉素的含量与时间的动态变化趋势很相似;给药后的第32h,土霉素的量在血液和组织中达到最高含量;土 霉素在达到最高含量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肾脏中土霉素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下降,而在肌肉中,土霉素含量随 着时间的推移缓慢下降;第288h时,土霉素在肝脏、肌肉和血液中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其含量分别为0.53, 0.12,0.39mg/kg,肾脏中药物含量仍然很高,为2.75mg/kg.由此得知:在所有的组织中,肌内中土霉素的残留 量是最低的;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2d后,人食用鱼肉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水温对培氟沙星在鲤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残留消除规律的影响,以期对培氟沙星药物残留进行有效监控,选取18和25℃水温条件下,按体质量10mg/kg的剂量对鲤单次混饲口灌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组织样品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氟沙星含量.结果显示:高温组的达峰时间(2h)早于低温组(4h),达峰浓度(2.360mg/L)高于低温组(2.092mg/L);高温组和低温组的表观分布容积Vd、总体清除率CL与温度呈正相关,分别为5.73L/kg、0.191L·h-1·kg-1和5.464L/kg、0.17L·h-1·kg-1;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与消除半衰期t1/2 z与水温呈负相关,分别为66.278mg·L-1·h-1、20.317h和88.346mg·L-1·h-1、22.301h;肌肉、肝胰脏、肾脏组织中培氟沙星的药物含量于给药后2h时高温组较低温组分别提高了8.9%、15.6%和17.4%.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变化对鲤体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中空ZnSn(OH)_6微球,将其与二维Ti_3C_2 MXene纳米片复合后获得ZnSn(OH)_6/Ti_3C_2 MXene纳米复合材料,并由此构建了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呋喃西林在该传感器上的不可逆氧化峰.其伏安过程为受吸附控制的过程,氧化反应电荷转移数为2.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呋喃西林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ZnSn(OH)_6微球和二维Ti_3C_2 MXene的协同作用,该传感器对呋喃西林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催化作用.呋喃西林的浓度在0.5~70μ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6!μmol/L(R_(SN)=3).该传感器对呋喃西林的测定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仅3.4%.将该传感平台成功用于动物源食品的分析,回收率在92.0%"107%之间.  相似文献   

12.
蝮蛇短尾亚种冬眠期血乳酸、血糖和糖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蝮蛇短尾亚种(Agistrodon blmhoffiibrericaudus stejneger,后文简称蝮蛇)是日本蝮蛇科的一个亚种,我们对处于冬眠期蝮蛇的一些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以便为人工饲养蝮蛇和提取蛇毒提供科学依据,并且为进一步探讨蝮蛇亚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旁证.1 实验  相似文献   

13.
野生植物火棘抗疲劳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游泳小鼠肌糖原,肝糖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血乳酸和血清中尿素氮(SUN)含量的测定,分析火棘对小鼠的抗疲劳效应,结果表明:经火棘饲养一定时间的小鼠,其肌糖原、肝糖原,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运动后血乳酸水平和血清中尿素氮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运动后血乳酸清除速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提示火棘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4.
蒙古黄芪对持续运动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持续运动Wistar大鼠的肝糖原、肌糖原、血乳酸、乳酸脱氢酶(LDH)及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对运动后大鼠的肌糖原、肝糖原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甚至出现了超量恢复;同时降低了运动后血乳酸的积累。本文提示,蒙古黄芪可能是很好的促进疲劳恢复的营养补剂。  相似文献   

15.
以乌龟脑和肝组织为材料,用φ=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同时也对肾、心肌、脾脏、尾部肌肉等组织进行了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原代培养的脑细胞(TBCs)和肝细胞(TLCs)生长良好,传代TBCs前3代生长稳定,第4代出现聚集生长,第5代出现"自发转化"现象,至12代,"转化"后的细胞体系生长旺盛;TLCs传代后不易增殖,第3代出现衰退;肾脏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有少量贴壁;心肌、脾脏、尾部肌肉的细胞培养都不成功。  相似文献   

16.
牛蛙心肝肺联合铸型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制作牛蛙心肝肺联合铸型标本,该实验采用20?S丙酮溶液,从牛蛙主动脉和肺动脉进行灌注,待硬化后,经过37%的盐酸腐蚀,自来水冲洗,得到牛蛙心肝肺血管联合铸型标本,既显示牛蛙心肝肺原有的形态,又可以清楚地显示心肝肺血管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以用于扩增大菱鲆hepcidin成熟肽基因的引物,从中华鳖肝脏cDNA中扩增得到1条长78 bp的基因片段.初步判断其属于Hepcidin家族,与HAMP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为Hepcidin成熟肽.根据基因序列推断得到的成熟肽蛋白序列如下:QSHISLCRWCCNCCKANKGCGFCCKF.与其他物种的成熟肽进行比对,发现其与大菱鲆的成熟肽序列同源性达到100 %,并构建了基于各物种Hepcidin前体肽的系统发育树,为研究物种进化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套血管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组织工程小血管托架材料进行了分析,从而开发完成了一套用于构建直径为2 mm的小血管托架;通过收集人的原代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和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进行体外扩增和培养,并选用第3代细胞与聚羟基乙酸酯(PGA)复合后置于血管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在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4周后,对材料复合物进行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和扫描电镜等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血管色泽明亮,有一定的弹性,细胞分泌的胶原基质排列较规则,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血管含有平滑肌弹性肌动蛋白的成分.说明改进的血管生物反应器能模拟血管的力学环境,并能利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扣脂肪基质干细胞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小血管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