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DC)是目前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且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被广泛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中。其抗肿瘤机制为经过不同方式致敏的DC疫苗可将肿瘤相关抗原呈递给T细胞,从而引发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近年来关于DC的生物学特征及DC疫苗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先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CTL反应,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采用DC疫苗进行抗肿瘤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针对DC抗肿瘤机制、妇科肿瘤的免疫逃逸及在妇科肿瘤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HIV-1感染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AIDS发病机制中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宿主细胞之间的作用已经有很多报道,但对树突状细胞与HIV感染之间的作用了解较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IV-1能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改编细胞基因表达,上调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活化T细胞,而不同的DC亚群表达不同的甘露糖C-型凝集素受体(MCLRs)结合HIVgp120,从而促进病毒感染复制和扩散。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DC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尤其是其与肿瘤免疫激活、免疫耐受及相关治疗性疫苗的研究正受到高度关注,文章就DC瘤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发现的免疫系统中功能最强的专职递呈细胞。大量研究表明DCs疫苗在抗肿瘤免疫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DC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国内外应用DC治疗常见肿瘤的现状进行综述。这将为有关DC的基础和临床试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重要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免疫的桥梁.cDC由于其强大的提呈抗原的能力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CD11c-DTR小鼠,检测了cDC清除(ConventionalDendritic cell)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分析了cDC敲除后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结果表明,cDC减少后Treg的浸润增多.即cDC对肿瘤微环境中的Treg有抑制作用.同时,cDC清除后CD4+和CD8+T细胞抗肿瘤的Th1反应降低.我们的工作加深了对于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作用中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一种特化的抗原呈递细胞, 它在启动和放大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细胞的微观流变学特性能够反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DCs在其复杂的生命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免疫学功能和微观流变学特性, 而且肿瘤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因子能够通过损伤 DCs 的微观流变学特性来抑制其免疫功能, 是肿瘤逃脱免疫监视的方式之一。作者着重介绍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血流变学研究中心近几年在此研究领域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采用分离尤文肉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DC细胞,Trizol法提取患者尤文肉瘤细胞总RNA,用总RNA转染DC并诱导特异性CTL的扩增,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总RNA加载的DC细胞的表达,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杀伤活性.结果RT-PCR测定显示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细胞可以呈递肿瘤特异性抗原,并特异性地表达其特有序列EWS-FLI1.经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均上调,转染后的DC可显著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携带EWS-FLI1抗原的靶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LAK细胞和未经转染的DC.说明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可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9.
肿瘤疫苗作为肿瘤主动性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其研究有了很大的飞跃.本文从肿瘤基因疫苗、转基因疫苗、树突状细胞与瘤苗、热休克蛋白—肽复合物肿瘤疫苗等几个方面综述肿瘤疫苗的部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培养而来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Capan-2的抑制作用.应用各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获得成熟DC及CIK.胰腺癌组织来源抗原致敏DC,激活T细胞增殖分化为CTL.MTT法检测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及单独的CIK对BXPC-3细胞和Capan-2 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显示:胰腺癌抗原致敏的DC,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CTL,体外对BXPC-3和Capan-2胰腺癌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分别为75.85%和50.34%;CIK对BXPC-3和Capan-2胰腺癌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分别达到62.06%和40.92%,但比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的杀伤效应低(P<0.05).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DC在体外能诱导高效的抗胰腺癌细胞免疫反应,提示肿瘤抗原激活的DC作为肿瘤疫苗在胰腺癌的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原识别和抗原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DC细胞在恒河猴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的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进行初步观察.取健康源恒河猴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从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不同亚群的DC细胞在其间的分布.结果表明,外周血及淋巴结中DC细胞比例均较低,但外周血中DC比例略高于肠系膜淋巴结.mDC亚群占总DC细胞数比例高于pDC细胞亚群,而肠系膜淋巴结中mDC比例相较外周血中有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测定了健康源恒河猴各亚群DC细胞在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基础数值,为相关模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离骨肉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DC细胞,Trizol法提取患者骨肉瘤细胞总RNA,用总RNA转染DC并诱导特异性CTL的扩增,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杀伤活性。探讨骨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经骨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均上调,转染后的DC可显著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的特异性CTL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和未经转染的DC。说明骨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可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13.
细胞间隙连接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细胞间隙连接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着重阐述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在肿瘤中的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胶质瘤抗原DC疫苗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CTL杀伤活性和VEGF及IL-10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实验组(A)接受肿瘤抗原DC疫苗,阳性对照组(B)接受全肿瘤组织匀浆,阴性对照组(C)仅接受放疗.结果显示,可获得高纯度DC、DC在负载抗原后诱导CTL杀伤活性提高,VEGF和IL-10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升高而升高、A、B组中位数生存时间均高于C组.  相似文献   

15.
从术后肝癌病人的外周血中诱导树突状细胞(DC),并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DC,用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法及MTT法检测了DC表面分子的表达、DC刺激T细胞的增殖效应及DC诱导的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而比较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与其它条件下的DC功能的差异.结果显示: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DC的功能较未致敏DC显著提高,其可诱导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强的增殖效应,同时诱导的T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肿瘤疫苗制备方法尚无法做到将广谱肿瘤抗原通过特定激活性吞噬受体途径递送给抗原呈递细胞,这可能是现有肿瘤疫苗临床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利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尝试将激活性吞噬受体的配体与广谱肿瘤抗原连接,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新的方法.首先,通过非天然糖代谢掺入对培养的小鼠4T1乳腺癌细胞和CT26.WT结直肠癌细胞抗原进行标记,使糖基化肿瘤抗原携带叠氮化的唾液酸,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确定代谢掺入的最优条件参数.其次,利用生物正交反应使肿瘤抗原叠氮修饰位点再进一步共价缀合生物素,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生物素化情况.最后,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将小鼠抗生物素单抗(IgG1亚型,其Fc结构域是IgG1FcR的配体)与生物素化肿瘤抗原交联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Western Blot判断最优交联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唾液酸前体物代谢掺入能高效地使肿瘤细胞发生叠氮化修饰,最佳浓度是2 mmol/L、最佳时间是24 h;通过生物正交反应能使叠氮化肿瘤抗原进一步生物素化;生物素化肿瘤抗原能高效地与抗生物素抗体形成复合物,二者交联的最佳比例(w/w)是20/1(4T1)或25/1(CT26.WT).结果证明,本研究通过化学生物学手段实现了广谱肿瘤抗原与特定吞噬受体的配体的交联,在方法学上为研制新型肿瘤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类肿瘤治疗方法,为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基因工程化修饰免疫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疗法被认为具有广阔前景。概述了2022年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关键进展,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突破、维持记忆性T细胞生存和功能新机制的发现、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深入探究以及瘤内微生物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与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许多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凋亡过程。对细胞凋亡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有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白藜芦醇抑制HeLa细胞肿瘤活性的自由基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属多元酚类。虽然迄今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许多癌细胞的肿瘤活性,但均未从自由基生物角度来阐明其抑制肿瘤活性的机理。该研究以离体HeLa细胞为材料,利用细胞培养法研究了白藜芦醇抗肿瘤活性的功效,以及产生这种功效的自由基途径,旨在从自由基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揭示白藜芦醇抗肿瘤活性的机量。噻唑蓝法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强烈抑制HeLa细胞增殖阻断HeLa细胞由S期向G2期转变。HeLa细胞内源性活性氧(ROS)及HeLa细胞内部氧化还原态的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细胞自分泌的总RO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抑制HeLa细胞自分泌的O^-2浓度与抑制HeLa细胞增殖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同时,白藜芦醇可明显增高HeLa细胞内源SOD的活性以及GSH的含量,但可使CAT的活性显著下降,提示白藜芦醇能显著改变细胞内部的氧化还原态。以上结果为白藜芦醇抗癌机制提供了自由基生物学方面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学观察》2012,(5):3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小龙研究组在最新的研究中,揭示了转录因子AP-1在肿瘤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组发现,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浸润T细胞被激活并持续上调转录因子AP-1家族成员c-Fos的表达;通过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肿瘤浸润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