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国际局势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目前更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这里摘译的两篇文章反映了帝国主义政论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者从这里可以看到美国怎样装扮成"反殖民主义"的姿态,试图进一步取代衰落的殖民帝国--英法的地位。美国某些政论家的这样的主张当然引起了英国某些人的反对。这正反映英美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缓和而是在加剧。但英国也有某些人主张承认美国的"领导"以图缓和两国间的矛盾。下面第二篇文章,就代表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2.
下面摘译的是英国“约克郡邮报”以“美元和外交”为题的一篇社论。它发表在美国国内陷于经济危机、国外威信扫地的这个时候,不是偶然的。它告诉人们一件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英国终究是不甘于充当美国的小伙伴的,随着美国处境的越发困难,英国要求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挣扎就越发激烈。  相似文献   

3.
去年10月,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上了天,美国“优势”的神话最后地破产了。西方国家的舆论发出一片惊呼,连有些上层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也不得不变得清醒一些,开始比较现实地重新估计局势。从苏联政府提出一系列重大的和平倡议以来,这种趋势愈来愈明显了,下面摘译的四篇文章就代表了这种趋势。莫克是法国社会党的首脑之一,战后曾任法国内政部长,后来出任法国出席联合国裁军小组委员会代表。凯南是美国著名的“苏联通”,曾任美国驻苏大使,卸任后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李普曼是美国有名政论家,“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专栏作家,是美国垄断资本的代言人之一。苏兹贝格是“纽约时报”的大股东,该报的言论常常反映华尔街的意见,在资本主义世界有不小的影响。他们在下面四篇文章中,关于裁军问题、关于德国问题、关于美国扩军备战问题、关于美国援外问题等,都较以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当然,这些人物都是坚定地站在资产阶级的、甚至是帝国主义的立场上的,他们的观点和西方国家的广大人民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相似文献   

4.
按照英国宪法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的规定,今年应当举行大选。4月9日,英国首相道格拉斯-霍姆宣布今年秋季、大概是10月举行大选。其实,从去年秋天开始,竞选斗争就已经加紧进行了。英国保守党执政十三年来,英国国内情况和国际地位都是江河日下。保守党内部矛盾重重,英国人民对保守党政府的厌恶情绪日益增长(参阅本期《英国霍姆内阁的穷途末路》一文)。因此,工党方面认为这次大选是他们的大好机会,该论到他们来做庄了。但是,工党提出的政策,究竟同保守党有多少不同呢? 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刊登了戈登-沃克的一篇文章,全面说明工党的国防和外交政策。戈登-沃克是工党“影子内阁”的外交大臣,1950—51年曾任工党内阁的外交大臣。他在这篇文章里表明,工党如果执政,在外交上将更加追随美国的政策,力求发展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同时企图继续充当美苏关系中的掮客,从中渔利;在国防上将托庇于美国的“核保护伞”,而致力于发展维护英国殖民利益的常规武装。当然,文章的内容在有些问题上也反映了美英之间的矛盾。此外,这篇文章述及工党的对华政策时,一方面表示“工党政府将更加密切它同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对中国进行了歪曲和诬蔑,说什么要使中国“受到联合国内世界舆论的压力”。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5.
华尔特·李普曼是美国著名政论家,他的言论经常反映美国一部分统治集团的意见,在西方国家中很有影响。下面摘译的这篇文章,原载美国“新共和”杂志,对现阶段的国际局势作了新的估计,认为英国应该同苏联谈判和西方国家应该同亚非国家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这是代表了美国较有现实感的人们的看法。自然,李普曼的基本立场是和美国当权派一致的,他的观点是不会超越这种立场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个月来,美国统治集团中的有些人,为了替美国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日益孤立的困境寻找出路,进一步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常常大谈其“灌木林火式的战争”(Brush-Fire war)。而在实际行动上,美国帝国主义也在不断制造和挑起这种战争。灌木林火,这里是一种比喻。去年11月间,美国统治集团的喉舌“纽约时报”在“外交事务”栏里接连发表该报专栏作家苏茲贝格的五篇文章,反复阐述灌木林火式的战争  相似文献   

7.
本文节译自美国“哈泼斯杂志”今年5月号。作者史蒂文森(Adlai E.Steven-son)是美国民主党头子之一。1952年和1956年曾两次被推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1955年和1957年,他曾两次访问非洲,了解非洲情况,作为对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献策的准备。本文正是为此目的而写。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如火燎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正在迅速瓦解。目前非洲人民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的锋芒,主要是指向英、法等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野心勃勃的美帝国主义认为有机可乘,准备对非洲进行更大规模的掠夺,甚至企图把整个非洲都抢过去,放在美国金融资本的直接统治之下。史蒂文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像他所说的,是要给新的非洲指出一个新的“方向”,或者叫“指南”。这个“方向”就是在美帝国主义控制和统治之下进一步殖民地化的“方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出的建议是在“非洲和西方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什么样的新关系呢?实际还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为了这一目的,他的具体建议是成立一个“欧非联合体”。具体的作法是在非洲用“联邦制”或“邦联制”的办法,“在西非、东非和刚果河流域建立一系列的地区性的联合”,使这些“前殖民领地可以用建立联邦和共同体的新联系,继续同欧洲宗主国保持密切联系”,也就是使非洲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继续受欧洲殖民主义的统治。但是这整个“欧非联合体”则必须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配之下。因为用史蒂文森的话来说,“增强非洲和自由世界之间的联系对于美国的安全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要这样做,还“需要有一套魔法”,而除美国之外,现在“没有几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种魔法”。这种“魔法”实际也并不是什么新花样,而是像史蒂文森所说的一个“类似马歇尔计划”的大规模开发非洲的计划,也就是一个新的殖民主义计划。史蒂文森提出这个“方向”、“建议”和“计划”的根据是什么呢?根据很简单,就是第一:“如果得不到白种人的充分合作,……非洲人就还不能对目前他们的生存所依靠的日益复杂的经济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同样,阿尔及利亚如果脱离法国,就会面临饥饿、破产,或者依赖其他方面(指社会主义阵营)。”第二,“实际上,‘独立’对这些新的国家来说,其意义是有限的。”史蒂文森站在美帝国主义的立场,坚决反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他认为“可以肯定”非洲民族独立国家只能是“由少数人来实行寡头政治,而不是实行真正的人民民主”。面对着非洲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运动,史蒂文森积极主张美国应该“运用它的影响来提倡非洲人要忍耐和克制”,不要把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进行到底。史蒂文森的文章很清楚地暴露了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侵略野心。他认为“即使要几十亿美元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否则为进行反颠复活动和夺回已丧失的地盘而打仗,这些钱也会轻易地浪费掉”。但要实现这种野心,则障碍重重。史森文森自己说:“据我看,要使这种有希望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最少有两个严重的障碍。其一是外部的,即英国和共同市场六国之间的分裂”,也就是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像史蒂文森所说,只限于英、法、西德之间的矛盾,而更主要的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同美帝国主义争夺非洲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所谓“欧非联合体”在帝国主义阵营日益四分五裂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但却有可能成为美帝国主义侵略非洲的借口。他指出“第二个障碍是非洲的内部情况”,这是无可讳言的,而且是不能克服的.因为这种侵略计划必然会遭到非洲以及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坚决反对。这里所介绍的是完全代表美帝国主义说话的一篇极为反动的文章,通过选篇文章可以了解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阴谋。最近美帝国主义假借联合国名义,对刚果民族独立所进行的横暴干涉,就是实现这一阴谋的一个重大步骤。广大非洲人民通过自己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不可避免地会同全世界一切争取民族独立的人民一样,逐步走上直接反对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刊登在今年1月20日出版的美国“民族”周刊。由于原题“加丹加,英国的南方州”令人费解,所以把它改为“英国的加丹加集团”。作者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编辑部人员。文章反映了英国殖民者竭力反对“联合国”对加丹加的行动。他們不但害怕被完全擠出加丹加,而且害怕进一步失去与加丹加毗邻的罗得西亚铜矿。文章强烈地反映了新老殖民主义者的尖銳矛盾,同时也反映了英国统治集团内部对于加丹加問題发生了激烈的爭吵。——編者  相似文献   

9.
最近,围绕着“多边核力量”问题,在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爆发了一场空前尖锐的矛盾。这是1963年1月关于英国参加共同市场的谈判破裂后,帝国主义内部最剧烈的一次较量。这场斗争标志着美国同西欧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限于西方核武器控制问题,并且涉及整个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前途以及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力量的重新组合,因此矛盾更为深刻,更为复杂。斗争正在继续发展中。美国的“核霸王”政策在核武器问题上,引起帝国主义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因是美国的“核霸王”政策。美帝国主义不仅用  相似文献   

10.
转捩着逆流今年1月18日的中苏联合声明曾经指出:“……在全世界,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社会力量正在日益增长;在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由于争夺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势力范围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正在日益尖锐和加深。”最近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特点,更加明朗地证实了上述估计的正确性。帝国主义侵略埃及和挑起匈牙利反革命阴谋所引起的乌云已经消散了。国际局势不可阻挡地继续走向缓和。美国侵略集团虽然不甘于长期趋向和缓的局面,还在到处耀武扬威,制造紧张,但它显然已日益遭到更大的困难,处于更深的孤立。放眼世界,有的地方较紧张,有的地力较缓和;有的地方阳光灿烂,  相似文献   

11.
今年第十四期“世界知识”发表了田戈同志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矛盾问题的信。田戈同志断言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阵营之间矛盾已不占主要地位,而退居次要地位了。他并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占着主要地位。这种说法,我不能同意。根据目前形势来看,中东问题是比较紧张,英美两国之间的斗争亦相当激烈,但整个局势是有某种程度的缓和,朝鲜、越南的停战及英、法侵埃失败,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疯狂气焰;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日益强大和兄弟般的团结一致,迫使帝国主义不敢轻举妄动、贸然发动战争。但是,这些并没有能够消除帝国主义制造的紧张局势。帝国主义者仍在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和政策     
美国石油王朝的巨擘、现任纽约州州长纳尔逊·阿·洛克菲勒在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目的和政策”。这篇文章发表在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之前,可以说是美帝国主义为什么蓄意破坏这个会议的自供。这个参预美帝国主义决策的垄断资本家,十分害怕四国政府首脑会议将会增强美国国内和它的“盟国”内部要求减轻军备负担的压力,因而露骨地强调美国必须坚持“实力政策”和“威慑力量”,增加军事开支,加紧扩军备战。他惟恐人们将“谈判技巧误认为目的”,要求人们“认清我们国家的目的”,“不得把外交礼貌的策略上的改进同认真进行政治解决(读作侵略)混为一谈”。在这里,这个帝国主义者又一次自己揭露了自己。为了欺骗美国人民,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也不得不假惺惺地说什么“和平是一项根本的国家目的”,但人们也马上就可以从这篇文章本身中看出,他所要求的“和平”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俯首听命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和平”,是听任美国垄断资本控制、剥削、压迫和奴役所有国家人民的“和平”。在东西方关系问题上,洛克菲勒一方面肆意诬蔑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原意同苏联保持贸易来往的国家进行威胁;另一方面,他直言不讳地狂妄地表示要从“实力”地位出发来强迫苏联接受美国的概念,谋求使资本主义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所谓“政治解决”。尽管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不得不承认美国已丧失了战略上的优势,但他是至死也不忘情于美国的业已破了产的“实力地位”政策的。他竭力鼓吹为了“安全”要加强报复力量:要加强基地、加强导弹生产、加强整个所谓“报复”系统;极力强调“民防”来制造战争歇斯底里;恐吓“盟国”要有不惜进行全面核战争的准备和决心,并在以核武器为报复力量基础的前提下,要有决心在有限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和扩大常规部队。洛克菲勒并且在“不能完全从本土出发来保护自由世界”的借口下,公然提出美国有权直接军事占领和干涉任何一个“盟国”。在毫不掩饰地要美国纳税人和美国“盟国”花更多的钱从事“防御”的情现下,洛克菲勒对裁军问题根本当做没有这回事。文章里重复了以防止突然袭击作借口而妄想进行“视察”的破了产的滥调。洛克菲勒在文章里还恬不知耻地把美国自封为“自由世界”、“落后国家”的“保护人”和“恩主”,要“自由世界”国家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都在军事上承担更多义务——出钱、出人、出基地;在经济上克制自己,保证美国贸易出超,保证美元不疲沓,保证美国资本输出的市场……从这篇文章里面可以看出这位美国垄断资本的头面人物,为了最大限度的利润,为了追求世界霸权,是如何阴险狡猾,如何顽固狂妄。洛克菲勒早从杜鲁门政府时期起,就在美国的“冷战”外交政策制订中起着作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洛克菲勒以垄断资本家的身份,更多地公开直接参与美国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他比较系统地道出了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野心与阴谋,说明了美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们掠夺和奴役世界的目的,始终顽固地坚持他们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帝国主义本性是至死不变的。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国际阶级斗争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帝国主义阵营也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中,矛盾错综复杂,日趋尖锐,彼此纵横捭阖,勾心斗角,展开了空前未有的大混战。在这场大混战中,实力和地位已经大大削弱了的美国,尽管疲于奔命,竭力应付,但是日益被动,招架不住。在这场大混战中,法美矛盾是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它影响和牵动着其它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最近,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提出要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要管辖美国驻法三万军队和基地,这实际上是要驱逐美国军队,拔除美国基地。北大西洋集团更加陷于分裂瓦解中。这又一次狠狠地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法国的这一进攻,又进一步加剧了帝国主义阵营的混乱局面。美帝国主义由于侵越战争的失败和亚洲革命形势的汹涌澎湃,不得不把它的反革命全球战略的重点由欧洲移到亚洲。为此,它同苏联领导集团大搞“缓和”,达成默契,满以为这样它在欧洲就“无后顾之忧”了。可是,亚洲的革命形势不但不可能因此受到阻遏,而且更加高涨。美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重点的东移,却势必要削弱它用之于欧洲的力量,这又暴露了它在欧洲地区的战略弱点,给予西欧盟国以加强反控制斗争的机会,美国同西欧的矛盾将愈加发展。顾此失彼,处处被动,美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必将陷于更加深刻的危机之中,从而加速它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4.
中东和近东,一般是泛指从巴基斯坦到埃及一线的亚洲国家和个别北非国家。这里是帝国主义——主要是美国和英国——在争夺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斗争中的主要角逐场所之一。中近东原来是英、法的势力范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势力急剧侵入,它正在毫不留情地把它的盟国(首先是英国)排挤出去。帝国主义之间的激烈斗争,给中近东人民带来了新的、更多的危害。帝国主义对这些国家的掠夺和剥削空前加紧了。另外,美英侵略集团还想把中近东作为包围社会主义阵营这一“炼条”中的重要环节,把这些国家作为进攻苏联、中国、东南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军事基地。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战争阴谋,成为中近东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5.
激烈的火并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以矿产丰富著称的刚果加丹加地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火并。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不能用其它方式调和,而必须使用武力解决,这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性。这场斗争中的一方是美国新殖民主义者,它利用它操纵的“联合国军”为工具,在“统一  相似文献   

16.
英国国防部在今年2月份发表的白皮书中规定,英国原则上将确定逐步收缩海外陆罩基地。英国鉴于近年来美国挟其优势,利用海外基地和常规兵力,到处排挤英国,因此打算采用缩减海外基地的办法,压迫美国撤退,置美国于被动地位,作为抵制美国排挤英国势力的一种手段。并借以集中兵力、机动使用和增强西欧驻军。同时英国还企图通过缩减海外基地,削减海外驻军费用来解决当前财政上的困难。某些英国高级官员还认为,在民族独立运动日趋高涨的条件下,对中间地带的斗争策略,应以政治为主,而不是依靠海外基地。英国国防白皮书的发表,一方面反映了现阶段英国捉襟见肘的窘境和雄心未死的挣扎,另一方面也突出地反映了英美矛盾的日益发展。“沃金森先生左顾右盼”一文,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论英国国防白皮书的论文,现在我们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分析了过去所谓“欧洲整体化”运动的失败后,指出:六国在巴黎就共同市场问题达成的协议,当然也不是什么最后的解决。妨碍共同市场形成的那些矛盾决没有因此而消除。首先表面化了的矛盾就是大陆国家和英国的矛盾。英国拒绝参加这个共同市场,它反过来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开辟一个“自由贸易区”,目的是保持它的帝国市场和帝国优惠制。共同市场的组织者当然懂得,他们的计划如果没有英国参加就不会有多大的价值,而且最后会引起英国同大陆国家的关税战争。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双方都在寻找一种做法,以使共同市场和英国提倡的“自由贸易区”能够勉强共存。但是,即使终于达成了这样的协议,也不能消除它们的矛盾。只要来一次严重的经济衰退,就会使这些矛盾爆发出来。不但如此,共同市场成员国自身之间,尤其是西德和法国之间,也有重大的矛盾。建立共同市场只能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西欧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日益激烈,矛盾日益深化。法国大资产阶级的《新贡第德》周报在5月20日一期中发表了一篇文章,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法国、在整个西欧的扩张发出了警报,并主张西欧的大公司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6月1日的一期中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野心勃勃地谈到美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好机会。这篇报道虽然也提到欧洲国家的竞争和民族主义情绪问题,但认为比起亚、非、拉丁美洲来,则“不必太担心”。下面是这两篇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19.
我们观察帝国主义各垄断集团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要抓住本质,不要为表象所迷惑。诚然,它们在反共,反人民、镇压民族运动这点上是一致的,但就是在这个一致上,也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各怀鬼胎,互相猜忌,真正的一致是没有的。而在追求最大限度利润这个问题上,它们之间的矛盾就尖锐起来了,斗争就激烈了。像“欧洲第三种力量”的口号,就是为了保持欧洲各垄断集团最大限度利润的一种主张。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能同意你刊第八期  相似文献   

20.
革命引火物     
英国《苏格兰人报》(3月18日)的一篇文章,說华盛頓在“援助”巴西問題上感到“进退两难”。因为,古拉特总統通过1月份的公民投票恢复了总統的全部权力,美国对此很不放心,“极其不愿意承担援助的巨大份額”;可是,“如果不帮助巴西,許多美国人担心古拉特政府可能会更向左轉。”这篇文章认为,“对美国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