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色素c诱导胡萝卜细胞核的体外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允  孙英丽  蒋争凡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9,44(11):1181-1185
在胡萝卜细胞胞浆提取物CS-100中加入CytC可建成高效诱导细胞凋亡的植物非细胞体系,在瞎术诱导体系中,温育的胡萝卜细胞核在表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的同时,其DNA发生特异缓解形成DNALadder,TUNEL实验也说明DNA发生了3′-OH特异断裂,研究表明,CS-100非细胞体系是研究植物细胞凋亡机理的一个很好的,方便在实验模式,在植物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存在与动物细胞凋亡相似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热激诱导烟草悬浮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烟草细胞经48℃处理4h再正常培养可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变化。DNA梯状条带检测结果显示,48℃处理4h的样品,其基因组DNA被降解形成明显的DNA梯状条带,表明热激诱发了DNA的核小体间的断裂,从而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细胞的生化特征,而同样温度处理2和9h的样品虽然仍可观察到DNA梯状条带,但远不如处理4h的清晰。对处理4h的样品进行核DNA断裂的原位检测,多数细胞显示极强的TUNEL阳性,表明其细  相似文献   

3.
植物非细胞凋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军  陈浩明  姜晓芳  朱海珍  戴尧仁 《科学通报》1999,44(11):1177-1180
为了研究植物细胞的的凋亡机制,利用热激诱导凋亡的烟草细胞中的胞质溶胶,构建了植物非细胞凋亡体系,温育在此体系中的正常烟草细胞核,出现染色持固缩,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DNA电泳分析观察到核小体间DNA断裂所形成的梯状条带,将细胞核进行了彗星电泳观测到彗星状的核DNA片段的迁移,抑制剂研究发现pepstatinA,leupeptin及EDTA均不能抑制上述形态学变化及生化变化,而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尖细胞的类角蛋白中间纤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邢力 《科学通报》1991,36(8):623-623
中间纤维一直被认为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一类细胞骨架系统,它的直径是10nm。那么在植物细胞中是否存在中间纤维?人们曾从多方面做过探索,但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Dawson(1985)和Miller(1985)用免疫化学的方法初步证明在洋葱根尖细胞和衣藻(Alga Chlamydomonas)中有类似动物细胞中间纤维的抗原物质存在。Powell(1982)  相似文献   

5.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在植物生存和进化上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遗传学、生理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动物细胞理论的平行性对植物PCD的鉴定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胁迫相关的PCD的鉴定仍有较大的复杂性.当今植物PCD的鉴定主要以探针染色分析核形为主,多种方法结合,但还需要更加可靠的表征和表征的量化.逆境下PCD的鉴定主要在3个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ⅰ)多重抗性间的关联研究;(ⅱ)抗性遗传资源使用;(ⅲ)种质资源保存.本文主要结合实践中的PCD鉴定的应用前景来综述当前胁迫条件下植物PCD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任建国  夏慧莉  戴尧仁 《科学通报》2000,45(17):1861-1867
研究了丁酸钠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变化。丁酸钠处理48h后,HeLa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特征:染色质凝集,形成凋亡小体,DNA在核小体间断裂并降解产生梯状电泳图谱。凋亡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无显著改变,端粒长度却急剧缩短;抑制端粒酶活性后,细胞对凋亡刺激的易感性增强,端粒的降解加快。以上结果表明,丁酸钠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端粒长度密切相关,但不影响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则可以通过保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争凡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9,44(18):1920-1928
细胞凋亡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近几年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对凋亡中的热点问题,包括细胞接受胞内外信号的刺激启动凋亡、胞内凋亡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s的活化、caspases对细胞结构的降解、线粒体及Bcl-2蛋白家族对凋亡的调控等方面的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做了介绍。此外,还专门介绍了非细胞体系对细胞凋亡研究的重要贡献及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常春 《科学通报》1997,42(22):2428-2432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个主动的、与生俱来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具有典型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在胚胎发育,T,B细胞成熟和内分泌相关的组织萎缩等生命过程中发生的细胞死亡,就是一种生理性细胞凋亡,以此控制体内细胞数量。细胞凋亡是一个与细胞分裂相对立的过程,两者达成一定的平衡,当平衡打破细胞分裂速率远大于细胞死亡速率时,即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受到多种分子水平的因子控制,而细胞分裂则受细胞周期引擎控制。多细胞生物的正常发育需要精确的增殖和分化调节,一系列调节基因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调控着细胞何时分裂,何时分化。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CDK(Cyclin dependent kinase)处在此网络的中心位置,不同的CDK活化分别促进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转变。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物CKI(CDK Inhibitor)可特异地与CDK结合而抑制其活性。目前发现的CKI基因可分为两个家族:其一为双重特异性家族,包括p21,p27,p57,可与几乎所有G_1期cyclin/CDK复合物结合而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_1期,其二为锚蛋白(Ankyrin)家族,包括p15,p16,p18,p19,可特异性结合CDK4与CDK6,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_1期或进入G_0期。停止在G_1期的损伤细胞修复后可继续进入S期,或者经一定的途径进入凋亡。因此利用CKI基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B染色体的特性,提出了植物B染色体的细胞融合起源的假设。此假设是以两个细胞的融合为前提。它认为:两个异周期的花粉母细胞进行染色质的穿壁和切割,切割出的带着丝粒的染色质片段经过长期的结构变化,适应形成现在的B染色体。并提出了此假设的验证方法和B染色体起源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B染色体的特性,提出了植物B染色体的细胞融合起源的假设。此假设是以两个细胞的融合为前提。它认为,两个异周期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当色质的穿壁和切割,切割出的带着丝粒的染色质片段经过长期的结构变化,适应形成现在的B染色体,并提出了此假设的验证方法和B染色体起源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细胞外钙调素对白芷悬浮培养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红兵 《科学通报》1992,37(19):1804-1804
细胞内钙调素(calmodulin,简称CaM)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在动物细胞中已有许多报道。Crocker等首次提出CaM可能在细胞外促进白血病淋巴细胞增殖的实验证据。在植物方面,Biro等曾报道在燕麦芽鞘细胞壁中存在CaM,而后已为许多工作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弧儿受体TR2mRNA在大鼠睾丸内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及其在大鼠和恒河猴隐睾中的表达变化;并利用原位3’末端标记法,了TR2基因在精子发生及生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大鼠睾丸中,TR2mRNA特异定位于生精细胞,主要在减数分裂期的精母细胞和减数分裂后的圆形和长型精子细胞表达。  相似文献   

13.
洋葱细胞核仁中DNA的原位位置和排布构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伟  赫杰  焦明大  何孟元  郝水 《科学通报》2000,45(14):1526-1530
真核细胞核仁中DNA的原位位置及排布构型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以洋葱细胞为研究材料,应用电子显微镜常规技术和DNA细胞化学转异染色技术,观察并分析了洋葱细胞核仁的超微结构以及核仁内DNA的分布和特征;并进一步对NAMA-Ur DNA特异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在原位水平对核仁中DNA的位置以及排布构型进行了直观的观察,研究结果揭示出洋葱细胞核仁中DNA主要位于FC与DFC的交界处,并呈现出环绕  相似文献   

14.
昆明山海棠诱导Jurkat等3个细胞株发生细胞凋亡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曹佳  Michael Nusse 《科学通报》1999,44(11):1169-1173
为研究昆明山海棠(THH)的药理和毒理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THH对JurkatCHE和NIH3T3细胞均有较强的凋亡作用,但Jurkat淋巴瘤细胞更为敏感,每皿50μLTHH作用48h后,可使93%的肿瘤细胞凋亡,使用Annexin-V-Fluos检测Jurkat细胞,结果发现THH作用0.5h后即可出现早期细胞凋亡(细胞膜损害)4~6h后150~200μLTHH组膜损伤率可同达85%,证  相似文献   

15.
曹海霞  夏薇  沈群  陆化  叶健  李爱萍  C.P.Zou  周建伟   《科学通报》2001,46(23):1979-1984
JWA基因是受维甲酸(RA)、13顺-维甲酸(13-cRA)和佛波酯(TPA)等调控的细胞骨架相关基因,以前的研究发现,JWA基因与细胞分化和凋亡有关,为了探讨JWA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0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分别用ATRA,4HPR,TPA和As2O3处理NB4细胞,Westernblot和RT0RCR检测JWA基因在蛋白和mRAN水平的表达,同时检测细胞周期和CD11b,CD33细胞表面抗原,分析细胞分化和凋亡,结果ATRA和As2O3分别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而4HPR和TPA对NB4细胞分化和凋亡有双重诱导作用,在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JWA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上调,但PML/RARα融合基因变化不明显,用JWA反应核酸处理NB4细胞后,TPA诱导其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受到明显抑制,TPA对NB4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由JWA参与的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实现的,在对APL(M3)原代细胞的研究中除观察到NB4细胞相似的JWA的变化外,还发现一特异的与APL细胞分化和凋亡有关的异常分子量的JWA蛋白;异常分子量的JWA蛋白是否是APL(M3)区别于NB4细胞的一种分子植物志以及JWA是否通过caspases信号调节通路参与NB4细胞分化和凋亡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D-半乳糖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诱导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PMVECs)衰老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以含D-gal(10 g/L)DMEM培养液培养PMVECs, 经内皮细胞鉴定后, 再通过下述鉴定建立了大鼠PMVECs衰老模型: (1) 约90%的细胞呈现b-半乳糖苷酶活性阳性染色; (2) 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细胞周期分布变化, 90%细胞停留在G0/G1期, 而S期和G2/M期细胞近于消失. 与未诱导的对照组细胞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1) 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可见D-gal诱导的PMVECs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和凝聚, 并可见凋亡小体; (2) 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 /PI双染色的D-gal诱导的PMVECs中, 早中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其细胞凋亡率为(39.8±2.8)% (对照组为(14.0±3.7)%); (3) PMVECs在衰老终末阶段出现典型的晚期凋亡亚二倍体峰. 实验表明: D-gal可诱导体外培养的PMVECs老化, 从而复制细胞衰老. 经D-gal诱导的衰老PMVECs易发生凋亡, 提示细胞凋亡参与了D-gal诱导细胞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细胞进行连续的原位检测可以获得其生理过程更准确、具体的信息,帮助人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细胞个体差异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问题.为了实现对细胞进行连续原位检测,本文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可以与倒置显微镜等检测设备相结合的细胞培养装置.该信息化的装置通过单片机系统实现对装置培养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反馈控制,并且将培养环境数据等重要信息在上位机实时显示并储存,同时还利用GSM模块实现了用户和培养装置的远程交互功能.文中通过对HO8910卵巢癌细胞的培养及原位观察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修梅红  彭建新  洪华珠 《科学通报》2005,50(12):1213-1219
以罗丹明123作为线粒体跨膜电位荧光标记探针, 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显示, SfaMNPV诱导凋亡的斜纹夜蛾SL-1细胞, 线粒体跨膜电位(∆Ψm)产生明显改变, 病毒接种后4 h, 膜电位开始下降, 随着病毒感染进程的延续, 线粒体膜电位∆Ψm持续降低. 利用Western 杂交分析定位于线粒体的Bcl-2蛋白, 结果表明, 线粒体Bcl-2蛋白含量随病毒感染逐渐减小, 表达水平降低, 病毒感染下调了Bcl-2蛋白的表达. Western杂交检测到显示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细胞质中释放, 并在细胞质逐渐积累, 呈时间依赖性特征. 病毒感染诱发的线粒体反应, 提示杆状病毒诱导昆虫细胞凋亡, 可能存在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 以Ca2+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凋亡细胞 [Ca2+]i浓度的变化, 检测到病毒诱导凋亡细胞内的[Ca2+]i浓度明显升高, 细胞外Ca2+内流; 在EGTA抑制胞外钙离子内流和细胞质Ca2+钳制状态下, 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不受影响, 说明胞质内游离Ca2+升高和胞外钙离子内流不是细胞凋亡的主要诱因, 提示内质网钙库Ca2+排空可能是SfaMNPV诱导SL-1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细胞多肽第一信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马力耕  孙大业 《科学通报》2000,45(18):1920-1927
动物体系中的多肽第一信使在动物细胞发育分化及神经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植物体系也存在多肽第一信使,而且这些多肽第一信使还参与诸如防御反应、花粉与柱头之间的相互识别、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及分化平衡控制等许多植物生长发育进程中重要的过程。简要综述了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张晓辉  余宁梅  习岗  孟晓丽 《科学通报》2011,56(33):2827-2834
为了定量描述植物电信号功率谱特征及其变化, 定义了植物电信号边缘频率(SEF)、重心频率(SCF)、功率指数(PI)和功率谱熵(PSE)并给出了计算方法,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叶片电信号功率谱的变化. 结果表明, 正常生长的玉米叶片电信号的SEF 约为0.2 Hz, SCF 约为0.1 Hz, 叶片电信号主要为0~0.1 Hz 的慢波; 在渗透胁迫2 h 时, 玉米叶片电信号的SEF 和SCF 向高频段移动, 0.1~0.2 Hz 的快波比重升高, 细胞活动受到激发, 与此同时, PSE 急剧增加, 讨论了渗透胁迫诱导的叶片电信号SCF 和PSE 升高的原因. 研究还发现, 在渗透胁迫过程中, PSE 与SCF 的变化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 认为植物电信号功率谱PSE 或SCF 的变化可以作为渗透胁迫下叶片细胞开始对水分亏缺实施调控的灵敏信号, 通过对PSE 或SCF 的测量可以实现对植物需水状况的早期预警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